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394章 第三九章 决战阿拉斯!你停下来干

第394章 第三九章 决战阿拉斯!你停下来干嘛

sK28型加农榴弹炮拥有52倍径的修长身管,这赋予了它相当高的初速。

105㎜穿甲高爆弹以820m/s的速度飞向1260m外的夏尔B1Bis,毫不费力的洞穿了其车体正面装甲,并在内部起爆!

那辆B1Bis迸发出耀眼的闪光,紧接着是轰隆一声巨响和冲天而起的大团浓烟,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像天女散花似的坠落在周边。

相比起无防护且高大的88㎜高射炮,大麦克斯自行火炮无疑更适合投入这样的作战。

接下来,8辆大麦克斯在1000m的距离上轮番开火,像点名似的一个一个敲掉了当面之敌。

紧急倒车的第三辆重型坦克也没能逃过一劫,它接连被两发炮弹命中,当场殉爆,炮塔在空中飞旋了两圈落在几米开外,但车体仍因为惯性继续后退了一小段距离。

“轰!”

那几处反坦克炮阵地没被放过,它们很快就遭到了高爆弹的轰击,尘土飘散,只见那小巧的25㎜反坦克炮已经化作一堆废铁。

早就蓄势待发的德军坦克和步兵们可不打算给对方留下喘息的机会,随即离开了己方阵地。

“咻—咻——”

一名上尉拔出信号枪朝天连续发射了两发红色信号弹,然后自己也拿着鲁格手枪跟了上去。

尔后的零星战斗太过轻松,混乱且惊慌的数百法军完全无力抵抗汹涌而来的大股德军。

双方看似激烈的对射了一阵,“噔噔噔”和“砰砰”的枪声遍及整片原野,可没过多久便有一些法军士兵将白布用刺刀挑起来挥舞了。

一个Fm29轻机枪小组朝着大致方向胡乱扫射了两个弹匣,瞧见几十名德军步兵仍在快步跃进,索性就把枪往边上一扔,举起双手缓缓站了起来。

半个小时以后。

数百支步枪和轻机枪被横七竖八的堆在了一起,这些用精良中碳钢和优质核桃木造出来的武器现在就像柴堆一样。

大约两个步兵连和一个反坦克炮连的法军排成了两路纵队,空着双手沿乡间土路向东南边的走着。

一辆接一辆的III号c、IV号B、sdkfz221从旁边经过,朝向西北方向驶去。

“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见到埃菲尔铁塔了!”

“也许还可以在塞纳河游泳?”

“巴黎的大资本家们不知道这几天晚上做的什么梦。”

“哈哈哈哈——”

坦克和装甲车上的德军士兵们有说有笑,仿佛将这场深入敌后的作战行动当成了郊游。

那几辆原先看上去坚不可摧的夏尔B1Bis重型坦克仍在燃烧,负重轮的橡胶早已烧尽、油漆也已烤化,焦黑的残骸中冒出的浓烟直冲云霄。

“你们能及时到来真是太好了,多线突击时只依靠第5摩步团是没有足够的兵力的。”

既然第11摩托化步兵团跟了上来,担心缺乏伴随步兵而吃亏的第5装甲师便免去了一大烦恼。

德社人民军的39年制装甲师编制和历史上同期的装甲师编制相去甚远。

德社如今采用两个装甲团加一个摩步团的装甲师编制,另有摩托化炮兵、工兵、通信、侦察各一个营。

而历史上则是一个两团制装甲旅和一个两团制摩步旅,师属炮兵也是团级的。可以看出其是以坦克为核心的诸兵种合成部队,包含各种支援单位,具备很强的独立作战能力,而其它国家则不然。

德社现在采用的编制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伴随坦克行动的步兵和炮兵数量不足,很容易出现兵力捉襟见肘或火力不足的窘境。

