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54章 周某人的总体战演讲;赶人!

第554章 周某人的总体战演讲;赶人!

在众人懵圈和不解的目光中,周长风招了招手,“走!到敌人的老巢去!”

除了事先刻意走漏风声以外,两辆隶属于禁军的卡车也在高桥机场外边待命——他们接到的指示是今天要来帮周待诏拉一些私人物品。

可是私人物品没等到,上车的竟是一帮子记者?

各大报纸的记者们面面相觑,大家一样云里雾里,但是每个人都极为兴奋,能感觉到等下要出个大新闻了。

出发时还只想碰碰运气,现在来看果真是来对了,那些以为会白跑一趟而推辞的同事之后肯定肠子都悔青了。

两辆挎斗摩托车打头,一辆挎斗摩托车殿后,中间是周某人所乘坐的越野车和两辆满载特殊乘客的卡车。

车队驶过中和桥,接着穿过正阳门,谘政院那宏伟的重檐庑殿顶在明媚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车队也在左转右拐以后来到了谘政院大门前。

这里今天也照常“上班”,谘政院包含的外务会、政务会、财务会、法务会等等委员会负责评审相关事宜的合理性。

比如眼下政务会就正在讨论朝廷近期政策的问题,会议结束之后按照惯例会召开一次简短的发布会;同时法务会也准备在一刻钟后开始评审一条工商业法律。

周某人的突然到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此站岗放哨的是禁卫混四旅官兵,为首的中尉甚至还认识他。

“卑职参见周待诏!有事能帮忙么?”

“维持秩序就行,其它的就别管了。”

“是。”

在谘政院大门外等候的还有众多记者,他们准备参加政务会即将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一些议员也乘车而来参加法务会的评审工作。

突然出现于此的周长风一行人尤为突兀,也立即吸引了在场众人的注意力。

约十分后……

谘政院大殿西次间的议事厅中仍只有八、九人,侍从们已经在会议桌的各个座位前摆好了每人一份的卷宗和茶水,但大部分座位都是空荡荡。

政务会会长颇为不满地推了推眼镜,既生气又疑惑的问道:“缺席大半,今天是出了稀奇事啊,怎么回事?”

旁人抬手看了眼手表,发现距离预定的评审会议开始时间只差一分钟了。

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当大家调转目光的时候,一个身影也奔入了议事厅。

“出事、出事了!大门口聚了一大群人,都在听人当众讲话!”

“演讲?谁?”

此时此刻,谘政院大门外的场景格外稀罕。

只见十几辆卡车、摩托车、轿车横七竖八的停着,记者、议员、官吏、士兵、市民等等数百人围拢在一起,屏气凝神的听着演讲。

这样的情况以往也有过,但通常不超过两分钟就被值守的禁军或巡警给强制驱离了。

“……我们的敌人有着六千万、七千万、甚至八千万公吨的钢铁产能,是我们的四倍;五百万辆的汽车产能,是我们的四十倍。”

“很多人被连串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蒙蔽了双眼,陶醉在自己臆想的虚幻荣光之中。殊不知当我们原地踏步的时候,吃了大亏的敌人却在全力追赶。”

一身笔挺常服的周长风突然侧身,左手按着佩刀,右手指向东方。

“就现在,大洋对岸的敌人在造着十六艘航空母舰、五艘战列舰、六十艘潜艇、一百艘驱逐舰、一千艘运输船、两万架飞机,这多么东西莫非是打算摆在家里数着玩?”

“敌人今年军费超过二百五十亿美元是板上钉钉!而我们呢?还在纠结于两百亿圆的军费是不是太多了,这像话吗?就凭这样的态度,配赢得这场战争吗?”

“这个相持的阶段正是双方积蓄力量的时候,每一天都不能浪费,否则就是在把战争主动权拱手相让,那时候…悔之晚矣,战火会烧到家门口!”

“两年以后,我们要面对的是几十艘航母、几千艘登陆舰、几万架飞机,以我们现在的军力和扣扣搜搜的扩充,能抵挡得住吗?”

“只有更清晰的认知、更彻底的动员、更全面的战争才能稳住战线、取得胜利。有些人说这样会耽误建设、影响生活,但权利是打拼出来的,仗都打不赢,还谈什么建设和福利?!”

