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初唐:砥砺前行 > 第501章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初唐:砥砺前行 第501章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8:47

第501章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第501章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李崇德浑浑噩噩,本能的走着过场,好像丢了灵魂一样。

万国俊在一旁应付着狄仁杰。

对于李崇德的状态,万国俊自是以突听兄长噩耗,刺激过度为由,加以掩饰。

狄仁杰并未深入追究,也没有表现出怀疑李崇德的态度,让李崇德确认死者身份以后,也就告辞了。

回到御史台公廨,狄仁杰走入自己的办公署,对徐有功道:“且缓一缓上书相公,彻查李崇德。”

徐有功一脸疑惑,问道:“这是为何?有袁公瑜的证词,又挖出了骸骨,还确定了身份,说明袁公瑜说的一切属实。我们掌控的证据,固然不足以定一位侍郎之罪,却也足以上表朝廷,申请立案彻查。”

御史台的权力是根据皇帝的所需来变化的。

如果是武周朝,那御史台的狗,谁都敢咬,谁都能咬,哪怕是宰相。

现在庙堂稳定,李治不需要利用御史台来帮助自己稳定朝局,所以御史台的权力相对较小。

面对侍郎级别的官员,现在的御史台是没有立即执法的权力的,得上书申请,得到批准以后,皇帝或是宰相,安排大理寺或是刑部的人监督审理,更严重的就是御史台、大理寺、刑部一起的三司会审。

现在案子到了确定疑犯的地步,应该上书朝廷了。

狄仁杰想了想,说道:“现在是非常情况,工部在为前线制造器械,这是问罪李崇德并不是明智之举。现在我们还未拥有真正将他定罪的铁证,此刻上书朝廷,恐陛下为大局考虑,我们反而陷入被动。”

徐有功闻言亦觉得有道理,李治的性格他也是略知一二,不是那种将是非对错看得很重的帝王。

李崇德的问题终究只是十年前的一个命案,还有他自身的私德问题。

单拿出来说,不算小,可跟国家大局一比,不过是芝麻绿豆的事情,李治未必会在意。

狄仁杰其实心中有另外的考虑。

这突然被提拔进京,狄仁杰并没有多想,可随着一股神奇的力量将他往李崇德身上推。

这就让狄仁杰不得不多想了……

如他这样身怀推理断案天份的奇才,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都能顺藤摸瓜的抓住重点。

现在的狄仁杰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这个侍御史是有人刻意安排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去查李崇德。

果然查出了情况,李崇德确实有问题。

但是……

狄仁杰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推动自己查李崇德的人要的不是要这个真相。他不可能为了一条命,一个十年前的旧案,如此劳师动众。

他真要对付李崇德,哪里需要如此麻烦?何况一个十年前的旧案,真值得如此?

狄仁杰不信。

这背后一定还有自己没有查到的缘由,李崇德应该只是一个引子。

在今日之前,狄仁杰全无头绪。

今日之后,狄仁杰有了新的想法,万国俊。

万国俊是李崇德最信任的人,这个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万国俊有今日,皆是李崇德一手提拔的。但从今天的表现看来,万国俊明显有反客为主的意思,就算李崇德受到刺激,不能自理,但万国俊只是一个属下,干涉得太深了些。一点也不想下属协助上司,而是怕上司在惊惧之下,暴露了什么。

狄仁杰突然问道:“有功,万国俊你可认识?”

徐有功摇了摇头,道:“从未接触过。”

狄仁杰道:“从他今日对李崇德的态度来看,他应该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徐有功认可这个判断道:“属下也觉得应是如此。万国俊明显有为自己的上司掩盖的意思……”

狄仁杰道:“这就说不过去了,十年前的案子,十年前,万国俊还未及弱冠?他怎么知道这事的?总不至于是李崇德自己说的吧……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少数几人,其中李义府已死,袁公瑜外放。可以查他一查……”——永平坊里小巷院落。

万国俊心急火燎的闯进了屋子。

“不好了,先生!”

