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60章 友好合作协定;不,已经开始了

第560章 友好合作协定;不,已经开始了

第560章 友好合作协定;不,已经开始了

“蛇,无论中外都代表阴狠的坏人,冷血、毒辣,回想以前的战例好像确实是这么回事?不过还是感觉怪怪的。”周长风若有所思地说道。

“常言道:‘敌之英雄、我之仇寇’。”许鹤翔一本正经地说:“对于英美而言,周待诏你的功勋就是他们的耻辱啊。”

“哎,其实嘛,我的本意只是想干脆利落的尽快结束这场战争,拖拖拉拉的对交战国两方都不是什么好事。”

周长风如是说道,然后接过了克莉丝递来的咖啡,道谢一声。

她说道:“作为一名将军,你有远见,而很多像你这样的人只能看到短期未来。”

“战争最能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文化、政治这样的软实力,军事、经济这样的硬实力。”周长风笑了笑,拿起了咖啡杯,“政客们在谈判桌上摸不透对方的底细,所以只有真刀真枪的战一场才能证明。”

“兵者乃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如果英人愿意像前年撤出日本那样自然是最好的,免去兵戈之灾,皆大欢喜。”许鹤翔悠然道。

“日本那是鸡肋,不然哪舍得撒手?”

“的确。”

克莉丝盯着周长风说道:“在故事中,恶龙会守着积累的财富,拒绝让出,直到被骑士杀死。欧洲列强已经习惯了通过殖民掠过来满足永无止境的贪欲,他们的权贵会用谎言叙事来鼓动工人和农民参与战争,为有限的利益争夺得头破血流。”

后者被苦涩的黑咖啡折腾得咋舌,哭笑不得地回复说:“呃……你的成语用的不错。”

许鹤翔干咳两声,岔开话题道:“现在就等朝中答复了,如果确定无误,协定马上就能签订。”

“如果顺利的话,之后什么时候动身去法国?”周长风问道。

“这不急,时间充裕得很,看周待诏你们的进展。”

“好。”

大明外务使团奉命与德社深入洽谈、商讨两国——或者说两个阵营今后的关系与相处模式,这是未曾有过的。

远交近攻、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现在双方因为现实需求而不得不走的很近,可今后呢?

德国人想不想一统亚欧大陆?德社上层肯定存在一部分人希望施展这个数千年来未曾有人实现过的宏图伟业。

不过客观条件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和坎坷崎岖的中亚山峦决定了大规模投送兵力是不切实际的。

从地缘因素上来说,德中不存在大打出手的可能性,谁主动谁吃亏。

大明朝廷比较忌惮的是意識形態的潜在手段——通俗来讲就是暗中吹喇叭、搞宣传。

对于德社而言,他们不愿意见到的情况是遭到全世界的围剿,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被孤立敌视都称不上好事。

因为的确存在英美为了遏止德社进一步扩张而选择与大明媾和的可能性——长远来看,意識形態的对抗优先级肯定会大大提高。

尽管德中双方都相互提防,可当下的态势足够推动二者更密切的站在同一战线。

在等待朝中答复批准应允以后,大明外务使团奉命签订友好条约。

10月18日上午,使团与德社政府签订《德中友好合作协定》,因为事先已经多次洽谈,商议无误,故而签订过程非常顺利。

「……为调和两国邦交之和睦,免遭不友善势力之威胁,兹特决意缔结友善协作之条约。德中双方全权代表交换国书,审阅权利证明,校对文本条款,确定妥善无误,议定下述各条:」

「第一条,双方承认对方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条,双方继续进行正常合法的贸易往来。」

「第三条,一方成为一个或数個第三国攻击之对象时,另一方应始终中立。」

「第四条,双方互相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友善的展开经济与技术之帮助,以及经济与技术之合作。」

「第五条,双方须对关系两国利益的国际问题进行协商。」

「第六条,此协定自批准之日起立即生效,有效期长五年,批准证明在南京交换。协定以德文与汉文书写,含正本与副本各一,均具备完整效力……」

双方都比较满意,友好互助协定的商讨过程分歧不多,可以说是一次很愉快的经历。

考虑到两国在意識形態上的巨大差异,协定能如此顺利一大半都要归功于英美。

这些天周长风在柏林无所事事,琢磨着是不是该换个地方了。

既然外务使团已经达成了此行的首要使命,那么接下来就该到西边的邻国去了。

其实他挺想到德美两军交战前线去实地考察一番,反正也要途经法国,如果可以的话那就是顺路。

“没有任何问题,你可以看看我们是怎样教导美国人作战的,实际上自从萨拉曼卡战役以后,他们就不敢进行积极的进攻行动了。”哈拉德中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萨拉曼卡战役是理想丰满、现实骨干的典型例子,以逸待劳的美军希望打出一场漂亮的防守反击,结果却因为自身的一系列疏漏导致反击时配合不到位、部队发生脱节,反被德军抓住时机吃掉了一部。

整场战役历时八天七夜,美军第1集团军死亡三千多人、负伤一万有余、另有五千多人被俘,损失坦克百余辆、各种载具汽车八百多辆。

而作为防守方的德军却只有三千多人的伤亡总数,损失坦克几十辆、汽车两百多辆。

这场战役可以说给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美军打怕了,再不敢那么乐观与自信。

防守反击?拜托,防线能守住就感谢上帝了。

周长风盯着地图沉吟道:“你们有没有发动大规模攻势的打算?美国人接下来只会不断增兵,伊比利亚半岛这个地形如果部署一两百万军队就无法整体撼动了,那样的话就又要上演欧战的对峙。”

哈拉德中将摇了摇头,回答道:“可能性微小,经验告诉我们在多山的丘陵地形发动快速攻势的效果是很差的,推演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击退美军30到50公里,但这是极限。”

