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572章 机枪机炮我全都要;奇怪的告状

第572章 机枪机炮我全都要;奇怪的告状

第572章 机枪机炮我全都要;奇怪的告状

MG34配用的Lafette34型三脚架重7.1㎏,结构非常复杂,不仅可以伸缩,还有缓冲器设计,并附带有潜望瞄准镜,采购价高达400马克,要知道MG34本身才310马克。

历史上美军对北非战役中缴获的MG34也进行过测试,发现其零部件形状复杂,加工困难,引得一众军火商惊叹称:「它的成本比帝国大厦更高!」

复杂昂贵、耗时费力的缺点在兵部军器局看来或许还勉强可以忍受——反正没有打算全军换装。

另一个一票否决的缺点是可靠性堪忧。

“故障率太高了,确实不行。”周长风把测试报告翻到了最后一页。

“是啊,这么金贵的东西,到了该用的时候突然哑巴了那可就闹笑话了。”一名文职技术少校附和道。

在测试中,人们发现MG34在糟糕环境下故障率急剧上升,难堪大用。

对其使用含沙泥浆水浸泡以后,50次单独试射中有21次卡壳和16次击发失败,74%的故障率让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在周长风这种基层出身的军官看来这完全无法接受,再好的枪关键时刻打不响那还不如烧火棍。

于是乎,图方便照抄的想法就被立刻否定了。

在库房的钢架上,一挺机枪那硕大的枪身格外引人注目。

大明空军战斗机的标准武器配置是7.36㎜和12.8㎜航空机枪相组合,这样的火力对付英军的飓风和喷火战斗机倒是足够,可却难以有效毁伤美军的F4F地狱猫和P-38闪电。

说实话,不是天生的工作狂还真没法胜任统筹领导的职责。

周长风刚开始还纳闷军器局这样的重要部门怎么能让庸碌之辈来当一把手,但很快就明白了缘由——

“眼下先用那老炮凑合着用,有总比没有好。”关秉维扭头对随从说:“嘱咐太原厂提早做好生产准备,新炮如果合格,立马投产。”

“这是机载武器吧?”

可这只能解燃眉之急,不足以完全解决问题。

陆海空三军所属的武器装备何其庞大,数以千计的玩意都要经过军器局的评审、商讨、核查,尤其是战争时期不容懈怠,上上下下数百名官吏每天都忙碌不休,他们的工作量仅次于军需司。

前者的成果就是摆在众人面前的硕大机枪——试制四〇式14.4㎜航空机枪。

因此,大口径航空机炮乃至航空机炮的研发计划很快被提上日程。

明军飞机最常使用的武器是口径7.36㎜的三五式航空机枪,这是一种全枪重9.7㎏、射速每分钟一千发的轻型机载武器。

在大战初期倒是基本够用,但也暴露出面对全金属飞机和重型目标的毁伤能力孱弱的不足之处。

现在的军器局郎中名叫关秉维,两个月前才上任,这是个志大才疏、能力平平的中年人,金州人士。

“正是,这便是新式飞机用重机枪,更大些的机炮本来这个月能出原型的……可惜,陈老不幸身故,航炮估摸着要多拖几个月才能成。”关秉维如是叹道。

“那就自己搞!”周长风把测试报告递了回去,说道:“开个短会,喊点兵工厂的人来,我们来商量些技术指标。”

应天兵工厂在南郊,乘车过来也要半个钟头,所以在等待与会者到齐的时候,军器局官吏便向周某人介绍了一下子近期进行中的大大小小的计划。

旁边有人接话道:“但还得要更大的炮,不然遇上皮糙肉厚的轰炸机照样啃不动。”

它发射陆军三五式战防枪的14.4×112㎜系列弹药,全枪重36㎏,射速大约为每分钟八百发,枪口动能可达两万五千焦耳,这是7.36㎜航空机枪的六倍!

