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290章 古道扬州瘦马……额…

第二百九十章:古道扬州瘦马……额……

三月十五,集宁府。

耗时两个月,集宁安置点一切都趋于好的方向。

相比于大同,集宁这个地方的可塑性更强!

这一日,也是一个大日子。

集宁安置点,罗河带着二十多个商人坐在一个蒙古包内,此时此刻,这里面的商人都在无声的喝着茶。

这些商人来自于江南,是罗河诓骗来的,罗河带着钱回到老家,宴请了这些和自己一样的商人,说在山西这个地方赚了大钱。这些商人闻风而动,都不用罗河开口说话,全部自告奋勇的跟着罗河来了集宁。

结果来了之后,芭比q了,回不去了。

在这群人里,还有一个光头汉子。

这汉子就是之前不忍祸害百姓,故而将手里的粮食给卖出去的商人,此人名为王海。也是江南某个士族的管事,自从王海将粮食做主卖给周二等人之后,王海就被自家家族所驱逐。

后来被罗河报给朱棡,朱棡将其收做手下。

此人是个精明人,能够被士族所认为,当做商号的掌柜,那也是有几分本事的。别的不说,此人对商贸的理解便让朱棡好一番震惊。

他居然先说出‘以农抑商可保王朝百年,难保王朝百世’的人,这句话是若是让老朱听到了,怕是这王海全家老小都得下去思考思考人生。

这也是王海醉酒之后说出来的。

当时朱棡便震惊于此人的明智。

统治者统治天下底层人离不开的东西其实是民智。

民智越高,统治者越难以管理!

为什么都知道天下读书人才是正途,可读书人还是那么稀少?因为读书门槛高,因为统治者不允许存在那么多的读书人!不允许那么多人明白何为仁义礼智信。

为什么自清以前,每个王朝的末期都消亡的如此之快?而在民国时期,却有一群伟人站出来力挽狂澜?

因为民智!

大明初期,民智低的可怕。

偏远地区,一个村子找不出来一个识字的。

朱棡前期也曾想过搞点报纸或者搞点书本娱乐,挣点钱。

但后来朱棡知道了这件事无奈放弃了这个念头。

在后世,有人说清王朝的管理曾经让中原进入过一段繁荣时期,但若是再看当时社会环境,民智低到了什么程度?一个县,除了读书人以外,找不出一个识字的。

在官府眼里,这些就是愚民!就是一群蠢人!

一群可以随意压榨的贱民。

所谓的繁荣盛世,也不过是上位者用底层人的血肉粉饰出来的太平!什么盛世,什么之治,只有真正让百姓吃饱穿暖,懂是非,明事理!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的统治者,才是真正的繁荣昌盛。

朱棡惊叹于王海说的话,为了不流失这个人才,将其留了下来。

而此时帐中,有商人已经有些忍不住,看着坐在侧首的罗河问道:“罗掌柜,你将我们骗来这里不说,可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您总得说说吧?”

“要钱要是要命?要钱又是多少钱,总得给个准话吧?”

这问话之人也是光棍,反正没有老婆孩子,就老家养着十几个外房,死了也不耽搁谁。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是啊罗掌柜的,咱们这些人在这快三四天了,到底是怎么个意思,你得说啊。”

罗河淡笑着摇了摇头:“还有人没来。”

正当还有人要询问的时候,蒙古包的门打开了。

罗河一笑:“来了。”

旋即赶忙起身相迎。

“草民拜见世子。”罗河毕恭毕敬的给进来的少年行礼。

众人面面相觑。

这少年看起来嬉皮笑脸没个正形,居然……是世子?

但一听到是世子,这些人还是赶忙起身行礼,诚惶诚恐的打量着这个有些浪荡的少年。

“都起来吧,都坐都坐!古人云,既来之则安之,诸位已经到了这,就不差这一两天。”

说话的正是曹国公府世子李景隆。

李景隆笑眯眯的坐下,随后看到众人还站着,随即立马板着脸:“咋着,还要我李景隆扶着你们坐下不成?”

众人尴尬笑了笑,这才讪笑着坐下。

李景隆这才露出笑容。

坐下之后,李景隆见众人面色不太好,笑道:“诸位看起来脸色不太妙啊,不过也确实,这塞外之地确实不是修身养性的地方!若是换成应天府啊,本官定要请诸位去醉梦楼好生畅饮一番。”

醉梦楼?

不少商贾此时眼前一亮,仿佛某些回忆被勾起。

dNA苏醒了一般。

“原来世子也有这般雅兴,实在是雅致,雅致。”有人满脸堆笑,猥琐的笑了起来。

李景隆笑着摆手:“诶,不要笑的这么浪荡嘛,饮酒作乐,怎可这般不雅!若是被外人看到了,还道是我等没有礼数!”

“咱们这些人也只是苦中作乐,个中艰苦,也就个人体会!正所谓天涯何处觅知音,于那些流浪人间的香艳孤魂道一道这人世间的艰苦,也是增长一番见闻,为枯燥乏味的人生多一些乐子。”

瞧瞧!

瞧瞧!

嘿,这特娘的,说话就是有水平!

一些商贾苦笑点头,却又笑的猥琐,连连拱手奉承道:“世子高见,草民佩服,佩服!”

男人嘛,总之离不开那几件事。

李景隆快速的就跟这些商人有了共同语言,甚至好几个要就此给李景隆写手书,将自己在各地州府青楼里面的画舫借给李景隆玩玩。

“说起这名伶花魁,南方女子终究还是多了几分楚楚动人,身娇体柔不说,待人更是体贴……。”

“诶,还得是那应天府旁边的镇江扬州瘦马,个个是苗条消瘦,身姿曼妙……。”

“说到这个,还的是这大同三绝之一的‘婆姨’,据说啊这些女子多是幼年从各地买来训练而成,还得经过不少花坊青楼以‘坐翁’训练,是苦练下盘……。”

这些人都是各种老手。

行商各地,总会遇到声乐场所,别看前些年战乱各地,但这种生意还是不见受到影响的。

李景隆听到也是感兴趣至极。

他一直呆在京师,对于这些‘地方特色’还是了解不够充足。

要不是一旁的王海给了李景隆一个眼神,怕是这货得现场跟这些商贾探讨起来。

“咳咳,诸位,闲话说的差不多了,咱们现在聊聊正事!”

ps:我没去过,也别问我怎么知道,问就是百度。看了下各位的建议,系统到这差不多了,后面开始写战场和这一大章的主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