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33章 聚众力,办大事

初唐:砥砺前行 第433章 聚众力,办大事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33章 聚众力,办大事

第433章 聚众力,办大事

陈青兕胸有成竹并不是装的,对于自己即将面对的情况,他早有心理准备。

在从李绩那里接下任务的时候,已经知道此次任务很不简单。

原因无他,经过百济的历练,陈青兕对于军事上的不再限于纸上谈兵,而是一个真真知兵之人,统帅过数以万计的军队。

以事实而言,有些吃力。

在楚汉时期,刘邦、韩信有过一番对话。

刘邦问韩信,自己能领多少兵马。韩信回答十万,然后又问韩信,他能领多少军队,韩信的答案是多多益善。

简单的对话,却将统兵作战的关键说通道明。

统兵作战,最先掌握的不是如何上阵破敌,而是如何统领好你手上的兵。

处理成千上万人聚在一起的吃喝拉撒睡绝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何况上十万,百万之众。

此番一同封禅的人数破万,但掌控他们的行动轨迹难度并不亚于统领十万兵马。

因为军队有军队的规矩,而封禅的队伍可没有那么多讲究。

且不说李治、武皇后这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帝后组合,即便是公卿大臣,贵戚命妇,千金小姐又有哪一个是好应付的?

管理他们的一路上的吃喝拉撒睡……

谁能不迷糊?

但陈青兕还是接下了,原因无他,四个封禅使就属他地位最低,除了他没有人愿意接下这个雷。

许敬宗不会,李元礼也不会,李绩倒是有这可能,但他身为封禅正使,本就不适合干此事,何况李绩一大把年纪了,哪能让他干这事?

这个档子事,无论如何都避不了的。

既避不了,那就坦然面对。

陈青兕向来不惧挑战,也有扛大事的担当。

当然也不会打无准备的仗……

一扬马鞭,陈青兕心道:“今日便要让那些宵小知道,心思再卑劣恶毒,也无法阻挡开挂的人生。”

李绩坐在马车上,透着车窗看着外边的熟悉的景色,眼神有些迷离,这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勾起了他对过往的回忆……

商洛之地,那是当年瓦岗驰骋的地方……

诚然翟让、李密都非明主,远不及太宗皇帝,但当年的李绩,未尝不是一个有着远大志向的懵懂少年!

这年纪大了,伤春悲秋的感觉更甚以往。

“祖父!看什么呢!”

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的李敬业策马扬鞭,来到近处。

李绩原本的好心情,在见到自己好孙儿的这一刻,立刻晴转阴云。

满是皱纹的老脸,更是挤在了一起。

“你怎在此?”

李敬业道:“孙儿正巧路过,见祖父跳窗远望,便上来打个招呼。”

“混账,公私不分,如何成事?”

李绩突然破口大骂:“禹离家十数载,过家门且不入,你倒好,伱我分别不过一个多时辰,便舍了公事,与某打招呼。怎么了,某是明天就离世,还是怎么的?”

“滚!”

李敬业给骂的大气都不敢喘,若丧家之犬,灰溜溜的逃了。

李绩大有恨铁不成钢的冲动。

他有二子五孙,家丁算不上兴旺,子孙大多都不成器,唯独这个长房长孙弓马娴熟,熟读军略,有他当年几分风采,也最是得宠……

可随着年岁的增长,李绩渐渐察觉到了一点不对劲。

自己这个长孙有能力,但为人轻佻性子冲动敢于冒险,这类人行事往往不计后果,很容易走向一条不归路。而他又没有足够的能力将不归路盘活,最后很有可能带着整个家族一起遭难。

不得不说,李绩看人还是很准的,特地留下一句话“破我家者必此儿。”

因故还有野史衍生了李绩要杀李敬业的故事。

当然都是瞎编的……

李绩深知,李敬业可以大用,但不能独当一面,性格缺陷太重,上面必须有人压着。

陈青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今日李敬业第一次为陈青兕办事,就因为跟自己打招呼分心。

想着年纪相差不了多少的两人,竟差别如此大,不由怒火横生。

看着落荒而逃的李敬业,李绩突然想到李治定下动身日子的当天。

那一天,陈青兕登门求见。

两人一见面,陈青兕就作揖高呼:“英公救我!”

