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后明余晖 > 第六七一章 我不吃装甲;建议用黄色炸药衡量威

第六七一章 我不吃装甲;建议用黄色炸药衡量威力

这次大胆的登陆战明显超出了盟军情报部门的预计,法军使用的行动代号为:罗纳河口演习。

与周长风猜测的大差不差,法军的确决定以独特的强火力装甲车作为装甲支援力量,从而增强步兵部队的攻坚能力。

跨海投送坦克实属困难,而且无法进行空运,唯一的选择就是装甲车――恰好,法军列装有特色鲜明的重型装甲车。

第5轻骑兵师装备了最新型的潘哈德208装甲车,这是基于潘哈德201发展而来的改进型,大致可视作eBR的低配版。

配图

可以说法国人将小车扛大炮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工程师雅克-拉法格以著名的“75小姐”野战炮为基础,重新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轻型装甲载具的加农炮,定型为sa42型坦克炮。

sa42坦克炮口径75、38倍径,发射穿甲弹时初速560m/s,弹药尺寸为75350,因而通用库存的大量75小姐高爆弹。

法国人不太喜欢传统的甲弹对抗思路,他们对化学能弹药钻研颇深,开发了优良的抗自旋破甲弹。

炮弹自旋转速必须下降到每秒20~25转才能不影响破甲深度,然而,炮弹需要至少每秒300转才能在出膛后保持稳定,二者完全矛盾。

德裔法籍工程师盖斯纳设计了滚珠轴承稳定破甲弹,这种复杂的炮弹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大瓶装小瓶,中间以滚珠轴承支撑,这样一来炮弹发射后外层高速旋转、内层只会低速旋转。

这种抗自旋破甲弹可以达到150侵彻深度,作为对比,德军装备的同口径的gr38破甲弹仅为85,相形见绌。

独家秘制的抗自旋破甲弹大大拔高了法军潘哈德装甲车的战斗力――这意味着即使是坚固的重型坦克也能被正面击毁。

管你是斯图亚特还是谢尔曼甚至是潘兴,照杀不误,我不吃装甲厚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趣事是,因为美军谢尔曼使用的m3型75坦克炮也是基于75小姐野战炮发展而来,炮弹尺寸亦为75350,故而法军装甲车可以直接使用美制坦克炮高爆弹。

战至12月3日傍晚,驻防梅利利亚的西班牙第45步兵团和民兵营被击溃。

因为战斗发生的太突然,许多单位都没来得及进入预设阵地,失败不可避免。

一整个昼间,法军第4、第5海军步兵团最先抢滩登陆发起进攻,第1轻骑兵师也有一个团上岸参战。

之后,法军大部队接着夜色掩护抓紧时间迅速上岸,第10、第17步兵师等到天亮时也大部登陆。

回过神来的盟军急忙前来阻挠,从卡萨布兰卡、舍夫沙万、阿尔及尔出动大批飞机前来轰炸,一支距离最近的意大利巡逻舰队也疾速驶来。

这一天地面战斗很少,只有零星枪声,不过空战却尤为激烈。

法军飞机从西班牙南部起飞赶来支援,全天有数十架双方飞机在梅利利亚上空被击落,意大利皇家海军扎拉号重型巡洋舰被击伤。

滞留在梅利利亚的一些法军登陆舰和货轮遭到了盟军航空兵的轮番轰炸,少数来不及转运的技术装备和补给被大火吞噬,亦或是随船同沉。

得知行动圆满成功,法军国防委员会高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来了。

尘埃落定,最艰难也最可能失败的第一阶段以胜利告终,进军北非的桥头堡已在掌控之中。

接下来的战略宗旨是西守东进――谨慎应对摩洛哥方向,以防御态势为主;但是对于东边的阿尔及利亚则要积极进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长驱直入。

从这一天起始,法社空军的运输机不断从图卢兹和马赛升空,飞向千里之外的梅利利亚,卸下大批物资和作为增援部队的几个师。

国营布雷盖飞机公司设计制造了一型强大的四引擎大型运输机Br721,配备四台土地神18R十八缸星形发动机,排量49.7L,标称功率1900匹马力,充沛的动力使得这种运输机可以装载多达14吨货物,相当于著名的美制c-47运输机的四倍。

