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秋风送爽
1979年7月,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年,广州经过了1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小汽车也多了起来。无论从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广州都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广州学院也从市内招生发展到了省内招生,由于学生宿舍的限制,一年只能面向省内八个城市招生,次年轮换不同的城市。周咏一毕业,陈悦表姐的儿子李春雄就从湛江考入了广院。
自从李春雄到了广院读书,李富财每次到佛山石湾采办建材,都必在广州住一晚,详细地了解一下儿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为他购置一些生活必要品。他到广州,有时先到陈家看望陈妈妈,然后到广院和陈悦、李春雄吃饭。有时先到广院和陈悦、李春雄吃饭,然后才去看望陈妈妈。
广东改革开放的春风还吹送来了移动电话。1987年,广东为了与港澳实现移动通信接轨,率先建设了900mhz的模拟蜂窝移动电话通讯网络。
移动电话,又称手提电话,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被人们称为“大哥大”。这个鼎鼎大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源自香江的帮会;另一说源自香江影星洪金宝先生。“大哥大”名字的源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所携带的信息,它一出现就远远超越了BB机,成为那个年代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大哥大”带来的震撼是巨大的,不仅是因为它的昂贵,还有它所展示的高科技之神奇。
刚进入大陆的“大哥大”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产的“巨型”模拟手机8000X,厚实笨重,状如黑色砖头,重量接近1公斤。它除了打电话没有别的功能,通话质量不是太清晰稳定,常常要喊。它的一块大电池充电后,只能维持30至60分钟的通话。虽然如此,“大哥大”还是非常紧俏,有钱难求。人们从8000X身上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手机,广州人戏称“大哥大”还有防身功能,必要时可当砖头使用。
中国第一个办手机号的是广州的一个海鲜商人,当时号码随便挑,他选择的手机号是:901088,其中9010是广州区号。彼时,一台有号的“大哥大”其价格相当于一个工薪阶层大约3到5年的工资。那年头,人们对私家车还没有什么概念,也少有人心生羡慕,我们就算开一辆好车出门,别人也以为是单位的车,远远不如“大哥大”那么耀眼。当时拥有“大哥大”中的有些人会整天手拿着它,吃饭喝茶时往餐桌上一摆放,向人们炫耀着自己的成功和富有。
“大哥大”这一称谓随着大部分人都拥有手机时,才逐步消失。
———
陈悦晚上终于有空可以约周咏了。经历了一周的内心煎熬后,他反而冷静了,没有理由他不敢约周咏。陈悦想,说真话“想见她”是最好的,万一肖春燕判断有误如何是好?即使没有这个“万一”,万一这招下次不灵了如何是好?
陈悦想起苏大学士的诗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在陈悦心里,周咏已被夸张地等同他生存所需的阳光、空气和水。虽然他知道自己有机会了,但缩手缩脚,不敢大无畏前行,既有自卑的因素,主要是害怕失败,害怕一朝铩羽就再无翻身的余地。他经历过失恋知道那般痛楚滋味,对“失败”两个字恐惧有加,不敢想像自己再有第三次失败会如何。陈悦并没有因为对人生的感悟越来越多,就越来越大胆地追求爱情,颇有点“近她情更怯”的味道。
陈悦自言自语:我怕!我做不到苏大学士那般潇洒。
流言已经流走,陈悦没有放在心上,但他仍心有余悸,害怕自己会一不小心又伤害到了周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陈悦近段时间睡前看《白发魔女传》时,他想到了赵容讲的“青灯古佛”,他也自问,如果得不到周咏的爱,自己是否会像卓一航那样独守昙花?
