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499章 决战起

初唐:砥砺前行 第499章 决战起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499章 决战起

第499章 决战起

哈木加入唐军不过两年,已获得队正之位,自是拥有不俗的勇力,只是面对鬼神,哈木根本没有抵抗的勇气,仓皇奔逃。

其他兵卒也是如此,一群露着雪白牙齿的恶鬼,让人提不起对抗的勇气。

训练有术的他们,在恐惧的支配下,大脑里只有逃跑一个念头。

唐营的守将叫陈大慈,自论钦陵最后一舞,伏埃城险些被攻陷,吐谷浑的可汗说什么也不愿意以伏埃城为国都了,选择了内附,在靠近鄯州、洮州的黄河九曲地,安心的率领民众为大唐放牧。

席君买也就接管了伏埃城,据城地域高原上的吐蕃军。

至于原唐军军营并未荒废,而是重新布置,同伏埃城相互为屏障,以御吐蕃。

席君买的副将陈大慈接手了军营的统帅之责。

陈大慈听到动向,根本顾不得披甲,只是裹了一身御寒的皮大衣就出了大帐。

此刻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他临阵经验丰富,只听前营乱作一团,便知是啸营了。

行军作战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事情,在过于紧张或是过于放松的情况下,突然遇到极其猛烈的进攻,人性的恐惧在黑夜里无限放大,会形成连锁反应。

让整个军营的兵士因为恐慌而失去战斗力,甚至为了活命,丧失基本的判断力,对自己的袍泽挥刀。

这种情况在唐军这边很少出现的。

这一阶段的唐军军事素养极高,兵卒尚武,面对敌人袭营,通常敌人未摸到近处已经发现行踪,然后前营兵卒会被金锣声惊醒,自发的组织战斗。

中军后营的将官也会在闻讯后的第一时间安排军队支援……

一连串的反击流程几乎形成了职业本能。

可现在竟然出现了啸营?

这是什么情况?陈大慈紧绷着脸,无暇多想。

好在唐军素来骁勇,中后军兵士尽管听得动荡,知道情况不利,却也没有惊慌,而是乘机披甲持刀,等候将帅安排。

陈大慈嘴里不住调度。

“胡校尉,你去安抚丙字营……列拒马枪弩阵,待敌来袭。”

“张都头,你去丁字营,同样列拒马枪弩阵,待敌……”

拒马枪弩阵是唐军百试不爽的守营战法,以拒马为盾,大枪架在拒马上,如同刺猬一样,强弩手位于枪阵之后,袭杀来敌。

“徐将军,你去后营调骑兵,给我迂回到前营,敢袭老子的营,从后面干他娘的。”

“其余诸将,安抚本部,随我前去正面迎敌。”

前营既乱,那就不管前营,先稳住中后军,以应对前军溃败兵士的冲击。

“陈将军,有鬼,恶鬼袭营!”

终于,败逃回来的兵卒告知了啸营的缘由。

“去你娘的!”

陈大慈直接一马鞭抽了过去,将对方抽倒在地,抽出腰间佩剑,高吼:“谁敢乱我军心,杀无赦!”

他这话一说完,自己的心都揪了一下。

在正前方,一个个如鬼魅一般的怪物扑杀着玩命奔逃的唐兵……

陈大慈明显感受到周边传来的恐惧。

“鬼……”

“真有鬼。”

陈大慈也是满手的冷汗,只觉得心脏都要跳出了口腔,身子略感僵硬。

陈大慈从军十数年,即便让他一个人面对十倍百倍之敌也毫不畏惧。可这种超出常理的生物,却能让一个不畏死的猛士心底所剩不多的畏惧,彻底激发。

“将军,这真是鬼?”

陈大慈猛地一咬舌尖,生生咬下了一块肉,疼痛与满嘴的血腥略微驱散了恐惧,“他娘的,老子这辈子没当过逃兵,到底是什么玩意,老子亲自会会。你们听好了,我真要是让恶鬼吞了,你们有多远跑多远。要是这些怪物人力可敌,再冲不迟。”

陈大慈猛地一抽马鞭,单骑直接冲向了那一群鬼怪。

“都给我滚开!”

