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54章 不得不出手的杨宪

第三百五十四章:不得不出手的杨宪

老朱还是决定先找人。

“就算是将漠北掘地三尺,也要将人给找出来!”朱元璋一声令下。

朱棣领兵三千,寻找徐达会和前往旺吉河尾流处找人。

随即,朱元璋派御医随行晋王妃,一旦王妃的身子出现什么问题……那御医也别活了。

徐妙云休息的蒙古包里,张玉跟青眼走了进来。

“属下参见王妃!”

两人单膝跪地,向徐妙云行礼。

“两位大人起来吧。”徐妙云端坐于椅子上,面色稍显惨败,但眼神并未表现出过多的伤心,而是透着一种睿智的深邃。

两人起身,徐妙云看向青眼道:“找的怎么样了?”

徐妙云不可能等着朝廷派人去找,早在刚刚收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让青眼的徒子徒孙们全部撒出去寻找。

青眼面露苦涩,惶恐道:“卑职无能……,还未寻到王爷的踪迹。”

“但……旺吉河水并不深,若是未曾找到王爷,怕是说明王爷已经离开那里!如今属下让手下人竭力去寻找那些活着的瓦剌人,只要从他们口中得到消息,一定能找到王爷!”

张玉倒是乐观一些,道:“依卑职所见,王爷与曹国公世子四人坠崖,如今四人皆不见踪影,这绝非巧合。毕竟被河水冲下来的上千瓦剌人都活了下来,即便是死了的,尸首也都留在了河流末尾的河滩上。”

“如今四人不见踪影,说不定是因为王爷暂避那些瓦剌人的风头,朝着其他地方离开!只需要找到亲眼看到王爷活着的瓦剌人,一定能找到王爷!”

这番话虽是张玉宽慰王妃的话,但也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在其中。

毕竟被大河吞没的几千瓦剌人虽然死了不少,但都有尸首可寻,如今找不到尸首,岂不是更说明王爷没事?

徐妙云点了点头,轻声道:“言之有理。”

“不过即便是王爷失去踪迹,漠南的事情也不能停下来。”

“第一,通知周仁加快集宁和大同的官道铺设,从集宁再调配一批劳工,不要怕投入。如今王爷不在,用土地抵押来促进商票的事情不能透露给大臣们,需要尽快回拢资金,道路只要通畅,商人们才会越发积极在漠南行省。”

“第二,让林嗣文立即进京撰写文章公诸于世,王爷坠崖一事若是传入京中,怕是打了胜仗的事也会被传成是打了败仗,不可让大臣们捕风捉影。让京师朱云香坊加制一批香皂,上面刻上此次漠北大胜的消息。”

“第三,楚力如今落户于京师,让赵武和盛庸带楚力尸首回京安葬。楚力孤身喝退万人大军之事……一定要多加宣扬。”

“第四……”

这第四,徐妙云无论如何也说不出来。

张玉心里明白。

第四……,将商会指挥权交付周仁和罗河两人,若是王爷薨逝的消息传来,王妃怕是也会……。

“王妃,切莫多虑!”张玉低着头,声音郑重的道:“王爷非常人,千骑取漠北一战打出了我大明军威,又岂会折服于区区洪水?”

“卑职相信,王爷会回来的!”

“等王爷回来的那一天,必将是大明为之震动的一天!”

徐妙云惨白的脸色微微一笑。

她轻声道:“我能做的……,是为他守好这片……起始之地。”

……

九月初九,重阳。

今年的重阳京师显得很热闹。

因为大同和集宁商贸的贯通,京师的市场上一下子多了很多新奇的玩意。尤其是以往价格昂贵的羊肉,一下子价格低了不少。

还有大同来的农具,以及那短短一个月,就在京师创造了销售神话的大同二锅头。

甚至在某些店铺外,打出了‘想要家里年年有,送礼就送二锅头’的标语。

一时间,瓶装的精装二锅头成了京师的送礼佳品,能够摆一瓶二锅头在架子上,成了风流雅士共同的追求。

而相较于民间的热闹,更热闹的是官场。

杨宪监国,一个月更换了二十多个官员,除了手伸不到的御史台,六部官员几乎全部换成了自己人。杨宪也曾告诫自己不能飘,皇帝虽然离开,但是京师还有眼线,自己不能过于嚣张。

可当他真正站在了百官前面,看着百官站在自己脚底下向龙椅参拜的时候,杨宪真正的过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皇帝瘾。

想不飘,很难!

陈宁陈烙铁也在一旁帮腔。

其大概意思就是:啊,你如今都监国了,算是半个皇帝老子了,你这个时候不把敌人打压下去,你什么时候打压下去?太子下旬就要回京,到时候还有你杨宪嚣张的?你不对敌人残忍,就是对你自己残忍。

杨宪一想也是啊。

淮西人跟浙东文官的矛盾是没法化解的,这个时候自己不早点安插自己的人手,还等什么时候?要是自己能够彻底掌握六部,胡惟庸这个左丞相就处处要受到自己制约。

御史台虽然是胡惟庸握着的,但正儿八经办事的是六部啊。

于是,杨宪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换了二十多个五六品的官员。朝中办事的就是这些中层官员,算是京师的基层。基层一被换,你上面人再牛掰,你说话也没人听。

文官,你总不能动刀子吧?

反正现在最高领导是我杨宪,我一票否决就行了。

而九月九这天,一纸消息送到了杨宪的手里。

晋王、明珠公主坠崖,曹国公世子和卫国公府二小姐也生死不明!

漠北败了?

杨宪浑身一震,端着奏报的手一下子颤抖起来。

而下一条,更是让杨宪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

皇帝命李善长回京,督促长子与临安公主的婚事。

早在监国之初,杨宪就已经派了人亳州监督李善长布政,只不过一只没找到机会下手,而如今杨宪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李善长,必须死!

杨宪此时还不知道,这一场看似他只是配角的大布置,只有他杨宪,才是从始至终的主角!

杨宪在政事和日常生活之中其实在没什么可以论罪的地方。

但是,杨宪的软肋不在这。

他的软肋,自始至终就是李善长的生死。

只要有机会杀李善长,杨宪的狐狸尾巴……也就露出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