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25章 骑兵?骑兵!星条旗落

第425章 骑兵?骑兵!星条旗落

“周待诏,吕宋那边大局很好,只是……伞兵二团团正伤重不治……”

当积滞行动实施的时候,已经在泗水海军基地重新完成休整的大明澳洲兵团第一梯队重新踏上了征程。

在航行于萨武海的龙朔号战列舰上,周长风正与其他几名海军军官共进午餐,大家也是在这时才获悉了这样一个糟糕的消息。

达沃机场已被炮火笼罩,伞兵二团三营和团部等后续部队只能冒险在弹坑遍布的跑道上强行降落。

团长一行人搭乘的215号机在着陆触地时由于碰到弹坑而折断了起落架,整架运输机因剧烈摩擦而导致燃油泄露起火,被晃得七荤八素的他们在逃离残骸时又遭到了迫击炮的轰击……

“具体战报还没发来吗?”周长风叹了口气,晃了晃筷子,“之前就建议不要对达沃搞什么空降,多此一举。”

已知的大致消息是,伞兵二团因为地形复杂和风向变化的缘故而使得一部分班排的着陆地点出现了较大偏差,所以迟迟没能完成集结。

一部分官兵都已经靠着出敌不意夺下了机场,菲军落荒而逃,但等到菲军大部队组织反击试图夺回机场的时候,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伞兵尚未归建。

而且执行空袭掩护任务的轰炸机编队没能成功压制当地守军的炮兵阵地——仅摧毁了半数目标,这导致明军伞兵只能冒着炮火奋力作战。

“万幸,还好吕宋军斗志不高,打得比较畏缩。”林寻真笑着轻松说道。

周某人桌对面的是建武号的主航海官,他捏着筷子比划了几下,“是啊,空军那帮人可得烧高香。要是敌人胆大一点,猛冲几下子,这一团兵怕是就被打散了。”

庞大的行动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疏漏和差错,但合格的训练、良好的配合、充足的预案保障了整体能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周长风一边夹菜一边思索,预想着接下来的战局会如何发展。

历史上美菲联军退守巴丹半岛以后足足坚持了三个月之久,起初势如破竹的十六师团和三十三师团在美军防线上撞得死伤惨重,直至“闻名遐迩”的大阪师团被调来增援以后才得以突破。

现如今的巴丹半岛有着比以往更完备的工事和辅助设施,明军即将面对的是一片地形复杂的筑垒地域。

“在想什么?”

“哦。接下来敌军不是退守要塞区了嘛,这样兵力更集中,战场宽度有限。即使我军突破一处也很快会遭到反击,从战役层面来看是挺棘手的。”

林寻真如今还在龙朔号上任职主炮术官,倒不是因为受排挤、没人脉,而是他对龙朔号充满感情,并且也只适合炮术长这个岗位。

大明海军主力舰虽然云集众多勋贵子弟,但舰长人选却没人胆敢儿戏,一直都是公正遴选竞争而来——

必要条件为两个,首先要有担任巡洋舰及以上战舰的舰长或航海长的经验;其次要有足够的资历,否则无法服众。

“应该不难吧?”林寻真若有所思,”元鼎号也去支援了,到时候两艘战列舰都能在苏比克湾全程提供支援。”

神色平静的周长风微微摇头,“不好说,你把陆战想的太简单了。”

“呃…你是觉得战列舰的炮火支援用处不大么?”

“怎么说呢,一个完整的筑垒地域防御体系是由几个主要支撑点和大量雷场、堑壕、掩蔽部、火力点组成的,你的主炮固然强大,但某一时间段内只能歼灭其中的一部分,整个阵地只要还剩下一点点就足够让推进速度大减,这些时间足够敌军重新调遣预备队。”

林寻真颔首道:“平心讲,我忽然觉着在陆上征战比在海上复杂多了……”

