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刚改邪归正,重生成悟性学霸了 > 第114章 您人脉真好,现在是我的了! 23

第114章 您人脉真好,现在是我的了!(23)

第114章 您人脉真好,现在是我的了!(23)

陈大跃在许青山的论文上批注了一些可以拓展的点,让这篇数学史论文更像是一篇大篇幅综述。

他一边批注,一边在思考着应该要把许青山这篇论文投递去哪个期刊。

“诶,青山呐。”

陈大跃拿起手机,给许青山打了个电话过去。

“陈老师。”

许青山在家里也刚练习完徒手健身。

囚徒健身的六艺他现在都已经推进到第七、第八式了,等到达到第十式,他就需要考虑寻找其他的训练手段。

而且,徒手健身是为了让自己拥有更加健康、强劲、有爆发力的体魄。

这样的体魄可以实现的事情很多,许青山也有尝试各种各样运动和武术、舞蹈之类的想法。

只不过,他还是更想先把身体基础打好再去尝试。

洗完澡的许青山**着上身,哪怕是在冬末,他也不觉得寒冷。

一手拎着毛巾擦拭着自己上半身还没擦干的水珠,一边拿着手机和陈大跃打电话。

许青山此时充满雄性魅力。

他的身材如同古典雕塑般完美无瑕,每一块肌肉都像是精心雕琢而成的。

他的腹肌和胸肌就像是排列整齐的巧克力板,充满了力量和活力。他的臂膀和腿部肌肉线条流畅,充满张力,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自信而坚定的气息。

虽然并没有那种健身狂热者的大肌霸,或者是那种练到拉丝的感觉,但许青山此时这种薄肌状态在视觉效果最符合大众审美。

可惜,这种画面,并没有人能看得到。

许青山还在电话里和陈大跃认真地交流着。

最终把这美好的身体藏在了蓝白条纹睡衣之下。

“好的,我都听老师的,老师怎么安排我都可以。”

许青山听了陈大跃仔细地介绍了一下期刊的情况。

陈大跃更倾向于他指导许青山把这篇论文修改得更加完整和深入,把深度也增强之后,他很看好这篇论文能够投递到《Probability Theory and Related Fields》/《概率论及相关领域》,简称《PROBAB THEORY REL》,缩写PTR。

“我老陈在国际统计学与概率论领域也是颇有名望的,你小子可能根本没有办法想象我老陈的人脉。”

“这PTR啊,我跟他们编委的编审委员法比奥很熟的,以前我在UCLA读博的时候,去开了个学术会议,那时候就认识了法比奥”

陈大跃开始给许青山大吹特吹自己的影响力和学术界人脉。

许青山听得很认真,还时不时地回应几句,表示自己的认可和崇拜。

学术界啊。

在还没有走到顶端的时候,谁说这里没有人情世故呢?许青山这种混社会出来的,面对学术界这帮人,更是清楚他们想要什么。

该不该说。

许青山觉得他们之中一部分人,像陈大跃这样的,有时候还是比较纯粹的。

他们追求的是来自自己所研究的领域的幸福和愉悦。

“青山呐,你没接触过期刊,你可能不太清楚这PTR的水平啊,这可不是普通的期刊。”

“PTR是SPRINGER HEIDELBERG出版的专攻统计学和概率论的学术刊物。伱看名字就知道了,只要是统计学概率论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研究都可以投稿,但是标准其实挺高的。”

“从1962年创刊到现在,一直都在国际一流水平,影响因子、SJR指数一直都在2以上,H指数也一直很高,也入选了SCI。”

“你不要看影响因子只有2哈,国内多的是大学教师只能发国内影响因子不到1的期刊。”

陈大跃生怕许青山觉得自己在他的事情上不够上心。

“老师,没事的,你能安排给我的,肯定就是我现在这个阶段能接触的最好的,而且”

许青山的声音很是真诚,让人听不出来半点虚伪恭维的感觉。

“我觉得,如果没有老师的大力帮助的话,我这篇应该也就是顶多发到国内的期刊上吧?我这还是蹭了老师弟子这个身份的光。”

许青山态度很是谦逊。

但最让陈大跃欣慰和开心的是,许青山话里话外透露着对于自己弟子身份的认可,这是完全认下来了?

