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473章 甭管空军胡扯;动力增强战术手推车

第473章 甭管空军胡扯;动力增强战术手推车

塔拉瓦海战期间,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同时遵循哈斯本-金梅尔上将的意图继续执行了“探照灯”行动。

陆战5团轻而易举地上岸以后站稳了脚跟,寻找有利地形构筑了防御阵地,并在之后的一个月里不断加强。

2月17日,经过缜密的事先侦察,在数艘驱逐舰护航下,L高速运输群的13艘驱逐舰运输船(aPD)以平均高达21节的航速将陆军第39团级战斗队闪电般的从新喀里多尼亚运送到了瓜岛。

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在附近海域蹲守的几艘明军潜艇无一取得战果,全数落空。

船上的陆军官兵却因此遭了大罪,许多人由于晕船吐得昏天黑地,上岸的时候连站都站不稳。

三天后,陆军第120坦克营和工程车辆也相对顺利的抵达。

不过这次明军戒备更加森严,美军高速运输群在半途中被大明空军的轰炸机炸沉了一艘aPD,损失了几辆m2a4轻型坦克和D4推土机。

至此,美军部署到瓜岛上的部队已经超过七千人,并囤积了数量可观的物资。

他们随即开始在选定的地方修建机场,因为没有发生战斗,所以士兵们可以充当劳力,又有不少工程车辆的辅助,机场的修建进度相当快,几乎一天一个样。

这期间,驻扎在拉包尔的大明空军第二轻轰炸支队天天光顾,未曾中断过空袭,但效果却不明显,参谋们估计这座机场在十天到半个月以后就能投入使用了。

这个效率算不了什么,因为美军还没有应用省时省力的马斯顿垫——也就是预制跑道。

注意到明军使用的穿孔钢板预制跑道以后,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也设计了相同的玩意。

这种定型为m8预制跑道构件的穿孔钢板现已通过测试,即将大规模量产。

原先明军对瓜岛放任不管是为了避免被打乱节奏,况且几千人困守在岛屿上没有用。

但现在他们却在修建机场,威胁大增。

一旦机场完工投入使用,拉包尔、莫尔兹比、凯恩斯都将处在美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内。

这些变故其实都在大都督府参谋处的意料之中,当时分成两种情况考虑,一是这股美军啥也不干就龟缩在瓜岛,二是他们尝试修建机场作为反攻支点。

参谋处的几名高参不紧不慢的制订了一个预案,用来应对第二种情况。

“在哪?我看看能不能直接拿来套用。”周长风在宽大的柜架前扫视着那些卷宗的标签。

“二十八日的那一栏,瞧见没?”罗符一边给自己斟茶一边答道。

左手打着石膏太不方便,暂时成为独臂将军的周长风摆弄了好几下,好不容易才给那防水牛皮纸文件袋打开。

组织一支由1艘战巡为旗舰、1艘重巡、2~3艘轻巡、6~7艘驱逐舰和若干辅助舰艇的分遣舰队封锁所罗门海域,击退可能到来的美军TF-27特遣舰队。

登陆部队为一个混成团——三十八师一一三团外加师属三十八炮兵团一营和二营。登陆点在瓜岛西北部的埃斯帕恩斯角,登陆部队将在海军分遣舰队的火力支援下歼灭盘踞于瓜岛的美军。

这份计划的思路没有亮点,中规中矩,很符合参谋处那些老气横秋的高参们的风格。

不过这毕竟是上个月制订的预案,尚未,计划赶不上变化。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仅靠陆军一个混成团不足以对付已得到二次增援的美军。

另外,由于凯恩斯之战和约翰斯通之战导致参战的三个步兵师都损失较大急需修整,所以三十八师马上就要调往凯恩斯换防,不可能抽调所属部队去瓜岛。

这样一来,最合适的部队就成了正在莫尔兹比休整的陆战一旅。

“周克行你这运气也太背了些,周围还真就无兵可调。”面露无奈神色的罗符望着周长风,列举道:“三十八师要去凯恩斯、四师还待在爪哇等着、二十七师还有一批兵没补齐……离瓜岛最近的野战部队就是陆战一旅了。”

