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72章 对澳策略转变;瓜岛异动

第472章 对澳策略转变;瓜岛异动

有别于至昌三十九年所取得的一系列酣畅淋漓的大胜,今年的两场胜仗都不复从前那般风卷残云的犀利。

一些敏锐且理智的权贵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们清楚往后将面对的才是真正的较量和考验。

这场遍及世界的宏大战争如今才正式进入最精彩的部分,之前不过是序曲罢了。

这跟《长江民报》去年刊载的一篇社论的看法一致。

排除德社这一特殊存在,大明与一众藩属国对英联邦和美国的战争在表面上是利益争夺,实质则是争夺世界秩序的主导权。

这场战争的初期会非常顺利,因为南洋诸地本就和中国历朝历代有千丝万缕的渊源,而西方的殖民统治并不得人心,并且因为距离近,军队的后勤供给较为轻松。

但随着局势进展,当战事延伸到更广阔的大洋以后,大明先前所具备的优势便会不断减少,相应的,敌人的优势却不断增多,战争会在一次或几次的决战以后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的战事将会以拉锯战为主要表现形式,双方都会在此过程中打得有来有回,谋求夺取关键战略节点,双方均会接连不断地损兵折将,这也是最考验综合国力的时期。

这篇社论指出,大明朝廷需要尽可能彻底的完成动员,以总体战的状态充分发挥战争潜力,全力巩固已在掌控之下的南洋诸地,并将东瀛列岛打造为坚固的前哨阵地,如此中国便可谓必胜。

“陛下,从战术上来讲,凯恩斯之战打得不出彩,前半段的拉锯战中敌我损失相近。”

“以后这会是常态吧?”

“复盘的话,敌我将领都没有大疏漏,可以拿这场仗当作以后的参考,如果是我军进攻,应该跟这次差不多。”

“我知道了。”

回京以后的周长风少许休息了一会,搜罗了一些前线的战报,随即进宫述职。

凯恩斯之战可以说是一个预兆,随着战场登临澳洲本土,双方的交换比正在逐渐拉平。

明军与澳军的总伤亡数字大致相同,但是阵亡之比是三比四、负伤之比是十一比十,明军地面部队由于有野战医院和医疗舰的支援,因伤而亡的比例要低许多。

可澳军因为要承受明军海空火力打击,压力甚大,时常出现负伤士兵无法及时撤下火线接受救治的情况,后勤供给亦比较紧张,综合下来导致澳军的死亡比例较大。

朱泠婧走到了悬挂着的巨幅地图前,伸手指着凯恩斯向下划了一下,“只有一座小城还不行,务必南下夺取汤城,将战线推到南纬二十度线。”

“澳洲兵团的弹药消耗比预期的要多三分之一,分遣舰队也没弹药了,最少还要等一个月才能再发动攻势。”周长风如是答复道。

“乘胜追击还是休整再战,让督府斟酌去。为了长久立足,战场不能离凯恩斯太近。”

“是。”

最早的构想就是夺取凯恩斯和汤斯维尔,凯恩斯作为安稳的后方根据地,用来中转海运物资、休整部队;汤斯维尔作为前方堡垒,当成维持战线的支点。

大明君臣抛弃了短时间内解决澳大利亚的幻想,当下的重点是集中资源挫败美国,同时巩固在苏门答腊、爪哇、菲律宾等地的势力。

对澳洲的策略转变为长期消耗,现在随着吉尔伯特群岛掌握在手,美澳联系已被基本截断,澳大利亚人得不到美国人的输血援助,只能自力更生。

可澳大利亚的人口规模有限,工业能力不强,大规模征召青壮年男性参军的极限是八十万,考虑动员女性也只有一百万左右,超过这个数字就会影响工农业生产而陷入恶性循环。

大都督府和兵部都认同长期消耗将之削弱的策略,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

军部设想在攻占汤斯维尔以后在其南边寻找合适地形,建立几条防线,转为守势。

只要澳军按捺不住试图进攻,便会撞个头破血流,期间明军还可以突然发起反击,显著消耗其有生力量。

明军上层、尤其是陆军方面不乐意继续对澳洲实施攻势,他们之前就已心生抵触,如今随着凯恩斯之战结束后便更加反对,认为应该将进攻目标放在之前提出的印杜方向。

陆军给出的理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赞同这个观点。

澳洲的战果无法快速变现,矿产资源固然丰厚富庶,可却要从长计议;如今正值大战,应该想方设法削弱敌人、补充自己,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