“这枪够狠,对付美制驱逐机五发就残、十发必死。”一名空军署的官员开口道。

其人中气十足、精力充沛,能从早到晚连着忙上一個月,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吹毛求疵。另外,他的理论水平和履历也是够格的。

他所说的“陈老”就是军事考察团之中那位因袭而重伤不治的太原空军兵工厂高级工程师。

因此,军工部门匆匆为三六式战斗机和三七式舰载战斗机加强武器——主要是将7.36㎜机枪替换为12.8㎜机枪。

在大明空军的设想中,未来的轻型战斗机将会清一色的装备14.4㎜航空机枪;重型战斗机额外搭载25.6㎜航空机炮,负责拦截敌人的轰炸机。

现在世界上的小口径机炮大部分都不靠谱,唯一可选的厄利孔FF轻型机炮性能又较差。

历史上美军更为有趣,看不上落后的厄利孔FF,于是引进了西斯帕诺Hs404机炮,然而一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才解决可靠性问题。

【全球化——指美国人向英国人购买了法国公司中意大利人设计的机炮。】

大明空军相对务实,仍然仿制了厄利孔FF,同时自行研发更好的航空机炮。

仿制的厄利孔FF定型为三八式航空机炮,发射20.8×73.6㎜系列弹药。因为弹壳短、发射药少,这种机炮的初速很低,仅为580m/s,弹道弯曲,使用六十发弹鼓供弹。

【配图】

正因如此,明军飞行员对这种机炮恶评如潮,普遍认为初速偏慢、弹道弯曲、射程过短、备弹太少,完全不堪用。

他们把三八式航空机炮称作“撒尿炮”和“投石器”,讨厌之情可见一斑。

大明空军拒绝接收搭载这种机炮的战斗机,直到被美军轰炸机搅得焦头烂额后才匆忙启用了一批,将之集中起来编为截击分队,专用于拦截轰炸机。

他们认为,合格的机炮必须具备至少750m/s的初速,同时为了提升对重型飞机的毁伤效果,口径应有所增大,填充不低于15g的装药,而且应该尽可能轻,保证泛装性。

于是乎,受领任务的太原空军兵工厂组织了一个团队,他们决定研发一种25.6㎜口径的机炮,并将总重量控制在40㎏以内。

可惜该团队的核心之一因英国人的卑鄙袭击而不幸殒命,导致项目延误至少两个月,不然下个月就能拿出样品展示。

周长风深知美军飞机以皮糙肉厚而著称,他依稀记得大战后期美军还有形形色色又肥又大的战斗机和轰炸机。

“要重视航炮的开发工作,未雨绸缪,大力搞、认真搞、着重搞,更大的航炮也可以准备琢磨起来了,先做个前期草案吧。”

关秉维点了点头,拱手道:“周待诏所言极是,兴许敌人今后会有更大的轰炸机,就像英美二夷轰炸巴库油田那样,的确要有更狠的炮才能应对。”

“据说美国搞了种发动机在中间的怪飞机?还用上了三十七公厘航炮,倒是蛮有意思,这种大口径航炮用来打轰炸机恐怕妙不可言啊。”先前那名空军署官员笑着说道。

众人兴致勃勃的议论了一会,觉得这确实可行。

少顷,奉命前来开会的人陆陆续续都到了。

大家来到一个僻静的二楼偏间,并不正式的会议就这么开始了。

多时未见的王桓安也到场了,他如今都已升任应天陆军兵工厂工务处处正,成了一把手。

周长风昨晚撰写的草稿都被誊录印刷了十几份,现在分发给了在场的与会者。

房间中很安静,众人都在仔细浏览,只有翻页的哗哗声。

“都是为了那奏疏有关的部队?想不到周待诏居然这么重视。”有人惊讶道。

“之后几年,那几个师是绝对的精锐主力,我们要以最高标准来武装他们,除非遇到什么不可逾越的困难才可以酌情降低标准。”周长风云淡风轻地回复。

“真是用金子打造的兵马啊。”一名陆军署官员脱口而出,但马上补充道:“可也有道理,海岛上地方小,兵贵精不贵多。”

若有所思的王垣安沉吟须臾,开口说:“这给步兵班用的轻机枪,也许犯不着从头搞,我厂可以基于三三式来改动。”

“这样有保障,还能利用现有的生产线。”旁边有人补充解释道。

周长风颔首道:“这不失为一种办法,但集思广益未尝不可,说不定能蹦出一个绝妙的设计。”