李绩当然知道陈青兕为何而来,负责封禅队伍行程的事情对谁都是巨大的考验。

之所以选择陈青兕,也是想送他一份大富贵。

当然前提是他陈青兕得有能力接得住这泼天富贵。

此次的重担就是考验。

于是,他故作不知,问道:“陈先生何出此言?”

陈青兕道:“一时脑热,领了重担,回去细细思量,越想越是脊背发凉。此番重担,谁都当得,唯独我当不得?”

陈青兕的理由极其充沛,身为寒门出身的勋贵,又是庙堂的文儒领袖,改革科举的先锋,早已成为关东士族的眼中钉,肉中刺。

关东士族门生子弟遍布各地基层,庙堂有之,地方官吏有之。

他们不敢明着了,但故意留个破绽,故意在某件事上不作为,故意挑起一场风波。

整个封禅队伍,还不乱套?

李绩看着委屈巴巴的陈青兕,也想知道这小子如何破局。

以他的眼力见,自然看出了陈青兕在演戏,对方真就一点把握了没有,绝不会应的那般痛快。

也没有陪着他继续演下去,而是让他直接说明来意。

然后陈青兕拿出了一份名单,带着几分委屈的说道:“想要马儿跑,得让马儿吃饱。如此艰巨的任务,靠我一人如何能行。得从六部调集人手听我安排调用。晚辈人微言轻,没那个颜面。只要人到,事情定成。”

李绩接过了陈青兕手上的名单,只见上面写道:裴炎、崔知温、薛元超、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玄同、张柬之、魏元忠、史务滋、李敬业、李元素、皇甫文房、刘齐贤、袁恕己、敬晖、魏元同、王同皎、刘袆之、郑容、骞味道……

足足三十几个名字,其中一部分李绩认识,还有一部分李绩并没有听过。

但李绩认识的那些名字,无一例外,都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好人物。

尤其是李义琰,当年他在太原当任一把手的时候,李义琰只是太原的一小吏,根本入不了他的眼。但就是这一小吏,让他下不了台,当众指出他的不足,揭他的短。

李绩气得险些暴怒,强压下怒气,冷静思量,却发现人家说的极有道理。细细接触下来,发现对方有大才,于是重用举荐。

不过当时李义琰地位太低,他的举荐也只是让他成为一县之长。

但金子始终会发光的,李义琰凭借自己的能力,升迁进入礼部任职。

李义琰只是其中之一,还有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这些人,都是很有名的后起之秀。

李绩看着名单,心中明悟,原来这就是陈青兕的主意。

简单明了,聚众力,办大事。

上鱼龙混杂的封禅队伍太乱太杂,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不可预料的事情。

这些事情有些是人为,有些是意外。

但不管是人为还是意外,都得在第一时间处理,而且得处理的干净利落,不留下口舌。

让一群精英,将网撒下去,将危害第一时间扼杀在摇篮里。

这确实是最笨,又最有效的办法。

只是……

看着名单里的李敬业,李绩越看越是刺眼,自己那孙子,哪有资格入这名单?

摆明了是对方给自己老脸面子……

这也是李绩生怒的原因之一:明明就是一个凑数的,还不好好表现,辣眼睛。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但对于一个开了挂的人,陈青兕就是伯乐中的伯乐。

他明确的知道哪些金子将会在未来发光。

他将大唐未来一半的宰相来辅助自己处理封禅大军沿途发生的各种意外……

如果这样,还不能保证不出大乱,那陈青兕就认了。

“陈先生!”

