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93章 巴黎!大麦克斯

后明余晖 第393章 巴黎!大麦克斯

作者:神州翰林院的宁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3 23:28:07

第393章 巴黎!大麦克斯

理想情况下,达成一系列目标之后,欧洲以德法为首的▇▇主义力量便可以充分利用大陆优势。

以庞大的空军压制北海、英吉利海峡等英国控制的海域,封锁英伦三岛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线,让严重依赖海外物资供给的英国本土陷入资源匮乏的窘境,迫使英国高层求和。

在此期间,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的油田、匈牙利和乌克兰的粮食将维持德、法、捷的工业机器全力运转,相对更高效的行政手段能够杜绝一定数量的浪费。

这一套战时制度将在保证欧洲人民足够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整个欧洲的工业力量,从理论上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但这也存在变数,那就是美国是否还会插手欧洲?如果插手,那么其诉求是什么。

民主党的一系列干预调控政策使得近几年的美国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制度渐行渐远,联邦政府有从小政府转向大政府的趋势,合众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的束缚而愈来愈**。

美国和加拿大的总人口达1.5亿,钢铁产量不低于6000万吨,大型船台和船坞上百座。

以总体战的思路进行评估的话,其甚至可以在五年内组建一支千万大军。

可变数终究只是变数,这并不妨碍德社当前的行动。

德国人比较乐观的认为,美国人在见识了己方强大的国防力量之后,对于欧洲问题的底线应该就是英伦三岛不受侵犯。

正好,还能借机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驻军、军援的方式输出影响力,瓦解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体系以后将之通通接盘。

5月23日下午15:37,巴黎。

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均匀,不过夏天的巴黎时不时也会出现天气陡变的情况。

这一天,稀里哗啦的大雨持续了一个中午,尔后才渐渐减小。

在总理府外的广场和马路上,数不清的民众冒雨聚集于此,人头攒动、雨伞相拥,那一面面写着诉求话语的横幅被雨水沾得湿答答的。

“中止敌对状态!”

“停战!停战!”

“这不是合理的战争,立刻纠正错误!”

在场的军警们板着脸,紧张的维持着秩序,生怕一个不小心触怒了巴黎市民们,要知道他们可是真的敢硬碰硬的狠人。

在前几年,极右派系最猖獗的时候,PR、Ps、PcF组成的人民阵线挫败了他们。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政见不和使得人民阵线名存实亡。

PR,也就是法国激进党这一资产阶级党派继续支持对德社的种种限制,直至如今也一样。

现在,即使是Ps和PcF也同样存在诸多分歧,尤其是眼下德军滚滚而来,究竟应该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将之视作敌人,还是当成朋友呢?

为了消弭分歧、避免内讧,大家索性就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管怎样先谈判议和,终止对德社的封锁限制,重建友好的外交关系。

雷诺才将就任总理几个月而已,却不得不直面这风雨飘摇的现况。

作为第三共和国的保守派政客和特立独行的中右翼人士,因为延续从前的保守政策,无法控制货币超额发行,雷诺为首的这一届班子从一开始就不被人看好。

他亦是一个对法兰西有着强烈自豪感的民族主义者,坚决反对德社明里暗里的意识形态攻势,决不允许▇▇▇主义势大。

同时,他在外交上也倾向于和英国合作,协力对付来自新生的巨大威胁。

很显然,雷诺政府无法在这个危机动荡的时期取得本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如同魔笛被吹响了一样,那些在前两年屡遭打击而差不多销声匿迹的极右势力闻着声就又一个接一个的冒了出来。

所以这时候也不断有其他的游行队伍从附近赶来,随即发生了冲突。

“你们这些无耻的叛国者!现在,德国人正在法兰西的土地上前进,而你们却在这要求和谈。”

“我们必须战斗到最后,法兰西绝不可能就这样放弃抵抗,难道你们还想再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分离出去吗?”

顿时,军警们如临大敌。

亲自压阵的宪兵中校目光凝重,而他身旁的一名巴黎市政警监更是脸色煞白。

不出众人意料,一场拳脚相加的群殴事件在短短十几秒后就爆发了。

“太糟糕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中校,我们……”

“砰!”

