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66章第五七章 死在最后一英里;教科书式

第566章第五七章 死在最后一英里;教科书式

第566章 第五七〇章 死在最后一英里;教科书式的战斗侦察

观察所的器材有限,只有望远镜与炮队镜,测距仪、方向盘、水准仪之类的专业器材自然是没有的。

好在现有的地图上已经标注清楚了地形标高,否则精准汇报坐标还是件麻烦事。

这种情况下只能采用众多间瞄方法之中的简易法,德军的密位制式和大部分国家一样是6400密位为一周,无需额外换算;观察所中的SF-14炮队镜自带测距分划,可以比较粗略的判断距离。

周长风盯着地图,先确认那支车队的大致位置,然后寻找周围的参照物,他发现车队所在的地方距离一个前线急救站很近。

急救站这样的医疗单位属于非军事目标,不可攻击,英军没有对其实施伪装,几顶灰白色帐篷和红十字识别旗非常显眼。

地图上有标注它的具体坐标,因此便可直接利用它作为参照物,简单明了的指明炮击目标。

克莉丝拿起了话筒,目光落在周长风身上,开口道:“这里是7号观察所,立刻转接火炮指挥部。”

等接通以后,她继续说道:“发现敌方高价值目标,立刻组织临时炮击计划,指挥官同志就在这里,他已经批准炮击。”

少顷,她用汉语转述道:“现有四门一百零五公厘山炮与两门一百五十公厘山炮可以参战。”

周长风不假思索地说:“目标相对坐标,图注EH4东北35度,图注DB13独立树西南62度,观目距离3700,高程67,完毕。”

“不,所有待命炮位效力射。”周长风斩钉截铁地说。

这种修长的望远镜外形整洁,颜值很高,而且是沙漠之狐一手自用!

在同一时刻,远处英军二线阵地上……

过了一会,克莉丝面露疑色的问:“指挥部反问,只要一门炮进行试射吗?”

大卫少将再次提醒道:“德国人随时可能发现我们,这是非常危险的。”

“明白。”克莉丝轻轻点头。

周长风端着埃尔温友情赠送的亨索尔特公司制造的7×56双筒望远镜,目不转睛的观察着目标。

炮弹从后而来,自头顶上空飞向前方,周长风一行人听到先缓后尖的啸叫声,接着又从尖变缓。

顿时,指挥部中的参谋和与士兵们开始忙不迭的计算射击诸元,霎时间,计算盘、计算尺被拨弄得哗啦作响,铅笔也在吱吱写着连串数据。

克莉丝立即转述了他的指示。

“收到。”

埃尔温-隆美尔平静的注视着这一切。

“咻——咻——”

第2装甲师新任师长大卫-埃文斯少将现在颇为无奈,他努力劝说一同而来的乔治-拉塞尔斯中校不要在这里逗留,可后者不为所动。

沉闷的隆隆炮声从后方传入耳中,那是Le.FH26型105㎜榴弹炮和s.FH34型150㎜榴弹炮的咆哮。

此刻的半空中,4发105㎜榴弹与2发150㎜榴弹正以一倍半声速飞向西北方向,它们产生的涡流和湍流发出的噪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不到十秒钟的时间仿佛慢了十倍,感觉像是过了两分钟似的。

见状,端着望远镜的周长风马上喊道:“敌方军官车队,无防护软目标,高爆弹,两发!”

树林旁,两辆沙锥鸟轿车停在土路边上,后边是六、七辆满载补给品的卡车,士兵们正排着队从上边卸货。

须臾。

他的“命令”立即被克莉丝翻译为德语,西门子公司制造的野战电话机将声音转为电信号,瞬息间便经由电话线传递到几公里远的后方。

这就是多普勒效应——波源接近,频率升高;反之,远离便会降低。

他指着几十米外的一处堑壕出入口,建议移动到那里去,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能立马跑进去。

然而乔治中校却不以为意地说:“德国人只会按照条令执行,即使他们发现了,从报告到下令也要很久,而我们只不过来这十分钟。”

这位乔治中校大有来头,不然也不至于如此硬气,他是第六代哈伍德伯爵的长子,母亲乃是玛丽公主——英王乔治五世唯一的女儿。

见乔治-拉塞尔斯如此固执,大卫-埃文斯在心里无奈的“啧”了一声,自顾自的戴上了一顶钢盔,接着礼貌问询他要不要戴。

然后没有意外的被拒绝了,预料之中。

11月2日上午7:49,西班牙西南边的梅里达以南55㎞,英军第2装甲师的阵地上一派轻松惬意之景,因为随同新任师长而来的有皇室成员,他们带来了令士兵们期待不已的大量香烟与各种各样的零食。

可就在大家兴致勃勃的闲聊时,有人听到了熟悉的炮弹破空声。

预示危机的声音入耳,脑袋还没反应过来,身体就已经下意识的在做卧倒动作了。

许多人刚一趴下,就听到了从远方传来的、微弱的隆隆炮声,紧接着,所有人都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猛烈轰响。

“轰轰轰轰!”

