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32章 天塌不下来

初唐:砥砺前行 第432章 天塌不下来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32章 天塌不下来

第432章 天塌不下来

陈青兕啼笑皆非的看着有些痴心妄想的蚊屋国王以及中臣大辉。

受自己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唐王朝比历史上那明面华丽,内部却因战略失策,导致内部松动的大唐不同。

战略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唐王朝,比历史上同一时期的朝廷强大太多。

历史里唐高宗的封禅固然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也远不及今时今日。

陈青兕存在的这个时代,唐王朝完美的继承了贞观时候的威势,四方出击,招招致命。

不再有国家敢有二心,反之觉得与有荣焉。

能够得到李治这位天朝皇帝陛下的邀请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为了能够在座次上进一步,那是绞尽脑汁。

陈青兕身为封禅使之一,他近半年就没少受到这方面的诱惑。

为了能够提升国家的地位,不少来自四面八方的藩属使者以各种方式送礼。

金银珍宝这些身外之物,陈青兕不太看重,但那些精通各国绝技,拥有各国风情的娘子,实在是一大考验,险些让人把持不住……

倭国现在国内分裂,又有守旧叛军威胁,一直以来对中原华夏就不亲近,还曾妄想取代中原,建立一个以倭岛为中心的宗主国制度。

就这样的倭国,别说上席,跪在半山腰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倭国的石见银山确实对唐王朝的经济有大影响,还是有一定利用价值的。

可以考虑在半山腰给他们一个位子……

念及此处,陈青兕脸上带着几分为难,说道:“这不太好办。你们也知道,倭国是什么情况。倭国与我大唐原本相处得还算融洽,长安至今还有贞观年间留下来学习的遣唐使与留学僧。”

“可你们又是如何报答朝廷的?”

“不宣而战,以卑劣手段扶持百济叛军,还意图偷袭熊津。陛下对于倭国,实无半点好感。”

中臣大辉也很是羞愧,道:“这些都是二臣中大兄惹的祸,与大王无关。大都督……”他俯首叩拜,诚恳道:“我们对天朝皇帝陛下的忠心,经受得起天照大神的考验。”

一直不敢说话的蚊屋国王也在这时叩首道:“今日的倭国,非那时的倭国。倭国上下以感受天朝之恩威,希望希望大都督能够转告陛下,我倭国世世代代臣服天朝……”

陈青兕看着跪伏在面前的两人,叹道:“也罢,你们的心意,我会告之陛下,也会帮伱们说两句好话。具体会是什么结果,就看天意了。”

他说的为难,其实李治压根就没有将倭国放在眼里。

如果不是有一个石见银山,就李治的性格,都懒得看倭国一眼。

在万邦来贺的今日,倭国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

压根不值得特殊对待,丢在诸多小国之中,泯然众人便好。

随着大食国的使者抵达洛阳,此番封禅有礼部登记在册的诸国使者尽数到达。

李治也在随后宣布了封禅动身的日子。

十月一日。

由钦天监算出来的好日子。

对,就是那个抓到麒麟现世的钦天监。

东宫,詹事府。

封禅的日期传到了长安。

李敬玄单独寻到了张文瓘:“张公,陛下动身的日子已经定了,就在十月一日。”

张文瓘道:“陛下此去泰山,诸多事情政务,必然传到东宫,由太子处理。你我肩负重任,得更加上心才是。”

李治前往洛阳,将长安的事情交给太子李弘监国处理。

这个时候大唐政治机构是分作两处的,一个长安,一个洛阳。

各地政务,四品以下官员的事情由长安太子府处理,四品上的政务,李治在洛阳处理。

李治车驾东行,三品以下的公务都将转入长安东宫,李治只需要在路上与随行宰相一并掌控大局。

这是东宫首次处理如此重大的事务,对于年少的太子李弘是一大考验,对于他们东宫也是如此。

李弘仁厚,东宫上下莫不爱戴。

张文瓘身为东宫太子之下的第一把手,压力自是最大,也做足了准备。

李敬玄看着一脸严肃的上司,低声道:“还有一则消息,据说陈尚书负责整支队伍行程安稳。”

