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67章 仓促返程;不会有波折

第567章 仓促返程;不会有波折

第567章 仓促返程;不会有波折

明月高悬,气温渐低,这时候如果穿着夏季军服站岗放哨肯定会被山峦之间的夜风吹得打喷嚏。

第12摩托化步兵师的师部中充斥着欢快的氛围,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可却有种不同寻常的奇怪感觉。

“可以确定的是,一位英国皇室成员在今天来到了前线并因为炮击而重伤,他是哈伍德伯爵和玛丽公主的儿子;这个装甲师的新任师长大卫-埃文斯少将也在炮击中受伤。”

朗格中校讲述了一下最新的情况,这是根据战斗结束后俘虏的英军官兵的审讯结果汇总而来的。

立即有人情不自禁地喊道:“多么的遗憾!他们没有死!”

“当时有很多炮弹掉在车队旁,他们怎么可能还活着,我猜他们活不过今晚。”突击炮营的营长十分笃信地说。

他的话说对了一半,大卫-埃文斯少将因为佩戴了钢盔而幸免,但重要的人物——乔治-拉塞尔斯中校已经不治。

埃尔温-隆美尔缓步走出了师部,平静地说:“那我们就期待能得知那样的好消息吧。”

他在日记里如是评价道:「一个优秀的战术家,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足够的智慧,可以把东方古典军事思想和现代战争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这足够证明为什么英国人和美国人会那么讨厌他。如果在伊松索和朗格路尼,他肯定也能获得蓝色麦克斯的荣耀。」

这个评价的不可谓不高,尤其对于自恃不凡的埃尔温来说更显得非比寻常。

哦豁?看样子大明京城要刮风下雨了?

几人将车子停好,下车以后顺着山间小径很快就登上了这个高地的顶端。

飞机本就要途经塔拉韦拉上空,不需要临时改变航线。

眼前的小土丘郁郁葱葱,全然看不出一千多个日夜前曾发生过血与火的碰撞,这就是那时候的109高地。

“塔拉韦拉?”克莉丝面露疑色。

这座城市虽在三年前的内战时遭到侵扰,可幸运的躲过了去年的战火,建筑大多完好,但是仔细观察的话仍能瞧见一些遗留的弹孔。

疲乏的周长风倒头就睡,殊不知自己所在的这家酒店在三年前塔拉韦拉战役时曾是意大利干涉军的一处据点,如今在重新装潢以后焕然一新。

出于安全考虑,几人没有乱走,以免误触遗留的哑弹,只沿着有人走过的路径谨慎前行——战役结束后,不少当地人前来打扫战场,搜集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不远万里来都来了,怎么能不顺带去看两眼呢?”

最终直到郎格路尼之战,他终于斩获令人嗟叹的战果,拿下了心心念念的蓝色麦克斯勋章。

机舱里,周长风侧首望着方窗外面,叹道:“本来还想在这里多待两天的,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有意思的是,西北边的河滩和树林间还停着六、七辆坦克残骸,仔细辨别的话可以看出是明制三二式轻型坦克和意制CV-33超轻型坦克。

过桥以后稍稍右转,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这儿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跟三年前一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制高点,控制了它就可以向任何从北方和东方渡河的敌人开火。”克莉丝说道。

除此之外就是同周某人的一面之缘了,当时谁能料想到第五〇國際旅的指挥官会有现在的辉煌的成就呢?

次日,天明之后。

周长风乘车驶上重建的钢架桥,前往河流南岸。

“好。”

这个消息是通过非标准渠道传来的,其中的暗号含义表明这是朱泠婧的指示。

“是的,所以当时为了争夺这里,双方一共付出了一两千人伤亡的代价。”周长风回答道。

周长风与其他考察团成员分别,只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先行离开,余者继续各自观摩。

Ju-52运输机缓缓升空,向着东北方向的马德里飞去,机身没过多久就消融在黝黑的星空中。

旁边的克莉丝淡淡道:“对于一名将军而言,这应该是基本的觉悟吧。”