三三式轻机枪空重9.9㎏,导气式自动原理,可以更换枪管,实战证明这是一种很不错的轻机枪。

它称不上拔尖,平平无奇,不好不坏,最大的优点大概是它是为数不多能通过苛刻可靠性测试的轻机枪。

王桓安几人认为,三三式轻机枪已经经受过实战考验,基于它进行改动是切实可行的,速度快,而且不用担心折腾出来个不靠谱的玩意。

而且武汉、广州、应天陆军兵工厂都在生产它,有现成的生产线,比较方便转产。

不过周某人现在应用的是身居高位的领导思维——不做选择,我全都要!

“我不喜欢取舍,哪怕遇到巨大阻碍也只能暂时搁置。”他淡淡道:“但现在没有困难,所以要以追求极致为目标,这是战争,不适合中庸之道。”

王桓安不由得感到奇怪,他觉得这跟周某人以往的作风不太像。

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三九式冲锋枪——使用冲压工艺的冲锋枪在传统军工人员眼中是粗制滥造的残次品,但是周某人摇旗呐喊、东奔西走、大力推动,最终让这一型冲锋枪开始大批量生产,挤兑掉了精工细作的三四式冲锋枪。

“周待诏啊,当年做那三九式手提机枪的时候,您不是说‘性能凑合就行了’嘛?这次为何强调追求极致?”他如是问道。

做实事的理工技术人员颇为耿直,要是换一个混迹宦海的官吏来,必定不会这么提问——当众讲这个事例不管是对是错,都有些唱反调打脸的意味啊。

周长风微微一笑,伸出食指晃了晃,“不,二者不是一码事,低端消耗品越多越好,以量取胜的东西所追求的极致是‘尽可能容易造’,手提机枪作为基层自动火力的补充,性能是次要的。”

“原来如此,有道理。”

关秉维生怕闹得尴尬,连忙打圆场,“事事不同,周待诏的话自有其道理嘛。”

第一个确定的是新型轻机枪,大致指标要求为:

一.发射7.36×40㎜短步枪弹,可更换枪管。

二.空枪重量不多于九公斤。

三.使用不少于五十发的弹鼓或不可散弹链供弹。

四.射速可调,最高射速每分钟七百发。

五.枪管寿命一万五千发、枪机寿命两万发。

会议没有繁文缛节,这种人数少、简单干脆的会议效率非常高。

接下来,新型轻重两用机枪的指标也暂时确定了。

一.发射7.36×56㎜标准步机弹,可更换枪管。

二.空枪重量不多于十四公斤。

三.配套的新型三脚架重量不多于十公斤。

四.使用二百五十发不可散弹链供弹。

五.射速介于每分钟六百发至八百发之间。

专业知识有限的周长风并不知道后世通用机枪普遍采用的弹性枪架,他和在场众人在确定指标的时候很伤脑筋,担心“三脚架重量不多于十公斤”的要求无法达到。

可是减重的意义又很大,所以大家最后决定不惜工本——如果有困难,允许三脚架使用一部分铝合金来满足要求。

一名军器局官员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说道:“真奢侈啊,如果用铝合金做枪架,采购价少说多三成。”

这其实不是钱的问题,而是铝合金作为重要战略资源,用于制造轻武器会显得有些浪费。

当周某人在和一帮子与会者热切讨论的时候,紫禁城之中……

大行皇帝去世之后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其实很多事情在去年就已经准备得七七八八了,可没想到朱士堰当时竟然死里逃生。

朱泠婧在为自己的父亲斟酌庙号,虽然不可能告诉别人,但事实上她在内心深处早都已经考虑过了。

像朱士堰这样机敏睿智、几个鸡蛋上跳舞,最后成功保下了江山社稷,还建设得欣欣向荣、天威浩荡,就应该选用……

这时候,苏依依捧着一踏奏疏缓步而来,把它们放在了御案上。

“陛下,有件事挺突兀的。”神情奇怪的她踌躇着说道:“周待诏的夫人手书一封给您……告状。”

“告状?”朱泠婧抬起头,眸子中满是不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