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琴剑箫 > 第三十七章 龙王神拳 毒枭夺剑

琴剑箫 第三十七章 龙王神拳 毒枭夺剑

作者:夜无愁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4-10-26 12:35:12

第三十七章 龙王神拳 毒枭夺剑

焦承抽身暴退一丈多远之后,低头一看,不由得魂飞天外。

原来,就在他后退之时,奇丑老者的爪势虽然被他及时避开,可是爪势带起的劲风却将他胸前一大片衣服撕成碎片,这只不过是毫厘之差,若不是焦承见机得快,恐怕被撕碎的不仅仅是衣服,还有他的整张脸,他实在不敢相信这奇丑老者竟然如此厉害。

惊魂未定,却听那奇丑老者嘿嘿一笑,阴声道:“还算不错,像你这样的年纪能避开老夫这一招也着实难得。不过,这一招你就没那么走运了。”

只见他纵身跃起三丈多高,在半空中突然倒转身体,头下脚上,然后又见他双手变爪,在半空中一阵乱舞。但听一阵嗤嗤之声倏然响起,就见那焦承的头顶突然出现一片爪影,纷纷向着焦承抓去。

焦承几时见过这种功夫,这种招式既毒又恨,还透着一股阴森之气,不要说是他,就连场外的一些老江湖都没见过这种武功。甚至连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这样的一代高人,对这种狠毒、迅猛的招式也是闻所未闻,他们同样也是惊骇于这种阴狠毒辣的招式。

惊恐之下,焦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只能挥动长剑砍向那些抓来的爪影,可是他只挡了两下,就觉得长剑一阵激荡,右手虎口一阵剧痛,使得他手中的长剑立刻脱手飞出。

就在焦承长剑脱手之时,却见头顶一个巨大的爪影带着一阵巨大的劲气直压下来,焦承只觉得身形好像有一个无形的铁箍紧紧地将自己箍住,使得他分毫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个巨大的爪影抓向自己的头顶。

焦承此时才真正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和恐惧,他自学艺以来,几乎没有遭遇过任何障碍,只要他想学的武功都能轻易学会,而且自他出师以来,也从来就没有遇到过对手,根本就没有尝试过失败。

然而,这一次他连人家一招都躲不过,此刻在别人的第二招之下更是毫无反抗的余力,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等死。

万念俱灰之下,他只有缓缓闭上了双眼,等待死亡的降临。

场外众人个个都张大了口,安静得连呼气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坐着的人早已经站了起来,少林派、太和门、昆仑派等各门各派的草棚中,一样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知所措的看着接下来的一幕。

也许是这焦承命不该绝,就在他心神颓丧之际,突听一声暴喝倏然响起,然后只听轰然一声巨响,他只觉从头顶上传来一股巨大的激荡的劲气,不仅把他周围的无形铁箍冲破,而且还将他震出了一丈多远。

等到一切归于平静之时,却见那奇丑老者瞪着一双怪眼,既惊且疑地看着眼前一位黑脸于腮彪形大汉。

只见这大汉一身粗布衣服,穷髯怒张,左手后背,凛然站立在场中,就像一座压顶的泰山一样,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之感。

就在这时,也不知道是什么物事落地,只听“扑哧”一声,使得那些目瞪口呆、惊魂出窍的江湖朋友们惊醒过来,却听场外传来一阵阵长吁之声。

显然,适才场中的连续变故使得他们把心胆都提到了嗓门上了,以至于他们连惊呼之声都叫不出来。

然而,却在这时,只听一个沙哑的声音道:“他……他……他是彭蠡湖之主,千湖龙王呀!”这声音响起,过了好一阵,场外才传来一片喧闹之声。

与此同时,场中那彪形大汉的身旁,飘落了两道人影,定晴一看,原来是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

只见他们两人同时向那彪形大汉行了一礼,道:“龙老湖主能够驾临九华大会,实在是我等的荣幸呀!”

那彪形大汉朗笑一声,拱手还礼道:“两位前辈言重了,我老龙愧不敢当,只是刚才未曾声明就动手,实在是对两位前辈的无礼!”