又因为如今德社此前没有经历类似于波兰战役的经验,所以不尽如人意的编制问题直到现在才暴露出来。

若非埃尔温隆不在这一次及时跟上了第5装甲师的步伐,他们就不得不停止推进了。

南线的情况是这般,北线那就更为糟糕了。

又或者说,这是与原位面历史不一样的糟糕情况。

南边的马奇诺防线和中间的阿登森林先后被突破,曼海姆集团军群向着正西方向高歌猛进,他们以第5装甲师为先锋直扑巴黎而去。

科布伦茨集团军群在通过阿登森林以后也如历史上一样向着西北方向快速深入,试图切断在荷兰与比利时的英法联军的后路。

面对这样危急的局面,英法联军被迫大举撤退。

为了挡住科布伦茨集群的穿插之路,法军统帅部几乎拼尽了全力。

第2轻骑兵师和第13摩托化步兵师最先赶到,但仅仅迟滞了德军36小时便被击溃。

第14步兵师、第42步兵师、第35预备步兵师随后也赶到布防位置,但同样只拖延了一点时间罢了。

至此,法国人的努力无一奏效。

科布伦茨集群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近里尔,即将对加莱地区构成直接威胁,四十万英法联军即将被包围,似乎败局已定?

“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我们英国人从来不会放弃。现在,向布鲁克发电,让他立刻准备反击。”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约翰-维里克上将掷地有声地下达了命令。

在里尔的一座仓库办公楼,第2军军部今天早上才转移到这里,刚走下军官轿车的阿兰-布鲁克中将收到了命令。

他神色凝重,紧盯面前的地图,随即指着上边标识的一座小镇开口问道:“只能是这里了,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苏格兰师还在路上,他们遭到了空袭。”他旁边的一个中校参谋语速极快地陈述道:“皇家第2坦克团已经重整完毕,不过他们希望在夜间行军。”

“我们还是缺少足够的坦克,向法国人询问,我们需要他们的坦克部队!”

“是!阁下!”

在法军以添油战术接二连三的送出去几个师以后,英军倒是利用这些争取到的少量时间重新调集了部队。

第1装甲师、皇家第2坦克团、第6步兵师、第15苏格兰步兵师奉命从两个方向夹击小镇阿拉斯。

按照反击计划之构想,科布伦茨集团军群的先头部队——第4装甲师、第21摩托化步兵师将被切断后路,同时,其大部队的推进也会被迟滞。

按照远征军司令部的命令,反击部队必须竭尽全力拖延德军的深入步伐,为友军转移、布防争取时间。

在历史上,同样是在这个名叫阿拉斯的小镇,英法联军发起了一场死中求活但最终失败的反击——

他们尝试将德军的先头部队切断,并阻止其后续主力的跟进。虽然英法联军最初取得了成果,但最终仍然被德军击退了。5月25日,乌云密布、暴雨倾盆,这是一个暗沉的日子。

中午11:57,第21摩步师的摩托化侦察营3连在阿拉斯以东7㎞的麦田中遭遇了成群结队的英军坦克。

瓢泼大雨模糊了双方的视线,交火过程虽然无比激烈但实际上并未取得多少战果。

自知不敌的德军侦察分队匆匆埋设了一些地雷,然后连忙撤退。

一辆辆摩托车发出“噗噗噗”的轰鸣声,车轮卷起大片的飞溅泥浆。

而在阿拉斯以西地区,法军的42辆索玛s35骑兵坦克和9辆夏尔B1Bis也被配属支援英军的这次反击,他们与第15苏格兰步兵师的四个步兵连一起进攻,直接压迫德军先头部队的左后方。

配图

“敌军坦克!”

“注意!驱散他们的队形。”

第21摩步师的一个反坦克炮连和步兵营匆忙赶到此地布防,6门Pak36型反坦克炮才放下驻锄没几分钟,甚至连各炮位之间沟通用的电话线都来不及铺设。

十几发80㎜烟幕弹接连落下,但是倾盆大雨阻碍了烟团的形成,并未起到驱散法军坦克冲击队形的理想作用。

“装填曳光弹!”

上尉在炮队镜中观察着战况,然后大喊了“Feuer”。

一发37㎜穿甲曳光弹拖着显眼的亮白尾迹飞向打头的B1Bis,其它几门反坦克炮也纷纷射击,一齐集火同一目标。

过大的雨势让炮队镜的挡雨片都几乎失效,只见炮弹撞上那辆重型坦克的炮盾发生了跳弹,炮弹划出一条钝角折线的激光!

