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张茵期许
陈悦白天做实验室的工作,晚上做胡工的项目。
张茵每周来找陈悦一次,她怕影响陈悦的工作,每次总是在下午4点半之后到,陈悦以为她这个时间才有空也没多问。陈悦每周借两、三本书给张茵,她每次来到都有新的书带回去看,同时将看完的书还回给陈悦。图书馆书库一位男教工与报刊阅览室一位女教工新婚不久,和陈悦住在同一栋宿舍的同一层楼,他们夫妇都与陈悦相熟,一次陈悦到图书馆去借书时,他笑道:你是我们广院最能看小说的人!书库不止他们两人,陈悦觉得不方便解释只是笑笑。碰到有编好码已入库、准备上架的新书他也及时向陈悦推荐。
深秋晚上的气温比较低,张茵也不想去麓湖了。每次张茵来到,两人聊会天再去饭堂吃饭,吃完饭两人就回实验室,张茵陪陈悦编程。张茵像陈悦毕业设计时赵容那样,坐在他旁边看书,与毕业设计不同的是,偶尔两人会深情地对视一下、微微一笑并拉拉手。
作家张爱玲女士说过:恋爱中的男子向来是喜欢说,恋爱着的女人向来是喜欢听。张才女所讲的情况没有在陈悦和张茵身上出现,他们主要的时间演绎着一人编程、一人看书的“静音”恋爱模式。两人谈情主要是在饭前和吃饭时,张茵对两人有着许多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她尽自己最大限度的想像力对两人未来的情景进行描绘,又不断地修正和使这些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她享受着为两人规划的锦绣蓝图。陈悦主要是做听众,思絮不时地飘到程序上,他此时的想法简单明了:努力将胡工的项目早日完成,为两人的幸福生活锦上添花。
陈悦正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这是多少男性的理想啊!美中不足的是这种美好、幸福每周只有一次,而且每晚的时间都过得像翻书一样飞快。
有一次张茵来到时,人很不舒服,明显到陈悦一眼就能看出,他心疼着、关心着。病恹恹的张茵硬撑着说没事,幸好她带着药,陈悦马上煮水让她服下,她才慢慢地舒服起来。陈悦打饭回来和张茵一起吃,饭前吃了药的张茵已经好了很多,让陈悦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陈悦看着张茵,目光充满了疼爱:“茵茵,以后改成每周你休息时我去看你,我骑单车去你那里比你坐车走路来我这里更加方便。”
张茵笑道:“不用,你去过我那里了,你也见到我那人多,不方便,完全不适合‘密谈交心’。我就喜欢你这里,很安静很舒服。”
定期见到张茵,定期回家,不定期去五通厂干活,让陈悦觉得既充实,又幸福。而张茵定期见到勤奋和心爱自己的陈悦,也沐浴在甜蜜之中。
岁月有情,时间流水。陈悦放寒假了。
———
陈妈妈一放寒假,就给家里买了台万宝电冰箱。
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广州的万宝电器成为我国第一家电冰箱生产企业。1979年万宝人手工打造出我国第一台家用冰箱,并率先从新加坡引入国内第一条冰箱生产线。到了80年代,万宝已是中国家电响当当的第一品牌,万宝冰箱更是连创佳绩,产品远销海外,开创了连续13年中国冰箱出口销量第一的辉煌历史。
