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玉帛金鼎 > 第二十一章 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玉帛金鼎 第二十一章 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作者:南华山17 分类:恐怖灵异 更新时间:2024-10-27 12:47:10

第二十一章 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老头子惨然一笑:“小子,你终于相信我说的话了?”

汤山摇了摇头:“还是难以置信。你的故事根本无法被证实。当年文天祥就义之后,举世皆悲,民间难免有一些牵强附会的故事,为了神化他而栽到他头上。”

老头子似乎为了彻底说服汤山,深吸一口气,准备长篇大论:

“有两个史实,可以作为这个故事的佐证。”

汤山好奇心被提起来了:“哪两个?”

老头子:“第一个史实,文天祥写棋谱所用的那方砚台,明代时被一个著名人物得到了,这个人就是袁枚。你当然知道这个人。据说那方砚台的背面,刻了几行铭文,简单记述了《玉帛金鼎》的创制过程。”

老头子喘气,汤山穷追不舍:“另一个呢?”

老头子喘息稍定:“1943年,有人在福建福州市的一个旧书摊中,发现某本书的烂页中,夹有《文丞相玉帛金鼎图》,1956年发表在《象棋》杂志上公布于世。”

汤山听完,略显失望,叹道:“这两件事,顶多只能证明《玉帛金鼎》的真实存在过,至于其间是否有秘密,仍旧无法考证。另外,你所说的‘金鼎宫’,更是虚无缥缈,连听都没听说过。”

老头子笑了笑,接道:“‘金鼎宫’虽然世人没有听过,更没见过,但它的真实性,在文天祥的生平里面,也是有迹可循的。”

汤山的好奇心又起来了,立马问:“有迹可循?什么样的痕迹?”

老头子:“在历史记载里,文天祥1265年作为江西提刑官,因平反陈银匠案,被台臣以‘不职’罪论处,罢官家居。从那时开始,他便动工在山上建一座别墅,几乎每日骑马来往山中。此后,他在官场几进几出,别墅盖得断断续续,但是,直到他1283年死去,别墅却始终没有盖起来。甚至后来连遗迹都找不到。你有没有觉得,这个事情有点奇怪?”

汤山点头:“确实奇怪。别说是一般别墅,即便是座皇宫,少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也该完工了。可从1265年到1283年,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盖别墅盖到连遗址都找不到,没道理啊。”

老头子:“可他却日日来往山中。既然亲自监工,效率怎么会如此低下?盖了几十年都不成样子?实际上,文天祥要盖别墅,只需画张图纸,吩咐工人动工就是了,有钱有人,根本不需要他自己‘日日来往山中’。那么,他到底天天跑到山里去干什么呢?”

汤山:“我听出来了。你的意思是,他对外宣称盖别墅自居,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在盖一般的房子,而是在暗中建造所谓的地下‘金鼎宫’?”

老头子笑了笑:“你觉得还有别的解释吗?”

汤山:“逻辑上说得通。但毕竟谁也没见过,它是否真的存在,仍然是个谜。”

老头子叹道:“傻瓜,要是有人见过,那就不是一段隐秘故事了,而是众人皆知的史实。有关文天祥的生平历史,也很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面貌。”

汤山沉吟不语。到现在为止,这个故事他信了八成。但他觉得,即便故事完全是真的,也跟他自己没什么关系。如果老头子将他引到此处,仅仅为了告诉他这么一个离奇的故事,那么,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了;如果还有别的要求,恐怕就不在他汤山的能力范围之内。

汤山:“假设金鼎宫真的存在,那里面又藏着什么呢?金钱财富?军事机密?或者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东西?”

老头子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关于这一部分,并不是我们家族故事的内容。”

汤山倒也并不太过失望,换了话题继续问:“这个故事,你之前跟别的什么人讲过吗?”

老头子斩钉截铁:“绝对没有。”

汤山:“这就奇怪了。为何七百多年来平安无事,这两天忽然有几波人来找残局?而且轻易就能找到你身上?”

老头子一脸迷茫:“说实在话,这点我也没想通。我找上你,是因为从医院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必须把心里的这个故事传承下去;另外,‘玉帛金鼎’这盘残局,我琢磨了三十年才走通,就此淹灭,可惜了自己的心血,也希望找个人传承下去。可万没想到,在我找上你的同时,别人也找上我了。”

汤山不信:“你的家族里又不止你一个人知道这故事,难保别人不会将故事传扬出去。”

老头子笑了笑:“像这种很玄幻的故事,说了也没人信。就像你一样。不过你这么一提,我倒是想起我父亲的一段往事。跟这个故事相关。”

汤山又来了精神:“什么往事?”