一个黝黑的人影来到陈青兕的面前。

来人身形不高,但很是壮实,声音如洪钟一般响亮。

他叫郑容,就是那个空降清溪县的县丞,五姓郑家的嫡系子孙。

想当年,他温文尔雅,空降清溪县,风采卓然,现在却满脸风霜,完全没有世家公子哥的风采,但眼神刚毅,顾盼之间,极具威势。

郑容如陈青兕所想的一样,他并没有在清溪县多待。

郑家人派他过来,那是为了给他添乱,他入京之后,郑容也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只是三个月,郑容便受到了调命,离开了清溪县。

但郑容的轨迹却并没有真如他所想的一样。

荥阳郑氏后燕太子詹事郑温的三个儿子为传承之本,长子建威将军、汝阴太守郑晔的后人,号北祖;次子郑恬之后,号中祖;魏平南谘议参军郑简之后,号南祖。

郑氏三房北祖最盛,而郑容正是北祖六房,郑晔第六子北魏秘书监、南阳文灵公郑羲的后裔,北祖幼麟房的嫡系传人,根正苗红。

依照他的家世,理当转入富庶的州县去当任二三把手混资历。

本就是富县,条件得天独厚,混个几年,再去一个发展前景好的州县当任一把手。

郑家有人脉,投入一点资源,那履历想不漂亮都难。

但是郑容并没有走这段路,倒不是他不知道走捷径,受到陈青兕的感召,特地去穷苦之处遭罪。

这不是有志向,是傻缺……

是因为在家族会议中,郑容不愿意配合构陷陈青兕,受到了惩罚,安排到当利县当县令。

当利县位于东海东莱,靠近大海之滨,刚刚遭受水患,情况可想而知。

面对这种境地,郑容欲哭无泪,但想着清溪县的情况,一咬牙,效仿陈青兕在清溪县的举动,亲自号召百姓,打渔晒盐,很多时候甚至亲力亲为。

他的举动感动了当地百姓,成功帮助当利县走出了灾荒,还应帮助当地百姓改良了制盐的方法,帮助百姓致富,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也得到了郑家的认可。

如郑家这样的千年世家,他们对于族内人才的包容几乎无限的。

尽管郑容在陈青兕方面不与他们同一条心,那就避开好了。

郑容终究是郑家人,他的成就就是郑家的成就。

郑容凭借在当利县过硬的功绩,又得到了郑家的推荐,在荣阳当任州府司马,升为中州州府的三把手。

郑容经过当利县的磨炼,为了打渔晒盐,身上早没了世家贵公子的模样,也习惯了新的为官风格,在荣阳也干得风生水起。

封禅东行的车马要经过荣阳的,陈青兕听过郑容这些年的经历,也将他招募至麾下。

看着面前几乎认不出来的人物,陈青兕示意他有话直说。

郑容说道:“有一伙人想要强行拦驾……”

陈青兕道:“可了解了情况?”

郑容道:“了解了,是巩县县令吕令嘉的儿子吕伟,倚仗父势,霸占田地,拆人祖坟,将人殴打致死,闹了两条人命。让地方压下来了,妇人有求无门,受人煽动蛊惑,打算以惊扰圣驾的方式喊冤。”

“事情多半是真的,那妇人就没有想着活……”

郑容咬牙切齿。

其实这种事情,他原来常见,甚至知道他们郑家发展至今,手上也不干净。

只是早些年,在他眼中贱民的命跟草芥一样,根本不值得多看一眼。

但随着这些年深入百姓,感受到民间真正的疾苦,有了共鸣,再见这类事情,怎么也无法从容应对。

“立刻让张柬之去处理……”

张柬之现在是大理寺寺丞,有资格介入此事。

“将妇人安顿好,告诉她,定还她公道。”

郑容颔首:“先生放心,人安抚住了。”

陈青兕微微颔首。

这就是人才的作用。

如果一个庸才遇到这种事情,他处理的不够妥当,没能安抚住妇人的情绪,真让她干出什么事情,或者又闹出一条人命,情况将无法控制。

郑容先一步稳住妇人,然后陈青兕干净利落地将事情处理妥当。

虽算不上两全其美,妇人受到的创伤无法挽回,却也将影响危害降至最低,并不影响行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