万宝冰箱主打出口,既是高档货更是紧俏货。吕老师的供销员丈夫想方设法拿到了一张万宝电冰箱的“次品票”,本来是要给他妹妹家买冰箱用的,他妹妹心急和出于双保险,既叫哥哥出力又托朋友帮忙,朋友也帮她搞到了一张。吕老师家里已买了电冰箱,于是她将票送给陈妈妈。吕老师说,这种次品电冰箱只是外观有些瑕疵,但不在明显处,因为这样价钱便宜了很多,其它质量方面和正品是一样的,这种票很受欢喜,有人还专门收购这种票来给家里买电冰箱呢。
陈妈妈和陈迪在家里都是做饭煮菜之人,忙的时候为买菜头痛,夏天时对剩饭剩菜烦恼,她们垂涎冰箱已久,吕老师给票她们自然喜出望外。
陈妈妈凭“次品票”购买的冰箱差不多花费了她一年的工资,但比正品省了不少钱。冰箱送到后,陈妈妈看到只有右侧的下面有一块不大的喷漆瑕疵,果然并不明显,陈妈妈和陈迪都很高兴。陈悦回到家时,陈妈妈还让陈悦寻找瑕疵和道出原委。
当时的电冰箱是家庭奢侈品之一,大多家庭喜欢将它放置在客厅里,以彰显自家的幸福生活。陈妈妈不以为然,将冰箱放置在厨房中,她觉得在家的时候除了睡觉之外人在客厅的时间最长,客厅宽敞才舒服,而且冰箱放在厨房里也方便使用。
陈妈妈问陈悦:“我昨天值班时,一位同事说冰箱要配专用的冰箱保护器才耐用,我去商场看过了,不便宜,你觉得要不要买?”
陈悦皱了皱眉头,说:“妈妈,冰箱我不熟悉,冰箱保护器我也不懂,我到时请教一下胡工。”
第二天晚上到五通厂时,陈悦请教了胡工。
胡工说:“冰箱保护器据说是具有欠压、过流、过压、延时启动的功能,我对冰箱只知皮毛,不过我觉得防欠压、过流、过压的保护电路冰箱中应该有了,延时启动就没有。
冰箱制冷是靠压缩机工作来实现的,压缩机里面有一个电机,这个电机启动的力矩很小,但它在正常转动后,力矩就大了。当冰箱制冷时,压缩机吸入制冷剂蒸汽,将其压缩成为高温高压蒸汽,送到冷凝器。如果此时停电的话,对冰箱是没伤害的;但如果断电又马上来电的话,压缩机气缸中的活塞承受着高压,压缩机电机的启动负荷就很大,严重时电机会因为不能启动而烧毁线圈。冰箱中的毛细管是用来泄压的,它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泄压。冰箱保护器的延时启动就是给制冷回路足够的泄压时间,再让电机启动。
我觉得我们日常生活中,停电会有,但停电又马上来电的概率不高,还有冰箱通电时也并非每时每刻都在制冷,所以需要加保护器的概率又降低了,我家的冰箱就不加这个。质量好的保护器有当然是比没有好,但谁又能保证买到的是质量好的呢?如果质量不好的话,就多一只香炉多一个鬼啦。”
陈悦还没来得及向胡工道谢,何翰已笑着开口:“陈悦,你想买的话,等我们五通厂生产了你再买吧。”在很多问题上,他们两人总是你唱我和。
“好的!”陈悦被何翰逗笑了,“多谢胡工、何仔指教!”
———
陈悦到家时,罗美怡和张茵已分别到了,罗美怡还带来了她的小侄女。
陈悦平时星期天上午回家的时间有迟有早,迟的话一般是在实验室编写一会程序才回家的。他虽然已放寒假,但还要到五通厂干活,依然跟上班时一样住在学校。陈悦今天回家算是迟了,陈迪几天前已通知他今天的聚会,有些程序编开了,他想乘胜追击。
陈妈妈、陈迪在厨房忙着,罗美怡靠在厨房门口的门框上和她们聊天,张茵和罗美怡的小侄女坐在沙发上。茶已冲好,张茵和小朋友各有了一杯开水,也给陈悦预留了一个空杯子。茶几上还有一个剥好的柚子和葵瓜子、花生。
陈悦进来时,张茵万般柔情地注视着肩背书包的陈悦,陈悦也情深款款地对张茵微微一笑。陈悦跟各人打完招呼后,小朋友很有礼貌、羞羞答答地叫了声:“哥哥好!”
