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59章 迈巴赫和宝马;太平洋之蛇!

第559章 迈巴赫和宝马;太平洋之蛇!

第559章 迈巴赫和宝马;太平洋之蛇!

一直以来德军的参谋体系都为人所称道,老毛奇正式创立的总参谋部制度往往被视作德国武装力量最可怕的部分,光是名声就如雷贯耳。

总参谋部作为德意志战争机器之中枢,负责对研究战争的方方面面,讨论战役部署、制订作战方案、拟定动员计划,只有品行端正、冷静从容、智慧超群的精英才能入职于此。

不过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最主要的是瓦解容克军官团的影响力,德社大刀阔斧的改组了总参谋部,分离了一部分权力,使之不再向过去那样如日中天。

当外务使团在和德社政府接洽会谈的时候,周长风等人则专注于考察德社人民军的组织方法——指挥、控制、通信、情报。

作为军制局的重要一员,李之洁自认为对编制方式研究得相当透彻,然而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精细和执着依旧超乎想象。

人民军编制局秉持着他们所尊崇的秩序至上、科学第一,将现役的武器装备以尽可能最佳的方式进行组合,不断设计出新的编制签发试行。

见同行如此敬业和严谨,李之洁不免有些惭愧——兵部军制局与之相比确实显得颇为业余和悠闲了。

在讨论值得引进的技术时,周长风向随行军工人员问询了关于高性能反坦克炮的事情。

沈阳陆军火炮工厂的高级工程师在那天的袭击中手臂被玻璃渣划出了一条深口子,事后缝了十几针。

二是尚在研发中的迈巴赫HL157,V12液冷类型,转速每分钟3600转时输出550匹马力。

于是乎,现有的迈巴赫HL174成了唯一的选择。

德国人开价420万马克、折合下来约为550万圆,提供三台样机和一批零部件,且附带全部图纸资料,迈巴赫公司亦会派人提供技术指导。

至于Pak38型50㎜反坦克炮,那自然是看不上的。

他不以为意地说:“高膛压自紧身管工艺十多年前咱们就搞定了,大药室、高压高速的炮没什么不能弄的,不过那样子的炮太极端,剑走偏锋不划算,除非有迫切的极端需求,不然就是浪费。”

前者由迅捷公司承担,他们同时展开了供中型坦克使用的400匹马力发动机和供重型坦克使用的550匹马力发动机的研发项目。

这位工程师又补充道:“炮不是事,而且论起造炮的本事还得看法人,德人的炮通常偏重。”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长身管高膛压火炮的制造成本高昂,身管寿命较差,而且榴弹的威力也会受到负面影响——炮弹壁厚增加,装药量降低。

一是已经设计定型的迈巴赫HL174,V12液冷类型,转速每分钟3000转时输出450匹马力。

对于明人要求的大马力坦克发动机,德国人手头上符合要求的发动机有三种。

大明军事考察团提出的技术引进条目有很多分类,虽然德国人表示最终要看外交洽谈结果再决定出售与否,不过前期准备工作却还是展开了。

【配图】

出于两条腿走路的考虑,兵部认为同时引进外国技术是有价值的,也许可以提供灵感、也许有值得借鉴之处、也许能够在迅捷公司无法及时交出答卷的时候应急。

迈巴赫HL157也是同样的道理,最高一等的好东西自然要留着。

三是还在解决小毛病的迈巴赫HL210,V12液冷类型,转速每分钟3000转时输出650匹马力。

这可以说是笔价值不菲的巨款了,甚是昂贵,新锐的四〇式中型坦克采购价才8.4万圆,相当于足足65辆。

周长风原本还想引进一种中口径反坦克炮,不过大家觉得这毫无意义,况且德国人自己也没有符合要求的靠谱反坦克炮。

最强大的HL210就是老虎之心——历史上被用作虎式坦克的发动机,这台结构紧凑的发动机能够输出650匹马力,足以驱动沉重的坦克达到一个可观的速度。

“双发计划”眼下是大明机械工业部门着重攻关的方向,一是高性能坦克发动机、二是高性能航空发动机。

“呃……确实如此。”

不过这型引擎属于自己都还没用上的顶级科技,德国人于情于理都不考虑转让。

大家对德国人的狮子大开口颇为不满,哪有这样宰人的?