“何事大惊小怪的!”屋里传来了沙哑的声音。

万国俊道:“李崇仁的事情怕是要暴露了?”

“什么?”

屋里传来一阵惊叫,紧接着是东西落地,稀里哗啦的声音。

“先生?”

“进来说话!”

万国俊小心翼翼的入内。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里屋。

里屋打理的很干净简洁,家具很少只有洗漱的盆,以及一个案几,三个摆满书的大书架。

一道瘦小的身影背对着他,在他身旁的案几偏移了原来的位子,地上的书本洒落第一。

“快说,怎么回事?”

万国俊道:“就是那个狄仁杰,他不知怎么的,寻得了李崇仁的尸体,今日找上来了。属下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感觉狄仁杰来者不善。此人很是厉害,现在整个长安都在传他的美名,甚至有人将他与当年的……”

他一时间竟不敢说了。

“陈青兕嘛!我知道,狄公之贤,北斗以南,唯二而已,某只是隐居,又非不理世事。”

说着这位先生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对,这事怎么落到御史台上了?就算有人意外发现了李崇仁的尸体,报了官。那也就是刑部或者大理寺负责,御史台不管民生案子。”

他回过头来,露出了一张扭曲可怕的脸。

那张脸凹凸起伏,五官扭曲,完全没有人样。

万国俊不是第一次见了,可再次见到依旧忍不住吓得小退半步,叫了一声:“李相公!”

这人自然就是李义府。

万国俊是真的怕眼前这位大唐曾经的宰相,哪怕他现在落魄了。

万国俊以手段狠辣著称,他在刑部的时候,各种刑具,折腾起人来,能够让对方醉仙欲死。

但他的狠只是对外人,对于自己,那是狠不下这个心的。而面前这人对自己恨的让人恐惧。

李义府本相貌堂堂,今日却将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

就他这模样,就算李义府的发妻儿子也认不出他来。

李义府寒声道:“老夫姓陈!”

万国俊忙道:“陈先生。”

他鼓起勇气道:“是不是御史台留着案底,狄仁杰的名望大多来自于清理旧案,他上任不过半年已经查明白了大大小小十余件新老案子,不少人栽在他手上……”

“旧案!不可能,当初我将卷宗烧了,是我亲手烧的……”

李义府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了什么,“该死……竖子小儿误我!”

他想到了袁公瑜,也理清了情况。

李崇仁的案子重提,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尸骸被发现了,但这种情况轮不到御史台来处理的。

大理寺、刑部,甚至雍州府都可能,唯独不可能是御史台。

现在御史台接下了案子,又找到了李崇仁的尸骸,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当年袁公瑜没有将事情处理干净,留下了尾巴。

对方找到了袁公瑜,从袁公瑜那里得到了情报,从而寻得了李崇仁的尸骸。

唯有这样才能解释一切。

李义府恢复了平静道:“定是袁公瑜胆小,怕东窗事发,重新写了新的卷宗。这才让狄仁杰将此案重提……”

“那怎么办?”万国俊道:“狄仁杰是个棘手的人物,处理科举代考案的时候,许相公都没能让他停手。现在他已经有了袁公瑜的证词,接下来必然是上书请求彻查李崇德了。李崇德因此事受我们摆布,若让狄仁杰得逞。那么李崇德极有可能,将我们的事情说出去。”

现在最慌的就是他了……

李崇德就是一个傀儡,一个他们的保护伞。

李崇德是世家出身,有强大背景,若能表现自己讨得李治欢心,前途是不可限量的。

至于人品,李治最不在乎的就是人品,反而李崇德的人品对于他的前途是一件好事。

李治对于关东士族的态度是既拉又打,分化内部。

李崇德这样的人品,正好可以大用。

李义府跟随李治多年,最了解李治的秉性,又有武皇后做内应,双方配合,是完全有能力机会将李崇德送上去的。

但李崇德并不值得信任,李义府并没有暴露自己,只有万国俊是顶在前面的。

李崇德到现在只知道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但神秘的力量到底是谁,他并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就是万国俊是神秘力量里的一员……

李义府看着面前的万国俊,突然笑了起来,他原本沙哑的嗓子,配合他的笑声,显得极为渗人。

“陈先生……”

李义府道:“也许这贼老天也看不下去,想要疯狂一把。不让我们按部就班下去……还能如何?李崇德不死,就是你死,你死就是我死。你说,你我有的选择?”