陈悦笑着说:“小朋友,你好!真乖。小湘妹子也是这么漂亮可爱。”
张茵俏皮地做了一个鬼脸:“那是当然的。”陈悦又盯着张茵深情一笑。
罗美怡从厨房门口伸出头来说:“薇薇,哥哥是陈老师的弟弟,他也是老师,你要叫陈老师。”哥哥是“弟弟”让张茵笑了,她马上捂着嘴。
陈悦笑着说:“罗姐,叫哥哥好,免得分不清叫谁。”
“对啊。”罗美怡也笑了。
陈悦从书包中拿出几本书递给张茵:“茵茵,不知道你是否喜欢?”
张茵接住了书,笑意盈盈:“谢谢!你借的书我都喜欢。”
陈悦笑道:“虽然放寒假了,除了春节几天,图书馆还可以借书的,所以你不用省着看。”
“好!”张茵已翻着陈悦给她的书,注意力集中到了书上。
陈悦快速地将书包放回自己的房间,然后在茶几旁的小凳子上坐了下来。他这时看得仔细了,薇薇瓜子脸,脑后扎着一根麻花辫,肤如凝脂白里透红,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灵灵的眼睛,是一位标准的人见人爱的小美人。陈悦心想,难怪姐姐这么喜欢这位学生了。
陈悦笑着说:“薇薇,请吃柚子。茵茵,你也吃。”
薇薇对陈悦还有点生分,站了起来:“我不吃了。”然后走去罗美怡那里。
见薇薇走开了,张茵放下手中的书,温柔地小声说道:“我吃过了,我剥给你吃。”她边说边伸手去拿柚子。
“谢谢!我暂时不想吃。”陈悦笑笑,从她手上把柚子拿了下来。
“你怎么这么迟才回来啊,人家都坐半天啦,都坐到快发霉了。”张茵嘟起嘴,轻轻地跺了两下脚。
шwшttǎ nco
陈悦忍不住又笑了,小声道:“那才是真正的‘霉女’啊!”
张茵盯着陈悦,笑得浑身颤抖,但忍住不发出声音。
“茵茵,不好意思,早上要赶一下昨晚没弄完的程序。”陈悦笑着道歉,他拿起放在他旁边的热水瓶给茶壶加了水,然后给自己倒了半杯茶,拿起茶杯身体往张茵面前倾侧了一下,脉脉情深地看着张茵,小声问道:“茵茵,今天试过茶没有?”
“没有,给我。”张茵伸手过来,陈悦将茶杯给了她:“小心烫!”
茶有点烫,张茵浅啜了一口又将茶杯递回给陈悦:“给回你。”
陈悦问:“你不喝啦?”
“嗯。不舍得多喝你的。”张茵的双唇撮了起来,含娇带嗔。
陈悦接过杯后也小喝了一口,张茵开心地笑了起来,一双美丽的眼睛如一弯恬静的新月那般,小声说道:“陈悦,你吃了我的口水,你以后就要听我的话了。”
“谁说的?”陈悦笑着问道。
张茵佯装正经道:“我妈说的!”说完她虽然露出一点坏坏的笑,带有一点顽皮,样子却更加楚楚动人了。
两人都忍不住一起哈哈大笑起来。陈悦边笑边说:“那是足够权威的。”
还站在厨房门口的罗美怡拉了一下薇薇的衣领:“快去看看哥哥和小姨在笑什么?”
薇薇乖顺地跑了过来,好奇地问道:“小姨,你们在笑什么?”
张茵面带微笑地说道:“我在笑哥哥很傻。”
薇薇又问:“哥哥怎么傻啦?”
