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梦想新世界 > 543章维带来的惊喜

梦想新世界 543章维带来的惊喜

作者:农民在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6 12:47:26

543章维带来的惊喜

其实在章泽天心里,对于这种危机还是有一些想法的。他知道,许多粮商和地主,家中都是有着大量存粮的。如果能够把这些存粮拿出来,无论是购买还是征用,都能够帮朝廷解决这次旱灾带来的危机。

只是他也清楚,这些手中有粮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如果出台禁止屯积居奇的政策,比如说限制粮价,比如说限制民户家中存粮总量,比如说限制粮食外运等,虽然能够解决一部分问题,却是会受到这些粮商的抵制。

但是那些屯粮的人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时也是广大官员的利益,管芳礼作为一个小小的知府,根本不敢动这些人的利益,否则必然会成为官僚阶级的公敌。不要说一个知府了,就是堂堂阁老,甚至皇帝本人,都不一定敢做这事,最多只能雷声大雨点小地吆喝两声,再拿几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做个样子,对于那些大粮商和大地主们却根本不敢动。

他让互助会把粮食留在淮安,已经是相当给自己挣面子的举动了,至少管芳礼可以说成功阻止了粮食外运,拿此事向上级去邀功了。

就在此时,宝应知县章维却给了管芳礼一个意外的惊喜。

章维任宝应知县三年,打击盗匪、整顿县治、设立书院和图书馆,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全县的一致好评(对他不满的粮霸已经被他送到青岛砸石头去了)。在打击了粮霸之后,章维在保证全县税收缴纳的情况下,还把所有浮收的粮食都掌握在了手中。

章维并没有贪墨这部分钱粮,他将浮收粮食卖给了互助会之后,把全部收入都投入到宝应县的水利工程上面,用两年时间建成了遍布全县的灌溉网。

今年旱灾初显的时候,宝应境内湖泊水位下降,章维命人截断了灌溉渠与湖泊之间的连络,改用风车提水到灌溉渠中,保证了全县绝大多数稻田的用水。也就是说,淮安府境内多数州县受灾严重的宝丰八年,宝应县没有受灾!

吴宗达也已经提前得到了淮安大旱的消息,在管芳礼的报灾奏章上京之前就发下指示:无论如何要保证入冬之前送120万石粮食入京,不限粮食种类,各种粗粮也可以!如果税收无法收齐,可以用不超过40万两白银的价格购粮补充。至于拨粮到淮安赈灾,还是算了吧,淮安作为全国粮仓,让朝廷到哪里去找粮食赈济这里?

这40万两的额度已经相当人性化了,要知道,淮安府每年的粮税总额是150万石左右,作为农业大府,即使秋粮绝收,只要稍做努力,也能从各家地主手里榨取出来这些粮食。

现在朝廷把税粮总额降低到120万石,还给了40万两补贴,如果再凑不齐,这知府的能力就有问题了。

淮安作为产粮区,粮价相当便宜,平时基本在四钱到五钱一石之间。在遇到灾年粮价上涨时,也很少会超过一两一石。管芳礼在购粮之外,只要再收起80万石粮食,就能完成任务。

在进入秋天之前,章维给出的惊喜再次到来,宝应一县,应缴税粮十二万石,可以实缴十五万石——多出来的三万石算是抛洒。

另外,宝应的官库和备灾库**有存粮75万石,可以直接由府衙调用转运上京。另外,如需要购粮,宝应可以按七钱五一石的价格提供五十石以上!

也就是说,管芳礼只要在宝应税粮的基础上,再用那四十万两银子再购粮三十万石送到京城,今年的税收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如果购粮也在宝应进行,那么宝应一县就可以提供淮安一府的全部税粮任务!

可是淮安府下面共有七县二州,其中宝应最小!难道所有责任都要由宝应一县来扛?这当然不行。

管芳礼当即对各州县下达指标,不管旱情如何,每个州县必须筹粮20万石。这粮食可以从具备浇灌条件的田地中收取,也可以从官库中抽调,但是哪个县少了哪怕一石,也参他一个“不堪任事”的罪名。

评价一个官员的能力和功绩,差评的用语很多,但不堪任事是一条极重的评语,也就是说这个官员是个笨蛋,什么都不会做,完全没有培养价值的意思,基本可以宣布此人的仕途就此打住了。

朝廷粮税之事虽然已经基本得到保证,但管芳礼仍旧不敢轻易放粮食外运,以防一旦朝廷的粮食需求有变,或者辖区内出现灾荒时有粮可以赈灾。

现在淮安府库只有区区六万石陈粮,山阳县库更是已经被扈家搬空,管芳礼只好令章维先从宝应县库调十万石粮到府库中应急。在这大灾之年,手中没有存粮,他这个知府当得实在是不安稳。

就在这时,章维给管芳礼出了个主意,让他找当初与扈家勾结的那些粮商,让他们“乐捐”一些粮食出来。

现在扈家被灭,十大粮商惶惶不可终日,若不趁此机会敲诈一番,等他们缓过气来,再想找这些人要粮就不容易了。

管芳礼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前一阵被忙晕了头,忘记了这个茬。现在章维提起此事,他当即明白过来,立马派人去请十大粮商的家主到府衙议事。

章维还提出了另一个建议,就是趁如今灾情未显,先申请派人剿灭洪泽湖中的水匪。这些人在灾荒之年必然会趁机吸纳流民扩张,到时万一成尾大不掉之势,反而难办。

另外,以往周边各县浮收和正收的税粮,需要变现的部分基本都是由洪泽湖中水匪负责运输转卖,最后也会落在各大粮商手中。这些粮食多是见不得光的,水匪收买的价格比市价更低,他们的利润也从这里来。

如今互助会占走了这些粮食的大部分,水匪的日子过得就艰难起来,今年粮食禁运,水匪的收入越发少了,难免会挺而走险,做些打家劫舍之事,若不提前剿灭,恐有地方不靖之患。

那些水匪既然以倒卖粮食为主业,他们手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些存粮,剿灭水匪,这些存粮便成了备灾粮,可以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