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362章 败仗震京师

第三百六十二章:败仗震京师

刘伯温愣住,目光惊骇的看着这个自己曾经的学生。

杨宪缓缓起身,目光深沉,并且极为冷厉的道:“我叫您恩师,是因为你曾有恩于我!确实,我杨宪跟着您读书,学了不少学问。也可以说,没有你,就没有我杨宪的今天,谁会记得一个连墨都买不起的杨宪呢?”

“但!”

杨宪的目光陡然让刘伯温的心刺痛起来。

“是你一手将我扶持起来,在扬州的时候,也是你告诉我,扬州乃大明腹地,只要办好事办实事,皇帝肯定会提拔我!可结果呢?我在扬州当吃草知府当了足足三年!”

这就开始涉及到旧事了。

杨宪起初是校检司成员,后来朱元璋见他有才能,加上又在刘伯温的那里学了文化,考虑到当时是朱元璋和刘伯温的蜜月期,就问杨宪愿不愿意当扬州知府。

刘伯温劝了杨宪,告诉他扬州这地方大有可为,你不是想当大官吗?这地方就能实现你的报复。

于是乎杨宪去了。

结果到了扬州,傻眼了。

整个扬州都城就剩下几十户人家,穷的耗子来了都要哭着出去。

但一想着自己恩师给自己的承诺,杨宪一咬牙,这苦命知府,老子当了!

但是杨宪虽然当了知府,但在治理上其实并不出色。

他擅长的是搞情报,搞偷听。

而不是治理地方,三年来,杨宪又是期待,又是向往,心里就想着啥时候自己的恩师能够想到自己,哪怕把自己弄去御史台当御史也行啊!凭自己搞情报的手段,还怕不能升官发财?

这也是大多数官员想要当京官的原因。

皇帝眼皮下,啥事都能被皇帝知道,这才有升官发财,上达天听的机会。

可杨宪注定要失望,三年,刘伯温在官场沉沉浮浮,和皇帝一度迎来了冷战期。杨宪在官场混了三年,也看清楚了官场这些事。

谁都靠不住,只有靠自己!

于是乎他开始让百姓造势,花钱打点京官,让他们在皇帝面前多提自己的名字,于是乎,他很快就进入了朱元璋的视野。朱元璋也才想起来,哦这家伙曾经是自己亲自委派的。

关注了两年,杨宪也开始以铁血手段催动扬州的发展,把官员榨的跟光棍似的。

正值李善长的懒政行为,朱元璋多次为了敲打李善长,提起杨宪的名字和所作所为。

李善长还以为杨宪是刘伯温留的后手,于是将胡惟庸给推出来。

就许你刘伯温安插后手,我李善长能比你差?

果然,事情也是按照李善长所想的发展的。

刘伯温失宠,准备告老还乡。

李善长也因为没有了政敌,被皇帝所忌惮!于是乎,政治体系的斗争从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人的斗争,变成了胡惟庸和杨宪两个人的斗争。

只是……。

李善长算漏了一个朱棡。

朱棡启用刘伯温,让刘伯温找到了在朝中安身立命的地方,审查部。

就此,朝局看似清晰明了,但杨宪和刘伯温之间,还有隐藏的矛盾。

此时此刻,杨宪就是将心里的不满给发泄出来。

刘伯温黯淡离场,神色无奈的离开了中书省,他劝诫不了这个曾经的学生,也劝诫不了他带着浙地官员步入修罗场的脚步。

这时候,刘伯温也意识到,浙地文运的衰败似乎成了必然。

有杨宪这个带领浙地文官送死的人在,很难不衰败!

……

民间,则是和徐妙云所预计的那般,漠北战败的消息经由中书省透露之后,在百姓之中形成了强烈的轰动。

“搞莫子嘛,死了那么多人还打咯败仗!”

“这晋王怕不是飘了哦。”

“哎,只能说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晋王就是个疯子,前两次的事你们还没看明白?这晋王简直是个战争疯子,就喜欢打仗,这种王爷可千万别当皇帝。”

“说啥呢?有太子爷在,咋可能轮到他?”

“这下子好了,要是这王爷再被抓到,我看啊,这刚打下来的漠南,也得拱手让出去了。”

“成也晋王,败也晋王咯!”

酒馆之中,全是议论此事者。

二楼的包间内,几个文官下了值前来小酌,此时都神色有些倨傲且不屑。

文官起势,如今他们的顶头上司杨宪监国,对于那些上面有空位的直接提拔,在场几个官员不到一个月,有的连升两级,有的则是平调到了更好的部门。

“来来,祝贺几位同僚荣升之喜!”

“哈哈哈,你可别埋汰我们了,我们哪有你升得快,都快三品大员了。”

“诶,侥幸侥幸!全靠相国栽培。”

“是是是,咱们这些个人啊,都得靠咱们相爷栽培!哈哈哈,说起此事,某心旷神怡,为此事当浮一大白!”

几人相互奉承,喝的伶仃大醉。

他们入官场,别的没学会,这前朝的风气是学的像模像样!不思为民请命,不思治国安邦!想着的只是如何逞官威,所到之处皆劳民伤财,转头又说百姓乃刁民,不可理喻。

“你们说,这晋王真的死了?”

“死不死又如何?这败仗吃了,咱们也不用担心他哪一日入中枢了。”

他们怕的什么?

怕的就是大明朝出一个贤王。

如民间广为流传的赵德芳那样!毕竟以王爷之尊和官员论政,本就是一种降维打击。谁敢忤逆呢?

“倒是可惜了漠南瀚海那块地了!”

“跟你有什么关系?那地方是人家晋王的地盘,你还有利可占?”

“非也非也,本想着让家里那边组建几支商队通商,不过如今看来,也没什么必要了。”

“哈哈哈,漠南都要还回去了,还通哪门子的商?依我看啊,倒是那钢厂跟水泥有利可图!”

“晋王若失利,大同的东西不还是咱们的?就是不知道这油差掉进谁的口袋咯!”

……

这些文官可谓是口无遮拦。

也难怪他们这么嚣张。

如今杨宪监国,哪个御史敢造次?

上一个弹劾的现在还在刑部大牢里面受刑呢!

只是他们根本想不到,此时此刻,他们所说的一切,都被躲在房梁上的锦衣卫番子一五一十的记录下来!这些消息会经过汇总跟记录,最后呈交到毛骧的手里。

等到朱元璋需要用到的时候,这些,就是一把把的钢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