陈悦接力玩笑:“薇薇,哥哥我喝茶不小心烫着了。”
薇薇天真烂漫地说:“哥哥,我姑姑是护士,快去叫她帮你看一下。”
张茵故作认真地说:“薇薇,你忘啦?小姨也是护士,我刚才给哥哥看过了,他没事。”陈悦抿着嘴身体在微微地抖动着,强忍着不让自己的笑声发出来。
“哦!”薇薇乖乖地点了点头。
半晌,陈悦说:“薇薇,你还没告诉哥哥你的全名呢?”
见陈悦逗薇薇,张茵仰靠到沙发背上,拿起了陈悦给她的书,低头翻了起来。
“我叫罗美薇。陈老师说我的名字是最好听的。”薇薇笑容灿烂地说,小朋友与陈悦的陌生感开始消除,活泼可爱的天性展露了出来。“哥哥,你猜不猜得到我现在读几年级了?”
陈悦逗趣地说道:“哥哥猜这个最厉害了。”他知道今年姐姐教二年级的数学。
“哥哥,那快点你猜啊!”薇薇催促道。她终于完全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开始肆无忌惮地动来动去,像在舞蹈又像在做课间操。
“二年级。哥哥猜得对不对?”陈悦忍住了笑。
“猜对了。小姨,哥哥好厉害呀。”薇薇的两个小手鼓起掌来。
张茵抬起眼睛看着他们两人,眉眼弯弯甜蜜地微笑着。
薇薇又走到陈悦的背后,双手搭在陈悦的肩膀上,不停地左右摇摆着自己的身体,她那条扎了蝴蝶结的小辫子在脑后也随着身体荡来荡去。薇薇的身上散发出儿童特有的甜香气味,据说只有母乳哺育的小孩才有这种芳香,陈悦不知道已经多少年没闻到这种气味了,他不动声色地嗅觉着、陶醉着。突然,薇薇停止了摇摆,扑闪着眼睛说:“小姨,我第一次见男人的头发这么长。”
张茵轻声一笑,抬起头来眼睛柔婉地看着陈悦。陈悦也笑了。陈悦和张茵的笑略有不同,他笑还有一点是,从一个小朋友口中说出的“男人”一词,让他既不习惯又觉得有趣。
薇薇又将鼻子凑近陈悦的头发闻了闻,说:“哥哥的头发不臭,我爸爸和浩叔叔的很臭。”
张茵又笑弯了腰,“说明哥哥很爱卫生,对吧?”薇薇猛地点头:“是的,是的!”陈悦猜测浩叔叔应该是罗美怡的男朋友。
陈悦说:“薇薇,你爸爸他们很辛苦,所以出很多汗。哥哥不辛苦,所以少出汗。”张茵报以陈悦一笑,举起了大拇指。
“哦。”薇薇的身体又摇来晃去。
张茵喜安静,说:“薇薇,你喜欢画画吗?不如让哥哥教你画画吧。”
“好啊,我不会画画,哥哥教我。”薇薇高兴地说,然后她看着张茵,“哥哥,我们画小姨吧。”
陈悦乐了:“小姨这么漂亮,哥哥怕把小姨画丑了所以不敢画,哥哥教你画小动物吧。”张茵又沉浸在陈悦带给她的书中,并没有在意陈悦和薇薇的玩笑,只是因为听到“小姨”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陈悦和薇薇,淡淡一笑。
薇薇说:“那好吧。”
陈悦进自己的小房间拿了几张纸和一支铅笔出来,又搬了一张小凳子来让薇薇坐在他旁边,开始教她画画。
不知什么时候,张茵将书合上不看了,她仰脸静静地看着活泼好动但此时很安静的薇薇,看着能和小朋友玩得来的陈悦,眼睛里闪闪发亮。她的心中泛起了涟漪,很想结婚……
快开饭了,罗美怡叫薇薇去洗手。陈悦在收拾茶几上的文具,张茵趁着薇薇去了洗手间洗手、罗美怡在帮忙张罗碗筷,她一把拉住陈悦的手,示意陈悦坐到她身边。