同样的投送成本和损失,用在南亚次大陆必定能取得回报,还能顺带削弱英国方面,这可比单纯在澳洲厮杀要划算多了。

可以说大明君臣在战前都过于乐观了,严重低估了民族国家在面对入侵时的凝聚力和动员能力,没想到澳大利亚人的抵抗如此强烈。

周长风则纯粹是低估了远洋投送的难度,他起初希望复刻马来亚战役的成功例子——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一支突击集群,沿东海岸迅速南下,在强弩之末前尽量推进到布里斯班一线。

不过海军方面却表示无法在短时间内将最低需求的部队投送到位。

以战车一旅为例,其齐装满员共五千三百余人,但标准船运量却达十三万吨,而一个普通步兵师也不过十六万吨,陆战一旅更是只有十一万吨。

更重要的是,坦克这玩意运送起来十分麻烦,许多征用的商船不具备吊装中型坦克的能力。

典型的大明民用货轮使用15吨起重机,可以吊装三七式轻型坦克,却无法吊装三八式中型坦克或重型坦克,只有少数大型货轮和登陆舰配备有重型起重机。

周长风自然不可能同意让轻型坦克去执行冲锋陷阵的任务,那样的代价太高昂了。

另外,大都督府参谋处也对突击集群快速穿插南下的计划有疑虑,高参们担心其弹药与燃油消耗难以为继,一旦铁路遭空袭中断,这支精锐部队就会陷入危机。

随着大明陆军对澳洲失去兴趣,这个计划便被搁置了,草拟完成的方案文件也被束之高阁。

“澳洲那儿是不指望速胜了,先磨上一年半载再说。”朱泠婧平静道。

语毕,她双手抱胸微微昂首,盯着地图上的夏威夷问:“眼下的焦点是夏威夷,这几天又在吵个没完,你觉着如何?”

“嗯……”周长风沉吟道:“陛下,既然海战打赢了,那就得抓紧时间喽,从快从速。”

“兵部说这样恐怕会很仓促,有困难。”

“我们难,但敌人更难。”

海战结束后甲字一八〇特务舰队也急需修整,协调上百艘各型舰艇的保养与维修难度可想而知。

然后还要准备跨越半个太平洋把一支上万人的部队运送到夏威夷,并维持其作战能力,这就更加让人头大了。

这些麻烦在支持尽快进攻夏威夷的人看来都不足为虑,全是可以克服的。现在美国人只有两艘航母可用,大军压境他们只能选择暂避锋芒,如此一来大明海军就可以安心提供支援,正是夺取瓦胡岛的绝佳好时机。

如果再继续拖延,大黄蜂号便会竣工服役,英国人也可能将航母租借给美国人使用,到时候更加难以应对。

所以必须把握当下良机,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其中最激进的论调光是听起来就吓人——甲字一八〇特务舰队放弃休整,现在就捎带上陆战二旅直奔夏威夷,舰队中的给油船剩余的重油刚好够用。

不过主流观点还算正常,打算在两个月内完成准备工作,挥师远征夏威夷。

“这般仓促……最坏的情况是什么?”面带思索之色的朱泠婧忽然问道。

周长风怔了一下,“就是打不下来呗,主动权在我方。”

“后日御前会议商讨此事,议程最迟明日出来,你要准备好。”

“是。”