果然不错,这彪形大汉正是千湖龙王,只不知千湖龙王怎么会突然现身场中?并且出手解救了焦承?

原来,就在今天天亮之时,琴圣和千湖龙王就向十王峰赶来,因为拗不过嫣然的纠缠,两人便也只能带着她一起上了十王峰。但他们上得峰顶时,所有草棚里都已经挤满了人,他们只能寻了一处较近的空地坐下。

只因琴圣和千湖龙王都经过了乔装打扮,所以虽然千湖龙王形貌独特,极易被认出来,而且常在江湖上行走,结交甚广,却也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比武开始时,他们都只是远远的观察着,直到果德出场,见了果德深不可测的功力和精妙的剑法时,琴圣是既惊且奇,只因他以前并没有听说过果德此人。

幸好有千湖龙王在旁解释,琴圣见了果德年纪甚轻却又有如此高深的武学造诣,这才发现各派的武学成就比之十余年前他所了解的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观察了一阵,琴圣在心中对果德倒是极感兴趣,不过这却不是因为果德的武学修为,而是从果德对飞绥子的态度和其在场中的言行中,隐隐觉得果德绝对不像别人了解到的那么简单。而且琴圣还发现,果德对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能处之泰然,就连飞绥子态度的前后变化,果德似乎都已然预料到,果德才既无惊讶又能自然处之。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果德的言行在外人看来虽然像极了身怀不凡武学却又年轻气盛的年轻人所为,其实果德心中比谁都清醒明白,他甚至早就预料到将要发生的事情。因此,琴圣只看了一会儿,便对果德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情,极愿与果德结交。

其实,这也难怪,像琴圣这样武学心境的人,想要找一个知心好友着实不易,而且这武林中像千湖龙王这样豪爽仁义的人并不多,琴圣能与千湖龙王以兄弟相称已是欣慰不已,如果他再能与果德这样一见如故的人交往,那才真叫做三生有幸。

可惜琴圣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只因当那奇丑老者现身场中时,琴圣的神色立即大变,他一眼就认出了这奇丑老者原来竟是在丹阳寺中,在他手下败退的青海一枭。

琴圣是做梦都没想到,这老魔头竟然敢明目张胆的在天下武林人士面前现身,而更让琴圣叫苦的是,像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这样的老一辈人物竟然都没能认出青海一枭来。

这一下可让琴圣着急了,这青海一枭敢袭击丹阳寺逼要《达摩洗髓真经》,而他此时公然在武林大会中出现,其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自然是冲着武林金剑而来。

虽然场中高手如云,几乎各大门派的顶尖高手都在场中,但是论武学修为,真正能够抵挡青海一枭的大概只有昆仑大师了,就是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也未必是他的对手,若然不是凭借这一点,任凭他如何厉害,青海一枭也不敢公然现身。

而这青海一枭既奸诈又狡猾,再加上他身上的毒涎针,真要逼得他胡闹起来,说不得要造成极大的伤亡。因此,当青海一枭现身时,琴圣便想寻机暗示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可是琴圣还没有行动,那青海一枭已经向焦承下手了。万般无奈之下,琴圣只能让千湖龙王准备出手相救。

琴圣之所以不自己出手,自然是因为他不想此时便暴露身份,更重要一点是,以琴圣对千湖龙王的了解,千湖龙王的名气虽然在宇内三绝之下,然而千湖龙王的武学造诣绝对不比自己差多少,而且恐怕连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都要甘拜下风。

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千湖龙王的武学绝技,江湖上的人往往被千湖龙王的豪爽和义气所吸引,几乎忘记了千湖龙王的成名绝技——神风拳。千湖龙王的神风拳可是武林中失传已久的绝学,虽然在江湖中看似名不见经传,但是这神风拳绝对不比江湖上的任何绝技的威力差,那日千湖龙王废那解滔的功力时,便是用了一记神风拳,当时琴圣离得那么近都来不及阻止。