讲真心话,罗符觉得周某人这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征战实在是太尽心竭力了,堪称大明高级将领中的劳模。

周长风倒没觉得自己有多操劳,只是长久见不着妻女有些歉意。

他将那份预案卷宗放了回去,关上了柜门,“时间还挺凑巧,原来就打算休整到二月份的。”

“所以怎么办?你要去?早些还是晚些?”罗符一连问了三个问题。

“不然呢?”周长风打了个哈欠,“但是不着急,美国人都挖了一个月的坑了,匆忙过去肯定要吃亏,好好准备一下再说。”

尽管现如今瓜岛上的状况和历史上大相径庭,整体局势也完全不一样,不过考虑到这地方在原位面曾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周长风觉得还是谨慎一些为妙。

希望一切顺利,争取干脆利落的吃掉这股不识好歹的美军!

当天下午,他把电话打去了督府参谋处。

得知周某人主动请缨,程翰毫不意外。

他在电话那头说道:“刚我还在跟人打赌,说你小子究竟会在今天打电话来还是会等到明天,我赢了。”

“啊?只能说同知大人太懂我了。”

说完,二人都笑了起来。

程翰摆弄着一只方形的个人印章,语速较快地阐述道:

“好了,说正事。”

“据空中侦察照片研判,美国人所修建的机场跑道较典型,长约三千英尺、宽约二百英尺,可供驱逐机与轻型轰炸机起降。”

“机场完成后可以起降轰炸机,总容量约八十架,另外疑似在建一条斜向辅助跑道,威胁不小,应当尽快将其夺占。”

周长风则直截了当地否决道:“前辈,我看过上个月的那份方略规划了,海军不派航母支援吗?那样的话不能这么急。”

“航母吗?海军方面要是乐意也无妨。”

“喇包尔距离瓜岛两千里,不在我军战机的作战半径里,没有制空权的话这仗不好打。”

“伱是说登陆不易还是后续交战?”

“实际作战倒是影响不大,主要是登陆困难,而且之后怎么保证给养也是难题。”

程翰踌躇了几秒,询问道:“空军声称可以轰炸敌机场暂时将之瘫痪,如此可行与否?”

“不行。”周长风还是很果断的拒绝了,“轰炸机会被拦截,空军那边也做不到下军令状,我肯定不会冒险的。”

一千公里的距离已经超出三六式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无法为轰炸机提供护航。

这意味着空军的轰炸机编队只能独自结伴去轰炸瓜岛机场,必定损失惨重。

火刺猬一样的重型轰炸机成群结队尚且战损无数,轻型轰炸机就算了吧,根本指望不上。就算有少数轰炸机成功投弹也没法瘫痪整个机场,推土机填补一下弹坑马上就能恢复运作。

大明空军的许诺在周某人看来是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到时候制空权全在敌方手中,己方的补给品全都被美军飞机炸毁在海滩上,弹尽粮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随后程翰让正在他那儿汇报的一名空军处上校高参接过了电话。

“我想周长官您多虑了,我们也在试验新办法来对付机场,像什么定时弹、诱饵弹的,还可以夹杂投一些地雷……”

“你说这些有用吗?你能保证没护航的轰炸机能顺利炸人家机场?到时候什么后果你清不清楚,运输船运的给养堆在滩头,统统被炸飞!”

“呃……周长官,用空投的法子来供给您的部下也是可以的,约莫每天八十到一百公吨。”

嘶!

保证空投补给?这话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呢?