他手中长枪左右挥打,将从前溃逃的唐兵拨开打倒。

驻兵溃败,我自逆行。

挺枪跃马,陈大慈飞快逼近,正想着一枪戳下。

面对的那个壮硕的身影,突然裂开了大嘴,闪亮的白牙骤现,黑白分明,在微弱的烛火下格外渗人。

陈大慈在马背上打了一个激灵,挺枪的手都软了。

陈大慈突然发现自己的坐骑并没有减速,双手拉着缰绳,心中发狠,老子怂了,老子的马没怂。

“驾!”

他操控着坐骑,对着那鬼怪就冲了过去。

陈大慈本想着纵然一死,也得死得明明白白,自己是让鬼怪吞了还是撕裂了,眼珠子瞪得滚圆。

结果面前的人形鬼怪居然露出惊恐之色向右一个赖驴打滚躲开了。

后面一个人形鬼怪躲避不及,猛地一撞,整个人飞了出去,摔倒在地,横死当场。

“就这?”

陈大慈先是一怔,随即怒气上涌,他看着滚地不起的鬼怪,将手中的长枪当作长矛射了出去,直接透心凉。

陈大慈策马过去,抽出长矛,脑中电光一闪,想到自己在鄯州喝酒的时候,听旅人说过有一种叫昆仑奴的人,长得跟鬼怪一样,通体漆黑,唯独牙齿雪白。

莫不是?其实随着大唐的强盛昆仑奴在长安已经存在多年,已经被大部队的长安人接受了,但他们这些戍边的军人几乎见过的。

听过昆仑奴的人在军中其实不少,但只凭意象是无法理解黑肤色的人能够黑到那个程度。

惶恐之下,哪里能冷静对待?

直到此刻连杀两人,陈大慈恐惧尽去,这才反应过来。

“是昆仑奴,是一群昆仑奴……”

陈大慈想着自己的怂样,气得破口大骂,“让一群昆仑奴吓破了狗胆,不想让人笑话一辈子,给我宰光这群畜生!”

陈大慈冲在最前头,他的亲兵本能的跟在后方,但见一群如恶鬼一般的昆仑奴,又忍不住惶恐,跟了一半,不敢继续上前。直到此刻见昆仑奴被自己的将军三两下的解决,那股惭愧之心涌上心头,咆哮着上前将所有怒火都发泄出去。

夜袭的昆仑奴并不多,一遇到真正的抵抗,便支撑不住,溃败而逃。

陈大慈看着一地的狼藉,憋屈的几欲吐血。

徐清突然出现在了陈大慈的面前。

陈大慈道:“不是让你追击贼人,怎么就回来了?”

徐清骂骂咧咧的指着地上的一个昆仑奴,道:“将军,这群昆仑奴在没有烛火的情况下,站在你面前都看不到。他们往地上一趴,黑夜里一窜,真就跟鬼一样,完全看不着,没法子追。”

陈大慈憋屈的几欲吐血,这一战他们尽管击退了贼兵,可这是唐不是宋。

不存在挨了几拳,没打死退了就算赢的说法。

贼人的尸体没多少,自己啸营伤了一片兵卒,这脸真丢到姥姥家去了。

“吐蕃这群龟孙子,哪里招来那么多的昆仑奴!”

“不对!”

陈大慈立刻惊觉,他记得旅人说昆仑奴是极西方的产物,大食国的军队常在什么地方劫掠昆仑奴贩卖。

昆仑奴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

昆仑奴是大食国的特产……

吐蕃没有实力南下,但如果大食支持吐蕃呢?“快,立刻派人通知都督,说吐蕃下高原了。”

正如陈大慈所想,吐蕃再次侵入青海湖。

消息传入长安,长安上下竟有一股习以为常的感觉。

这些年吐蕃一次次的入侵,长安的百姓都已经习惯了。

唯独少数人意识到此次吐蕃出兵,意味着什么。

长安,承乾殿。

李治、李绩、陈青兕三人聚在了一起。

人越少,事越大。

真正决定国家政策走向的决策通常都是少数人定下的,真要聚集十几二十人讨论,只会将情况复杂化,反而会败坏大事。

“是臣失策了,没想到他们会从吐蕃打开局面。”