这些让陈悦走向周咏时不敢冒险,每一步都谨小慎微,他觉得欲速则不达,决定还是等到有合适的借口后才约周咏,这样万无一失。
———
一天下午,设备处陈老师来叫陈悦听电话。电话是李富财打来的,说他已入住登丰大酒店,等会让陈悦、李春雄过来吃饭。他不进学校了,让陈悦告诉李春雄。
陈悦欣喜若狂,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约周咏了。陈悦立即打电话给周咏,电话接通的一瞬,他马上意识到“见表姐夫”这个理由比较容易被拒绝,如何是好?周咏在电话那头微笑着问道:有什么事吗?陈悦急中生智,说见面再告诉你。周咏答应了,陈悦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陈悦把握好下课的时间到课室找到了李春雄,将李富财的房间号码告知他,让他放学后自己先过去。教师节陈悦约周咏时,已告诉过她自己的表外甥考上了广院,表达了想周咏当面指点一下他的意愿,周咏爽快地答应了。陈悦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见周咏打下伏笔,当然也是为表外甥好。娇生惯养的李春雄刚入学时,离开父母从湛江到广州,不适应新环境。陈悦除了平时多关心和帮助他之外,周六晚还带他回家,陈妈妈和陈迪对他更是关爱有加,他才慢慢地习惯了在广州的生活。表姐夫嘱咐过陈悦,叫他多操心李春雄的学习和能力培养问题,陈悦觉得周咏刚毕业比自己更了解学生的想法,而且她是师范生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他们也有着同校这个共同话题的优势,让周咏从她的角度指点一下李春雄,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总之多一个人对他指点有百利而无一害。即使周咏谈不上对他有什么指导作用的话也无妨,大家一起聊下天也是好事,陈悦在同胡工他们的闲聊中就增长了不少的见识,甚至是人生感悟。
回实验室的路上,陈悦埋怨自己:为什么刚才打电话时没想起让李春雄认识她这个直截了当的理由呢?自己太心急打电话给周咏了。
下午剩余的工作时间,陈悦精神抖擞,事半功倍。下班后,陈悦到学校的后门等周咏。一见面,周咏没有再出“有什么事吗?”这个难题,她知道陈悦的坦率直接,不超出三句话就会道出原因。周咏也没有问陈悦去哪里,只是跟着他慢慢地走。
陈悦告诉周咏,他表姐夫从湛江来了广州,现在去和表姐夫和表外甥吃饭,想让表外甥拜见你这位美丽的师姐。周咏微微一笑。陈悦又跟周咏说自己的表姐夫是一位大好人,在自己家里经济最窘迫的时候,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周咏笑着回应:“我愿意去见好人。”陈悦忐忑的心安了下来。
两人来到登丰大酒店一楼的餐厅时,李富财父子已开好位,在喝茶聊天。两人并肩走过来时,李富财父子也见到他们了,双双站了起来笑迎。他们都很意外,都没想到陈悦并非独自而来。
陈悦刚给李富财父子和周咏相互介绍完,“阿妗!”李春雄笑嘻嘻、礼貌地看着周咏叫了一声。阿妗是湛江人对舅妈的称谓。
家境殷实、锦衣玉食的李春雄与身材高大的父亲有着明显的反差,他比陈悦还要矮一点,是真正的“拿破仑身高”,不过人长得清秀俊朗。他脸上的一副眼镜,并没有挡住他眼神里的曳曳泛光和透出的灵秀。在陈悦还吃不饱的年代,7岁的李春雄由于父母缺乏科学知识,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给他吃人参,在他小学、初中阶段也放纵他吃零食少吃饭,严重影响了他身高。因为如此,还使得李春雄比同龄人偏瘦,给人羸弱瘦小的感觉。一见到李春雄,周咏似乎明白了陈悦要她指点李春雄校内“生存之道”的原因了。
幸好的是,李富财夫妇当时的寒腹短识并没有影响到李春雄的智力,他从小就具有数学天赋,小学到高中都是学校里的数学天才,陈悦的父亲曾戏言:春雄的营养都供应到大脑去了。李春雄很偏科,凭着数学的优异成绩和其它各科并不太突出的分数进入了广院。
李春雄的样子与父亲也不相像,唯一相似的是他跟父亲一样有礼貌、有幽默感。
李春雄的一声“阿妗”让陈悦大吃一惊,他心中不禁暗暗窃喜。李富财似乎很欣赏李春雄的称呼,微笑地看着大家。
“春雄,你应该叫咏姐。”陈悦赶紧纠正,然后心跳加速地瞥了周咏一眼。
“咏姐。”
周咏虽然面带羞涩,却落落大方:“财哥好,春雄好。”
大家落座后,李春雄给周咏和陈悦斟上了茶,他也懂得女士优先的礼仪。“咏姐,请喝茶。”
“谢谢春雄!”