李之洁一听就打消了引进的念头,连连摆手道:“民脂民膏可不敢这样浪费,不买了吧,自力更生,相信迅捷公司能行。”

驻足于周某人身旁的克莉丝意识到出现了差池,便用德语向现场的几名官员发问。

交流几句之后,她侧首说:“抱歉,通知有错,这方面的交易不要求全部用金钱支付。”

周长风疑惑地问:“不付钱?”

克莉丝颔首道:“百分之十用贵金属支付,其余用我国稀缺的资源代替,但要折价些许。”

折价指的是把资源的均价压低,这样德国人可以多获得一些。

在场的考察团众人相互对视,眉宇间一下子就欢欣了起来。

“买,这真可以买。”李之洁低声对周长风说道。

后者微微一笑道:“这就值得考虑了,看来你们是有诚意的,哈哈哈哈——”

德社稀缺的资源不止是钼、镍、钨等金属,还有橡胶。

尽管著名的法本公司在三十年代先后发明了人造丁苯橡胶、人造丁腈橡胶,如今已经投入工业化生产,可是它们的性能都无法和天然橡胶相提并论,只能说解决了有无问题。

德国人的办法是将人造橡胶和天然橡胶掺和在一起使用来改善性能,并减少天然橡胶的消耗量,但归根究底还是少不了后者。

可是天然橡胶对于大明来说不值一提,多到用不完——每年消耗量仅几万吨而已,而南洋诸地每年却能出产一百多万吨。

卖技术固然很滋润,但是卖资源也不差!

事实证明坐着收钱可比辛辛苦苦劳动挣取一丝微薄利润舒服多了,天差地别。

初步确定坦克发动机的意见之后,随后双方便进行航空发动机的意向商定。

早在前年大明便引进了DB600液冷V12发动机的技术,昌扬、中升、上行等多家飞机公司的团队一开始对这型发动机抱以乐观态度,但很快就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意见变得统一起来——不行,这个设计不可取。

奔驰设计的V形液冷发动机采用独特的倒置布局,这带来了一系列意料之外的缺陷。

曲轴在旋转时会导致甩出的润滑油渗入一侧的气缸,因此奔驰不得不将左右两排气缸的压缩比设计的不同,从而改善这个状况防止爆震,可依旧存在诸多麻烦,显著制约了动力、缩短了寿命。

可以说与主流的正V形相比,倒V形毫无优势可言,堪称百害而唯一利——飞行员向下的视野更好些。

这是一条坎坷的、错误的道路。

【配图】

可惜引进都引进了,只能暂时捏着鼻子凑合着用。先解决有无问题,再解决好坏问题。

杭州中升飞行器公司所仿制的DB600液冷航空发动机被命名为鹃二式,标称功率1160匹马力,改用自行设计的一级二速机械增压器,时至今日已经制造了约一千台。

搭载这种液冷发动机的三六式战斗机被定型为戊型,因为迎风面积小、阻力小,戊型相较于丁型(搭载1200匹马力风冷星形发动机)反倒更快一些,极速达568㎞/h,最大航程也提升到1400㎞。

这让大明空军看到了长远的发展前景,坚定了空军上层的信心。

即使搭载液冷发动机的高性能战斗机维护保养困难,但依然有必要列装一部分。

军事考察团在一番权衡之后决定引进宝马公司BMW-XV型液冷发动机,工程代号117,这种正置V12引擎有着38.2L的排量,可以输出最大1100匹马力的动力,连续运转功率905匹马力。

与存在先天弊病的DB600相比,BMW-117被认为具有更好的发展潜力。

宝马公司实际上在研发液冷发动机上历史悠久、建树良多,二十年代时,它们的BMW-117在全世界都颇受欢迎,被许多国家山寨仿制。

然而历史上宝马的产品却不被青睐,走错了路的德国人执着于奔驰的倒置V12液冷发动机,于是宝马索性转行去做风冷星形发动机了。

因为与原位面存在不小的差异,德社的航空工业发展得较为平稳,因此宝马没有放弃他们的液冷发动机项目。

德社方面同意交易,他们开价560万马克,折合约750万圆,支付方式同样以10%的贵金属和90%的折价资源代替。

考察团众人没有异议,当即明确引进意向。

“出于对企业的支持,政府会将贵金属和一半资源折算为市场价发放给对应公司。”克莉丝这么解释道。

周长风在签字之后开口道:“首要的两个东西确定了,其它的也可以再挑挑,敞开了买!”

