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53章 当务之急

第三百五十三章:当务之急

“丫头!”

朱元璋惊呼一声。

而在场众人亦是心胆皆颤!这位晋王妃,当真是生死相许啊!

朴不成上前,脸色哀戚的劝道:“王妃,如今王爷生死未卜,您切莫伤了身子啊!若是王爷无恙归来,见您伤了身子,老奴担待不起啊。”

徐妙云抬头,一双宛如泣血的眸子轻声道:“父皇,儿媳恳请父皇……,以国事为重,平定漠北,完成王爷所愿……。”

平定漠北?

朱元璋呆愣在原地。

此时此刻,摆在朱元璋面前的就是一个几乎已经到手的漠北。

可是相比于漠北,一个自己嫡亲儿子,一个外甥孙,还有一个大侄女,这真的值得吗?

朱棣此时也心急如焚道:“爹,给我三千兵马!”

朱元璋转头一瞪朱棣,此时他也将局面看的清楚,转头问道赵武:“此战,是瓦剌主导?”

赵武还没缓过神,盛庸跪地道:“是,陛下,此战引发原由是瓦剌率先犯漠南边境,并且残杀我大明斥候军!燕王殿下受伤。”

盛庸交代的战场的战况之后,彻底让在场所有人愣住了。

尤其是当朱棣说出益兰州的战况时,朱元璋更是面色愣住,眼神之中满是怀疑。

朱元璋质问道:“你区区几百人,如何越过荒漠?”

朱棣一时有些不知道从何说起。

因为他确确实实就是用几百人越过的荒漠!

这玩意怎么解释?

其实这一次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的越过荒漠,主要是在于几点,马车性能的进步、入漠人员大多数是蒙古人、以及行军粮的改进和地图。

地图是朱棡给的,一张地图,在古代是只有官府才能拥有的,这需要人去一点点的查探,而朱棡是提前就准备好了前往益兰州的地图。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罗河这个商人缘故,他常年奔波大江南北,对于车队的掌控以及路线的安排相当老练,一路上有他做主心骨,商队能够到达益兰州也不足为奇。

朱元璋瞪了朱棣一眼。

李敏此时站了出来,拜下之后道:“陛下,臣以为为今之计当是扑灭残庭,扫清残余军阀,元庭居于草原多年,如今被晋王殿下伤了元气,近万大军覆灭,是最好时机剿灭的时候,只要此时出兵占地,定可彻底斩断元庭东山再起之机!古有秦王扫**定鼎中原,奠基天下统一之伟业,今日!陛下扫清塞外,致使我汉人版图达到前所未有之巅峰!可称为……古今第一!”

这里所谓扫清塞外,李世民也曾做到过。

但是李世民未曾将吐蕃给拿下,所以在领土面积上,只要老朱将漠北全部拿下,国土面积也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漠北有多大?

东起辽东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脉,北至贝加尔湖,接近二百万平方公里!在明代末期,关于漠北的书本字面记载是:大漠以北,称为喀尔喀蒙古,其属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分布地区,“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 ,北至俄罗斯。”

换言之,这就是元庭曾经的行省,岭北省。一个真正的庞然大物。

这是一片汉人从未真正意义上征服过的地方,至少,到目前是。

这里面有多少牧民?不少于两百万人!

朱元璋此时……有点头疼。

地打下来了,该怎么治理?

其实从这里不难看出,老朱虽然是个好战的君王,但是并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君王。他也会为战后的安置以及治理头疼,毕竟漠北深入荒漠近一千二百里。

大明根本没有那个本事去管。

如今,也只能是学着唐太宗那样,设立类似于都护府的机构驻扎于漠北之中。

李敏的话一定程度上让老朱冷静了下来。

老三如今生死未卜,搜救必须要进行,但是对于漠北的治理却是不得不进行。朱元璋捏紧了拳头。

他不心痛吗?

他难受的都要哭出来了。

亲生儿子啊!那可是自己寄予厚望的亲儿子!还有个虽然不着调但是听话能哄人的外甥孙,他不想歇斯底里的大发雷霆吗?

得知老三坠崖的那一刻,老朱甚至想过亲自率人前去寻找。

但是,李敏的话,却让赵武这个军汉心头怨气暴涨。

赵武直起身,怒道:“狗书生闭嘴!”

这句话,一下子让满堂大臣公侯都愣住了。

回过神来,李敏气的脸色发紫,指着赵武咬牙切齿道:“放肆!陛下面前大放厥词……。”

“艹你姥姥,狗东西!”赵武破口大骂,指着里面怒吼道:“咱王爷为了大明出生入死,还当务之急,我当你亲爹!”

这夹带户口本的咒骂让李敏的亲戚可遭了罪,一下子被顶替不少不说,还多了不少。

李敏气的眼珠子都红了。

“你……你!你大逆不道!你这……你这混账!”

赵武冷笑一声:“你这种人,只想着功劳跟名垂青史,你根本不在意别人的死活!王爷定鼎漠北,你不想着找人也就算了,还说什么当务之急是漠北?我呸!一个漠北,我们兄弟们能打下来,就能打下来第二遍!”

在场人也都明白,赵武只是心有怨气而不得发泄。

这个军汉心里积压了太多的压力和愧疚。

李敏气的不轻。

站在他的角度来说说这句话的意义到底又是什么?他只是一个文官而已,本不该掺和军事,此时在朱元璋面前说这话,未免手伸得太长。

但是就他自己的想法来说,他不认为有皇帝能够不在乎这名垂青史,定鼎天下的名声,即便是当年的天可汗李世民,也不一定有这唾手可及的功德大。

但!

站在他面前的,是朱元璋。

从凤阳茅草屋的风雨到皇觉寺的孤灯,从滁州的刀光剑影到鄱阳湖的烽火连天,他从千军万马之中奔驰而出,自刀山血海之中屹立不倒,他经历过无数人世间的苦难,也忍受过无数的痛苦。

他不畏惧所有的权威,更不畏惧任何敌人。

他看得到人世间本质的道理。

呵呵,功德?

站在原地的朱元璋突然冷笑了一声。

他长舒一口气,目光猩红的盯着李敏道:“功德?什么功德?我朱重八要做的事,还用在意史书怎么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