张茵的脸象桃花瓣一样,软语道:“陈悦,我想要一个像薇薇这样的女儿。”她将声音尽量压低到只有陈悦能听到。她说这句话时,虽然神情羞赧,但吐气如兰,面露神往,眼睛里飘着一层柔软的飞絮。然而在陈悦的反应里,觉得这是张茵又一新憧憬而已。
“好啊!”陈悦微微一笑,他虽然如是说,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张茵结婚、当父亲是怎样的情景?他更多的是尊重别人意见的顺从,尤其是对于张茵。在那个肉类食品还没有人为激素的年代,陈悦对爱和婚姻的认知和追求,无法与大他两岁多、工作又早他几年的张茵同步。
张茵甜甜一笑,她知道此时并非两人谈情说爱的时候,但又想到了问陈悦的问题,正欲开口,薇薇从洗手间里跑了出来,又将他俩粘上了。
开饭了,菜式自然丰富,但不显浪费。
陈妈妈在20多人的大办公室里办公和陈悦一个人在一个大实验室里工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陈妈妈每天都可以从同事的口中得到一些新信息,她有一同事告诉大家,新加坡的餐馆为了杜绝食客浪费,有剩菜的话是要罚款交双倍钱的。其实是吃自助餐时如果有剩饭剩菜,才要双倍结账的。这个信息虽然传到陈妈妈的办公室已失真,但它的教育效果却比准确消息要强,它让陈妈妈她们知道了不浪费食物在国外是个潮流。从此陈妈妈也成了“要吃饱吃好但不浪费”的义务宣传员,当然最先受教育的是陈迪和陈悦。
大家准备就座时,陈妈妈已经迫不急待地向大家传播了这个理念,罗美怡和张茵自然认同,觉得这样做很有必要。
众人落座时,陈迪职业性习惯地用小孩腔调询问小朋友:“薇薇,坐老师旁边好吗?”薇薇很高兴地说:“好啊!我喜欢跟陈老师一起坐。”
陈妈妈笑言:“诗圣杜甫先生有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我们家连薄酒都没有,愧对贵客!权当是苏大学士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吧!大家请动筷!”诗句的意思:离市集太远盘中没有好的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客人。
大家边聊边吃,陈迪笑眯眯地跟薇薇进行了几句孩提对话,然后不断地夹肉给她,陈迪对小孩、尤其是小女孩的喜欢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薇薇也有礼貌地谢过老师,并不需要罗美怡的提醒。罗美怡不知道陈妈妈对张茵已心存顾虑,想给饭局增添点气氛,她笑着问道:“薇薇,你觉得哥哥应该跟谁结婚好呢?”
薇薇抬起头,两个嘴角翘起天真地笑了,那双漂亮的眼睛骨碌碌地转了一会,她盯着罗美怡下意识地将筷子伸到嘴里咬住。陈悦心里不禁称赞道:薇薇口咬筷子的样子真是可爱到了极致!已侧头盯着薇薇的陈迪立即关切地说:“薇薇,筷子不能衔在嘴里,万一不小心的话容易捅伤口腔。”
薇薇从嘴里拿出筷子,点点头,老气横秋地应道:“好呀。陈老师说得对!”众人都被她的这一句话逗乐了。看来薇薇之前已受过“筷子不能衔在嘴里”的教育,只是一时忘记而已。
罗美怡又耐心地问道:“薇薇,你觉得哥哥应该跟谁结婚好呢?”