九成花费都能用资源来抵扣,四舍五入就是不要钱,性价比简直不要太高。

而在德国人眼中,这些称不上尖端的次一等技术就能换得不少黄金白银和大量稀缺的资源,真是划算无比。

当晚,军事考察团召开了一次会议来讨论接下来值得考虑的设备,以及航空发动机的长远打算。

德国人的航空发动机至多只能称为良好,尖端液冷航空发动机一直被英国人所掌握——罗罗公司的梅林、格里芬才是超一流的高性能发动机。

明人搜罗了不少被击落的英军喷火、飓风战斗机的残骸,将保存较完好的梅林发动机运回国内拆解研究,这算是额外的技术来源。

总体而言,接下来对液冷发动机的发展路线分为三条:

一是基于DB600的仿制型,虽有缺陷,但不失为保底;二是基于BMW-117的仿制型,被寄予厚望;三是中升公司完全自研的型号,鉴于大明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前景未知。

周长风抬手看了眼手表,轻松道:“那之后就各干各的吧,有成果了再说,定期开会交换意见。”

聚拢在一块的大家都应了,随即各自散去。

过氧化氢鱼雷、磁异探测器、大功率磁控管、高射炮射击指挥仪……这些都是可以考虑参考借鉴或引进仿制的对象,花钱加速研发进度无疑是相当划算的。

在军事考察团在为评估技术而奔波时,外务使团也在接连不断的反复开会、洽谈、讨论、请示,忙得不可开交。

大英帝国战时内阁收到了新的未来战略(〈Future Strategy〉)报告书,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预期要悲观一些。

德社控制巴库油田显著打击了英国上层对战争胜利的信心,评估表明现有的战略轰炸力度只能削减50~60%的石油产量,充足的石油允许德社的国家机器满负荷运作。

残酷且客观的评估结论是德社不存在任何资源短缺的情况——即使是短缺的资源也能通过与大明的贸易得到解决。

物质现实不以人的意志转移,英国上层不得不重新拾起媾和的念头,也许与大明媾和是值得考虑的?

可是英美利益暂时是趋同的,如果英国选择和大明单方面媾和,那么美国会作何打算?

温斯顿首相却坚决反对“未战先降”的声音,支持他的一方普遍认为将战争进行到底是有希望的——与美国站在同一条战线就不可能完全失败,只要坚持到底,最差的情况也只是“小输”或“中输”。

相应的,有人质疑这太过于一厢情愿了,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那些扬基佬身上呢?

当伦敦正米字旗老爷们在争执不下时,民众则万分关注着欧洲土地上发生的变故。

尤其是最令英国人讨厌的身影出现在柏林,这就更加引人注目了。

这些天,各大报纸都争相报道大明使团出访的新闻。为炒作热点,报社编辑们都不谋而合的采用阴谋论说法,渲染德中之间正在进行不可告人的秘密会谈,甚至宣称二者将要组建邪恶联盟。

令他忍俊不禁的是一些报纸将周某人描述为狡猾且残忍的恶魔将军,非常之离谱。

当然也有稍微正常一些的绰号,比如《泰晤士报》引用一位美国海军将领说的话,为他上了“太平洋之蛇”的绰号——其实也不怎么中听。

“不至于吧,我有那么讨人嫌吗?”哭笑不得的周长风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外务使团的领头人、礼部左侍郎许鹤翔笑着说:“恐怕是的。”

正在冲泡黑咖啡的克莉丝也抬眸认真道:“你的敌人肯定讨厌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