而刚才,青海一枭突然向焦承下杀手时,千湖龙王正是打出了一记神风拳,这一拳不仅将青海一枭的攻势化解,而且还将焦承推出了丈多远,可以想象这神风拳是多么厉害。

那青海一枭本来是四十余年前的老魔头,大约三十多年前他被癫僧联合五奇中的跛脚丐才将他赶出中原武林,直到近几年他才又回来,这也难怪场中众人无人识得他,而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当年倒是见过他,只不过时隔四十余年,他们也就只是觉得青海一枭面善。

同时,也因此青海一枭才对千湖龙王不了解,当他的攻势被化解时,他还以为是昆仑大师和了尘方丈或者三清道长中的一人,却不料原来是个粗鲁大汉,这着实让他惊异不已。

因此,直到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到场中与千湖龙王见礼时,他仍然瞪着一双怪眼看着千湖龙王。不过,这青海一枭可还真是个人物,他可时刻没忘记此行的目的,他一见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与千湖龙王只顾着寒暄、客气,立即意识到机不可失。

只见细眼一转,把目光瞟向草棚中的玄慈住持,却见玄慈住持一脸惊愕地看着场中,双手托着个两尺来长的包袱,竟然一点戒备都没有,而且他的身边也没有高手守护着。

青海一枭一见这情形,心中那个偷乐几乎写在了脸上,突然见他向着玄慈住持的方向无声无息的跃起,才跃起不到三丈高,却见他突然在半空中一折身,便迅猛地斜斜地射向玄慈住持。

玄慈住持可没料到有此一着,不光是他,就是在场众人也无人会想到青海一枭会有此一手,只因众人都还沉浸在适才的凶险和千湖龙王的突然现身的情景中,就连玄慈住持也同样惊异于场中这彪形大汉的神技。

当玄慈住持突然感到一道黑影从天而降时,已经晚了,他本待看清那黑影才决定行动的,可是他才抬起头来,只觉双手一轻,手中之物已经随着那道黑影而去,他只能看见那道黑影在自己眼前一闪而过之后,就向着下山的路口飞去。

眼看着青海一枭就要到了下山的路口,却就在这时,只见一道修长的白影急急闪到路口不到两丈的地方,然后就听一声激昂的佛号声响起,而后就见青海一枭突然停住身形。

原来,这白影却是那一直不动声色的昆仑大师,其实昆仑大师刚才也是一时震惊于千湖龙王的神风拳,不过他却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沉浸于其中。而且,昆仑大师因为见这青海一枭的武功实在太过狠毒、邪门,所以不自觉对他多加了几分注意。

当昆仑大师发现青海一枭突然跃起时,还道他要见机逃走,却不想这青海一枭的轻功如此诡异,竟能在半空中折身横移数丈之远。

其实,昆仑大师本来就不认识青海一枭,自然也没防青海一枭有此一着。待到昆仑大师发现不对劲时,却是已经晚了,他距离玄慈住持虽然只有数丈远,却哪里快得过准备充分的青海一枭。

不过,昆仑大师确实也是见识高人一等,他见青海一枭旨在包袱,于是当机立断,立即挡在了下山的路口。

果然,这青海一枭抢到包袱后就急忙夺路而逃,却不料昆仑大师已经在路口等着他,当他距离昆仑大师不到三丈远时,立即觉得身前突然竖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气墙,使他不得不停下来。

此时,在场众人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等他们看清楚眼前的情形时,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已经与昆仑大师对青海一枭形成了合围之势,而且两人与昆仑大师一样,神色一片凝重。

千湖龙王见了这种情形,已经猜到了几分,想来青海一枭手中的包袱里定时人人觊觎的武林金剑了。于是,他也赶上前去,对青海一枭说道:“青海一枭,你今天还想逃得掉吗?你身边这三位可是当今武林中最德高望重的三大门派的掌门人,任其中一位你都应付不了。我看你还是识相些,把东西物归原主,你自己也好走路。”

千湖龙王这“青海一枭”四字出口,在场中近一半人立即惊呼起来。原来,这些人大都要么亲身经历当年青海一枭荼毒武林之事,要么亲耳听闻过长辈的经历,因此才对这青海一枭如此恐惧。