一声枪响犹如利箭一样,划破了人声鼎沸的广场。

在场的宪兵和警察们一瞬间都变了脸色——上帝啊,这下完蛋了!

中校死死地盯着枪声传来的方向,那里正是两团人群激烈纷斗的地方,恐怕是某个别有用心的家伙为了挑起更大规模的冲突而不惜开枪。

“长官,我们该怎么办?!”几步开外的一名上尉急切地问道。

军警们没有接到镇压的命令,他们仅仅是来维持秩序的,现在没有谁胆敢擅自下令强力镇压,那样的后果在巴黎历史上早已有过无数个例证。

“向后撤退二十米,要求他们停止冲突。”

“是!”

这样的应对办法等于没有应对,接下来的十分钟里,围绕总理府布防的军警们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双方展开交火。

扩音器传出的喊话声被直接无视,或者说它们的声音被枪声和呼喊声给轻易盖过了。

流弹时不时的飞来,甚至击碎了官邸的玻璃窗,传来让人心头一紧的清脆“哗啦”声。

愤怒的市民们冲进了附近的枪店,拿起枪就往外边跑,留下一脸懵逼的售货员。

自动手枪、霰弹枪、猎枪、步枪,一个个枪架被一扫而空。

同样是气血上涌,一部分学生相对来说更理智和礼貌点,气呼呼的他们先是把自己的钢笔或手表往收银台上一扔,然后才拿起枪离开。

“砰!砰!”

在旁边的住宅楼,个别人甚至在自家阳台持枪射击。

局面就这样完全失控了,枪声不绝于耳,赶来增援的法军部队见状也束手无策。

小雨仍在淅淅沥沥的下着,鲜血被雨水冲淡,可很快就有更多嫣红的鲜血重新将之加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巴士、无轨电车被有组织地开到了主干道上,然后被齐心协力推翻,横着一辆接一辆堵塞了道路。

塞纳河北岸,多年前路易十六人头落地的协和广场已经成了武装市民的集结地之一。有服役经验的市民被推选为领队,他们以中队为单位进行编组,赶去把守重要的路口和建筑。

一夜之间,巴黎仿佛重回七十年前。

第二天上午8:33,法军第2预备步兵师的数辆雷诺R35轻型坦克好不容易通过了玛德莲教堂,拐进了通往协和广场的皇家路。

在这里,两辆巴士和三辆轿车横在路上,十多名持枪的市民正据守着此地。

法军坦克试图推开路障,可很快就被蜂拥而上的武装市民们给包围了。

驾驶员把制动器踏板踩到了底,丝毫不敢动弹。没过多久,随着舱盖被掀开,四名坦克兵就被一个接一个地拽了出来。

这儿的情况还算相对和谐,在南边的凯旋门附近,规模达上千人的激战已经持续了半天一夜。

黄澄澄的弹壳随处可见,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到弹壳而滑一跤,地上还横七竖八的躺着数十具来不及收拾的尸体。

残存的一百多名火十字团和法兰西行动分子被压缩到了两栋公寓楼和周围的公园中,但仍然在负隅顽抗。

赶到现场的陆军步兵们不知所措,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似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双方交火。

但这种情况很快就演变成了三方混战,具体起因无从说起,陆军部队声称遭到了多次攻击以后才不得不还击。

“德国人还没有到来,我们就已经不得不离开巴黎了吗?”

“皮埃尔,伱知道你在说什么吗?这是无比滑稽和可笑的一件事。”

“不行,政府不能撤离,否则一切就都结束了,我们再没有任何周旋的土地了。”

“是的,如果直接放弃抵抗,我们就会是法兰西历史上的罪犯,你、你、你,还有我,都是!”

金碧辉煌的总理府中,雷诺政府的一众部长们正在大声争论着。

摆在这些第三共和国大佬们的可选项真的不多了。

寄予厚望的马奇诺防线并未起到作用,前线已经几近崩溃,处于比利时和荷兰一线的数十万英法联军尽管已在全力撤退,可因为接连不断的空袭和德军的追击而非常迟缓。

而现在,巴黎却已经陷入内乱,可谓祸不单行、前后皆乱。

内政部长沉声道:“现在,至少两个师的德国坦克正在向巴黎行进,也许他们后天就会到达,你们难道想进监狱,然后接受▇▇▇的审判吗?”