而且这型运输机的机身和尾舱门宽大,刚好可以容纳一辆潘哈德八轮装甲车,十分契合法军需求。

心满意足的法社空军订购了360架,不过因为过于复杂,制造消耗工时很多,时至今日也才交付了76架。

这大几十架布雷盖运输机承担了艰巨的任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平均每天发出80架次,向梅利利亚空运大约2000人和500吨物资。

与此同时,法军第5轻骑兵师自从12月3日上岸整备完成以后便马不停蹄的向东大举挺进,沿海岸线长驱直入数百公里。

德法两军飞机全程提供掩护,第5轻骑兵师在12月6日轻易攻夺科尔马,俘虏第三共和国流亡政府部队数千人。

随后该师不做逗留,继续向东进攻,兵锋直指阿尔及利亚殖民地首府阿尔及尔。

阿尔及尔,这座毗邻地中海的古城是非洲西北部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的政治经济中心,第三共和国流亡政府就驻留于此。

盟军在这儿的兵力相对充足,而且也在这几天里加急增派部队,大大充实了当地防务。

集结在阿尔及尔的盟军包括第三共和国法军第87北非步兵师、加拿大陆军第4装甲师、英军第228步兵旅、英军第15步兵师,不可小觑。

法军前锋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尔后仅遂行火力侦察任务,之后一直等待后续大部队抵达。

双方围绕阿尔及尔进行的攻防战无比激烈,随着距离变长,双方航空兵作战效率此消彼长,德法飞机不再能单方面掌控天空,法军地面部队开始面临空袭威胁。

意大利皇家海军也来助战,包括维内托号和利托里奥号在内的舰队实施对岸炮击支援,声势浩大。

在这样的境况下,法军连日强攻外围阵地付出巨大损失。

尽管他们突破了两道防线,将盟军逼退至城区及南郊,不过也丧失了进攻能力。

法军统帅部认为守卫阿尔及尔的敌人已受重创,就像千疮百孔的破屋子一样再踹两脚就会倒塌,因而命令刚刚赶到的增援部队接替进攻。

这样明显操之过急了,决策不够明智――你的援兵到了,别人的援兵肯定也到了。

再次强攻无果后,兵临城下的法军不得不暂缓了攻势,数万法军转为原地固守。

德国人当然能揣测到法国人急于参战的意图,看破不说破。

故而德社上层不打算干涉法社进军北非,各打各的互不干涉倒也好。

德军统帅部最近对伊比利亚战局达成共识,下定了夺取直布罗陀要塞的决心――攻占直布罗陀意味着经由欧洲进入地中海的航道被切断,相当于掐住了盟军的命脉之一。

毫不夸张的时说,直布罗陀要塞是世界上最难攻克的地方,能让德国人纠结一年才下定决心足见其棘手程度。

在四年时英军疏散了全部平民,对直布罗陀彻底要塞化,部署了8门234岸防炮、7门152岸防炮、20门94高射炮、8门40高射炮、16门133高射炮。

英军工兵部队还挖掘了大量地下工事,建设了包含地道网络、医院、弹药库、发电站、淡水处理站、指挥部、兵营的复杂设施,足够保障1.6万人,而存储其中的各种物资可以供给守军坚持16个月。

在狭长地峡区域,英军还沿途构筑了大量碉堡、反坦克炮掩体、半永久工事、铁丝网、雷区组成的防线。

从火力配置来看直布罗陀似乎不算什么?

确实如此,不过直布罗陀引以为傲的武器是地形――当地大部分都被陡峭至极的巨岩所占据,走陆路进攻它唯有通过仅有一公里宽度的狭长地峡,至多只允许一个步兵营进攻,进攻方无法发挥兵力优势,防守方却能集中火力。

与之相比,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就要塞就要容易多了,进攻方呈半包围之势,整条战线长达数十公里,守军力量会被稀释分散。