“这样啊,那……对峙应该会持续挺久,英美的战略企图大概是在几条战线上积累兵力,然后展开多线进攻。”说着,周长风伸手在葡萄牙、意大利、挪威上指了指。

“好消息是这些地方都不适合快速推进,他们会吃尽苦头的。”哈拉德中将不以为意,语气自信,“他们想和所有欧洲人民抗衡吗?这是不可能的。”

二人对着地图交谈了一会,推测多线作战所需的庞大人力与物力即使对美国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更别说他们还要同时照顾太平洋战场,这才是真正的多线作战。

哈拉德中将忽然神神秘秘的说:“我们正在研究航母在大西洋作战的方式,也想尝试建造一些适合我们(国情与需求)的航母,如果你们愿意提供帮助,我们可以回馈一些不错的东西。”

闻言,周长风不动声色的思索了几秒,猜测道:“航母?难道是用来进行破交作战?”

“海军部队提出了这个想法,战争委员会支持他们。英国人的反潜力量越来越强大,因此他们希望能开辟一条新的道路——通过其它方式来破坏海上运输。”

“这挺大胆的,大西洋浪高、雾多,而且要长时间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作战,要自带很多燃油。”

潜艇与反潜的对抗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就像甲弹对抗一样。

工人海军在努力提高潜艇的隐蔽性与攻击手段的同时,也在考虑换一条殊途同归的赛道。

因为德社不像历史上受凡尔赛和约而导致造舰产业上游与下游皆凋零萎缩,所以在建造大型战舰这方面具有更强的能力——既有底子又有需求,于是有人提出了远洋破交航母的主意。

相比起传统的破交舰,航母能够从更远距离发起攻击。工人海军认为,虽然航母舰载机的起降会更大程度的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但自身也更为安全,这样的一得一失是可以接受的。

去年的主力舰破交作战虽然战果丰硕,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尽管大家都清楚战争必定会有损失,但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

尤其是时代已经大变,英国人可以利用航母舰载机来搜索、追踪、攻击己方的破交舰,而不是从前只能依靠高速主力舰。

正因如此,马、恩这两艘新锐的战列舰迟迟没有投入大西洋破交作战行动中——实在是舍不得,风险太大了。

工人海军希望设计建造一种排水量2.6万吨、最大航速达34节、续航里程达18000海里、载机量30架的特殊航母,能够在得不到补给的情况下长时间作战。

因为自身在航母设计建造方面毫无经验,所以要寻求技术支持来加快进度。

现在才开工会不会太迟了?最快也要两年,那时候都四三年了。周长风在心里嘀咕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顾客是上帝,爱咋地咋地,只要付钱就好。

他点点头,很肯定地说道:“指导造船这个事好说,不成问题,就是不知道中将伱所谓的‘不错的东西’是什么?”

哈拉德中将自信满满的给予了答复,充当翻译的克莉丝一字一句、十分严谨的翻译道:“一种集成的火力导引电探,一种自带解算机构的高射炮指挥设备,全都是列装不到半年的先进利器。”

FuMG62型火控雷达经过改进,现在可以被单独部署用于野战防空,通过一套交互系统和高射炮指挥仪联动。

Kommandogert40型射击指挥仪则是一种将光学测距仪和机械火控计算机集成的设备,重达1.6吨,它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的距离、方向、高度,然后迅速解算出高射炮的仰角和方位角。

【配图】

二者相结合,火控雷达或光学测距仪都能够用于追踪来袭目标,在锁定以后,机械计算机生成射击诸元,这些数据立刻就能通过电缆传输给相连接的每一门高射炮。

心中窃喜的周长风故作沉稳,“这确实是好东西,你们还真有诚意啊。”

哈拉德中将哈哈一笑,“当然,值得交流的还有很多方面,就像你们的谚语说的那样,‘一群人一起出去玩,总有一个人能帮你’。”

呃……这个原句应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吧?

周长风清楚大明在这方面的薄弱之处——许多机械电子设备本身称得上良好,但是交互与联动却较差,自动化程度也不高,因此反应速度相对迟钝,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大明海军凭借合理的128㎜、38.4㎜、20.8㎜远中近三个层级的高射炮搭配在战争初期占了不少便宜,防空效率抢得头把交椅。然而眼下美国海军已经在为入坞维护的战舰拆除芝加哥钢琴28㎜高射炮,替换为崭新出厂的山寨20㎜厄利孔与山寨40㎜博福斯高射炮。

要不了多久,双方在高射炮的差距就会被抹平,以后防空效率的高下之分将取决于火控设备的性能。

与此同时,考察团的其余人员也分成小组在各处参观,凡是看上的东西就记下来准备采购样品或完整引进。

其实很多东西在周长风看来都没多大意义,比如采购条目中出现的“二辆三号战车庚型”和“三门三八型五十公厘战防炮”,纯粹是买回去做测试用的。

唯一令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是Sdkfz232八轮重型装甲车,初步考虑采购100辆,有人更是提议直接买下生生产许可。

“过两天就准备去法国吧,麻烦许侍郎了。”

“言重了,巴黎那边的答复刚到,各项流程都已安排妥当。”

周长风接过电报纸浏览了一遍,递还给了许鹤翔,然后看向正准备离开的克莉丝笑道:“你的假期还没结束吧?一起到法国去?”

后者轻轻摇头,“抱歉,不行,明天下午我就要去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

少顷,周长风伸手拿起啤酒瓶斟酒,故作不经意地说道:“这么说来,你们要开始对意作战了?”

神情淡漠的克莉丝抬起左手瞥了眼手表,平静道:“不,已经开始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