“在我看来,所有的反对者哪怕主观上是为社稷考虑,但客观上就是卖国、就是对天下百姓的不负责,其过错和骂名会永留青史!”

面对一部部照相机和众多炙热的目光,可谓意气风发的周长风握着刀鞘高举起自己的佩刀,朗声发问:“诸位,你们想获胜吗?!”

“想!!!”

当呼声渐渐停歇的时候,周长风又接着号召道:“现在,抛弃幻想,开始战斗!万岁!”

“万岁!!!”

除少数默然相应的人,其余人的呼喊刹那间汇成直达云霄的洪流,乃至冲进了谘政院大殿里边。

随着演讲告终,激动至极的记者们转身拼命往外挤。

一挤出人群就立马开始夺路狂奔,力求以最快速度直达各自所属的报社……

在大都督府,吴维焕、程翰等人本来在讨论澳洲兵团发回的一份报告,结果没过多久就得知了谘政院那边发生的事。

“啊?”程翰瞪大眼睛,以至于那副金丝边眼镜都滑脱下来,“那小子……这不是把人架在火上烤么?”

拿着放大镜看地图的吴维焕忍不住笑了,“年轻就是有魄力啊,敢说敢做,这下谘政院那帮人要急了。”

程翰无可奈何地说:“他这么闹是在给朝中添堵啊,我还纳闷呢,这打完夏威夷回来以后咋没啥大动静,没想到是憋了个大的!”

吴维焕摆手道:“哎,可不是这么说的,朝廷又不是铁板一块,有人欢喜有人愁。”

“这倒也是。周克行他这回的功劳还没了结,这样闹腾倒也不怕。”“嗯,不管那些,先抓紧拟个草稿出来,罗列下明年预估的开支,夸大点也无妨。”

“说起这钱啊,(谘政院)财务会总是抱怨不够,说辞一大堆,就是不肯松口。”

事实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信息传播速度的影响极为显著,早期的图像传真技术让周某人举刀号召的经典照片迅速传送到了大江南北的主要州府。

当天黄昏时分,各大报社的晚报都刊登了这一相当夺人眼球的消息。

因为午睡的缘故,朱泠婧大致是在下午才得知此事的。

她下意识地握紧拳头,咬牙道:“又敢耍我!太不让人省心了!”

“陛下您前不久才说他省心的……”旁边的苏依依如是嘀咕了一句。

周某人事先其实专门向她请示过,表示现在的动员水平仍然不够,而且严重欠缺大规模征召的经验,各种资金也称不上充足,所以想提醒、催促一下谘政院方面,说服他们在未来的财政预算案中进一步加大军费开支占比。

结果这家伙就是这么来“提醒、催促、说服”的?

不过朱泠婧倒也没生气,她本人的看法就是应该以军费为重,经济建设与公共服务开支则稍微缓一缓,通过发行公债和增发钞票来解决财政赤字。

去年因为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并且谘政院也咬死不松口,所以最后仅在正常钞票增发数量以外额外增发1.3亿圆,相当少。

几名经略待诏估计增发钞票20亿圆是可行的,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税赋监给出的数字更保守些,建议全年四个季度分批增发16亿圆,如果发现物价失衡的苗头就中止。

经济学家普遍看好未来的发展势头,军工业旺盛的需求带动了冶金、食品、医药等制造业的发展。

另外由于战争取得长足进展,大量石油和有色金属资源从南洋流入大明本土,明显降低了生产建设成本——毕竟战前这些资源有一部分依赖进口。

可这究竟是虚假的繁荣还是真正的繁荣呢?