一顿午饭的工夫,整支舰队已经大半穿越小巽他群岛,即将进入帝汶海。

在那以后,距离目标达尔文就只剩下二十二小时的航程了。

希望一帆风顺吧,倒要看看澳大利亚人拼起命来是啥样子。周长风如是想到。

而在吕宋岛上,激烈的战斗仍在不间断的进行中……

从林加延湾登陆的明军大部队包含第二海军陆战旅、第一工程旅、第三战车旅、第二攻坚战车营,这些部队在上岸以后便迅速投入到了进攻中。

菲军撤退时炸毁的道路和桥梁被工兵们争分夺秒的迅速修复,一辆辆坦克从临时搭建的浮桥上缓缓驶过,渡河后继续追击狼狈逃窜的菲军。

除此之外,第二野战重炮旅和第一攻城重炮旅因为火炮过于沉重,无法直接卸下上岸,只能等待工兵们在滩头修建临时码头。

截止10月6日凌晨,明军前锋已经接近马尼拉以北的克拉克机场,远东航空队残存的飞机不得不紧急升空转场。

面对士气高涨、紧追不舍的明军,温莱特下令让麾下最精锐的预备队——第26骑兵团前往阻击。

这是一支组建于菲律宾的部队,其中既有来自本土的美国士兵,亦有当地的菲律宾士兵,但军官基本都是美国人,座右铭是“我们的力量寓于忠诚”。

然而这支部队长期处于缺额状态,直至现在也只有807名官兵,并且第25骑兵团是字面意义上的骑兵单位,仅有团属侦察排装备了6辆m1装甲侦察车。

不过骑兵单位似乎天生比步兵高贵?第26骑兵团居然批量换装了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这个待遇在如今美军海外部队中是很罕见的。

当天10:39,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十月份的菲律宾的确是个休养的好地方,只可惜战火中的人们无暇度假。

陆战二旅三团一营的一支百人规模的连级巡逻队抵达了一个名叫帕拉延的小镇,士兵们没有发现可疑的敌人,镇子里只有紧张胆怯的平民和惴惴不安的警察。

“报,队长,溜了几圈,向导和通译问过当地人了,敌军没在这边布防。”

“成,留一个班在西边戒备,其他人进镇子歇歇,吃饭喝水。”

没日没夜的跋涉追击了两天一夜,敌我双方都没休息好,率领这支巡逻队的指挥官是一营二队的队正张之林,鉴于麾下都颇为倦乏,也确实该休整几个钟头了。

可就在明军士兵们准备美美吃顿午饭然后睡上一觉的时候,“砰砰”的清脆声响却从东南边的树林中传出。

那是…迫击炮发射的声音?

“有炮!”

“隐蔽——”

连串的60㎜迫击炮弹以圆润的抛物线轨迹落下,“轰隆轰隆”的爆炸声顿时盖过了明军士兵们的呼喊声。张之林被溅起的泥土糊了一脸,好在卧倒及时,炮弹破片只击中了钢盔,在侧面留下了一个凹陷。

这时,让他和其余人惊诧的一幕出现了——只见无数骑兵从东南边的树林中涌现!

他们头戴汤米盔、骑着高大战马、身后背着步枪、左手牵着缰绳、右手举着手枪。

配图

跃马冲锋的骑兵阵势浩大,马蹄践踏着大地,咚咚作响,卷起滚滚尘土,仿佛一堵快速迫近的城墙。

这样的场景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了,也许驻扎北方的大明陆军部队偶尔还能看到,但海军陆战队哪有机会见着这等场景?

因为相距不远,队形松散的陆战队官兵压根来不及组织起像样的拦阻火力。

二百余骑兵此刻已经到了眼前,他们在几十米的距离上开始用手枪开火,然后一边冲锋一边射击,试图像洪水一样冲散明军的队伍。

第26骑兵团的官兵遗憾于手头没有刀——美军在五年前将骑兵刀从武器序列中剔除了,所以骑兵们现在只能以枪代刀。

骑兵凶悍且犀利的冲锋让许多老兵也大为震撼,可以说陆战队官兵被这一个照面给打懵圈了。

然而自动武器的广泛装备让他们在这样惊诧慌乱的状况下依然给予了美军骑兵极大的杀伤,密集的“哒哒哒”与“砰砰”的枪声充斥在这片小小的战场上!

被子弹击中的战马发出凄惨的嘶鸣,重重摔倒在地,背上的骑兵也跟着滚落下来。

杀穿了明军队伍以后,骑兵们并不回转,而是扔了些手榴弹,接着便朝西北方向快速远遁,一击脱离。

可这时,那树林中布置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又再度开火。

被溅了一脸血的张之林抬手用衣袖擦了擦,然后给自己的三四式冲锋枪换了个弹匣。

他环顾四周,只见附近一片狼藉——敌我双方的尸体横七竖八,濒死的战马在地上挣扎挪动,一些士兵在向东南方向的树林开枪还击,医护兵在连滚带爬地奔向伤员……

他大声喊道:“按咱们的朝向,往十一、十二点钟纵深达几发烟幕弹!准备往镇子里边撤!”