至于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他们三人更是神色一震,心中的疑惑顿消,他们当年对这青海一枭自然不陌生,只是事隔数十年,这青海一枭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海一枭,因此他们才觉着青海一枭似曾相识,却又似无所印象。

此时,青海一枭可没想到这彪形大汉会认出自己,不过他虽然心存疑虑,却也没多想,只因他知道此时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摆脱纠缠,让自己能够全身而退。

只见他一双豆眼转了一圈,耸了一下肩膀,嘿嘿笑道:“少林、太和还有昆仑三大门派的头儿都在这,还联起手来对付老夫一个糟老头子,嘿嘿!看来所谓的名门正派也不过如此嘛!”

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心中虽然有不悦之意,却仍然一动也不动的站着。

青海一枭见这三个老东西对自己的话毫无反应,又说道:“你们是一起上呢?还是一个一个的来?老夫奉陪到底就是。嘿嘿!”

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三人仍然不动声色。

这一回轮到青海一枭着急了,突然,他看着手中的包袱,心生一计,只见他那张奇丑的脸上闪过一丝诡笑,然后就见他双手突然一振,但听一阵嘶嘶之声,他手中的那个两尺来长的来包袱立即被他震得粉碎。

但是,奇怪的是,那长包袱虽然没有了,青海一枭的手中却多了一柄金光耀眼的不足两尺的短剑。只见这柄短剑通体金黄,在阳光映射下金光闪闪,一看而知这柄短剑绝非普通的宝剑。

看见了青海一枭手中的短剑,众人顿时又是一阵惊呼,同时也惊醒了过来,原来这就是武林金剑,难怪今日早晨玄慈住持出来时,就一直托着一个两尺来长的包袱,却原来这包袱中之物就是人人梦寐以求的武林金剑。

只因武林中虽然几乎无人不知武林金剑之事,但是却极少有人知道武林金剑其实只不过是一柄不足两尺的短剑。而在众人的想象中,这武林金剑定是一柄三尺来长的、可切金断玉的、削铁如泥的长剑。

既然青海一枭夺来的便是武林金剑,这也就怪不得像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这样的身为一派掌门之尊都会如此紧张,以至于再不顾及一派掌门的风度和武林道义。

当然,此刻既然又知道了这青海一枭的身份,那么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三人的行动自然也就变得名正言顺,自然不会再有人说什么有失江湖道义。

不过,青海一枭此时的举动却又让人摸不着头脑,既然他已然夺得了武林金剑,却又为何自己抖了出来,那岂不是招来更多的高手阻拦他吗?

其实,青海一枭当然想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却另有诡谋,而且以他的身手,虽然取胜在场中的所有高手已经无望,但是他若真想逃走,那还真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只见他那双细眼直直的盯着手中的短剑,口中不住啧啧赞道:“果然是武林金剑,果然是武林金剑,光看这剑鞘就已经是无价之宝。”

他说完,突然唰一下拔出了短剑,但见一抹异彩闪动,众人忍不住“啊”一声惊叹。只见青海一枭手中的短剑均匀对称,看上去极是称手,而且剑身还隐隐有一抹流光异彩缠绕。果然不愧是昔年武林盟主的兵器兼信物,光这些外在的特征便足以称为天下绝无仅有,而又加上这短剑之中还蕴藏着一个重大秘密,据传只要能悟出其中的秘密,就能无敌天下。

以前大家只是耳闻武林金剑的神奇,而并未完全信服,此刻亲眼所见,当真要胜过传闻。这样一来,不仅青海一枭垂涎欲滴,场外众人几乎个个都贪婪地看着这柄短剑,眼中再没别的事物。

青海一枭突然双手一紧,将手中的短剑和剑鞘握得更紧,同时神色一连数变,似乎又重新做了什么重大决定,又像突然改变了主意。

原来,适才青海一枭在抢夺和震碎包袱之前,他便已经猜到包袱中定是武林金剑,当他发觉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将自己围住时,他知道自己想要逃脱就得用上一点手段。

