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370章 瓮中之鳖

初唐:砥砺前行 第370章 瓮中之鳖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370章 瓮中之鳖

第370章 瓮中之鳖

燕平看着山下进攻的唐军,看着请求支援的兵士说道:“回去告知大王,我这边走不开,让大王尽快上山支援。”

支援的兵士一脸呆滞,脑子里一片空白。

燕平却没有时间理会对方,而是看着面前吃人的战场。

山脚下负责进攻的赵持满抬头眺望着乌鸦岭。

乌鸦岭并非直上直下的高坡,而是高低起伏不定丘陵沟壑纵横交错,环境十分复杂。

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部队都无法形成整齐而密集的阵势,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只能不约而同地采取部队小编制试探着前进。

唐军以小部队分散进攻,而他以小部分分散防守,便如撒豆子一样,随处都可以看到兵卒交战的场面,到处都是血腥的战场。

赵持满站在山脚向上眺望,微蹙着眉头,进攻的情况实不乐观。

论及战斗力,确实能够看出唐军是占优的。

但百济叛军有着防守的优势,还处在高处,有着上打下的优势。

且正如百济最先谋算的那样,乌鸦岭碎石遍地,坑坑洼洼,登山作战不便,极耗将士体力。

面对种种劣势,纵然唐军悍勇无匹,进攻也不顺利。

此刻战斗几乎是在山岗的各个地方同时展开,叛军以同样的小队从矮丘、林木涌现出来,双方士卒在坡上遭遇,拼杀得异常惨烈。

赵持满眼神一动不动的看着山岗上拼杀的士卒,直至逐渐归于寂静,山坡各处躺着数以百计的尸体,使得山坡上红白绿相互辉映。

红的血,白的碎石,以及春日里冒出的绿草。

只是第一轮进攻,不过小半时辰,近乎三百兵士就这样消失在这山坡上。

“赵游击,末将无能,请将军降罪。”

一位浑身血污的校尉跪伏在地,满脸愧色,叩首请罪。

校尉名叫鲁明,河北人氏,年初调到赵持满麾下效力。

尽管房仁裕在百济干的并不好,但他威严有度,又是军中宿将,最开始打了一连串的胜利,已经累积了不小的威望。

军中的生态社会与其他地方不同的。

除了要有战绩军威以外,还得有资历……

这一切房仁裕都有,而陈青兕固然在北地有些军功,但并未亲自上阵,充其量就是出了个计策,胜负是黄河寿打出来的,未必就当的真。

他突然空降,取代房仁裕,军中兵士,多多少少有些不服,只是陈青兕握有生杀之权,不敢表示出来。

有人为房仁裕抱不平,对于陈青兕带来的人也存有敌意。

程务挺还好,自身战绩过硬,又有程名振这位父亲,待遇会好一点。

赵持满就被差别对待了。

不过赵持满为人仗义豪爽,最擅结交朋友,上可与士绅论大道情调,下能同三教九流谈黄赌,社交技能点满。

原本不待见他的团校尉鲁明将之视为知己兄长。

鲁明知军中人对赵持满怀有看法,也知军中以军功实力说话,此次分配到攻山的任务。

鲁明便想亲自为好大哥证明,主动请战。

一开始还很顺利,但随着山坡陡峭,碎石路滑脚难行,他们体力渐渐不支,最终不得不败退下来休整。

赵持满将鲁明扶起,说道:“兄弟说得是什么话,没有兄弟的探底,我还想不出对策。好好休息,下一轮,你我兄弟并力,一同进攻,拿下这片山岭。”

他想了一想,说道:“来人,去向大都督请援,调拨一些强弩手来。百济人善山林作战,需要一些强弩手减少伤亡。”

陈青兕得到赵持满传来的消息,二话不说,立刻下令,道:“立刻准备五百匹马,选五百最精锐的弩手,策马前去支援。”