这种情况下,众人不得不开始慎重思考接下来何去何从的问题——

继续抵抗究竟有没有意义?如果有意义,那么是否应该撤离巴黎?

不过,时间不等人,留给他们的讨论时间不多了。

“法国坦克!”

“开火!”

“我们打不穿它,那是重型坦克!”

第5装甲师已经推进到了兰斯一线,在这儿,这支装甲部队第一次遭遇了法军的夏尔B1Bis重型坦克。

配图

在六百米的距离上,三号c型发射的37㎜被帽穿甲弹被它那厚实的60㎜正面装甲轻松挡下。

“Biang——”

连续几发炮弹击中了为首的一辆B1Bis,火星四溅,场面倒是很华丽,但炮弹要么滑跳开、要么撞个粉碎。

先手攻击无效,来自对方的反击马上就劈头盖脸的抽向了德军坦克。

“咚!”

B1bis重型坦克那以准确著称的液压转向系统和光学瞄具赋予了它优良的射击精度,炮塔上的47㎜炮和车体上的75㎜炮向梯形阵型的德军坦克猛烈开火。

三辆重型坦克轮番射击,眨眼间的工夫便有几辆III号坦克被击毁,车体被75㎜穿甲弹砸开了洞,然后将装甲板撕扯开了一个大口子。

所向披靡的第5装甲师先头部队不愿就此放弃,他们接着又尝试了一下向左右两边迂回。

然而这三辆重型坦克并非孤军奋战,一些法军步兵部队也在后边的村子建立了阵地,布置好了四门25㎜反坦克炮。

在付出了五辆III号c和两辆sdkfz222被击毁的损失后,第5装甲师先头部队无功而返。

“不能被他们挡住,立刻联络空军!”师长如是命令道。

可问题在于,随着他们深入法国腹地,德社空军的滞空时间越来越短,之前占据制空权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少了。

过去了几个小时,空军也仅仅只派来了几架战斗机俯冲扫射了一番,几乎毫无作用。

正当第5装甲师军官们计划在夜间派出工兵分队实施近距离爆破的时候,后卫部队传回了好消息——第4摩步师下属的第11摩步团追上了他们的步伐,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自行火炮连。

这个自行火炮连装备的载具非比寻常——它以IV号坦克底盘为基础,安装固定敞篷战斗室,搭载sK26型105㎜加农榴弹炮,绰号“大麦克斯”。

配图

与历史上仅有两辆原型车不同的是,如今的它诞生的更早些,也得到了少量生产,不过并未对引擎位置进行改动,所以外形稍有不同。

在设计构想中,大麦克斯是用来对付马奇诺防线的,它的装甲能够保护它免于中口径火炮的威胁,同时又可以用威力巨大的加农榴弹炮精准轰击那些坚固火力点。

但现在,用于对付坦克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第11摩托化步兵团,这看似只是一支平平无奇的部队,不过其指挥官大有来头。

埃尔温瞥了眼地图,然后又端起了望远镜,“现在第5装甲师不用担心缺少步兵掩护了,我们之后应该可以突入到兰斯的西边,切断铁路线。”

夕阳西下,之前遭遇战的硝烟已经散去,可这样的平静很快就又被打破了。

轰隆轰隆的炮声中,一发发迫击炮弹落在了这座不知名村子的周围,法军士兵们匆匆伏在各自的掩体中。

德军侦察兵使用曳光弹向那几辆夏尔1Bis射击,从而为己方的自行火炮标明目标。

在1300m的距离上,守株待兔似的法军坦克率先开火,只是这次轮到法军坦克兵们无奈的目睹炮弹从对方的装甲上弹开的场景了。

“轰!”

编号306的大麦克斯第一个还击,一发105㎜穿甲高爆弹高速飞出了修长的炮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