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71章 未来班组战术和通用机枪;纯纯的贵

第571章 未来班组战术和通用机枪;纯纯的贵

第571章 未来班组战术和通用机枪;纯纯的贵物

良久之后,月上柳梢。

“哦?这就打算收工了?”

“一日一回就行,怎么能竭泽而渔呢。”面色绯红的夏筱诗伸了伸懒腰,一边整理衣裳一边坐到了空椅子上。

“你是懂长久之计的。”周长风笑着递给了她一张手帕,接着拿起了钢笔。

“母亲跟我讲,要你多留心自家,到你这个层次再不能放任自流了。”

“啊?什么留意自己家?”

周某人没有子嗣的情况随着时间流逝而越发突显,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让人无法安心。

姑且不论传统观念,只考虑更现实一些的利害问题,周某人都必须有子嗣。

否则一旦有什么闪失,当朝名将一家子就只剩孤女寡母了,这世上从不缺少落井下石、乃至宁可不利己也要损人的家伙……

夏筱诗之前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直到最近才领悟到不能再随缘下去了。

高零露批评她是被宠溺过甚、庇护得太好了,简直缺心眼,远远不是一位成熟稳重的将军夫人。

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那样的场景,周长风就觉得头大。

哎!小诗还是思考的不够深远啊。他如是想到。

首先就是一力降十会,可怕的机枪火力使得德军步兵分队在规模相当的战斗中具备天然优势,不管你是什么花里胡哨的招式,只要我的MG34/42还在,你就束手无策,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他纯粹是嫌麻烦,担心以后家里被折腾的乌烟瘴气。

德社人民軍和历史上不一样,他们在探索阶段是两路并行的——有些步兵师遵照A版条令,装备轻机枪,强调班组灵活配合作战;有些师遵照B版条令,装备通用机枪,强调一切以机枪为主。

一样兵器是否适合列装取决于很多方便,不仅要看本国的生产能力,也要看是否契合本国軍隊的战术。

她离开后,颇为无奈的周长风自言自语的吐槽道:“怎么一个个比我还着急……”

平心而论,周长风属实没想到自己现如今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怎么还变成非做不可的主线任务了?

听完妻子的认真阐述,他哭笑不得地指着她的肚子说:“再怎么样一年最多也就生一个,等明年再见分晓吧。”

然而夏筱诗无视了这個借口,直截了当地说:“又在胡搅蛮缠!区区半个时辰都没有么?”

周长风起身将房间一角的留声机启动,在轻柔的音乐下提笔写了起来……

把机枪的性能提升到极致!让步兵班拥有比其它军队步兵班强的多的火力!班组战术完全以机枪为核心!

这带来了两大好处:

她冷哼一声,拂袖而去,准备思索更好的对策。

见她十分认真的模样,周长风只得义正言辞的婉拒道:“现在是关键时期,我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这个极端举措导致德军步兵班全部成员都要为机枪负责,所有人都要为这挺高射速的通用机枪携带子弹。

周长风咬死不松口,夏筱诗软磨硬泡也暂时拿他没辙。

不过,万事万物皆有利有弊。

其次是能在减员时保证基本战斗力,反正核心输出来源是我的MG34/42,机枪手没事就好,步枪手少几个、死几个也无大碍。

“不要,我现在对大部分女人都不感兴趣。”

德军这么做是基于同时代各大列强军队都还在普遍使用栓动步枪的背景,成效不错。

进攻也好、撤退也罢,火力强大就是能占得天然优势。

假如三名机枪手完蛋了,德军步兵班就几乎瓦解,战斗力寥胜于无。

“呵…你等着!”