大家喝茶闲聊着。半晌,“我打个电话给你表姐,让她高兴一下。”李富财对着陈悦说,然后从自己的手提包中拿出了一部“大哥大”,大家都好奇地盯着它。
陈悦笑道:“财哥,我见其他拿‘大哥大’的人走路时都是将它拿在手上,一坐下就将它摆在台面的,害怕别人没看见或者不知道一样。而您却‘禾草冚(粤语:盖)珍珠’,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越有钱越不肯露财。”
大家都笑了,李富财笑得最开心。
李富财拨号,电话很快接通了,他用湛江的黎话告诉陈悦的表姐,他现在和春雄、陈悦、陈悦的女朋友一起吃饭,陈悦的女朋友很漂亮,也是做教师的……
周咏一句都没听懂。陈悦来广州已11年,大部分黎话听不懂了,特别是李富财语速快的部分,但说周咏的那句他完全听懂,而且听得清清楚楚。陈悦心里美极了,一种由内到外的喜悦……接着,李富财分别让陈悦和李春雄与她通了话。
放下“大哥大”后,李富财说:“周咏,我们湛江是一个港湾,湛江的海啊很漂亮,陈悦小的时候有很多海鸥的,你有空一定要和陈悦回来看看。”
“好啊。谢谢财哥!”周咏微笑着点点头。
李富财又说:“我们现在住市区了,我们的祖屋在海对面一个叫麻斜的地方,麻斜又叫东营,是因为以前法国人在麻斜建兵营而得的叫法。陈悦出生的地方,也是他爸爸妈妈学校所在的霞山就叫西营。从霞山的海滨码头坐船去我们麻斜啊,只有0.8海里,7、8分钟就到了。我们的祖屋就在海边上,能比较近地看到军舰。陈悦最喜欢看军舰了,他和他姐姐小时候,一放暑假就会来我们家住几天,而且还在海边看渔民捕鱼。不过现在我们家旁边也没什么大鱼可捕了,只有个别渔民用一个大网在捞些小鱼小虾。春雄小的时候,陈悦的姐姐还帮我们带了他两个暑假,帮了我们大忙。”李富财看着李春雄说:“春雄,你一定要记住你迪姨的恩情啊。”
“爸,我会的,你放心。”李春雄诚恳地说。
陈悦感动地说:“财哥客气了,是我们全家人应该记住您的大恩大德才对。”
李富财笑道:“能成为亲戚就是缘份,我们就是一家人。”
“财哥,你们祖屋那里有没种花?”周咏笑着问道,她想起了自己同学中流传的一首手抄的、不知作者是谁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个年代的出版物远没有现在丰富更没有互联网,人们、尤其是学生们流行抄歌曲、抄诗歌甚至抄小说。“十年内乱”更是书荒也是禁欲年代,被称为第一黄书的《少女之心》堪称全国第一手抄本,据说传抄的人达数千万之多。
李富财笑着说:“有,有,当然有,但是不多,主要是没时间打理它们。我们家的楼顶是一个天台,我们在上面种了几盆花。陈悦姐弟来我们家的时候,也经常带着春雄到天台玩,看海啊,看船的。”
“真是令人向往的好地方!”周咏称赞道。此刻,她的心里向往着大海,那辽阔的、一望无际的大海……
“周咏,我还记得小时候在财哥家旁的海边,见过渔民从船上将海蜇卸下来后,在沙滩上挖一个大坑将海蜇埋在里面。”陈悦说,他又转头看着李富财问道:“对了,财哥,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李富财笑着说:“是渔民暂时保鲜海蜇的方法。”
“原来如此。”陈悦点了点头。
周咏笑道:“海蜇这样的保鲜方法很特别啊。”