张文瓘微微摇头,颇为感慨的叹道:“陈尚书乃当世英杰,向有急智,懂得应变。他负责此事,合适……”

对于陈青兕,张文瓘情绪复杂。

陈青兕的理念,张文瓘是不认同的。

张文瓘是最正统的孔孟门徒,并非董仲舒修改过了孔孟学说,而是先秦春秋战国时期,最原始的孔孟学派。

对于天下,张文瓘的态度是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来管理人民。

治理国家,应该以民生为主。而不是为了君王的荣耀,四方征伐。

止战休戈,固守华夏应有之土地,护卫中国应有之百姓,方才是为官之道。

百姓缴纳之税赋,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非将百姓的血汗钱,用于开疆扩土的征伐之上。

张文瓘也因此信念成为庙堂上止战休兵的领袖,他对于一位求战的将帅很是讨厌,但陈青兕却是例外。

陈青兕统兵在外,会顾念民生,注重地方生计。

便如北方的三受降城,每年为朝廷节约上万兵卒的军费。再如百济、倭国的东北经济圈,还有石见地区的大银山,也为朝廷节省了不少的军费。

这一点即便是战神苏定方都做不到。

但陈青兕又有几人?

张文瓘遗憾明明是文儒领袖,应当将一切心力用在治民安民之上,却走了歪路,将一身本领用在了歪门邪道之上。

李敬玄见张文瓘并未领会自己的意思,加重了语气:“张公,此次封禅规模之大,前无古人。陈尚书纵有天纵之能,只怕也难以面面俱到。不如?”

“住口!”张文瓘当即喝止,说道:“封禅乃国之大事,任何疏漏,都将影响国体,休要胡来。”

李敬玄赶忙低头认错,不敢再言。

张文瓘让李敬玄退下。

李敬玄躬身而走,直到消失在视线之外,方才恼怒的甩袖而走,低声道:“张公一切皆好,唯独迂腐了些,继续这样下去,怕是不妙。陈贼一旦得势,还有我们什么事情?”

李敬玄对于张文瓘极是敬重,可对于他的手段,却不认可。

李治身体异样,人尽皆知。这些年用心培养李弘,目的亦很明显。

身为潜邸之臣,李敬玄已然在心底盼望着上面的那位早些驾崩,他们东宫的这些臣子可以趁势而起。

但陈青兕的存在,显然挡住了他们东宫的路。

李治若要托孤,就庙堂的这情况,陈青兕必然是其中之一。

李弘对陈青兕极有好感,到时候李弘是偏向他们,还是陈青兕?

此番在武皇后的引导下,李弘私底下求助陈青兕,让李敬玄心里扎了一根针。

寝食难安。

“陛下如此重视封禅,陈青兕若在此事上出了差错。岂不是一桩美事?张公仁德,不善此事,便由我来吧。”

“一切……为了朝廷,为了太子。”

李敬玄脚步越发的坚定。

洛阳紫微宫后苑。

武顺气急败坏,又不得不压着火气说道:“皇后殿下,你也不站出来,帮我说句话。那个贱人,竟敢羞辱我,下次见了,我要撕了他那张嘴。”

武皇后淡淡的看了自家姐姐一眼,轻笑道:“自己做得的,还不许人家说了?”