万国俊吓得跪在了地上,道:“陈先生,就算我被擒了,也绝不会供出你来。”

李义府笑道:“好了,不说这些。此番重回长安,就没想着苟延残喘。”他从怀里取出一片小瓷瓶,说道:“里面的药,你溶化了明日喂给李崇德……”

见万国俊战战兢兢地接过,他说道:“这并不是毒药,是苗人对付野兽的昏睡药。人吃了会困意上涌,睡得不省人事,你到时候将安排人送他回家即可,我自有办法对付他。至于你,在李崇德死后,悄悄于工部捣些乱,延迟一些工期。我了解陛下,他是不会允许,这种小案子,影响国家大事的。”

李崇德毫无意外的死了,死因是畏罪自杀。

当然李崇德并没有留下遗书什么的,就是服毒死的,并没有留下明显的线索。

堂堂国之重臣,领尚书权的侍郎,他的死自然引起了朝野震动。

大理寺、刑部一起出手调查。

狄仁杰也在听闻李崇德被毒死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上书朝廷,将御史台的旧案,以及他查到了结果上报。

三个一合计,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李崇德畏罪服毒自尽。

“服毒自尽?”

陈青兕看了面前的张柬之,笑道:“这话孟将可信?”

张柬之摇了摇头道:“学生与怀英、有功,无名反复勘察了现场,发现这案子并没有那么简单,现场确实是一副畏罪自杀的模样。可从他的反应来看,更像是迷迷糊糊间被人灌了毒药,下意识的吞服下去的。”

怀英自是狄仁杰,有功是徐有功,而无名,则是苏无名。

苏无名是陈青兕特别提拔给张柬之当副手的,对于这个人陈青兕还是从后世的电视上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电视里他是狄仁杰的徒弟,但很明显现实不是,他跟狄仁杰是同一辈人,不存在师徒关系。

未来武周的三神探狄仁杰、徐有功、苏无名都聚在了一起,陈青兕心中暗思,看你还能往哪躲。

张柬之见自己的先生似乎在想别的事情,低头说道:“先生,现在一切线索都指向工部,李崇德是在工部困乏难耐,从而返回家中。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工部有人是帮凶,他们用了某些手段,让李崇德困乏昏睡,从而给凶手制造下毒的机会。”

“但是陛下并不想继续查下去,直接给李崇德定了罪,畏罪自杀。”

“陛下强令我们不许干涉工部,学生毫无办法。”

陈青兕暗忖:“好厉害的手段,将陛下的心思揣摩的分毫不差。”

现在的工部在加班加点为前线制造战略物资,如果任由大理寺、御史台的人轮番调查审问,必然会令得工部人心惶惶,影响工期……

在大势面前,这小小的案子算得了什么?而且事实证明,李崇德不孝弑兄,罪有应得。

“此事,陛下已经下了决决定,无可更改。明察肯定不行的,毕竟大局为重。但既有怀疑,那便暗访,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调查此案。陛下那里,我会去说的。”

李治只是不想这种小案子连累到国家大局,只要不影响工部运作,李治也是能辨明是非的。

抛开战局不谈,毒杀朝廷命官,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案子。

只是现在跟着战事牵连起来,才显得无足轻重。

李治在陈青兕的劝说下,并没有坚持结案,只是强调:“一切以大局为重。”

陈青兕走出皇宫,想着已经集结了三神探,大有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