李富财笑应:“我们湛江的沙姜也是用沙埋起来保鲜的,而且可长期保鲜。”
周咏充满期待:“海蜇,我只在图片上见到,还没见过实物。”
李富财真诚地再次邀请:“周咏,有空和陈悦回湛江,我带你们去观看和品尝。”
“好的。谢谢财哥!”周咏嫣然一笑。
大家喝着茶在闲聊着,李富财叫了服务员过来点菜。
点完菜后,李富财笑着说:“这里可惜只有罗氏虾,这种淡水养殖的虾没有我们湛江的海虾好吃。周咏,找时间来湛江慢慢品尝。我在吴川有30亩对虾养殖场,湛江对虾我们叫做大虾,现在我弟弟、也就是春雄的小叔在管,你来湛江时我们带你去参观。”
周咏甜甜一笑:“财哥,好啊,我很期待。”
李富财笑道:“春雄的阿婆(粤语:姥姥,湛江人的叫法)、也就是陈悦的姑妈就在吴川。春雄阿婆那个地方啊,渔民拉网真是很壮观的,很值得去看看,广州不少摄影师都专程跑去那里采风。”
陈悦的心中充满憧憬:“周咏,我们一起去看渔民拉网。”
周咏微微一笑:“好。”
上菜了,第一道菜是清蒸罗氏虾。一见有东西吃,李春雄就马上说要拿饭了。陈悦笑着对周咏说:“春雄来广院报到那天,我们也是在这吃饭的,他什么菜都不吃,只是吃了八碗白饭。常人无法理喻的挑食!”
“我现在是又吃饭又吃餸(粤语:下饭的菜)了。”李春雄得意地笑笑。
李富财笑着感慨:“看来饭堂的大锅饭能够消除一切的挑食难题。”
———
陈悦堂哥的回信,虽然没有带给陈妈妈预期的喜悦,然而李富财却给陈妈妈带去了极大的惊喜。
星期天陈悦一回到家,陈妈妈马上就追问他,周咏怎么样?要求他带周咏回家。
陈悦平静地说:“妈妈,您见过周咏的,您还记得今年春节在我宿舍见过的那位女生吗?”
“那位女生很漂亮啊,我怎会不记得?原来是她啊,太好了!”陈妈妈笑逐颜开,她的兴奋昙花一现,瞬间心凉了半截:“她不是有男朋友吗?”
“妈妈,随缘吧。”陈悦没有将肖春燕告诉自己的话讲给母亲听,未来还是未知数,他还没有令自己觉得安心的把握。他害怕带给母亲的是空喜欢一场,不想她可能会再次受到刺激。
陈妈妈又想到了李富财的津津乐道,“登记了都绑不住,男朋友也不一定嘛。”她喃喃自语……
———
电气职中附近的飞鹅大排档。
“周咏,为什么要请我吃饭?这么神神秘秘的,可以告诉我原因了吧?”姚老师笑问。她30多岁,比周咏矮半个头,心宽体胖,面容和善,脸上架着一副十分得体的半框眼镜,但岁月的痕迹过多地表露在她的脸上和手上,使得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她说话前总是先咧嘴一笑,是大家公认的全校第一嫂。
“今天我生日。”周咏笑靥如花,“就凭你这位好大姐啊,其实请你吃饭根本不需要额外的理由。”
“怎么不找你的如意郎君陪你过生日?”姚老师很惊讶。
周咏笑道:“我还没有。”
姚老师若有所思地说:“我也听说你们的事情了,不过我这样讲你千万别见怪。我们古人虽然有讲‘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但是我觉得19世纪英国伟大的作家王尔德说得更有道理:世界上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还糟糕,那就是不被人议论。”
周咏又笑笑:“姚老师,您说得对。没事的,我也听得不少了,习惯了。”
姚老师依然不解:“既然你生日,为什么不约他?”