那是她第一次被派往战场执行外勤任务,間諜和线人没有查获几个,反倒一怒之下枪毙了一位共和军负责人,因此受了严厉批评。

因为日晒雨淋的缘故,那时候挖掘构筑的堑壕与掩蔽部基本都倒塌了,现在只能依稀辩识出大致轮廓。

有几个炮兵阵地上留存着被损毁的火炮,可拆卸的零部件也全都被当地人取走了,只剩下残缺的火炮主体。

“这……说的也没错。”

明月当空之时,运输机稳稳的降落在这座城市的机场。

深邃无垠的夜空中镶嵌着数不清的璀璨繁星,乍看之下似乎与二十多年前相差无几。

前者的车体与炮塔上都涂刷着标语,这是当时车组成员自己写上的,现在已经模糊难辨了。

现在的109高地上还留存着不少当时构筑的土木工事,还能瞧见零星的弹壳与破烂的杂物,用工字钢和圆木建造的前沿指挥所已经倒塌了,里边扭曲变形的工字钢已经锈迹斑斑。

下山以后,周长风等人来到了109高地西南方向,这儿是当年第五〇旅的主阵地。

周长风已经不在师部了,半小时前有考察团派来的人专程赶来,通知他接下来缩减滞留时间,随时准备启程归国。

蓝色麦克斯勋章可以说是埃尔温的“心结”,他极为重视军人荣耀,当年欧战时,伊松索会战和之后攻克蒙特山两次战斗他都和蓝色麦克斯勋章失之交臂,令他极为生气,宁可和上级翻脸也要越级投诉。

说着,他端起了照相机。

克莉丝侦查总局的身份无论在哪里都格外好使,从来没有遇到过刁难。虽然已是半夜,可临时下榻地还是很快就安排妥当了。

“你们没有遇到进行中的战役,从现在的对峙中应该得不到什么有用的。”

这些坦克的保存状况很糟糕,破烂无比,遍布锈迹,多年后恐怕连入博物馆的资格都没有。

“这可不一定,后勤保障、维持战线、构筑阵地、渗透和反渗透、空地协同侦察都很重要,做好这些就等于赢了大半。”

在那场战斗中,埃尔温率部在五十几个小时里连续翻越山峰、深谷、峭壁,孤军深入,以不到五百人的兵力歼灭了意军五個团,俘虏九千余人,缴获火炮八十几门,自身仅付出六人阵亡的代价。

虽然来电说做好随时启程的准备,但并未要求立刻就走,因而周长风突发奇想决定干脆到马德里西南边的塔拉韦拉-德拉雷纳去一趟。

塔拉韦拉这座城市只是克莉丝去过的众多城市之一,但留给她的印象却无比深刻。

“看上去你对这里格外在意。”克莉丝忽然问道:“在你过去指挥过的战斗中,这里的战斗能排名到多少?”

“这个啊……论排名的话,前三吧。”周长风伸手敲了敲油漆崩解、锈迹斑斑的坦克车体,“不过,國際旅的特殊性质决定这又是独一档的。”

“我以为你会不屑一顾。”

“不屑?你觉得是因为战斗规模吗?不是的,意义大小与否有时候不是看规模的。”

最后,拍下来的十几张照片都被冲洗了出来。

周长风将之装进了信封,仔细收纳好。

几人再度启程,经由马德里飞往巴塞罗那,接着转乘火车穿过西法边境。

大明外务使团和军事考察团的任务还未完成,但周长风在这的使命已经基本了结。

“我也应该继续工作了。”

“你们侦查总局怎么会有这么多事?”

“因为欧洲与世界从不太平。”克莉丝眺望着远方的夕阳,“这场战争尽快结束吧。”

“不会等太久的,最多不过几年。”周长风哈哈一笑,“到时候我还想再来一趟。”

“希望你的话能够应验。”

“一定会的。”

11月4日,一个多云的阴天。

周长风与几名考察团成员飞抵柏林,考察团的剩余事宜交由李之洁全权负责。

在这里,他和妻子及一些公使馆外交官家眷汇合。

久驻外国的高级外交官是允许带上家眷的,任期满了之后就该回国休假然后等待领受下一个任务。

“据说周克行你又跑前线去了?干嘛去那种刀剑无眼的地方?”一见面,夏筱诗就相当不悦的质问。

“可不能这么说,这次去一线的收获不要太满,还有意外之喜。”周长风刻意神神秘秘地说。

“意外之喜?”