市场调查是偏向乐观的,多数州府的物价仍然平稳,个别地方甚至有所下降。

湖北布政使司的调查指出自去年六月至今年六月,武汉府的一般物价上涨2.7%、米价上涨1.5%、电价上涨4.2%、日用品价格上涨2.4%;工业原材料价格涨跌不一,铝材价格上涨11%、铜材价格上涨3.3%、钢材价格下跌0.8%,总体来看还是较为健康的。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情况是贵金属,尽管金本位的时代已经到了尾声,可还不够彻底,黄金在现有的货币体系下依旧是重要的参考物。

明军在南洋诸地大肆搜集黄金白银,其中少部分留作当地扶持起来的藩属国政权发行货币的准备金,其余数以吨计的黄金白银全部被运回本土。

在基础资源较为充足的前提下,金光灿灿、银光闪闪的贵金属无疑是朝廷信用货币的最佳证明,完全可以开动印钞机。

朱泠婧在经济上较为激进,她的想法是分批加大增发钞票力度,直到市场出现波动以后再中止,同时辅以限制提现、鼓励储蓄、黄金管制等等政策来稳定币值、遏制通货膨胀。

不过奈何朝堂之上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忌讳增发钞票,而且谘政院投票表的反对票决也总是略多于半数,导致大明朝廷一直没有充分利用金融手段来获取额外资金。

鉴于周长风所行之事大有裨益,朱泠婧决定暂时不找他的麻烦,但他毕竟钻空子忽悠了自己,必须要使其畏威,因而……

“陛下口谕,要周待诏你即刻动身,前往伊里候命,不得滞留京城。”

宫中来人直接上门通知,几乎是在赶人了。

周长风本来还兴致勃勃地和妻子吹嘘自己先前在谘政院大门外意气风发的场面,万万没想到朱泠婧那女人竟然要把自己赶到遥远边陲去,明明距离预定的出发日期还有好多天。

夏筱诗牵着女儿的小手,随意地说道:“这样也好呀,先生你刚折腾了一出,留着也是在风口浪尖,干脆去避避风头。”

“其实留着也没什么可怕的……”周长风嘀咕了一句,随即叉腰道:“那就走吧!开溜!”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夫妻二人先将女儿送去了夏炳、高零露那儿,接着收拾了所需的行装和衣物,次日一早驱车前往机场。

日上三竿之时,他俩所乘坐的一架游云二式客机加速滑跑升空,没多时便消失在了西天的云彩间……

当大明上层在为内政争执不下时,大洋彼岸的合众国在一门心思的琢磨对付这些可恶的敌人。

当天,美国战争部在审阅以后批准了一本小册子的印刷,允许其作为标配下发给将要部署到太平洋战场的步兵师的每个连队。

这本小册子详细的总结了一年以来的诸多经验教训——代价甚是高昂。

1.明帝国陆军由大量志愿兵组成,这是一支充满职业军人的现代化部队,拥有大量重武器,训练充分。

2.中国部队喜欢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发起进攻,指挥官被鼓励采取奇袭行动——通常是在黄昏或午夜。

3.敌人在进攻时依赖强大的火力支援,徐进弹幕射击比较多见,但间隔距离很远,通常超过300码。

4.中国部队相当擅长防守,他们的指挥官都是防御专家,火力配系非常完整和精确,不建议在不足两倍兵力和充足火力的情况下进攻敌人已经占据超过12小时的阵地。

5.敌人的巡逻行动经过精心安排的,往往由20~30人组成,携带不少于1挺的重机枪和1门迫击炮,他们会尝试任何手段来侦察我军阵地的兵力和火力配备。

6.敌人还经常派出5~10人巡逻小队,这些小队会渗透到我军战线后方,袭击军官或通信兵,窃听或破坏电话线,同时记录我军炮兵阵地、补给站、集结地的坐标。

7.敌人相当狡猾,会很聪明的布置诡雷,即使进行战术撤退也会在遗留的物品下布置地雷或诡雷,我们因此蒙受了不小的损失。注意,任何情况下都要由工兵清理现场。

8.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指挥官习惯在步兵师或步兵团的前方5~10英里派出精锐先遣队——足够单独击败我军的巡逻队,从而迟滞我军行动,或者对行军中的我军进行伏击。

9.中国部队的连排级的自动武器数量充足,火力强大,如果可能发生近距离接触,步兵营指挥官应为连队加强冲锋枪或勃朗宁自动步枪的配备。

在小册子最后的结语中,编撰者如是注明道:

「明帝**队的一系列胜利清楚的证明他们的智慧和勇敢,我们必须以最高警惕应对这些敌人,指挥官的冷静思考和士兵的勇气是我军所欠缺的——这也是我们在战术上失败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