唐军兵士大多都擅骑。

这跟唐军的习惯有关系。

唐朝对马政极其重视,将士出征几乎人手可得一匹马代步,即便是步卒也是如此。

不过百济这地方悬壶海外,当地多山多林,无法自产草料,战马、粮草运送不易,只能消减军马数量,减少后勤压力。

做好了这一切安排,一直沉默寡言的黑齿常之说道:“乌鸦岭并不好攻。负责防守的燕平是燕家人,他家当初就是靠着乌鸦岭的石场再度崛起,对于乌鸦岭最是熟悉。由他防守,赵游击很难占得便宜。”

“我知道!”陈青兕眺望着乌鸦岭的方向说道:“我不需要他占便宜,只要能够拿下乌鸦岭就好。此战关键就在此处,只要能够拿下乌鸦岭,再大的伤亡也值得。”

乌鸦岭,山脚。

赵持满看着策马赶来支援的五百强弩手,眼眸中也透着一丝刚毅。

大都督如此支持自己。

这乌鸦岭,今日必须拿下。

赵持满先拉着领队的弩手一阵寒暄,亲昵地拉着他,说道:“好兄弟,你看这山头,起伏不平,上山下下的,还有很多石坑,矮树、灌木。你从这里看,瞧不见一个人,但只要我们的人上去。那群狗娘养的叛军就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我想到一个法子,我亲自带人冲锋,伱就在后面压阵。贼人一旦露头,你先射他娘的,我随后领着兄弟进攻。”

“这山坡是块硬骨头,也不指望一口气就拿下。你我相互配合,你射一轮,我冲一阵。然后修整等你装填弩矢,相互配合,一个山丘,一个要地的进攻,层层而上!今日拿下这乌鸦岭,所得所有赏赐,都请兄弟们饮酒。”

强弩手校尉韦涛听赵持满如此热情豪爽大方,也没有理由拒绝,颔首道:“听赵游击的。”

赵持满从身旁亲卫手上接过一面大盾,高声道:“今日一战,绝无退路可言!我赵持满亲自领着你们征服每条山沟,每个山坡,然后站在山岭上,清点叛军首级。”

他待人以诚,麾下将士都喜欢这位豪爽大方的上官,见他亲自上阵,高昂的斗志瞬间点燃。

震天的战鼓重新擂响,新的攻势在强劲弩矢的呼啸中开始。

赵持满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先让强弩手压制,然后突击,亲自率部冲上山坡山岭,与贼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没有花俏的手腕,就是强攻死拼。

一轮接着一轮,一波接着一波,进攻猛烈至极。

乌鸦岭上的燕平此刻手足冰凉,手中拿着水壶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目光所及之处,唐军如猛虎一般在丘陵和沟壑之间突击,在这突击的过程中,他们不断有人倒下,但踏着敌我的尸体鲜血,犹自前行。

这个时候的唐军,就如一柄大锤,一下又一下的锤击而来。逼着他们只能不断地搏命、搏命、继续搏命。

燕平心头在滴血,他手上的三千兵士是燕家最后的精锐。

没有了这些精锐,燕家的地位将会受到动摇。

但燕平更清楚此刻他不能退,一步都不能退。

现在的战场局势是自己的大王正在拼死向乌鸦岭这边移动。

如果在他们赶到之前,唐军抢先一步拿下乌鸦岭,那结果不堪设想……

可面对这种毫无花哨的进攻,燕平完全没有把握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喊杀声在不断迫近。

手上的兵士濒临枯竭。

山岗下面,高举着大唐旌旗的军队,依旧无畏无惧的前冲。

燕平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但全无办法,他已经将自己的亲卫都派出去了,手中没有多余的兵力。