四小两大一共六个炸点迸发在车队附近。

仅仅几秒之后,第二轮炮击接踵而至。

那支倍受期待的车队在一瞬间就被爆炸迸发的硝烟所吞噬,冲击波掀起的泥土涌向四周!

十几发105㎜与150㎜高爆弹基本覆盖了车队所在地,但是落点偏差很大,有一发150㎜高爆弹在倒数第二辆奥斯汀卡车旁边炸响,数不清的糖果和水果罐头犹如天女散花一样飞上天又落下地。

距离那两辆沙锥鸟轿车最近的弹着点也有约二十米,是一发105㎜高爆弹。

在冲击波面前,车窗与挡风玻璃就像酥脆薄饼干一样四分五裂,而炮弹迸发出来的数以千计的高速破片则横扫八方。

见炮击只进行两轮就停止了,一名勇敢的下士从地上爬了起来,冲到轿车旁边找到了师长大卫-埃文斯少将,拖拉着他跑向堑壕出入口。

“停!停!”大卫少将大声叫喊着,“去拉中校!带上拉塞尔斯中校!”

有人带头也就有人跟随,很快就有几名士兵找到了乔治-拉塞尔斯中校,开始拽着浑身是血的他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这时候,因为目睹炮弹落点基本正确,周长风立即要求再追加三发急促射。

炮弹很快在轰隆轰隆的炮声中砸落,还未消散的烟尘在一道道闪烁的火光中变得更为浓厚……

英军士兵们翘首以盼的香烟和糖果因为炮击而损毁多半,事后,许多人去捡拾散落的糖果,可吃在嘴里却能感觉到若有若无的硝烟气息。

大卫-埃文斯少将被多枚破片击中,不过没有生命危险,他所佩戴的那一顶钢盔为他的脑袋挡下了一枚致命的高速破片。

乔治-拉塞尔斯中校身受重伤,六、七处创口渗出的血几乎染红了军服,经过野战医院的抢救暂时控制了出血,并为之输血近千毫升。

然而他仍未脱离生命危险,第2装甲师开设的野战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军医要求立即把这位皇室成员送往里斯本的医院接受更完善的手术治疗。