别忘了在大明宪律之下,妻妾可不像古代那样存在身份等级差别,而今登堂入室的情人可以真的像后世言情小说一样跟原配夫人唱反调。

谈及步兵分队使用的机枪,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就绝对绕不开MG34与MG42两兄弟。

阴云逐渐汇集,遮住了皓月和繁星。

在步枪、冲锋枪、机枪、霰弹枪之中,最关键的无疑就是机枪了。

时至今日,探索阶段已经结束,后者还是成了主流,可以说和原位面殊途同归。

无论如何,机枪都对于一个步兵班来说都是主要火力来源,以布伦轻机枪小组为例,他们三个人构成的小组能在一分钟内向敌人倾泻数百发子弹,其余使用步枪的士兵只是陪衬。

在战术上,发扬火力压制敌人是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方便后续行动,反之就会处于劣势。

“不行,不论是为了简简还是为了我,都不能回避这桩大事。”

未过多时,淅淅沥沥的初冬小雨从天而降。

有必要正式开始研究未来的步兵分队战术了,轻武器也同样应该开始研发工作。

在跟许多将领和权贵吃饭喝酒天南海北的聊天时,总会有这方面的抱怨——女人一多就会勾心斗角,明里暗里试探、讥讽、说坏话,非常让人烦躁。

滴滴嗒嗒的大自然白噪声并不扰神,有时候反而更能使人集中精神。

另一个巨大的代价是……容错率大减。

“啊?别开玩笑了小诗。”

“太迟了!”夏筱诗握起拳头,认真道:“以量取胜!”

白天的本职工作搞定了,晚间的家事也草草收尾了,可算有空做点想做的闲事了。

德军独树一帜的把高射速的MG34/42通用机枪下放到步兵班,实质上是一种激进且极致的追求火力的举措——

可是明军需要面对的最大威胁却并非如此——美军可是大量列装了半自动步枪了的。

同样追求火力至上的美军步兵班甚至可能出现装备两挺勃朗宁自动步枪、其余人使用半自动步枪的夸张情况,因此栓动步枪搭配高射速通用机枪的办法优势有所减小。

好处变少,坏处还在——容错率较低。

何况己方都已经小批量装备自动步枪了,有了更好的东西,因此周长风自然看不上德军的极端举措。

大明陆军当前的步兵班编制为十一人,分为四人机枪组(1挺轻机枪和3支步枪)和七人步枪组(2支自动枪、4支步枪、1支附带枪榴弹的步枪)。

他的设想大致为:步兵班维持十一人不变,机枪组削减为三人,由班长指挥,装备一挺更好的轻机枪;其余八人步枪组全部装备自动步枪或以冲锋枪平替。

这种更好的轻机枪要比现如今使用三十发弹匣供弹的三三式轻机枪具有更好的火力持续性,而且需发射7.36×40㎜中间威力弹,从而和自动步枪通用子弹。

这样一来,轻机枪就不会成为步兵班的负担。

即使机枪组全部伤亡,残存的步兵班仍有很强的战斗力——即使只靠那八个人的步枪组也足以对抗美军步兵班。

这就是大量装备自动步枪带来的自信!

这带来的战术优势还不止于此,因为火力充沛,八人步枪组可以十分大胆的行动,一分为二甚至二分为四!

哪怕以双人战斗组交替掩护跃进,美军都无计可施,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压制两三名使用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美军步枪手,或对抗一名使用勃朗宁自动步枪的美军机枪手。

周长风也考虑减少一两支自动步枪,替换为狙击步枪或普通栓动步枪用来发射枪榴弹。

这样的举措理论上不会对后勤造成很大的困扰,在现有条件下,差不多是最优解。

四个弹匣120发中间威力弹足够满足一天的中等烈度交战,这些子弹仅仅只重2.2㎏而已,与之相比,一发炮弹就重达21㎏(105㎜高爆弹)!

二者相差十倍,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因此大量装备自动步枪带来的子弹消耗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沉重的炮弹才是占用物资运力的大头。

