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喧嚣之后 > 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

喧嚣之后 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

作者:东篱把酒月在中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6 12:14:59

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

在秋收之前的农闲时间,陈背篓有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要修一座魁星楼,陈望春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得把他供起来。

陈背篓也想借此杀杀刘麦秆的威风,盖住他家的阁楼。

从陈背篓记事起,刘麦秆家的阁楼就高高地矗立在油坊门的黄金地段,在一片低矮的、灰扑扑的房子中央,像一只高大的骆驼一样神气。

在陈背篓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的做了一辈子雇工的父亲,在人面前卑微地像一只蝼蚁,回到家,却成了一个热血男儿,常有壮志未酬的遗憾。

他指着高高在上的刘秉德家的阁楼,发狠地说:“我的儿,你要能修得起这么一座楼,我下辈子投胎成一头牛,吃草也乐意。”

陈背篓没有表态,当时他十六七岁,填满了野菜和谷糠的肚子整天咕噜噜地响,所以,遥远的阁楼,只是模模糊糊的幻影。

在龙卷风事件之前,陈背篓从没想过要修一座楼,他认为那只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是装脸面的样子货,但现在,他觉得修一座阁楼,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了。

当陈背篓合盘端出他雄心勃勃的计划时,却没得到何采菊热烈的响应,她实在搞不懂,在捉襟见肘的经济条件下,搞这样一个宏大的形象工程有什么用?

何采菊过于现实的想法和陈背篓高瞻远瞩的战略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既然无法解释,索性就不解释,陈背篓决定拉开膀子大干。

陈背篓的家底,薄得如一张纸,一捅就破,修一座阁楼,肯定要大举借债。

笨嘴拙舌的陈背篓,开始在油坊门游说,他激情地展望了陈望春的锦绣前程,上天给了他一把打开金殿的钥匙,他将来贵不可言。

有了魁星楼,陈望春潜心苦学,有一日金榜题名、高中状元,那不仅是陈家的荣耀,更是油坊门的荣耀。

陈背篓问:“我们油坊门可出过什么大人物?”

熟知油坊门历史的六爷哑口无言。

数百年前的一个秋天,祖上从河南或安徽或者山西逃荒而来,一路漂泊流离,看见这一大片洼地上,野草丰茂、清水潺潺,认定了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在此安营扎寨,开荒种地。

几百年过去了,人口繁衍了,庄稼地扩展得一望无际,但一代代人,文不成武不就,没出过什么顶天立地的人物。

北边十里之外的城隍庙,出过一个团长;西边七里之外的刘坪,出过两个县长;东边十五里的安沟,有过一个提督;南边十二里之外的碾子沟出过一个秦腔名角,给慈溪太后唱过戏。

这么一比较,油坊门真的是太平庸了,算起来,就老地主刘秉德有点名气,后来还早早地离世了。

六爷抹抹脸,颜面无光啊。

陈背篓说:“油坊门人只知敬神敬鬼、稀里糊涂地烧纸磕头,你得磕对了头,得给掌管文章的文曲星魁星磕啊。”

陈背篓问:“难道油坊门不该有一座魁星楼吗?”

六爷连连点头说:“该!该!”

六爷带头,给陈背篓资助50元,之后,人人都掏钱了,或多或少,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唯独刘麦秆没有捐一文钱,他仍然坚持他的枷锁论,说:“修一座楼,供一把枷锁,让油坊门人人束手就擒吗?”

此时的陈背篓,却显得异常大度,他不想再打掉刘麦秆两颗牙齿,一村的人,现在都站在他一边,支持他,只有刘麦秆一个人反对,他能掀起多大的浪?

魁星楼动工时,六爷和村长牛大舌头都来了,六爷挖了第一锨土,村长牛大舌头挖了第二锨土,两个重量级人物的参与,使得魁星楼的开工仪式显得异常隆重。

有六爷和村长牛大舌头的鼎力支持,工程进展顺利,而且六爷倡导,所有参与修建的砖工、木工、小工都无偿劳动,不拿一分钱报酬。

魁星楼虽然修在陈背篓家,但将来陈望春出息了,全村人都能沾他的光。

刘麦秆尽管没参与魁星楼的建设,但始终关注着它的进展,他看着魁星楼超过了他家的阁楼,而且还在一寸寸地长高。

刘麦秆沉不住气了,去找陈背篓,问:“你这楼要修多高?”

陈背篓说:“你不出一分钱,不铲一锨土,与你有屁相干?”

刘麦秆被噎了一下,说:“你不能再高了,要压过我家阁楼了。”

陈背篓正是要压刘麦秆家阁楼一头,修一座低于刘麦秆家的阁楼,卷缩在它的脚下,那不是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吗?要修,就修一座高过刘麦秆家的阁楼。

陈背篓呵呵笑着说:“你家那楼还算个楼吗?”

经过几十年的风浸雨蚀,刘氏阁楼屋脊下陷、屋瓦破碎、墙壁裂缝、楼梯垮塌,屋内遮不住风雨,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像一个老了容颜的女人,面目丑陋不堪。

但在刘麦秆眼里,他家的阁楼虽然摇摇欲倒、破败不堪,但那是他家辉煌的见证,哪怕只剩一砖一瓦,刘麦秆也要誓死捍卫祖上的荣耀。

刘麦秆说:“你不能高过我家的阁楼。”

陈背篓说:“我在自己院子里修楼,想怎么修就怎么修,天王老子也管不着。”

刘麦秆说:“你的院子它姓刘。”

陈背篓说:“怎么?你想算老账,还想当地主恶霸,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

油坊门有个讲究:白虎压青龙、子孙代代穷;东高不算高、西高杀人刀。

陈背篓家在西边,刘麦秆家在东边,正好白虎压住了青龙,这不是明摆着欺负人吗?