我概率统计系终于要翻身当主人啦!陈大跃心中狂喜。

“放心!青山,老师每个地方都给你批注好,到时候你记得千万不要把我写到共一去,老师挂通讯作者就够了,这篇成绩你要留着自己用。”

“老师现在已经不需要这些身外之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了,但对于你来说,一篇独立完成的SCI顶刊独立一作会是你学术生涯很好的起步。”

陈大跃也开始给许青山讲了讲,接下来要给许青山安排怎样的学术路线和社交路线。

“只不过,我们毕竟是做学术的,社交是次要,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学术水平,所以后续概率论其他课程的学习,你可千万不能放下。”

陈大跃聊完,还是郑重其事地和许青山说道。

“嗯,我明白的,老师。”

“向上社交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自身的实力水平。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有向上社交的真正基础。”

许青山很是淡定地回答道。这种人生道理,他不一定比陈大跃差。

“很好!老师很期待你的学习成果!”

“记得按照我给你的批注好好增加,然后再把文章自己用英文重写一遍,我记得你的英语基础不差,一定要记得是重写,如果是纯翻译,在文字表达上就会有漏洞和缺陷,知道了吗?”

“知道了,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

许青山面对陈大跃的循循善诱,一直都是虚心听讲的态度。

尽管有不少东西,陈大跃已经在前面说过好几遍了。

但许青山没有任何不耐烦。

“行了,加油,好好干!”

陈大跃比许青山还兴奋。

挂断电话。

许青山吐出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的悟性和天赋在接下来的阶段依旧有用,而且看样子,似乎比在自己高中阶段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其实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许青山的这种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悟性的提升,在面对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时,依旧需要通过考试技巧和学习方法来将整个学习的广度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里。

就像是要架构起来整个知识框架,所需要的是重复的基础工作,夯实基础。

但在进入大学阶段,或者说进入接触学术研究阶段。

他需要学习的是巨大知识树上的一根枝桠,甚至是这根枝桠上一根幼苗,属于是对点式的深研。

在这种场景里,专精式的研究,更能够体验出一个人的智力和学术天赋。

至于为什么历史上很多科学家都是多科全才,包括许青山之后的发展路线应该也是朝着全科大牛的方向发展。

是因为他们的智力和学术天赋,能够帮助他们快速地掌握一门细分领域的学科,花费的时间并不长,随后再把时间放到其他学科去。

而他们对于每个大领域学科的基础掌握又很扎实,寻找到学科之间的共性,掌握得自然也更快。

所以无论是想要成为专才,还是成为全才。

都是需要先找到自己的主营领域深耕。

很多博士生,博士论文写的其实并不是自己喜欢和最为擅长的领域,而是自己导师的领域,这样方便做出指导。

所以很多致力于学术发展的博士生在毕业后,去应聘教职的时候。

院校会很关注这些博士生在博士毕业之后,所选择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是否完全延续之前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最好是能有自己深入了解的方向,但是又不能脱离原有的学科基础太远。

许青山暂时不需要想那么远。

他可没打算留在京大任教。

那是凡人的选择。

至于陈大跃提到的这些资源和人脉。

嗯,确实很好。

但接下来,就都是我许青山的了!

谁说京大的学生就只能有一个老师?又是谁说京大只能修一个学位?只要学分拿够,考试全满,论文满足,难道京大还能不给人发学位证书了?不发就不发,有的是学校愿意给许青山发。

许青山把擦完的毛巾搭在椅子边,自己就这么坐到桌前,继续用电脑开始接收陈大跃给自己发来的修改意见,并且新建了另一个文档,用来写英文版的论文。

而且这一次他还把LaTeX下好了。

其实昨晚就下好了。

昨晚他熬了个通宵把这篇论文干出来,用Word写了老半天,发现还是LaTeX方便,自己跑到华清的水木论坛里去找帖子整了一个,环境文件也都配置好,才有了陈大跃看到的那篇优秀论文。

说来说去。

搞数学的写论文果然还是没法脱离LaTeX。

当然。

如果陈大跃知道这是许青山一晚上自学LaTeX操作和技巧写出来的论文,估计也不会太惊讶。

他现在的心理阈值也被许青山抬得挺高的了。

只要许青山现在不是来搞个解开什么猜想、变革什么马氏链,陈大跃觉得自己都能坦然接受。

天才嘛,做点离谱的事情都是挺正常的。

人家高斯一晚上就整出来“高斯公式”,直接成为了高中数学的基石么?许青山跟人家高斯比起来,还是弱了不少。

当然,陈大跃没意识到,自己开始拿着许青山跟这种数学之王比较的时候,许青山就已经赢过太多。

原来火车上码字也能晕车的啊头好晕啊,不过还是能日万,我真猛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