“他还不是……”周咏笑着说,把“我的如意郎君”六个字呑了回去,“他还不敢向我表白,所以他还不算。”
“你是不是没有给人家机会啊?”
“该给的机会,我好像都没有打折扣。他不敢表白或许是好事,我觉得自己还要再想想。”周咏笑嘻嘻地说。
姚老师似乎有感触地说:“人的感情啊,有时就像化学反应,水到渠成之前,欠缺的只是一点点催化剂。”
周咏惆怅地说:“或许是我的缘份还没到吧。”
姚老师以为周咏是因为流言而却步不前,她开导道:“周咏啊,矫情一点讲:谁的青春的不迷茫,谁的中年不危机?我做过知青,也幸运地成为了工农兵大学生。不然的话,我现在不是还留在农场,就是到工厂的流水线当装配工了。我快到不惑之年了,从浪漫无忧的青年走到了心事重重的中年。这些年我经历了不少,见过不少的人和事,也听到过不少的故事。世上有两样东西无需直视,一是太阳,一是流言,前者伤眼,后者伤心。
《罗马假日》的女主角赫本讲过:‘要有优美的嘴巴,就要讲亲切的话;要有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上下两片唇,可以是莲花,吐露芳香;也可以是利刃,伤人伤己。对于没有优美嘴巴的人,他们说什么,我们只需浅笑而安。
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的时候啊,你就会明白,人到中年,人生半坡,如同站在人生的顶峰。回头看,那些绊倒过自己上坡的石头和坎坷,原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往前看,一路下坡,上山容易下山难,这个时候最需要有一个和自己互相搀扶着走的人。所以选对的人是最重要的,其它都算不了什么。只有真心爱自己、真心为自己付出和记挂着自己的人,才愿意和自己搀扶着下坡。即使人到中年未到走下坡路,也已是到了半山,俗话有讲: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没人搀扶的话,再往上走就艰难了。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人可以无知,但不可以无趣。我们家老马很有幽默感的,大小事不计较,他总能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让家里产生笑声。所以我自己的体会是,与一个人在一起,自己感觉是否舒服很重要。漫漫岁月中细水长流,两人长相厮守,就算不会摔死,闷死也不好受。”
1966年“十年内乱”一开始,全国高考就被取消了。
“知青”狭义上讲就是上山下乡的、中学毕业的知识青年。1968年4月,上层提出了中学毕业生“四个面向”、即面向农村、边疆、工矿、基层的分配原则,中学生走上山下乡的劳动之路,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广大的知青上山下乡,在农村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丰富了见识,为开发、建设山区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许多知青在与当地群众共生活、同劳动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当然,上山下乡也出现了“知青、家长和农民三不满”问题,有令人诟病的一面。现在举世公认,中国的8000万知青是全世界最强的一代人,以前没有,以后估计也不会有。
我国从1966年开始大学停止招生的10年间,全国高等院校共招收了94万基于推荐制的大学生,统称为“工农兵大学生”。这种推荐制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尝试。那些思想好、身体健康,年龄在20岁左右,有相当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特别是在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的人,就有可能成为工农兵大学生。北京电影制片厂1975年摄制的电影《决裂》,就是反映工农兵大学生招收情况的。“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决裂》中的这句台词可能不少人还记忆犹新。
“谢谢姚老师的指教!”周咏真诚感激,姚老师的话令她对爱情有了新的领悟。她又微微一笑:“不过,姚老师您离40岁还很远,是青年。”
姚老师也笑了:“可能是我经历了不少坎坷吧,有人说我看起来像快退休的人了,我总觉得自己已经提前步入了中年。不过,幸好我现在的心境比相貌要年轻。”
“您不老,在我眼里您是我的一位好姐姐。”周咏真心地说,“姚老师,请喝茶。”
姚老师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拿起茶杯来品了一会茶,又蔼然可亲地说道:“我想起了一个童话,这个童话我们家老马也讲过几次给我女儿听的。”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一个青蛙问乌龟:你为什么遇事就躲,缩在壳中?乌龟慢悠悠地伸展四肢说:我不是逃避,只是求一个平静的环境而已。青蛙又问:可是,你被骂也不在乎吗?乌龟看了青蛙一眼,笑着说:别人的评论重要吗?这就是为什么我活得比你长久的原因。生活中做好我们自己很重要,别人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喜欢你的人,你怎么做都是对的。不喜欢你的人,你做得越好他越要疵议你。”她眼睛突然一亮:“欸!《后汉书》中有句名言: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知其善。就是这个意思!人生时时有纠结,处处有羁绊。谁也难逃岁月风雨的冲刷和淘洗。总而言之,我们应该微笑地面对世态炎凉、岁月沧桑。”
“受教了!姚老师,大家都说您是中文系的高材生,我觉得还要加上一点,您还是个思想家,甚至哲学家。”周咏称赞道。
“我只是个工农兵大学生,与你们这些正规大学生相比,不值一提。”姚老师自谦。
周咏说:“姚老师,您太谦虚了!”
