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642章 大麻烦小海狸中队;空袭本土!

第642章 大麻烦小海狸中队;空袭本土!

因为迟迟无法通过夺取制空权来切断毛伊岛明军的后勤线,西蒙-巴克纳中将又拒绝在明军未显颓势的情况下主动进攻,美军总司令部感到着急。

正因如此,他们授意太平洋舰队积极行动,最大限度的破坏明军的补给供应。

这也是亚拉巴马号奉命加入太平洋舰队的缘故。

谁能想到她竟被长途奔袭的明军航母特遣舰队击沉在了后花园的水池子。

这导致美军的进攻计划被陷入两难的境地。

四月份毛伊岛海战的胜利极大的鼓舞了美国海军的士气——开战三年以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于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以前宣传的那几次胜利都太虚伪,击沉几艘战舰根本就无关痛痒,开战以来明军基本上都达成了每一次战役目标,从战略上来说美国海军无一胜仗。

直到毛伊岛海战才真正制止了大明海军拦截美军逆登陆行动之目的,进而挫败了明军迅速夺取毛伊岛的意图,将数万精锐地面部队牢牢的牵制住,进退两难。

富兰克林总统写信给切斯特-尼米兹,赞誉这得之不易、难能可贵的胜利。

「……世界历史显示从来没有一支军队是无法战胜的,你的工作证明了这一点,我为此感到荣幸,希望太平洋舰队在接下来还能再次取得胜利,为合众国带来荣耀。」

太平洋舰队得以重拾信心。

在那之后直到现在八月份,明美两军围绕毛伊岛、卡胡拉威岛、大岛爆发的小规模海战一直没有停歇过,基本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闹。

这期间的海战多以屏卫舰之间的交战为主,任务类型基本上围绕着保卫运输线和袭击运输线,你来我往。

四个月的时间里不含明军航空兵斩获的3艘护航航母和大量飞机,水面舰艇部队总计取得了8艘驱逐舰、1艘轻型巡洋舰里士满号(cL-9)、3艘扫雷舰、3艘登陆舰、4艘潜艇、13艘鱼雷艇、14艘货轮、125架飞机的战果。

美军舰艇部队亦击沉了三十余艘明军船只和一些鱼雷艇和扫雷艇,以及百架飞机。

美军的总体表现呈前差后好的趋势,半数战果是在最近的一个月取得的,这么大的改观基本要归功于历史名将的崭露头角。

尼米兹向总统写了一封举荐信。

「……在过去的一系列战斗中,阿利-伯克上校运用他新发明的战术率领他的中队取得了很棒的成果,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指挥官,无疑是优秀的海军军官。总统现实,我想他有资格晋升准将。」

之后在总统的授意下,海军部进行了审查和讨论,批准了对阿利-伯克上校的晋升。

长期以来,由于美军驱逐舰部队的战术落后,而且新旧混杂,不少老旧驱逐舰还坚持奋战在一线,因而在与明军驱逐舰作战时经常落于下风,屡屡受挫,主动权总是被明军驱逐舰所掌控。