刘麦秆找六爷评理,说:“六爷,你得主持公道,人老祖辈的规矩不要了?”

六爷很为难,当初陈背篓修楼时,他满心支持,却疏忽了这个细节,一个村子住着,老规矩当然是不能破的。

六爷出面协调这件事,说:“背篓,你去掉几层砖。”

但陈背篓执意要压着刘麦秆,他说:“六爷,我总不能把修成的楼又扒掉吧?”

刘麦秆插了一句:“咋不行?你少加几层砖就成了。”

陈背篓说:“你能把拉下的屎坐回肚子里,我就扒掉几层砖。”

刘麦秆被噎得脸红脖子粗,众人都哈哈大笑。

好不容易修起的楼,怎么能扒掉呢?

六爷回过头对刘麦秆:“麦秆,你这阁楼已经废了,没用了,过几年修的话,你修高些。”

六爷认为自己这个处置办法很高明,这是目前最好的结果了。

但刘麦秆不乐意,说:“六爷,他是存心要压着我,我能翻了身吗?”

谁也不让步,针尖对锋芒,六爷生气了,脸色很难看,他当了几十年的和事佬,当年,陈背篓的爹和刘麦秆的爹都听他的,现在却一个个翅膀硬了,眼里没六爷了。

六爷怒气冲冲地甩手而去。

何采菊是不主张修什么魁星楼的,她觉得那是陈背篓心血来潮的冲动,是电压不稳的愚蠢之举。

陈望春能不能成才,与那个古怪的印记无关,与修魁星楼也无关,纯粹是陈背篓唯心主义在作祟。

修阁楼和刘麦秆有了纠纷、起了摩擦,何采菊以为陈背篓会就此罢手,但陈背篓没听六爷的话,也不把村长牛大舌头放在眼里,一条死胡同走到底了。

何采菊不明白,家里现有的房子都闲着,为何要花费一笔钱,修一座没用的楼,而且修那么高?

陈背篓轻蔑地扫了何采菊一眼说:“你懂个屁!阁楼是唬人的,越高才能压住刘麦秆的嚣张气焰。”

何采菊说:“你和他斗啥气?压住他又有啥好处?吃饭穿衣量家当,修了这个楼,咱以后喝西北风啊。”

陈背篓火冒三丈,指着何采菊吼:“你闭嘴!”

自陈望春背上有了印记后,陈背篓的脾气就像那龙卷风,大得不得了,动不动就训斥何采菊,开始独裁**,谁的话也听不进。

刘麦秆又找村长牛大舌头,包产到户后,队长牛大舌头变成了村长牛大舌头,虽然腰带上挂着红印章,但权力和威望急剧缩水。

以前,他走到街巷里,所有人都问好,有人撵着敬烟点火;村里的红白喜事,由他主持,吃酒席时,他坐在首席,重大的场合不能没有他;他家里的活,不用吩咐,有人抢着干,一年到头,送的蔬菜瓜果吃不完。

现在呢,人们看见他不问候了,也不敬烟了,逢年过节,也不上门拜年送礼。

看着刘麦秆苦巴巴的脸,村长牛大舌头心里乐,青石板上长豆子,你不是能耐大根子硬吗?找我干啥?你去找六爷啊,我才懒得管那些破事。

村长牛大舌头板起脸打官腔:“现在是法制社会,你们两人属民事纠纷,要找法院处理,我这个芝麻官可管不了。”

瞅着刘麦秆远去的背影,村长牛大舌头心里说,你们两只狗咬去吧,最好能打官司,法院那帮家伙,吃了被告吃原告,最终让你们弄个两败俱伤。

刘麦秆无法阻止陈背篓,眼看着魁星楼一日比一日高,最终封顶。

魁星楼竣工的那一日,陈背篓放了一万响的爆竹庆贺,贴了对联,挂了灯笼,装扮得喜气洋洋。

新楼的二三层摆满了桌子,大宴宾客,陈背篓挨个敬酒,并许诺说,过几年,陈望春金榜题名时,再大摆状元宴。

那天,陈背篓家开了流水席,全村的人都去了,爆竹声、喧哗声、酒香肉香,一股脑地涌了过来,刘麦秆心烦意乱、思绪万千。

本来,他打算在这天躲出去,不给张狂的陈背篓做背景,但最终没有躲,躲得了初一,能躲得了十五吗?

刘爱雨早早就要过去看热闹,刘麦秆训斥她:“你个死丫头,还要不要脸?你是头蠢猪啊?”

刘爱雨被骂得摸不着头脑,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突然就不让她和陈望春玩了?他们大人之间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矛盾?

刘爱雨很委屈,她站在自己家冷冷清清的院子里,听着隔壁的热闹,眼泪汪汪。

陈背篓家的新楼上,挂了一块匾,上面题了“魁星楼”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是油坊门学校校长徐朝阳题的,即使黑夜里,也煜煜生辉。

徐朝阳校长说:“陈望春就是一条卧龙,十年不飞,一飞冲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