于是,他心生一计,决定必要时以武林金剑作为要挟,若是这三个老家伙仍然纠缠不休,他便将武林金剑扔到山下,好让众人去哄抢,自己则寻机逃走,或者还可以趁乱捡回便宜。

可是,当他拔出金剑后,立即爱不释手,哪里还能舍得将金剑扔出。

唉!这武林金剑的诱惑确实不小,或者说这天下第一的诱惑真的可以让人忘乎生死。

青海一枭主意一变,他的神色便立即紧张起来,生怕到手的金剑会随时飞走一般,只见他右手横剑挡在胸前,左手剑鞘紧紧贴在胸口,整个人畏缩在那里,像极了一个孩童时刻担忧着伙伴会来抢他心爱的东西。

他这一副形象,哪里还有当年叱咤武林、将中原武林闹得一片腥风血雨的魔头的气势。

此时,只听一声佛号声打破了沉寂,却见了尘方丈缓缓说道:“老施主的身手果然不凡,没想到老施主隐居青海数十年后,武学造诣更胜往年许多。只是老施主在众目睽睽之下夺取武林金剑,就不怕再次引起武林的公愤吗?”

青海一枭此时哪里管得了这许多,只听他哼了一声,说道:“武林金剑现在在老夫手上,谁也休想夺走。哼!”

一直没有说话的昆仑大师此时说道:“以老施主的武功修为,天下武林中也难逢敌手,老施主何须还要借助这些外门兵器,听老衲一句劝,老施主将武林金剑留下,老衲担保绝不留难老施主。”

“嘿嘿!得武林金剑者得天下,难道你老和尚不想要?哼!别说得那么动听,你以为你老和尚的话能骗得了老夫。”青海一枭不屑说道。

到了此时,原本聚在那些草棚周围的人已经有不少缓缓围了过来,有些人甚至还手按兵器,似乎随时准备着出手。

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看了周围一眼,只听了尘方丈说道:“阿弥陀佛!老施主尽可以放心,只要老施主赐还金剑,老衲定然为老施主开路,让老施主安然离去。”

三清道长紧接着道:“不错!这武林金剑本是武林盟主之物,自古以来唯有狭义道和正义之士才配拥有,若是老施主认为自己得到武林金剑便可以称霸武林,那就错了。殊不知天下奇物唯有德者居之,老施主既为黑道巨搫,即使手持武林金剑,练就绝世武功,也绝不可能号令天下英雄,而只会招致众怒,最终难免杀身之祸。所以,贫道奉劝老施主此时弃剑下山尚有回旋的余地。”

青海一枭此时哪里还听得见别人的话,在他看来,此时无论别人怎么说、说得再怎么冠冕堂皇,那也不过都是想方设法将他的金剑夺走,然后再据为己有。

于是,青海一枭讥笑道:“你们几个老和尚老道士,别以为老夫不知道,你们作为一派掌门不好当着天下武林的面明目张胆的抢夺金剑,将金剑据为己有,暗地里却算尽心机。嘿嘿!你们虽然明里退出了比武多剑之争,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这只不过是你们有意让其他各派争个你死我活,而你们则将实力隐藏,等到最后,再一声令下,那时试问有谁能阻止得了你们?”

青海一枭说这么一通话,立时引起众人一片哗然。只见那些围过来的英雄豪杰个个你看我我看你,然后又看看周围的少林派和太和门的弟子,都纷纷迟疑起来,似乎已被青海一枭说动。

昆仑大师见众人如此神色,知道若再拖延下去,一定会生出其他乱子。只听他高喧一声佛号,道:“老施主此言差矣,老衲和了尘方丈还有三清道长早已知晓武林金剑的下落,若像老施主所言老衲等三人有心觊觎武林金剑,那么此时武林金剑也就不会落在老施主的手上了。只因这武林金剑关系重大,关系着今后武林的命运,一旦武林金剑再次流落江湖,不仅会再次引起江湖屠戮,而且这场劫难恐怕比之于一百多年前更加巨大。为免再次引发武林浩劫,老衲等三人不惜毁去个人声誉,还请老施主和众位武林朋友们见谅。”