伤亡数十人的巡逻队随即以烟幕弹阻隔敌军视野,然后交替掩护撤退进了帕拉延镇。

从战术上来说,第26骑兵团精心准备的伏击无可挑剔,不过因为低估了明军步兵分队火力而未能达成预期。

心有余悸的张之林随即命令通信兵汇报这儿的情况,他认为既然在这个近邻克拉克机场的地方遭到了反常的伏击,基本可以断定有一支精锐的美军部队在此布防。

此刻的严辰武正乘坐指挥车在向前转移,闻讯便立刻向帕拉延镇增兵,并将消息传达给了邻近的友军战车三旅三营。

坦克部队随即派出了一个中型战车队前往增援,双方在汇合以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帕拉延镇。

在和张之林讨论以后,众军官决定给当面之敌下个套。

于是他们将14辆坦克悄然隐藏在了镇子西北方向,而陆战队步兵们则再度展开队形,离开镇子东侧的进攻出发阵地,以低姿势向更前沿的阵地移动。

简单短促的炮火准备开始以后,数百官兵便在冲击出发阵地上大呼小叫、蠢蠢欲动,摆出了一副要大举进攻的架势。

第26骑兵团果然上当,团长皮尔斯上校下令二营B连迅速机动到西侧,从旁边给予正在进攻的明军腰子捅上一刀。

几分钟后,随着炮火停歇,陆战队步兵们接二连三地跃出了阵地,以疏开队形向美军阵地发起冲击。

B连代理连长安德森中尉当机立断率部发起冲锋,数十骑从侧翼陡然冒出!

结果战车三旅的那14辆三八式甲型中型坦克也正好现身,坦克驾驶员挂着二档猛踩油门,汽油机发出响亮的轰鸣声!

而那些刚刚跃出阵地的陆战队官兵扔出了几枚发烟手榴弹,随即折返跑回了阵地。

坦克们以密集的48㎜坦克炮和7.36㎜机枪猛烈开火,正处于开阔地中间的B连的七十多名骑兵就跟活靶子似的。

被48㎜杀伤爆破弹炸断的修长马腿像树枝一样旋转着飞落,惊恐的战马夺路逃窜,但跑不了多远就会被不知从哪飞来的子弹击倒……

这一天的下午时分,克拉克机场。

当明军大部队逼近机场时,远东航空队剩余的十几名官兵冷静地确认全部重要文件都已被焚毁,然后才离开了屋子。

他们快步奔向二号跑道,那儿的最后一架c-32a运输机都已经在缓缓滑跑了……

虽然大明空军对邦板牙河上的两座大桥实施了猛烈空袭,并严重毁坏了其中一座,但大部分美菲联军仍然过了桥。

少数没能过桥的部队抛弃了重武器,只带着步枪泅渡过河,倒也算成功撤退。

马尼拉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已经做好了迎接新主人的准备,市长想方设法地消除任何可能触怒明军的潜在风险。

深红的旗帜和印着“欢迎大明军队到来”的横幅也批量制作了上千面。

其实横幅原本打算印“恭迎大明王师收复吕宋”,然而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太过于谄媚,于是改为了现在的样子。

军需仓库已经无人值守,泼皮无赖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争先恐后抢光了里面剩下的所有东西。

10月8日,陆战二旅的先遣分队率先进入了马尼拉,后续的大部队也很快陆续进城。

一辆辆坦克上挤满了搭便车的明军步兵,叼着香烟、吃着缴获的罐头,云淡风轻地谈笑着。

留在市区的报社记者们看见,在美国专员官邸前的旗杆旁,一群士兵带着各式乐器和黄铜质地的收纳筒走来。

星条旗唰啦一下落到了地上,取而代之的是深红黄字的明字旗。

旗帜在悠扬乐声的伴奏下缓缓升至旗杆顶端,严辰武与其挥舞着战利品星条旗的麾下士兵们合影留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