陈青兕这是真没料到已经半残的吐蕃,竟然还会有如此动静。

至于黑人夜袭,那真就是冷兵器的外挂。

其他部队夜袭,那得准备充分,偷偷摸摸的人衔枚,马裹蹄。而黑人,大大方方的在黑夜中行走,跟夜色融为一体,只要不张嘴,走到你面前五步,都未必发现的了。

瞭望塔的兵卒就算将眼睛瞪的滚圆也没用,人家都不待躲了,走到近处袭击。

防不胜防。

“与爱卿无关,爱卿一早就说了。吐蕃若是参战,必然是赌上国运的一战。现在他们都昂大食国的部队进入自己的领土,想来是完全豁出去了。看来,朕拒绝他们的和谈,是真急了。”

陈青兕在他们的赞普利用噶尔东赞稳住吐蕃大局的时候,已经料定吐蕃会求和了。

不但会求和,反而会利用自己特殊的战略价值,两边讨好,以尽快恢复经济,好在关键的时候在大食、大唐之间下注。

李治态度强硬,他不在乎多吐蕃一个敌人,但在乎被吐蕃这小国挟持。

李治拒绝了吐蕃,也就意味着吐蕃没有的选择。

吐蕃连中立的资格都没有了。

李治的态度决绝,也就意味着吐蕃的经济将完全依赖大食国,等于被大食国拿捏住了命脉。

所以李治知道,吐蕃有今日举动,跟他的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陈青兕也支持李治的决定,尽管表面上看让吐蕃中立是一个高明的办法。可即便吐蕃中立,朝廷还能放松对青海湖的控制?

显然不能。

大国战略,哪能看小国脸色。

“其实,这样一来,对我们也有好处。”

李绩轻声说道:“贼人选择从青海湖动兵,固然有用奇的意味,其实更多的是对于吐蕃的不信任。没有之前的惨败,吐蕃与大食国是有资格坐在一起商讨事情的,现在吐蕃大伤,已经没有资格上席了。大食国不放心吐蕃,担心他在西域那边与我们打死打活,吐蕃却按兵不动,坐收渔人之利。此番特地借兵给他们,迫使他们进兵青海湖,更深层次的意义是确定吐蕃参战,能够替他们牵制我朝大军。”

“现在的局势,正如陈先生预料的一样。吐蕃、大食已经联合一气,一个动,另外一个必然也会动。现在我们得到了吐蕃进攻的消息,相信要不了多久,西域也会起战事了。”

李治目光看着陈青兕道:“准备的如何了?”

陈青兕道:“在两年前,臣已经准备好了,现在更加充分。时间只是让我们的底气更足,非准备不够。”

李治不懂军事,但知用人,他不会不懂装懂,能理智的问:“两位爱卿,大战在即,应该如何调度?”

李绩乐呵呵的笑道:“老夫就不献丑了,就听陈先生安排吧。”

陈青兕道:“吐蕃不必过于重视,臣以为以守为主,即便胜了,因高原气候,我们也不便攻上逻些,只需让程务挺支援青海湖,与席君买据伏埃城而守便可。吐蕃连番失利,国力早已枯竭。现在能够发动大规模的征伐,既有赌国运之心,亦靠大食国的支持。大食国的支持是有限度的,一旦支持断绝,吐蕃将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如果大食国一直支持吐蕃,那就更好了。他们的物资输送将会从南海(印度洋)海湾的尼婆罗送上高原,然后由高原送往青海湖。这路上的消耗,可不比我们运粮到西域。”

“陛下,我们是农耕大国,而大食国却是宗教战争之国。如此比消耗,他们必败无疑。”

“至于西域,不能被动防守。臣觉得必须主动出击,臣不觉得大食国会盲目的支持吐蕃,只要目的达到,断绝对吐蕃的支持是必然之举。我们的粮食补给线太长,这是致命弱点,大食国亦有能人。不可能不针对我们的粮道做动作,真耗后勤,我们会吃亏的。主动出击,出动求战,利用波斯遗民煽动叛乱,乃制胜之法。”

李治望向了李绩。

李绩道:“老臣并无异议,陈先生一攻一守,相得益彰。”

他说着忽然面色一正,道:“陛下,臣有一请求!”

李治忽然意识到什么,表情吃重。

李绩道:“臣恳请陛下准许臣挂帅出征,与大食国决战西域,扬我大唐国威。”

李治又望向了陈青兕。

陈青兕想了想道:“英公若能挂帅,那是再好没有的事情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