“本来只是想溜达溜达,可惜,英国人太主动、太热情了,送上门的机会给我揪住了。”周长风说着说着忍不住笑了,“实在想不到还能顺带把基辅那事的一箭之仇给了掉。”

眉宇舒缓的夏筱诗也笑了起来,“这是上天给予的以眼还眼的机会呐,可是…真炸死了么?”

“不死也残,就是不知道倒霉的是那个将军还是另一个什么皇室成员。”

“刚好遇上伱,这本就够倒霉了。”

周长风伸手掐住了她的腰,凑近了说道:“几天不见,小诗你这话说的很不好听啊。”

返程的路线与来的时候完全一致,毕竟这是当前条件下最便捷也最安全的路线了。

不过,巴库的状况比来的时候更糟糕些,这儿的轰炸与防空对抗愈演愈烈。

英军先行投入最新的兰开斯特轰炸机,美军亦投入了最新的B-24轰炸机。作为应对,一个刚刚换装了新锐战斗机Fw-190的中队被德军紧急划归紅鷹軍團。

周长风亲眼目睹了上百门大口径高射炮一齐开火的场景,蓝天白云完全被黑灰色烟团所充斥,落下的炸弹如雨点一般密集,不断有起火的轰炸机拖着黑烟向下坠去……

“好可怕,先生,这样的大飞机能飞多远啊。”夏筱诗有些惶恐地问道。

“单程五千公里左右,往返两三千公里。”

“那就不用担心啦,还好太平洋有几万里宽。”

周长风抓紧了她的手,踌躇了一下还是没吭声。

她的话不全对,相隔万里之遥,按常理来看大明本土确实不太可能蒙受战略轰炸。

可也无法排除美国人被逼急了,拼了命也要量产比B-29的航程更大的洲际轰炸机,例如B-36和平捍卫者。

第二天,客机在推迟起飞整整十四个小时后终于升空了,尽管巴库的上空仍弥漫着燃烧的石油产生的蔽日浓烟。

一行人在当天下午降落在伊里的空军第一六七号机场,可算踏上了本国土地。

跑道旁停着几架战斗机,地勤人员在不慌不忙的检查,三三两两的飞行员聚在一起吸烟闲聊。

大家此前还从未有过如此令人安心的时候,恐怕唯有亲身历经战乱才会这么珍重难得的安宁。

夏筱诗抱怨这样赶路太遭罪了,连续坐了二十几个小时的飞机让人连站都站不稳。

实际上直到现在周长风也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可以猜测个大概,因为其它任何事都没有迫切到要求自己不远万里尽快返京的地步。

从傍晚到次日黎明,飞机安然着陆,稳稳的停在高桥机场三号跑道尽头。

周长风搀着夏筱诗一瘸一拐的走下舷梯,小声对她说道:“你先去娘家住一晚,不用管我。”

寒意初显的夜风吹来,后者打了个寒颤,紧张道:“留心自己,我和简简等你回来。”

“没那么夸张,放轻松。”

“嗯。”

分别以后,周长风立即驱车前往紫禁城。

他抬手看向手表,现在是11月6日凌晨5:03。

冬日的太阳升起得更晚,东方的夜空还未露出鱼肚白。

紫禁城的警戒程度明显高于以往,乍看之下外围仍是单岗单哨,可里边已经升级为双岗双哨。

手持三四式冲锋枪或K31步枪的锦衣卫军士在巡逻,警惕的注目着每一个来往的人,即使在凌晨——大家本该疲乏无神的时候,乘坐摆渡车的周长风还是相继受到四次停车核查。

摆渡车的终点在乾清门外,到了这,剩余的路程就得自己步行了。

周长风并未等候太久,他本以为以朱泠婧的动作至少要过上一刻钟,现在却出乎意料的只等了三分钟。

空调让房间温暖如春,可一袭靛蓝衣裙的朱泠婧给人以清冷之感,她端坐在御案后边翻着书。

“我以为你要等明天才能到。”

“情况紧急,当然是尽快赶回来。”

短暂的沉默后,颇为忐忑的周长风开口发问:“陛下,真会有波折吗?我一点准备都没有。”

朱泠婧的目光锐利,云淡风轻地说:“不会……不大可能会,但不代表你能缺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