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 第523章 九张嘴巴啊

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第523章 九张嘴巴啊

作者:土豆三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8:54:29

第523章 九张嘴巴啊

“有用的,有用的,我们知道你们搞研发的很辛苦,这是对你们的一点补偿,还请陈厂长帮我们这个忙啊。”后面的谢科长收到杜厂长的眼神后马上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个鼓鼓的信封,上前一步就往陈实诚的挎包里塞。

“住手,你们这是什么行为知道吗?不要搞这些歪门邪道,有这钱,还不如从我们这买上一辆摩托车带回去研究研究呢。”陈实诚顿时满脸通红,这是在贿赂他这个干部呀,太不像话了,他连忙掏出信封扔在茶几上,头也不回的摔门而出了。

“厂长,这下怎么办了?”谢科长傻眼了。

“嗐,我也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回去吧,还是得让局里找部里协调了,只是我们的努力白费了。”杜厂长无奈的叹气道,虽然能够通过部里让红星摩托车厂对他们进行技术上的支持,但他们想独立办厂的愿望肯定是会落空的。

陈实诚出来后长舒了口气,那厚厚的一个信封少说也有上千块钱,能抵制住诱惑还是给自己点了个赞,看到展台前依然聚集着好多人他又重新露出了笑容。

“陈厂长,还是你来吧,握笔真的比握车把累多了,哈哈。”王向东连忙起身笑道。

“哈哈,辛苦你了。”陈实诚笑着接过了笔。

到晚上吃过饭陈实诚就带着他们几个出去逛街了,他怕再有人找上门来,还是躲开点为好。

王向东也找了个借口躲开了,他独自往黄浦江那边去,看看沪市著名的十六铺码头。

十六铺码头,是沪市外滩最著名的码头,拥有百年历史,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沪市的水上门户。

这里就是漫长的外马路,一边就是联绵的仓库和商铺,另一边就是长江,没有防汛堤岸,只有铁栏杆,船就这样靠岸,货物就这样上下装卸,涨潮时江水还会漫上马路,但为了方便就不会害怕了。

十六铺码头可不是字面上的意思,沿江下去总共有四十多个码头,对应的是通往各个城市甚至国外,也都冠有名称的,以免上错了船。

这时候还有大轮船靠岸,这是外轮吧,现在可没有集装箱,所有的货物都是依靠人力装卸的,从甲板上把麻袋扛到岸上,装货的也多是板车,有的就直接扛到对面的仓库,按货物的不同四下散开。

不辞辛劳的还是码头的船工和搬运工,他们卖力的挣着血汗钱,虽然辛苦,但脸上依然洋溢着笑容,有活干就有钱挣有饭吃。

十六铺的各个码头对应着各地不同的货商,鲁人做杂粮和蚕茧、徽人做茶叶和笔墨、赣人做布料和药材、浙人做丝绸和酒水、闽人做大米和木料、粤人做烟草杂货和买办等等,不一而足,这里就是全国各地商品的流转地、通商口岸、水陆货运的枢纽。

外马路的沿街建筑多是低矮的平房,完全不同于里面的高楼大厦,这都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十六铺码头作为江海大关,解放前一直笼罩在炮火之下,但通商还得延续,所以被摧毁后就得马上重建,码头依旧履行着它的职责。

王向东边走边看,看到商铺就进去瞧一眼,看到稀罕的就出手,吃的穿的用的,他手里拎着的两个旅行包也一直在不停的装着,可就是装不满。

也不知道走过了几个码头,这时王向东来到一家铺子前,看到敞开的店里灯还很亮,里头有七、八个孩子坐在矮凳上,手里灵活的编制着手工,他就好奇的跨进了门槛。

铺子还是挺大的,有三十多平方,只在墙角处有个木制柜台,其他地方都是空的,也不能说空,两面墙上挂着各种藤条编制的日常用品,有藤帽、藤篮、簸箕、笸篓等,靠墙还摆着几个小矮凳和藤条箱子。很明显这里是个藤条编制的手工作坊,只不过干活的都是小孩子,看着都没超过十岁的样子,最小的可能才三岁左右了,铺子没有名字,应该是家庭作坊了,这都是使用童工,街道办允许吗?“爸,有客人来啦。”

一个女孩看到王向东进来就转头喊了声,其他孩子也只是看了眼又埋头干活了。

“来了,同志,你看有需要的吗?”

这时从里头走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看来这里面还有后院。

“同志你好,能把那个藤帽拿下来看看吗?”

“诶,好的,你看看怎么样?”

男人过去把藤帽取下来放在柜台上,王向东也不急着看,掏出牡丹烟递了一支过去。

“爸,店里不能抽烟,你跟客人去外头抽去。”马上有人反对了,还是刚才那个女孩。

“哦,同志,不好意思啊,咱们坐外头去好吗?”男人挠了挠头说道。

“正好,那咱们去外头聊。”王向东点头了,正好问问他这里是啥情况。

男人叫江无边,是码头的搬运工,他这个铺子相当于一个小型孤儿院了,已经收养了有九个被遗弃在码头上的孤儿,最大的就是刚才那个女孩,十岁了,叫江尚三。

“同志你别见笑啊,我也没啥文化,这些孩子就是按顺序取的名字。”

“既然是孤儿,你怎么没送街道办啊,你养得过来吗?”王向东好奇了,九张嘴巴呀,你这编制藤条物件能卖几个钱啊,他帮扶几家贫困户都被人说道,你这也太张扬了吧。

“街道办已经顾不过来了,去年还往北方送呢,这两年南方的水灾没停歇,孩子养不了就往码头扔,老九就是上个月扔我家门口的,我们两口子也没孩子,那就接过来养呗。”

“我们也不图啥名声,我们两口子打小也是跑船的收养大的,后来继承了这个铺子,人嘛,总有感恩的念头,其实也有些私心,江家把我们养大,我们却没给江家生儿育女,这些孩子既然是在码头上捡的,那就当是我们江家的了,街道办也同意了,其实还是我们赚到了,哈哈。”

“再说了,我那口子会编藤条,我做搬运工,加上街道办给的补助,孩子们也懂事,总能有口饭吃的,所以我们就养着了。”江无边很坦然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