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1至2
第二部
1.到县委组织部工作
因为我是97年当选的市党代表,所以组织部98年在全县选调干部的时候,我被选调进入县委组织部,担任党员电教中心主任。
从学校出来,不用早晨六点起床跟学生一起做操,不用晚上十点半检查学生就寝,不用时刻关注上课铃声,我好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
回顾在组织部门工作的近五年时间,我总结为:
熟悉了组织部门的工作程序;了解了选拔干部的流程和要求;熟悉了以村为单位的农村基层组织情况;组织了一批输送正能量的电教片;参加了农村基层组织的调研活动,熟悉和掌握了全县优秀村支部书记的先进事迹;代表组织部门参加市县演讲比赛,四次名列前茅。
撰写了《关于农村基层组织现状的调研》的调研报告;
推选了出席全省的党员教育先进典型人物,撰写了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报告《志存高远》。
将近五年的组织部门工作,提高了我对党组织的认识,提高了我的行政工作水平,还获得“全省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的光荣称号。
总之,在组织部门的几年历练,为我到纪检监察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非常感谢党组织的培养,非常感谢当时工作特别认真的部长,也非常感谢县委组织部那个集体和那种严肃认真的工作氛围。
也许在组织部门工作的日子里,是我最安静的日子,清贫、僻静、孤独,但对于漫漫人生来说,真是修炼、修养自己的珍贵时光!
子旋所感:从教师走上行政岗位,这种角色的转换很是微妙。管理的经验确实有着相似相通的地方,而严肃的工作环境又是需要人打起十二分精神。从了解到熟悉,从分析到总结,从商议到推行,这是一个将现象升华到高度,再将措施体现出高度,并予以实施的过程。她没有单纯地思索,也没有盲目地行动。这份工作思路也是大姨一直教导我们后辈所做的。面对陌生的事物,我们总会有胆怯之情,但如若我们发现其中的规律,陌生也能转变为相似。
2.从事第二职业
1998年我调入县委组织部的时候,还没有明文规定,干部不准从事第二职业。
因为我在一中有过开办食堂的经验,一到星沙,我就带领两个妹妹租了粮食局四个门店,一边办餐馆,一边办服装店。
我们有分工有合作。店里请了**个员工。老二老三主抓餐饮;我主抓服装。
当年的星沙,号称十万人入住,主要是全国各地搞传销的人聚集在星沙,生意真个红火!两边店日纯收入都快上千元了。
乐坏了我们姐妹几个!
也苦坏了我们几个!
我的服装店做的男装叫“派力斯”,还好,就在河西拿货;女装做的广州品牌“湘依”,每隔几天就要去株洲提货。我和先生开着一辆半旧的吉普车四点钟从星沙出发,六点从株洲提货,到星沙还是早晨七点多,吃了早餐赶到办公室,比一般的同志还早几分钟到达。
有几次铭心刻骨的经历:
早晨四点出发,我们赶到株洲,快到服装市场的时候,一警察例行检查,我们居然没有带行车证,停靠在路边以后,慌乱中打电话找株洲交警队的同学营救,那种无助、那种尴尬!终身难忘!
还有两次,进货回家的路上遇上大雨,老牛般的吉普车半路突然熄火。风雨中,掀开引擎盖,先生紧急抢修,我为他撑着雨伞;还有两口子冒雨推车的情形……心中急的是还要准点赶回办公室呀!
更有趣的是星期六星期日两天我到服装店代班,我自己给顾客当模特,因为我个子大、“衣架子”好,大码的时装走得特别好,周末两天有时做得到四五千声块钱一天,我体验到一种凭自己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
通过几年第二职业的摸索,绞尽了脑汁,流尽了汗水,尝尽了艰苦,但挖掘了我人生的第一桶金,体会到了当老师和做行政干部未曾有过的全新体验,也算是我人生中一种大的收获!
子旋所感:记得大姨的座右铭是“发上等财、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原来我们眼中的“有钱人”是这样拼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