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63章 悲观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363章 悲观

作者:毕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10:51:39

第三百六十三章:悲观

刘伯温失魂落魄的回到府邸,坐在正堂之中手脚冰凉的望着外面。

长子刘琏刚下值回到家中,便看到父亲满面愁容的坐在正堂之中,连忙上前惊慌道:“爹,您这是怎么了?脸色如此难看?”

刘伯温只是闭目摇头,神色间满是哀戚。

他本就是一个‘杞人忧天’的人,时常会担心事情背后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当初他劝诫朱元璋不要去进攻安丰解救韩林儿,就是想到了后面会对朱吴联盟造成的影响,不管是韩林儿身份的难堪,还是陈友谅的虎视眈眈。

或许用杞人忧天有些贬义。

但是刘伯温确实是一个想的很多的人。

刘伯温将今日和杨宪的决裂说了出来,长子刘琏吓得脸色煞白。

“父亲,杨宪那厮……。”

“叫他监国!”刘伯温郑重道。

刘琏心有不甘,他如今平步青云,官场之中官声很好,在自己所在的御史台如今也有几分薄面。须知,在前两年,刘琏因为李善长执掌大权的缘故,在官场上举步维艰。

刘琏没有他爹刘伯温那么深的算计,只是一个很老实的读书人,心里自然也有几番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报复,而这份报复一旦到了官场上,自然而然都会演变成争权夺利。

因为有权,你才能让自己说的话起到作用!

刘伯温见长子脸上的不甘之色,顿时怒道:“你是不听我这个当爹的话了?你入仕途,我是怎么告诫你的?‘恪守己身,立身立命’,你莫非都忘了?如今刚进官场几年,为何讲这些话忘得一干二净?”

说完,刘伯温甩开长子的手,在刘琏有些惭愧的注视下,刘伯温冷声道:“杨宪此举,无异于是将许多人推入火坑!拦,我刘伯温是拦不住了!”

刘琏不解。

“爹,为何如此悲观?”

刘琏将今天从那些同僚口中听来的话复述道:“杨……监国如今之举,不过是更迭了一些官员,只要官员能为陛下所用,陛下如何会破釜沉舟?当初韩国公执掌大权之时,却也同这般所为毫无分别,可为何到了杨监国这里,就……就……。”

刘伯温冷笑一声。

负手看向正堂之外,身影消瘦单薄,他如今也是六十多的老人了。

他神色清冷的道:“杨宪贪权,妄想执掌中枢!他跟李善长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李善长懂上位,看的清自己的地位。”

刘伯温压低了一些声音。

“你当李善长是无为之人?官居尚书左丞之后懒政?这是多么可笑的笑话!李善长乃是当朝宰相,跟随上位多少年?上位就是眨眨眼,李善长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如今之局面,看似复杂,实则明了至极!”

“李善长站在杨宪的位置上是怎么做的?不……,李善长还没达到如今杨宪的位置!说他懒政?李善长最擅长表现自身的才德,如何会懒政?无非是坐如针毡罢了。”

“李善长尚且不敢动御史分毫,杨宪却动了!琏儿,御史是什么人,你不清楚吗?”

刘琏整个人呆住。

御史只是正九品小官,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算是史官。

是皇家专用来记录君王与大臣一言一行的史官,后来逐渐变成了进谏官员的称呼,也就是纠正皇帝和官员言行的作用。

杀御史,就是闭塞言路。

想到此处,刘琏浑身一颤,遍体冰凉。

杨宪难道真的要盛极必衰?

“那儿子该怎么办?”刘琏问道。

刘伯温沉吟一阵,随后道:“青田老家的祖坟需要修缮了,为父年老体衰不宜动身前往,你且替为父去吧!”

刘琏脸色悲戚的跪下,随后保证自己会好好修缮老家的祖坟。

这种事,一般都需要辞官,因为大明朝没有那么长的假期。

但是这种情况下,刘琏辞官是保住一家子人。

刘琏跟那些官员混的比较勤,其实要说什么有什么苟且也并没有,只是刘琏擅长笔书跟作词,闲来无事就跟那些文官一起谈论谈论诗词,也算是趣事。

只是覆巢之下无完卵,这种情况,还是抽身比较好。

刘伯温本想去见皇后,不过皇后事先一步送来了手书,告诉刘伯温不要轻举妄动,不管怎么样,浙地文运传承是不会断的。

收到皇后的手书,刘伯温更是整个人苍老了几岁。

这更加确定了,皇帝要对浙地下手了。

究竟是什么?

究竟是什么让皇帝如此快速的要对浙地动手?

漠南的事还没了,皇帝真的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

京师又有大事,漠北幸存的六百多浮屠营官兵今日晌午要回朝,听说护送了三百多名战死官兵的骨灰以及遗物。

而此事,也引起了京师一些人的不满。

什么时候,战败也要摆排场了?

兵部侍郎石青是最先站出来发出不满的,并且带着官吏堵在京师内城的城门口,欲要阻拦浮屠营官兵进城。

秋季,寒风凛冽,城门口枯黄的枝条仿佛宣告着深秋的来临。

不过跟秋天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京师的城门口热闹的场景。

百姓们背着背篓,赶着驴车,或牵着娃娃进城,人世百态,此时显露无疑。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朝廷的事感兴趣,也有人面色匆匆毫不理会兵部在城门口的布置,只是埋头不理不问,继续为了生活奔波。

“石大官,咱们在这拦着,当真有用?”

一个七品主事揣着手,官服外面套着一件羊绒的袄子,有些疑惑的问道。

石青是个五短身材的中年人,国字脸嘴巴小,说话声音尖细,给人一种有些滑头的感觉。

“战败之人不自醒过失也就罢了,摆出这般排场,本官岂能让他们如愿?”石青冷冷道。

同时,他又声音阴冷的道:“昔日,晋王携民意处死一省按察使,越过三司,本就是逾矩!如今也要让他们试一试这民意的滋味。”

说罢石青抬手,命一旁的兵部官员张贴了告示。

告示内容大概就是宣扬漠北战败,不允许战败的浮屠营官兵走城门而入。

百姓们被强行留下来驻足观看,同时石青也不傻,安插了一些人在百姓之中大喊‘战败者该有愧’的发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