当然,这其中也有明军静海级超级驱逐舰的压制力太强大有一定干系。

在原位面的历史上,所罗门战役期间美军对阵日军的时候也面临相仿窘境——鱼雷性能糟糕,战术落后,训练水平也较差。

阿利-伯克认真分析了双方优势和劣势,因地制宜的总结出了一套全新的战术,一举扭转了局面。

尽管美军的鱼雷性能远不及日军,但却批量装备了雷达,具有索敌能力的优势,他围绕这一优势设计了扬长避短的战术。

首先抛弃了传统的单纵阵队形——也就是一字长蛇阵,把编队分成两组,通过不断的机动相互配合。

在漆黑夜色的掩护下,敌方的目视索敌能力显著降低,己方则不然。第一组驱逐舰借助雷达突袭敌方,猛打一阵子就立刻退出战斗。

等敌方回过神来,准备朝着这儿还击的时候,己方第二组驱逐舰又从敌方没有预料的另一个方向现身,冲出来突然袭击,出其不意,引发混乱。

正当敌方被打得找不着北的时候,第一组驱逐舰又调转航向,再次杀回来实施攻击,通过这样连续不断的三次打击足够让对方手忙脚乱,从而陷入劣势。

在这个过程中,为免受敌方威力巨大的鱼雷攻击之威胁,驱逐舰不应该采用传统的侧舷接敌交火,而是正对敌方,减小暴露面积。

历史上阿利-伯克率领的“小海狸”驱逐舰中队在四个月的时间里参与了22次战斗,取得了击沉或击伤日军10艘战舰、1艘潜艇、大约30架飞机的亮眼战绩。

然而明军终归不是日军,明军驱逐舰配备有对海搜索雷达和雷达告警设备,不至于两眼一抹黑的被打个猝不及防。

另外明军驱逐舰也更依赖舰炮,而非纯粹倚重鱼雷。

阿利-伯克上校如今自然也因地制宜的制订战术,与历史上有所不同。

负责从另外方向突袭的第二组采用紧挨着的密集队形,最好相对明军舰队是重迭的,如此减小雷达回波,让明军误以为这个方向只有一两艘战舰。

同时注意控制距离,保持在相对较远的交火距离,因为弗莱彻级驱逐舰除了sg搜索雷达以外还配备有mk4火控雷达,而明军驱逐舰只有搜索雷达,实际瞄准攻击仍依赖目视和光学仪器。

美军这一新战术给明军驱逐舰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初接此招的大明海军驱逐舰部队因此吃了好几次亏。

期间明军尝试设下圈套,试图以轻型巡洋舰伏击,然而美军在察觉异样后立即高速开溜。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海军觉得自己又行了。

于是乎,他们计划组织一支包含多艘高速战列舰的强大打击舰队,在夜间强攻明军在拉奈岛西部海湾的运输船队中转地,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像明军舰队趁夜炮击美军机场一样,顺便也把拉奈岛上的机场给夷为平地。

因为华盛顿号在上个月被大明空军布设的航空水雷炸伤,被迫返回西海岸维修,暂时无法参战。

故而太平洋舰队只有北卡罗来纳号、南达科他号、印第安纳号这几艘高速战列舰可用,这才命令亚拉巴马号赶来加入,结果半路上被莫名其妙的击沉了。

雷蒙德-斯普鲁恩斯赞叹明军的组织严密、行动高效,认为己方远不及也,随后提议暂时搁置战列舰编队夜间强攻计划——现在三打三(永乐号、宣德号、开皇号)没有优势可言。

尼米兹自然是想同意的,但是来自华盛顿的指示让他左右为难。

政界之中虽有反对声音,可主流意见大多认同总统的想法——在六到十二个月内体面的结束太平洋战争。因此,前线的僵局必须打破。

然而围绕夏威夷作战存在太多框束,尼米兹不愿这样继续死打硬拼。也许双方在战术上玩出了不少花活,但从战略上来看却显得太呆板。

恰好陆军航空队正在筹划大胆的超远程空袭计划,这让大家灵光一闪。

波音公司斥巨资研发的XB-29重型轰炸机已经基本定型,陆航早在几个月前就急不可耐的订购了40架尚处在试验阶段的XB-29,如今又一口气下单了950架基本定型的B-29超级空中堡垒。

XB-29的采购价高的吓人,达89万美元之巨;现在的B-29因为生产线逐渐铺开,波音公司的报价下降到70.5万美元。

即便如此,一架超级空中堡垒也相当于十二架野马战斗机或十五辆谢尔曼坦克。

早在年初的时候,陆航就提出了通过这种远程轰炸机空袭大明本土的想法,并做了详细评估。

因为阿留申群岛已处在明军控制之下,美军缺乏可用的出发基地。

有人提议从印杜出发,飞越崇山峻岭攻击云南。考虑到印杜战局吃紧,英属印杜既要为英国本土提供物资,又要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恐怕无力承受更多负担。

另一个提议是从阿拉斯加出发,飞越白令海和堪察加以后攻击库页岛油田。这看起来更有可行性,阿拉斯加虽然人烟稀少,但毕竟紧邻着加拿大和美国。

在确认XB-29的技术指标以后,陆航就开始挑选出发基地了,第一个考虑的自然是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可是从那儿出发直飞库页岛北部油田单程达3950㎞之遥,即使强大如超级空中堡垒也极为勉强。