今日在宫里闹了一出不小的笑话。

事情的主人公就是韩国夫人武顺以及拂林国大公雷利加利亚·加蒂的夫人伊林娜。

西方的文化与东方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

东方的文化含蓄,尽管上流社会一样的混乱肮脏,有着脏唐臭汉一说,但从不拿在牌面上来说,而且还会多加掩饰。

而西方不一样,他们的风气更加开放,关于情爱方面的事情能够放在明面上来说。

地位越高之人,常以自己的私生子与情妇多而荣耀。

身为他人情妇的女人,也没有什么羞耻感。

武顺的情况在西方的文化里就是情妇。

此次远来的外国使团里,不少人都携家带口的,将家眷也带到东方来体验不一样的异国风情。

武皇后身为大唐国母,自然得款待这些使者的家眷。已经多次设宴,向各国女眷展示东方的待客之道,风土人情。

毫无疑问,武皇后的能力,完美的履行了身为皇后的责任。

武顺也在宴会中结识了一位拂林国的金发贵妇伊林娜。

两人相交默契,只恨彼此不识对方语言,只能通过翻译官交流。

在交谈的时候,武顺多次听到“MANICUS”这个词。

这个词在拉丁语里是情妇的意思,伊林娜知道武顺是李治的情妇,所以两人交谈的时候,提起李治伊林娜就会用上这个词。

拂林国也就是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离大唐太远,朝廷里懂得拉丁语的大臣不多,只有个别几个,水平也很一般。

他们作为翻译,自己都无法很好的理解“MANICUS”这个词的意思,又或者知道了不好意思说,自动搪塞过去。

为了应对这种言语不通的情况,在李绩、陈青兕这些封禅使的安排下,礼部从凉州、西域聘请了一些懂得彼此方言的商人。

渐渐地“MANICUS”就是情妇的意思随着翻译人员的就位,开始为大众知道。

然后伊林娜多次喊武顺情妇的事情也渐渐传开,关键武顺还应答的很痛快,成为洛阳上下茶余饭后的笑话谈资。

武顺这暴脾气哪里受得了这种屈辱,今日一早就跟好友伊林娜开撕。

伊林娜本就是北欧悍妇,哪里会惧武顺?

两个泼妇,语言不通,但是对骂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就差没有动手了。

武皇后这一声轻笑,让武顺一下子没了脾气,尴尬了半晌,支支吾吾的说道:“我,我这不是帮着皇后殿下,看着陛下嘛!您现在是陛下的左右臂膀,替他分担庙堂之事。姐姐这是帮你看着那些不安分的狐媚子……”

武皇后也懒得理会这个已经让自己拿捏住的姐姐,自语道:“今日你们这一闹,倒是给本宫提了一个醒。也许,本宫该得一场病了。不管成不成,舔舔乱也好。”

在十月一日这天,正式下达了起驾东进的命令。

也是在这一日,前无古人的封禅队伍开始向泰山进发。

别的不说,仅是车乘就连绵数百里,李治率领文武百官、扈从仪仗,武皇后率领内外命妇,还有大食、拂林、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等国的使节和酋长,还有德高望重的乡绅士人……

数以十万计的人流沿着官道由西向东而行。

陈青兕站在高处,看着头尾相连无边无际的队伍,看着天上翱翔的雄鹰,说道:“恨不能化身为雄鹰,于这高空之上,将这千古盛景,一览眼下。”

心里却是在想,如果有一台无人机该多好,将此情况全程录下。

也不知未来还不会有今日的盛况。

历史上是没有的,此次封禅规模之大,成为了绝响。

倒不是因为后人不如前人,而是因为出了一个奇葩,拉低了封禅的标准,导致后人都不好意思来了。

陈青兕一个人感慨万千,在他身旁的周奎、殷铭却急得满头是汗。

“陈先生,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发这感慨?保不准,暗中的宵小,已经开始行动了。”

就在李治御驾动身的前两日,殷铭突然从长安来访,说是有要事相商。

殷铭听到了风声,说有人想给东行封禅的队伍中,制造一点小麻烦。

此番看到这前后数百里的庞大队伍,整个人都麻了。

这怎么找?

怎么防?

近乎十万人的队伍,还都是一些王孙贵族,文武大臣,士绅命妇,千金小姐,要管着这些人的吃喝拉撒睡,本就是难于登天的事情。

现在居然还有人潜伏其中,寻机闹事挑事,这……

周奎、殷铭便如两个小太监,急得无所适从。

陈青兕却伸了一个懒腰道:“天塌不下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