大家都觉得薇薇肯定会说哥哥应该和小姨结婚的。薇薇噘着嘴,两眼先在罗美怡的脸上逡巡,得到罗美怡的笑容和目光鼓励后,她仔细地看了各人一遍,腼腆地笑着说:“我觉得哥哥应该和姑姑结婚。”生活上有一个定律,当人们的预期值太过一致时,结果往往会相反。大家都对薇薇的答案倍感意外,又被她的“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逗笑了。张茵有点失望,无意中却迎合了陈妈妈的心意,她心里暗自高兴,觉得这也是不错的组合。她心想:薇薇,你要是月老就好了。瞬间她又想到,外国的丘比特就是一个小男孩。她为自己的联想感到有趣。
罗美怡又笑问:“薇薇,如果姑姑和哥哥结婚的话,那浩叔叔怎么办?”陈悦猜得果然没错。
薇薇想都没想,嘟起嘴说:“浩叔叔和陈老师结婚。”大家再次被薇薇的“拉郎配”逗乐,开怀地笑了起来。
罗美怡接着笑问:“薇薇,那小姨呢?小姨要和谁结婚?”她还在努力地引导薇薇能回到“张茵和陈悦是一对”的轨道上来。
薇薇为难了,又噘起小嘴,神情可怜巴巴的:“没有男人了,我也不知道。”在那个还相对保守和传统的年代,读二年级的薇薇知道结婚需要一男一女配对已属不易。众人都看出了薇薇的窘态,都不敢笑出声来,只是微笑地看着她。张茵再次失落。
罗美怡的目光中流露出了失望,但保持微笑:“薇薇,小姨应该和哥哥结婚的,你看小姨和哥哥两个人多好,你说对不?”薇薇虽然不太懂,但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笑了。陈悦已满脸通红,在心里又为“小姨和哥哥不同辈人结婚”这点而暗自发笑。这会,轮到陈妈妈失落了,又为自己尚未找到一个两全之策而痛苦起来。
陈迪见大家都停筷一会了,说道:菜都凉了,大家快吃。陈妈妈回过神来,也笑笑招呼:请吃,请吃!
长头发的陈悦在薇薇眼里似乎是新物种,快吃饱的她又来劲了,停下筷子看着陈悦:“我觉得哥哥像我们班上的一张画,那个人也是头发很长的。”
大家都停下了筷子微笑着,看着薇薇。陈迪问:“薇薇,那位科学家叫什么名字?”
薇薇努了努嘴:“我不知道。”
陈迪提示:“你记得那幅图下面的那句话吗?”
薇薇摇摇头:“我不记得了。”
陈妈妈来兴趣了:“陈迪,你们班上挂了谁的图片?”
陈迪说:“是喔,我记得有牛顿,法拉第,对了,还有爱恩斯坦,还有……,实在记不起了。”
陈悦笑着说:“我们班以前也有这些奕奕赫赫的名人挂图,我印象中也就看过一两次,而且没有将每幅画下面的字都看完,所以挂这些图有点形式主义,我听说外国的教室就没这些的,他们要张挂的话一般是学生自己的手工作品。”
陈妈妈有所感悟,说:“大家说的教室挂图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我们小学,学生的知识还很有限,如果我们、尤其是班主任不告诉学生这个科学家的故事和他那句名言的意思,挂图是完全没意义的。还有一点很重要,不同年级的挂图不应该相同、重复,就跟我们的教材一样,其实挂图就是一种课外教材。我是教语文的,我觉得一些国学和诗词经典的精髓句子也应该用作挂图的内容,特别是对于五、六年级。陈悦讲到外国的课室挂学生的手工作品,我们有时也有,主要是学生写得好的作文,比较单一。我觉得这点可以做得很丰富,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废弃物品来制作环保作品。”
陈悦笑了:“妈妈,您操持的是你们校长的心啊。”
大家也都笑了。薇薇也跟着傻笑了起来,陈迪见状用手捋了一下她的头发。
陈妈妈认真地说:“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将我的建议告诉校领导。这是为学生好的事情,也是我们做教师的本分。”
虽然陈悦对生活开窍了不少,然而他又像毕业设计时那样,满脑基本上都是程序了。一边是张茵的期盼,一边是母亲的忧虑,处于漩涡中心的陈悦却是懵懵懂懂“双去双来君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