配图

为此,德军煞费苦心的准备了精锐的攻坚部队。

地面部队称作直布罗陀战斗群,以3个山地步兵团为核心,辅以4个战斗工兵营和多达14个炮兵团,总兵力4.4万人。

各种重武器和技术装备包括六百多门150榴弹炮与加农炮、两座740铁道炮埃因豪森和黑斯佩、二百多辆艾丽卡遥控爆破车。

空军也奉命提供强有力的支援,投入1个战斗机联队和2个轰炸机联队,他们的第一要务是压制盟军舰队,否则可怕的对岸炮击会给地面部队造成毁灭性打击。

同时德军还准备了数百枚弗里茨X遥控炸弹和hs293滑翔炸弹,用于对英军炮台和堡垒实施精确打击。

德国人准备先集中几个师的兵力发动一次攻势,解决西班牙西南部的盟军,接着攻击直布罗陀要塞。

可就在他们紧锣密鼓的准备时,却发现法国人在阿尔及尔城下碰壁,强弩之末难透坚冰。

德国人对此表示忧虑――阿尔及尔是个关键要地,如果能拿下那么局面就打开了,可若是久攻不下……

盟军从黑海东部急匆匆撤离以后又空余出了六、七万人的机动兵力,同时南美洲仆从军也在增多,这意味着接下来美国人极有可能向摩洛哥派兵,进而威胁法国人冒险开辟的北非战场。

尽管法国人信誓旦旦保证可以独自应对北非战场,但是半信半疑的德国人还是做了两手准备――组建一支预备部队在有必要的时候部署到北非。

未久,时间来到了四二年的最后一天。

前些天江南大地一夜入冬,呼啸的北风成了常态。

持续运作的石墨反应堆每分每秒都在进行着微观变化――u-238俘获中子后经二次衰变得到最终产物Pu-239,也就是关键原料。

现在核计划来到了关键阶段,三位首席科学家分乘三趟火车先后动身,离开了那个名曰红沙堡的、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赴京述职。

一般来说这种事不至于劳烦一国之元首,不过朱泠婧本人对此事格外上心,故而亲自到场。

会议在西苑的一座小院中召开,周长风看见莫愁湖被北风吹得涟漪阵阵,湖畔的杨柳枝条光溜溜的,一根根柔长枝条清晰分明。

“哎哎,见过几位,在大西北荒山野岭呆了这么久,苦了诸位啊。”

周长风和三位大牛寒暄几句,笑谈不止,侍从们送来温热的茶水和糕点。

本就是密谈大事,因而朱泠婧也没多大排场,轻飘飘的就从旁走了过来。

截止月末,金乌计划一期与二期工程建造的八座石墨反应堆和五座化学分离厂除一座反应堆延误外全部投产。

这些设施累计制造了十公斤多的原料,准确来说是总质量为10.87的钚,而根据理论模型设计的原子弹只需要6.6即可。

朱泠婧开门见山地问:“对‘那个’的验算结果如何?”

“从最坏角度来考虑,是有微小可能性的。”神色凝重的钱源开如是回答道。

说完,他看向了旁边的数学家袁先桐――关键计算验证就是由他负责的。

面无表情的朱泠婧仔细浏览了一下验算的思路和取用的初始数据,她淡然道:“不会有那么凑巧的,样样皆是最坏?这样的概率趋近于零。”

概率趋近于零,但不是零。

金乌计划团队担心核裂变会引发不可控的大气层核聚变从而毁灭世界,具体来说是让空气中的氮发生聚变反应。

人们现在对核聚变的认知还相当浅薄,只知道轻原子核在极端苛刻的条件下会结合成重原子核。

二九年时,英国物理学家论证了氢原子核在数千万度高温下结合成氦原子核的可能性;去年,金乌计划团队发现了氢同位素氘和氚也可发生聚变反应。

大家知道,更重些的原子核同样也能发生聚变反应,氦聚变为碳、碳聚变为氧……

故而人们才会担心核裂变诱发空气中的氮发生聚变反应,不过不知道具体数据是什么。

实际上这完全多虑了,因为这需要夸张的1000亿开尔文的极端高温,而太阳中心温度也才1570万开尔文。

当然了,几位科学家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假设的是最坏情况,然后计算这能否不可控的自持发生下去。

计算表明这需要将一个直径约六十米的球体空间内的空气加热到极端高温才会导致不可控链式反应,进而毁灭世界,如果达不到,那么反应入不敷出,将会自发停止。

显然,把这么大体积的空气加热至极端高温亦需要巨量的能量,同样不可能。

钱源开颔首道:“是这样陛下,这所需的能量比核子炸弹释放的能量多十万倍。”

闻言,大感惊奇的周长风问道:“你们知道具体威力了?”

“还不清楚,我们是按全部六公斤多质量转化为能量来算的,实际……恐怕就四千万兆焦吧,也不绝对,有人觉着能有八千万。”

“呃……”满头黑线的周长风在脑海努力换算,接着干咳道:“听着太不直观了,用能量单位表示威力比较抽象,以后用一公吨黄色炸药作为衡量标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