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249慈溪收购点

梦想新世界 249慈溪收购点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249慈溪收购点

话说这黟县盛产香榧和小胡桃,却因为山路崎岖难行,很少运到外面销售,甚至有不少野生果实都烂在树上无人问津。此时章家过来收购,也算是给这里的山民寻了个营生,自家也能从中获利,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当即答应下来。

章泽天借给四名徽商的400两银子,若只用来收购香榧和小胡桃、笋干之类土产,是绝对富余的。但是若把徽墨歙砚和宣纸也囊括进来,便不够看了。这几样文房用品都不是廉价之物,光是一方好砚都要几十两银子,如何能敞开收购?此时盛先生愿意在黟县代购,章泽天送来的400两银子便可以派上用场,等于把四名徽商的本金扩大了一半,其中的收益当然可观。是以此事于四名徽商和盛先生家也算是双赢之事。

半个多月之后,收购的第一批物资已经集中到了歙县南关码头,装上了船。这些物资计有香榧2700斤,小胡桃7800斤,笋干8000斤。歙砚33方,大小砚石近百块,徽墨精品200挺,普品1200挺等。

宣纸并没有运来这边。宣纸产于黄山北麓宣州下属的泾县,泾县到徽州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却被高大险峻的黄山所隔,运输极为不便。

汪福成到了泾县之后,已经与那边的纸坊约定好,一个月之内运送200刀上好宣纸到南通的肴记码头,并为此支付了50两订金。从泾县沿青弋江北上,可以从芜湖进入长江水道,一路顺流而下直到南通极为方便,远比徽州这边更为便利。

汪福成的心情有些沮丧,这宣纸既然能够沿长江直接运到南通,以后他们恐怕是无法从中分一杯羹了。

在汪福成等人紧张收购徽州特产的同时,宁标带领的两艘大船在杭州湾沿岸也在开展物资收购工作,他们收购的物资更加繁杂多样。

他们是沿着杭州湾的南岸进入的,船队首先在慈溪登陆,收购这里的特产杨梅,这是章泽天特意嘱咐的。此时正是杨梅收获的季节,山野间的多数杨梅却只能落地腐烂。杨梅这东西的保存期极短,根本不适合长途运输,这东西水分太多,也无法制成果干,除了当地人在收获季节吃上一些之外,便只能任其自生自灭了。

章泽天却给这些杨梅找到了新的保存方案,那就是用糖水腌渍后保存,或者制成糖水罐头。

船队在慈溪这里放下了几个人,以及一批糖和用来盛放杨梅成品的瓷坛,然后就继续前进了。被放下的人里面,有一个是章泽天手把手教出来,并试制过山楂和橘子罐头的厨师,另外还有几名自卫队员和给他们打下手的盐滩岛海盗。他们在慈溪县城以北租了一处院落,便开始收购杨梅和柴草,同时在院子里面砌了几个巨大的灶台,加工收购来的杨梅。

由于从来没有人来收购,杨梅的价格极为低廉,不过一两文钱一斤,但还是有不少村民用竹筐装着新鲜的杨梅前来出售。

起初村民们听说有人在这里收购杨梅,都感到十分新奇。杨梅这东西又无法存放,这些人收购了做什么用?后来有人用从路边采摘的杨梅真的卖到了钱,其他村民就开始大量采摘了来卖了,而且大有争先恐后之意——天知道这些外路人哪天就会得知杨梅无法保存,便不会收了,这便宜占得一时是一时。

在这种情况下,收购队只花了四天时间就收购了足够多的杨梅,装满了他们带来的两百个瓷坛。

收购停止了,并不是采购队发现了无法保存的事实,而是没有了盛放的容器,他们带来的二十担糖倒还剩不少,只是没有了那种带盖子的,可以密封的瓷坛,收购了也没有地方存放,若是露天存放的话,真的放不了几天。

他们使用的坛子是当初从林家集平枝清的顺风号货栈弄来的,品质算不得好,只是介于瓷器与挂釉陶器之意的货色。当时章泽天力主将其装上船,甚至为此少装了不少其他货物,就是准备给肴记当作制作罐头和蜜饯的容器使用的。这次他们带来的是其中容量比较大的一部分,每只坛子能够装十斤水,此时装糖水渍好的杨梅,只能装下大约七斤杨梅制好的罐头,他们带来的200个坛子在收购了一千多斤杨梅之后便用光了,虽然带来的糖还剩不少,他们也只能停止收购了。

船队回来装运这些杨梅的时间预计在二十多天之后,于是这段时间里,收购人员便没有了事情做,每天除了留一部分人看守院子之外,其他人便可以外出活动。

这天,主管制作罐头的厨师杨六斤到慈溪城里闲逛,中午在一家小饭店吃饭时,品尝到了一种特别的美食,就是店家推荐给他的名叫“梅菜雪鱼汤”。此汤使用杭州湾里面出产的一种小鱼,配合当地特产的霉干菜制作,味道极为鲜美。杨六斤作为一个厨师,对于美味的食物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当即打听了这菜品的原料,得知霉干菜的名字之后,在饭后便去外面购买了几斤,回到租住的大院之后便按照当地人推荐的做法试做了几样菜,大家吃了之后都说好吃。

杨六斤与其他人稍一商量,便决定收购一些这种霉干菜运回山东去,章泽天曾经给他们授权,只要是这类有特色的特产,是可以做主购买的。

次日,杨六斤喊了两个人陪同自己到城里,跑了好几个集市才买到一百斤霉干菜,让人送到这个院子里面去。霉干菜分量轻,一百斤虽然不多,却也装满了好几个大竹筐。

正当他们准备返回的时候,陪杨六斤出来的一名自卫队员却看上了路边一家杂货铺里面用来装酒的坛子。

当地人流行喝黄酒,而且许多人家都有酿造黄酒的习惯,大家酿酒时使用的,都是这种粗糙的酒坛子。酒坛子有二十斤和五十斤两种,形状与后世的酒坛子类似,都是小口宽腹尖底,坛子两侧肩部有一个穿绳子的耳,方便搬运。

那自卫队员看上这种坛子的原因是觉得这坛子可以用来装杨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