另外,以每个师需要两千五百支自动步枪来计算,五到七个“展望办法师”所需的数量还不到两万支。

百万大军集体换装自动步枪肯定是天方夜谭,但区区几个师而已……对大明军工部门而言不在话下。

除了对班一级的调整,周长风也设想对连一级进行小幅改动。

大明陆军步兵队下辖三个步兵排、一个重火器排、一个炊事班、一个辎重班。

其中重火器排的重机枪班装备有两挺三七式重机枪作为火力支柱——即捷克VZ.37的国产化版本。

这种重机枪差强人意,实战表现可称优良,但周长风想要追求极致。

三七式重机枪火力充沛、精度不错、射速可快可慢,就是重量偏大,连带三脚架足足有36.5㎏,拖慢了连一级的行动速度。

于是乎,通用机枪就在这种情况下有了用武之地,比如MG-34连带三脚架也才19.2㎏而已。

将重火器排机枪班的两挺三七式重机枪替换为更轻便的通用机枪,以不损失或损失少量火力的代价换得灵活性,十分划得来。

大明军事考察团此次欧洲之行也捎带回来了两挺MG34及6000发子弹,现已上交兵部军器局进行测试。

本着拿来主义,周长风觉得干脆就照抄MG34完事,免得大费周章自行设计。

“又是突击步枪又是通用机枪又是防弹插板装具,哎呀……真不知道美国人被打急眼了会折腾出什么玩意来!”

一想到那样的场景,他就神采飞扬。

不知不觉间,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停歇,他这才发现马上都要亥时了。

离开书房之后,他蹑手蹑脚的走到居室的房门口,探头看去。

只见夏筱诗正倚靠着床头,在台灯下聚精会神的看书,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靠近。

“咳咳!”

发现周某人突然出现,夏筱诗当即放下手中的书本,然后向前趴下,伸开手脚呈大字形占据了整张床。

“你这是干嘛?”

“周克行,在你答应之前,别想上这张床!”她的语气很郑重,只是现在的姿势跟郑重完全不沾边。

周长风哭笑不得。

妻子让丈夫纳妾从而多育儿女,而后者却不同意,结果二人闹矛盾?

这这这……这简直没话说!别人听了估计要一脸懵逼。

他直接上前两步,单手拽着她的衣衫把她整个人给提溜了起来。

“伱看我这不就上来了?”

“放开、放开!”

夏筱诗挣扎了几下,那绸制的衣衫“滋啦”一声就被扯裂了,霎时间暴露一片嫩白。

她惊慌道:“啊?等等、等等,衣服撕破了!”

周长风干脆利落的躺了下来,然后伸手搂住她的腰,故意挑衅道:“对夫不敬,罚你今晚光着睡!”

后者还象征性的抵抗了两下,但无济于事,反倒被周某人把下面也给拽了下来。

“太过分了!”她嚷道。

“老老实实睡觉。”周长风打了个哈欠,伸手关掉了台灯,居室顿时暗下来。

安静平和的一夜在睡梦中悄然流逝……

夏筱诗仍不服输,声称一定会找到办法让周某人同意。

后者不以为意,径直出门了。

还真别说,现在自己身为大都督府参谋处佥事,相当于副总参谋长,确实挺新鲜的,干劲十足。

他并未前往大都督府,而是直奔兵部官署而去。

前前后后都有小半个月了,军器局对MG34的测试也快结束了。

“参谋佥事大驾光临,军器局蓬荜生辉啊。”

前来迎接的官吏笑着行礼,随即招呼端茶倒水、递送糕点。

“早上跟你们打电话讲过了,怎么样了,那机枪的测评报告呢?”

“好咧,都总结好了,来人,把那德式‘贵物’的报告拿来!”

大明军器局专业技术人员对两挺MG34通用机枪进行了细致的测试,大家褒贬不一。

首先,两挺机枪的枪机都可互换使用,零部件公差控制得极好。

其次,快速更换枪管的设计优良,仅需六秒就能完成。

接着,虽然连射时不难稳定控制,可射击精度一般,散布较大。

还有,该枪的半自动功能意义不明,本身精度一般,根本满足不了远距离半自动点射的任务,白白增加了结构复杂性。

最后,该枪的加工复杂,存在大量需要精细铣削的零部件,耗时费力。

综上所述,这是纯纯的贵物——性能不错,但是华而不实。

“您是不知道,这玩意的脚架也出奇的复杂,德人说这枪本身值三百多马克,三脚架呢?居然要四百马克!闻所未闻啊。”一位工程师唏嘘不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