姚老师爽朗地笑道:“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两人又慢慢地喝着茶。周咏犹豫了半晌才问道:“姚老师,如果他离过婚您怎么看?”
“啊?!”姚老师似乎意料之外又意料之中,她缓缓地说:“虽然我很传统但也不是老封建。我年轻的时候很纯品可能不会接受,但从我现在的角度看,最重要的还是人,其他方面都是很渺小和不起眼的。关于一个人的过去怎么样,我觉得有一句话说得不错,供你参考:生命必须要有裂缝,阳光才能照得进来。爱情是一种冒险,婚姻是一场博弈,没有输赢。这个世界上总会出现一个温柔的人,让你变得温柔,让你敢于尝试一切的‘怕’。俗话说得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们也常说:幸福就像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其实,也只需自己知道!总之,自己觉得好的,觉得舒服的,就接纳。记住,不必被别人的说辞裹挟着走,不必受困于世俗人言。我们的生活不会因为别人的话而变好,所以喜不喜欢决定权在自己,大可自在于心。”
周咏似有参悟地点点头。姚老师又告诉周咏几个她的知青农友、大学同学的爱情故事……
———
周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
电气职中和广院的直线距离不足500米,隔了一条马路,离她家都很远,那时广州还没有地铁,公交线路和运营车辆都远没有现在多,为了早上不用在上班的高峰期与大家一起挤公交车,她总是比较早就出门上学或上班,从而令她一直保持着这一良好的习惯。
这天晚上,周咏躺在床上。周爸爸还在看电视,电视的音量虽然不大、她也关着卧室的房门,四周静谧清幽,电视的声音还是微弱地传入了卧室。无关紧要的电视节目完全不会干扰到她的休息,然而此时从电视传来了歌手常宽先生的歌曲《我喜欢的男孩》:
……
我最讨厌油腔滑调虚伪的男孩
说什么什么爱你在心口儿难开
我最喜欢脚踏实地真正的男孩
他知道知道怎么用心来把我爱
我要奉劝那情窦初开的女孩
如果你要找男朋友不要只看他
外表帅不帅
你要留意他是不是很坦白很实在
如果他是注重外表虚伪的男孩
你不要不要对他付出你的情怀
如果他是坦白实在真情的男孩
像这样这样的男朋友才是可爱
我要祝福那天下多情的女孩
希望你们找到一位可爱的伴侣
真正的情爱
这样的人生会过的很幸福很愉快
……
这首歌曲一出现时,对于广州人、尤其是青春期男女的吸引力不亚于港台歌曲,周咏读大学时还不时有同学会哼唱几句。她对这首歌已耳熟能详,静静地听了一会,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姚老师数天前说的话。
姚老师的话让她辗转反侧,陈悦一尘不染的真心,在五通厂、毕业设计、在歌勤厂对她的好,默默为她所做的事情一一浮现于脑际……
周咏又想到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像操作计算机一样,她的脑海中弹出了“芳心相许?”的提示框界面,她还没来得及滑动鼠标,应该是还没去握鼠标,灵敏的生物钟已将她带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