XB-29重载状态可以挂载9吨航弹,可如果要飞这么远,恐怕只能带0.5吨。

最后陆航在多方评估后选择了西北方向的小镇诺姆作为出发基地,这里相距库页岛又近了几百公里。

诺姆颇有名气,最早的时候因淘金热而兴起,之后逐渐没落。

十几年前的冬季,白喉突然肆虐在诺姆,这座在冬季几乎与世隔绝的小镇眼看就要死伤惨重,为了挽救当地居民的生命,州长下令组建通过狗拉雪橇队,尽一切努力将抗毒血清送过去。

于是20名雪橇手和150只雪橇犬采取轮换接力的形式,在-50c的极寒中星夜兼程,顶着暴风雪历时127小时穿越1085㎞的雪原和封冻的湖面,成功将抗毒血清送到。

从今年五月份开始,陆航便开始着手扩建诺姆机场,数千名工兵进驻这个小镇,比当地居民还多。

美军拆散了推土机,用运输机空运过去再就地组装,进展缓慢,如今三个月过去了才大致扩建完成,这在其它地方是不可想象的低效率。

现在诺姆机场有8000英尺主跑道和3000英尺滑行道两一条,足以保障B-29的起降。

明军万里奔袭下加利福尼亚击沉了猝不及防的圣哈辛托号和亚拉巴马号,这对美国海军无疑是奇耻大辱,国会山也异常愤怒,讥讽美国海军“难得赢了一次(毛伊岛海战),现在又被打回了原形,简直是一支马戏团军队”。

美国陆军迫不及待的要抢风头,立刻扬言随时可以进行报复——对大明本土实施战略轰炸。

9月7日,第444轰炸机大队在紧锣密鼓的战前准备后开始执行第一次轰炸任务。

此次行动高度保密,飞行员们一开始还以为是去轰炸荷兰港,直到前一天晚上才得知这次要直飞库页岛实施攻击,大家都欢呼了起来。

一共有30架XB-29参与行动,每架仅挂载4枚250磅通常航弹和8枚100磅燃烧弹,空出来的弹舱安装上临时油箱,这样总共可加注9363加仑(3.54万升)航空汽油。

9月8日早晨7:30,数十架庞然大物在滑行之后徐徐升空,XB-29满载重量达五十几吨,去年试飞时有人说这玩意根本不可能上天,试飞员在降落以后的评价为:「难以置信,它飞起来了。」

就这样,在编队指挥官霍尔中校的引领下,银光闪闪的机群扑向三千多公里外的库页岛。

飞越白令海、飞越堪察加半岛、飞越鄂霍茨克海……

配图

当天下午,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编队接近了库页岛。

这期间,因为莱特R-3350发动机搭配的涡轮增压器极不可靠,有3架飞机起火坠落、4架飞机被迫返航,实际仅23架XB-29飞抵目标上空。

明军雷达探测到了这些飞机,驻防苦兀岛北部的空军第九驱逐机支队第二队先后有二十多架战斗机升空。

美军轰炸机立即变换为标枪队形,相互之间紧挨着,这种密集队形有助于防御,通过每架飞机的12挺12.7㎜自卫机枪共同编织出一张火网。

上百挺机枪射出的炽热火力极大的妨碍了明军战斗机的攻击,超级空中堡垒庞大的机身冗余良多,大口径航空机枪的毁伤能力明显不足。

明军战斗机只能尝试瞄准射击机翼上的发动机,可是密集的弹幕扑面而来。

被击中起火的美军轰炸机燃起大火,拖着浓厚的黑烟坠向大海,又或是被烧断了机翼而凌空翻滚着掉落。

蓝灰色涂装的明军战斗机也损失不小,有好几架被击落,升空拦截的战斗机几乎架架带伤,很多战斗机在激战中打光了子弹。

“长官!这就像一群黄蜂在蛰我们!”有人大喊道。

“闭嘴!”霍尔中校端着望远镜命令道:“我们接近目标了,看那些油井和炼油厂,投弹手进入岗位,做好准备。”

远方的陆地上,只见数十座油井矗立着,正在“磕着头”运作,在稍远些的地方还有一座冒着黑烟的炼油厂。

三六式中期型,戊(e)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