下午,一架孟买运输机匆匆起飞,把他及时送到了里斯本。

然而当极速赶往医院的时候,车队却在一个十字路口和一辆隶属于美军陆航的吉普车发生了碰撞事故。

车祸导致吉普车上三名醉驾的飞行员一死二伤,同时直接促使倒霉的乔治-拉塞尔斯中校一命呜呼——死在了距离逃脱死神追杀的最后一英里。

周长风一行人暂时还不知道后续情况,当时在目睹那支车队被成功炮击以后,埃尔温当机立断决定提前实施试探计划。

上级司令部在获悉这儿近期的异况以后,批准执行他申请的试探计划,于是一场短时间内匆忙组织的战斗侦察就拉开了序幕。

战斗侦察本质上是佯攻,甚至可以是正经的强攻,区别在于其目的是查明敌情而非取得战果。

同样是傍晚时分,当里斯本的车祸发生时,德军第12摩步师的进攻出发阵地上已是一片蓄势待发的架势。

预定参战单位各就各位。

多個炮兵观察所开设完成。

临时通信电话线布置完成。

备用指挥所开设完成。

风向、气温、湿度确定完成。

战情简报逐级下发。

烟火、灯光、无线电交流代号与暗语确认无误。

整个师的身管压制火炮突然齐射,数十门榴弹炮开始按预定火力计划向目标区域实施等速射。

德军以灵活多变的战斗编组而闻名,惯于临时组建各种各样的战斗群来遂行特定行动,比如这次就以一个步兵营搭配一个战斗工兵排和一个突击炮连。

为了遮蔽敌方视线、掩护己方行动,德军在上风处布置的发烟罐释放出灰白色的滚滚浓烟,同时也有零星的迫击炮烟幕弹被打到进攻地域两翼。

随着信号弹升空,这次的战斗侦察准时发动。

周长风看到数不清的灰色身影离开了进攻出发阵地,在他们身后是六辆三号突击炮。

对面的英军也不是吃素的,迅速以猛烈炮火还击,大量炮弹被倾泻到德军前沿阵地和二线阵地,企图搅乱德军的行动、阻断前后之联系。

然而因为德军此次行动的突然性,英军炮兵的努力效果微乎其微,并未阻止德军参战单位继续向前推进。

一些迫击炮开始攻击英军前沿阵地的障碍物,那个战斗工兵排也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冒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爆破清除形形色色的铁丝网、路障、地雷。

许多步兵师的战斗工兵单位已经很幸运的收到了试生产的防弹背心——附带钢制防弹插板的帆布质地装具。

德国人使用厚度为7㎜的高硬度装甲钢(HHA)制成防弹插板,虽重达3.8㎏,却能够在50m的距离上抵挡7.7㎜恩菲尔德步枪弹。

在实际使用中,士兵们已经发现了钢制插板存在的问题——子弹撞碎在钢板以后会沿着平面向周围飞散,进而伤害到脖子和下巴,因此一些人很机智的自制了一种钢制护喉。

“咚!”

协助步兵推进的突击炮不断开火,每当炮口焰喷涌而出的时候,就会有一挺维克斯重机枪被掩盖在倒塌的土木工事下。

德军现在还在使用一系列短身管炮,三号突击炮与四号坦克均搭载Kwk37(Sutk)型75㎜、24倍径坦克炮,对反装甲力量需求轻微导致长身管炮的量产进度缓慢。

和历史上突然遭遇T-34危机而匆匆忙忙把75㎜、43倍径坦克炮安装进四号坦克不一样,这次德国人不需要慌慌张张来解燃眉之急了,他们正在研发专门的“中型反装甲战斗坦克”。

周长风很青睐三号突击炮的表现,要装甲有装甲、要通过性有通过性,可比明军使用的轮式突击炮可靠多了。

他认为四〇式轮式突击炮这种4×4小型车辆就应该用作侦察和巡逻,强行让它担负步兵伴随火炮的职责实在是勉为其难。

备弹量仅22发,而三号突击炮有54发;防护薄弱,12㎜的正面装甲只能抵挡步机弹,而三号突击炮有50㎜,抵挡小口径反坦克炮也不在话下。

显然,便宜的东西除了便宜的优点以外全是缺点。

如此看来,装备更多履带式装甲载具刻不容缓,必须充分利用产能,不可以再任由大明军工部门在大战背景下悠然自得了。

“……加强对敌方纵深炮击,预备队现在出发,移动到出发阵地。”埃尔温下达最新指示。

朗格中校复述确认,敬礼道:“是!指挥官同志,命令已下达。”

纵然英军拦阻炮火持续不断,但第12摩步师装备有几十辆Sdkfz250半履带装甲车,德军步兵可以乘坐它们淡定的穿越封锁区。

被炮弹直接命中的可能性很小,统计表明,一个榴弹炮单位平均需要一两百发炮弹才能击毁一辆坦克。相应的,拦阻炮火的落弹密度往往更加低,被炸个正着的风险不亚于买彩票中奖。

【配图】

接下来的战斗毫无悬念,随着障碍物被清除干净,得到了突击炮直瞄火力支援的德军步兵一路畅通无阻。

英军拼命抵抗,可惜QF2磅反坦克炮无法击穿三号突击炮的正面装甲,只能看到炮弹撞击装甲时迸射的灿烂火花,顺带听个响。

当德军步兵逼近以后,仅有的布伦轻机枪又岂是MG34的对手?英军被压制在堑壕中毫无还手之力,很快被MP38冲锋枪与M24手榴弹的交替招呼打得落荒而逃。

乘坐Sdkfz250装甲车穿越炮火封锁区以后,增援而来的一个步兵连巩固了已占领的英军阵地,战局趋于稳定。

这是一场教科书式的战斗侦察!

不过最后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样子折腾了一通,俘虏的英军官兵都十分懵圈,审讯结果证明他们确实没有准备什么攻势,仅仅是新任师长要来上任而已。

问曰:“你们的师长是谁?你认为他是怎么样的一名指挥官?”

答曰:“我不清楚,他刚到就被你们的炮弹炸伤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