周长风已经不想再讲下去了,就让他把电话还给程翰,接着说自己还要再斟酌一下。

挂了电话以后,他吐槽了几句大明空军也不靠谱,然后又一个电话打去了海军处。

“喂?哦,是周待诏您啊,请稍候片刻,夏津伯刚醒,还在洗漱。”

“好,那先不挂。”

宋仲楷是连夜返回京城的,而且身为海军一把手的他回到海军处就忙活到了凌晨,然后便一直睡到了现在下午时分。

了解周某人的想法和先前的情况后,宋仲楷不屑一顾地说:“这事你不必操心,程翰那厮上回跟我吵过,不好意思开口,然后你也甭管空军那帮人,说的比唱的好听。”

他琢磨了几秒,沉吟道:“天市右垣号马上就修好出坞,调过去支援所罗门那边。”

“多谢夏津伯!”周长风心中的石头怦然落地,轻松道:“我刚还在想,要是真没航母帮忙那这仗该怎么打。”

“言重了,军国大事还是慎重为好,有困难别掩着不吭声。”

“是。”

事实证明身在海军系统下还是有好处的。

周长风几分钟前还在头脑风暴该怎么样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补给和作战,结果却是多虑了。

天市右垣号在达尔文之战中因神风而受创以后已经修了几个月,现在终于能够重返战场了。

能得到己方航母支援,这场战役还没开始就已经赢了一半。

心情不错的周长风回了家,眉宇间的欣然让夏筱诗有些好奇。

她上下打量了一下他,微微福身,笑吟吟地问道:“今天是有什么好消息么?这么开心。”

后者随口回复道:“打仗的事呗,你还记得以前跟你讲的不?就是美国人往瓜达尔卡纳尔岛上偷摸着运了一股兵,现在他们快把飞机场修好了,不能再拖了,准备把他们一口气干掉。”

夏筱诗没有追问,只是有点落寞的抱怨道:“那先生你岂不是又要走了……”

“不至于,少说十天半个月吧。”

“哦,那……周克行,今晚我们去看电影吧。”

“看电影?”

“对,我都让林溪把票给买好了。”夏筱诗挽着周长风的右手,柔声道:“《隆中对》,前些天才公映,走嘛先生,我们都好久没一起去看电影了。”

“很久?你确定?”后者哑然失笑,斜睨着她,“那我们上个月去看的是什么?”

习以为常的打情骂俏之后,本想宅家的周长风还是敌不过家妻,在暮冬时节的晚上陪她一同去了电影院。

《隆中对》对于中国人再熟悉不过了,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讲的是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

一直以来三国题材都较为火热,受众甚多,这部斥巨资的电影历经多年精心拍摄,千呼万唤始出来。

不过这部电影的风评两极分化严重,周长风就觉得不太好,因为电影讲述的时间跨度太大了,从刘备屯兵新野到诸葛亮北伐一共相距三十几年,这就导致剧情跳跃仓促而稀碎。

看到最后半个钟头时,全神贯注的周长风忽然发现身畔的夏筱诗已经睡着了。

这女人,纯粹是来享受一起看电影的时光……

恰在此刻,画面中出现了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的片段。

「蜀地多山,坎坷崎岖,艰险难行,寻常车马运粮不易,建兴九年,诸葛亮复出祁山,以木流牛马供给北伐……」

发散性思维在此刻起了妙用,周长风可谓灵光一闪,瞬间就联想到了后世美国人的天价手推车。

美国人发现,在丛林、丘陵等复杂地形下,标准运输载具难以通过,弹药、食品、器材只能依靠士兵人力背负,极大的影响了作战效率。

为此,美国人耗资8亿美元开发了力量增强型静音战术手推车(sTeeD),采购价每辆“仅”需17万美元。

这种手推车自重86㎏,而同等质量的白银为6.3万美元。

配图

有意思的是,周长风认为这种有辅助动力的手推车恰恰很适合如今明军的作战环境。

现在的常规卡车越野能力低下,在复杂地形的运输效率不佳,明军又远远不像美军那样可以豪奢的大量装备半履带车。

综合来看,这种动力手推车相当契合大明的国情,如果能开发一种廉价的相似玩意就好了。

电影剩余的片段周长风再没有心思去看,他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都在思索着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拼凑出方便大规模量产的动力手推车。

电动机不予考虑,有刷电机和铅酸电池的续航太低了。

在内燃机中做选择的话,汽油机比较中庸,而且小型汽油机的扭矩可能不够可观,拉不动重物。

于是乎,剩下的选择就变成了……单杠柴油机。

扭矩不详,遇强则强!

章推一本书,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