便在他打算亲自下场的时候,忽然发现兵卒向他们这边奔逃,原来面对唐军这样接连不断的进攻,不要命的强攻,一部分人扛不住了。

燕平将手中水壶丢下,拔出腰间佩刀,大:“稳住!”连续砍翻三个逃兵,却发现根本不顶用,兵败如山,数十成百的士兵在向后面逃窜。

而他原本的督战队已经派到了前线杀敌,现在已经成为了逃兵的一员。

握刀之手微微颤抖,燕平知道无力回天,也跟着一起逃了。

乌鸦岭另一端的采石场。

程务挺依旧奋勇厮杀,他一次又一次的领着骑兵冲击扶余丰的军队,杀的浑身浴血。

但百济复**上下坚守正武的军令,抵抗却不恋战。

边打边向乌鸦岭移动,程务挺终究只有一千余骑兵,而百济叛军却足足有三万。

就算三万头猪,程务挺都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将对方拦截,何况是活生生的人。

程务挺有些不甘的看着已经开始登山的百济军,一口钢牙几乎要咬碎了。

尽管凭借地利骑兵的优势,他对于百济军发起的十余次猛攻,杀敌数量只怕已超过了己部的总数。

这傲人的战绩,足以向任何人交代。

可是那股不甘,还是让他胸口憋闷,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扶余丰站在山坡处,面色惨白地回望山脚下已经停止进攻的唐军骑兵,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在突围的时候,他被各方护卫包围的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战况如何,只是听到不断的有喊杀声于哀嚎声传来。

扶余丰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吓得腿都软了,直接走不动道。

还是鬼室福信背着他走的。

直到此刻,扶余丰才放心下来,看着山脚下的程务挺,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撑着发软的腿,笑道:“此子颇为勇悍,若是为我所用,那该多好。”

和尚道琛立刻附和,说道:“我们已经脱离危险,上了这乌鸦岭等同立于不败之地。待形势转变,就是我等取胜之时。”

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他还是知道忌口的,并没有说出倭国会偷袭熊津的话。

他接着道:“届时,唐军一溃千里,这位小将军也将是我等阶下囚,可谓大王所用。”

他们危机解除,放松下来,开始相互憧憬美好未来。

正武安排好殿后之事,回来见扶余丰、道琛、鬼室福信正在指点江山,忍不住道:“大王为何还在此处顿足?”

扶余丰听正武语气严厉,略有不快,但想着对方的在军中的威望,说道:“在等将军一起登山。”

正武气急败坏道:“大王,我军受唐军阻截,为何山上的燕将军迟迟不援?”

扶余丰怒气冲冲道:“本王也想知道,若非有鬼室将军护送,本人或许已经遭遇不测。”

正武一口气闷在心头,险些气背过去,一下子未缓过神来。

还是道琛反应迅速,叫道:“难道唐军正从北麓进攻乌鸦岭?不可能,那里地势复杂,极其难攻。短时间内,不下血本根本不可能拿下。”

正武却绷紧着一张脸,之前他未察觉,直到快抵达乌鸦岭山脚的时候,未发现任何援兵,他才意识到一件事情。

唐军有可能正在从北麓进攻乌鸦岭,只要他们抢先一步拿下乌鸦岭,就能够将他们困在充满碎石,难行的山腰。

到那时他们便如瓮中之鳖……

正武为自己这个想法吓了一跳,这是一场遭遇战,他不敢相信有人在这种突发情况下,第一时间察觉胜负手。

可真要这般,一切休矣。

正武这边是心急火燎,扶余丰一行人却是悠哉悠哉,哪里还压得住火气。

那一瞬间,他甚至都后悔起兵造反了。

“不管怎么说!还是先上山为好!”

鬼室福信也想到了可怕的后果,浑身如坠冰窖。

他们不敢有半点耽搁,火急火燎的登山。

当他们铆足劲,即将登顶的时候,在他们的上方出现了一支军队,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利器,扣动了扩机。

刹那间,漫天的弩箭越空而来!

他们之前已经见识过唐军弩箭的威力了,但那只是马弩,而此刻乌鸦岭上的唐军,手中的强弩却是步兵弩单兵携带威力最强的伏远弩。

伏远弩有效射程是三百步,威力之大,可以穿人透甲。

此刻唐军与最先头的百济兵相距不过百步,而且唐军还至上而下的射击,根本不给百济军反应的时间机会。

细小可以轻易穿透铁甲的弩箭几乎毫无悬念的穿透百济军的身体,往往一箭能洞穿了两三人……

只是一轮射击,本就因为登山而气喘吁吁的百济兵如同被割的麦子一般,一片片倒下,向山下滚去。

上下间乱作一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