朱泠婧越来越觉着自己有点吉祥物的意味了,军国大事的决策全都要经过朱士堰的首肯才有效。

此前倒是不明显,因为南洋战役的决策比较简单直接,没有什么可选择性,父女的判断都是一致的。

可如今随着局势变化,二人的分歧就越发多了,但朱泠婧的意见又不算数,这便突显了她没有大权的实质。

这挺让人烦闷的,品尝过大权之甘美的人又怎么还会满足于其余小权呢。

“父亲觉着要准备充裕了再发兵,也就是等到年中,他还想再派人跟英人媾和,这是无用功。”朱泠婧有些不悦地吐槽道。

“谈和?真谈还是假谈?”周长风有些意外。

“自然是假谈。”朱泠婧不咸不淡解释道:“他想借此分化一下英人内部,拖延时间,但这明显没什么效用,要是流传出去反倒不好。”

英国上层当然不是铁板一块,完全坚定支持温斯顿的人只是一部分,其实赞同和大明媾和的人还挺多。

他们的底线是大英帝国的宝石——印杜,除此之外亚洲的其它利益都可以割舍,只有这样才能集中精力对付德社。

老谋深算的朱士堰想通过对印杜方向发动一场小规模的攻势来向英国方面施压,借此扩大英国上层的内部分歧。

但朱泠婧不认同她爹的想法,她认为如今英国的复仇情绪较为高涨,主动提议媾和意义不大,反而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哭笑不得的周长风说道:“陛下,恕我直言,我觉着你这就是在寻求认同。”

他没法拱手,就以抚胸礼代替了。

“……”朱泠婧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说:“周克行伱要是不会说话就闭嘴!我这些天怕是要被气死了。”

得,这女人要来宣泄情绪了。

周长风心说怪不得刚进来的时候就觉得她心情不太好,合着是最近闷闷不乐啊。

可是接下来的话题对于大明这样一个二元君宪的国家来说有些敏感,朱泠婧大肆吐槽了一通,最后得出“她爹的思路不适用于如今境况”的结论。

周长风可不愿意接这个话,“这个……臣不好说,臣告退了哈。”

闻言,朱泠婧瞪了他一眼,“退什么退?留着!”

倍感无奈的周长风只能停下了脚步,他赶忙思索了一下,非常诚恳地说道:“陛下何必为这个不高兴,媾和这事我也觉着效果不大,但进攻夏威夷确实应该抓紧时间,拖不得。”

“不用你在这和稀泥,你……”朱泠婧面色稍霁,欲言又止。

涉及到君主权力的话题不宜谈论,尤其是不应让周某人来表态,这简直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太难为人了。

朱泠婧意识到自己上头了,她轻呼了一下,挥了挥手,“也罢,你退下吧。”

在御案旁边端着餐盘的苏依依全程目睹了这一切,提溜起来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如蒙大赦的周长风松了口气,告退之后就飞也似的逃离了昭仁殿。

平心而论,刚刚这遭遇跟前些天紫微左垣号被重磅炸弹命中时一样让人提心吊胆。

周长风突然就对古人所说的“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有了深刻的感悟,何况自己招架的是只母老虎,而且其大权似有实无。

等来到平常办公的地方以后,正在闲庭信步的罗符一见面就惊奇道:“周克行,你这是挨枪子了?”

“没,紫微左垣号被炸的时候我在爬楼梯,直接摔下去了,手摔裂了。”

“其他地方没事吧?”

“一点磕碰,没啥事。”周长风随手从罗符的桌上拿起了两块绿豆糕中的一块,含糊道:“这几天还有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对了,瓜岛的那帮子美军怎么样了?”

“没啥值得说道的事。”罗符见他还想伸手,便迅速出手抢下了剩下的一块绿豆糕,“瓜岛那边……有一批援军上岸。”

“援军?”

“是,从新喀岛(新喀里多尼亚)运过去的,现在岛上一共有大几千人马了,不过具体多少还不知道。”

若有所思的周长风在脑海中假想了一下瓜岛的状况,问道:“有侦察报告吗?”

“右手边架子上第三层自己找。”罗符随手指了指,“跟咱们之前估计的一样,这次在准备修机场了,航拍的照片拍到了几台推土机。”

笑死,斟酌以后删改了大几百字的内容,拖拉到现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