昆仑大师说完,向了尘方丈递了一个眼色,只见了尘方丈双眉一扬,大声对众人说道:“众位英雄好汉,昆仑老禅师所言甚是,想百多年前那一场武林浩劫各位或从师门尊长及长辈的口中听闻。那一场武林浩劫各位的师祖辈大都曾亲身经历过,因此此劫难虽然时隔百余年,却也并非太久远之事。况且逝者这才得以安抚,何能又为这武林金剑再添新魂。”

场中众人都曾了解过当年的那场武林浩劫,而且大都是他们的师祖或者祖父一辈亲身经历,因此众人可谓了解得如亲身经历。于是,不由得对昆仑大师的话相信起来。不过,众人还是紧盯着青海一枭手中的武林金剑。

青海一枭本来是想怂恿众人对昆仑大师和了尘方丈等三人不利,却没想到众人只不过是对武林金剑感兴趣,他们才不管昆仑大师等三人是否想私吞武林金剑呢。

到了此等情形,青海一枭又开始紧张起来。其实,以青海一枭的武功,又岂会变得如此畏缩,就算在三大门派掌门的压力下,他也绝不至于恐惧如斯。但是,正所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青海一枭此时手持武林金剑,本来在没有见到武林金剑时,他还没有如此强烈的占有欲,当他拔出武林金剑时,他就像突然抓住自己的命根一样,对武林金剑爱不释手,再也不愿意让武林金剑离开自己,哪怕是一瞬间。

看着青海一枭手持武林金剑时神态,昆仑大师、了尘方丈和三清道长就已经知道,光靠劝说是不可能让青海一枭自动放弃的了。于是,昆仑大师看着了尘方丈,对了尘方丈微微一点头。

了尘方丈立刻会意,只因了尘方丈和昆仑大师相处的年月不可谓不长久,而且两人又都是得道高人,正所谓不谋而合,千里神交,两人早已经有了默契。

只见了尘方丈又对青海一枭道:“既然老施主执意带走武林金剑,那么老衲说不得要得罪了。”

青海一枭听得一震,他知道终于还是要动手了。于是,冷冷一笑,紧盯着了尘方丈,却见了尘方丈合十一礼道:“就让老衲先领教老施主的高招。”

这一位得道高僧终于要动手了,众人虽有抢夺之心,却也不敢轻易靠近。

只见青海一枭突然将武林金剑收回剑鞘,紧紧地插在腰间,然后又见他细眼转了一圈,才对了尘方丈说道:“嘿嘿!那就动手吧!”他话还没说完,就当先抬起右手向了尘方丈抓去。

了尘方丈并未还手,只向左一滑,避开了青海一枭的爪势。青海一枭不等招式用尽,如影随形,爪势又顺着了尘方丈的方向抓去,而且比之于刚才更加迅猛。

了尘方丈还是没有还手,只向后一个纵跃,退到了数丈之外。这一下,他们两人便远离了下山的路口了。

青海一枭只追击了两招,马上觉得情况不妙,本来他是打定主意边打边寻机逃走的,却不料这一连两次追击使他离路口反而更远了。

原来,了尘方丈这一连两招不还手的用意便是如此,而这也是昆仑大师适才对他的暗示。

青海一枭见此情形,连忙定住身形,不再进攻。

了尘方丈见此时目的已达,再不客气,只见他突然双掌一合,右掌一合又分,直向青海一枭拍去,了尘方丈这一手正是少林绝技大千叶手中的一招“西天礼佛”。

青海一枭见了尘方丈一掌拍来,感到这一掌之势劲猛无比,他突然右手一震,迎着了尘方丈的掌势也拍出了一掌。但是,青海一枭这一掌却是无声无息的,与了尘方丈的掌势完全相反。

眼看两人的右掌就要碰在一起,就在这时,突然从场外传来一声暴喝“了尘方丈速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