其余的几发37㎜被帽穿甲弹也同样无效,仅仅只崩出一团又一团的火花。

“无效!无效!指挥官同志,它们停下来了!”有炮兵厉声叫道。

那些B1Bis很整齐的停车,然后用47㎜炮和75㎜炮轰击暴露的德军火力点。

德军反坦克炮兵们沉着应战,尝试射击法军坦克的履带。

这样静对静的对决中,低矮的反坦克炮实际上也占优势,因为坦克很难发现和击中他们。

激烈的交战持续了差不多二十分钟,在付出了几辆坦克被打断履带、击毁主动轮的代价后,法军坦克干掉了半数德军反坦克炮,然后猛然发起了二次冲击。

随着距离拉近,英军步兵们拎着恩菲尔德步枪和布伦轻机枪,紧紧跟着那几乎排满了战线的法军坦克。

“轰!轰!”

德军继续以迫击炮实施妨碍射击,试图打乱来犯之敌的步坦协同,然而效果不够明显。

来自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的各种火力交织于这片方圆不过几公里的战场,不断有曳光弹穿梭于雨幕之中。

“听好,完成突破后发射信号弹,不要忘了。”

“a连准备冲击。”

“三十秒!”

“不要害怕,干掉这些德国佬!”

锐利的冲锋哨响了起来,那些在暴雨下隐隐约约的身影随着距离拉近而越发清晰——头戴汤米盔的英军士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恩菲尔德步枪逼近了前沿阵地!

这样的场景与二十年前何其相似,只可惜大部分德军士兵都只能从父辈的口中听说那时候战争的惨状。

刚好四十岁的反坦克炮连上尉被这场景勾起了当年的回忆,那时候十八岁的自己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重机枪弹药手,负责搬运那一箱箱似乎永远也搬不完的帆布弹带。

“上尉。”一名传令兵一个滑步从旁边的土坡边上溜了下来,然后借势卧倒,“电话命令,团长要求我们坚守阵地,援军距离我们只有六千米了。”

“英国人的反击是无用的,准备开火!”

“等坦克再靠近些!”

没法指望英军步兵和法军坦克能有良好的密切配合,只见一辆辆s35骑兵坦克和B1Bis轰隆隆的碾过了散兵坑、土坎、壕沟,不管不顾的继续向前。

德军反坦克炮兵和步兵们这才从隐蔽处探出身子,端起冲锋枪、步枪向几乎贴到脸上的英军射击。

“嗒嗒嗒嗒——”

密集的子弹从mP38冲锋枪的枪口飞出,一个接一个的英军士兵猝不及防的被撂倒在泥泞的田地中。

之前仓促用铁丝绑扎在一起的m24木柄手榴弹也被接二连三地扔向了那些法军坦克,集束手榴弹爆炸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集束手榴弹

同一天,南京。

推迟了好多天的御前会议于今日召开,但是无果而终。

欧洲战事的变化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已经超过了大明君臣的想象,不同的意见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甲和乙,而是甲乙丙丁戊等等。

整整一个时辰的会议,唯一达成共识的是两件无关紧要的事。

第一,新加坡坐镇马六甲海峡,位置重要所以须实控,不设宣慰司,而是专设一府,拟以“星洲”为名。

第二,大明陆军须再度扩军,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新编六个步兵师;年底之前再新编完成四个步兵师、四个野战重炮旅、一个战车旅。

“农工盟会和共▇▇的诉求眼下没法满足,不过这与朝廷不沾边,可以先晾一阵子。”

“公赎的进展还是不错的,比当初料想的快不少,有望提前两个月达成目标。”

“澳洲的事,他们多半还想再观望一阵子,这样倒也好,急吼吼的发兵怎么说都有些不稳重的感觉。”

在返回昭仁殿以后,朱泠婧随口向周长风说了几句,然后停下了脚步。

后者是跟在她身后的,边走边翻阅着笔记,有些纠结的回道:“但是等美国人又往夏威夷送一个师,那就更难打……靠!”

不是,大姐,你突然停下来干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