老头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刚建国不久,文天祥的家乡修地方志,我父亲为了向新政府表功,将家族里这个口耳相传的故事,详细写下来,寄给那个地方志编辑部。只不过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隐瞒了自己家族跟这个故事的关系,更没说家族里还藏有两张棋谱。结果编辑部主任认为那是无稽之谈,胡编乱造蒙骗人民政府,连稿子都没退,直接扔进了垃圾桶。”

汤山:“问题肯定出在这里。故事当时因为无法考证,太虚幻,并没有编进地方史志,但有人记住了它,并且深信不疑,然后暗中查访与故事相关的棋谱和人物。几十年以后,终于找到你身上。”

老头子:“很难想象,有人会为了一个故事,明查暗访半个多世纪。”

汤山:“没什么难以想象的。你自己何尝不是如此?因为一个故事,在棋局上耗费了三十年的光阴,搞得无家无室,露宿街头。”

老头子长叹一声:“你说得对。其实我们整个家族里,一直只把这个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有我对其中的内容深信不疑,查了很多资料试图去证实它。但我跟别人毕竟还是不一样。对别人而言,故事仅仅是个故事,听完只能一笑置之,而我却从家族里继承了两张与故事相关的棋谱残页,它就不仅仅是个故事了。”

汤山:“在你的故事里,当年文天祥的那位家丁,将《玉帛金鼎》拆成残页散入民间,而自己只保留头尾两页。也就是说,还有三十八页流传在外。那么,也许有人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其中的一页或几页,恰好又看到了你父亲写的那个故事,于是跟你一样深信不疑,而且跟你一样不屈不饶。这样,此人明查暗访半个世纪,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头子沉吟良久,缓缓叹道:“果真如此,这人恐怕不会善罢干休。”

汤山:“当然不会善罢干休。你自己这辈子又何尝放弃过?在一盘残局上耗费三十年,你的初衷,恐怕不仅仅是走通这盘棋吧?你自己说过,残局只是一把钥匙。所以,你的人生目标,其实就是找到并进入传说中的‘金鼎宫’。”

老头子惨然笑道:“可惜我天赋不高,光一盘残局就耗费了三十年;而且运气也不好,走通残局的时候,却患上了不治之症。坦白说,我倒并不怎么怕死,几十岁的人了,死有什么好怕的?只是一生心血付之流水,有点不甘心。”

汤山:“所以你在街头相中了我,千方百计把我引到这里来,除了费尽口舌让我相信你的故事,还打算说服我继承你的遗志,沿着你开拓的路走下去,找到虚无缥缈的‘金鼎宫’?”

老头子点点头:“要说我没有这点私心,是假的。但我自一开始,就没打算要求、或者强迫你这么做,毕竟这是你的人生,况且你我萍水相逢,万一此路不通,我不希望你像我一样,在一件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耗费太多光阴。所以,除了告诉你一个世人不知的故事,我只想将自己走通的棋局步法传授与你。万一你有兴趣,再加上天赋和造化,或许能找到传说中的‘金鼎宫’,给这个故事一个完美的结局;最坏的结果,就是我走通的棋局,可以借由你的手传下去,不会因为我死亡而淹灭。”

汤山沉吟了一会,才说:“你刚才说过,早在1943年,有人在旧书摊中找到《文丞相玉帛金鼎》,并且在杂志上公开发表过。距今也有七十年了,比你自己耗费的时间长得多,你怎么能肯定,七十年来没人走通这盘残局?是你对当世棋手都看得太低,还是对自己估计得太高?”

老头子笑了笑:“我也说过,第一局‘玉帛金鼎’和最后一局‘单骑见虏’,一直保存在我有家族内部。并且作为家传宝物代代相传,从未向世人公开过。”

汤山:“所以呢,1943年发现的那一页是假的?”

老头子:“我见过当年杂志上流传的那一页,虽然也是‘炮马胜车’的模式,但与文天祥创制的真正‘玉帛金鼎’相去甚远。明显是有人根据道听途说的故事,加上想象伪造的。”

汤山:“那么,我见到你的那天,你在桥头引诱我对弈的那一局,当然也不是‘玉帛金鼎’了。”

老头子笑了:“当然不是。那是我自己创制的。我怎么能把‘玉帛金鼎’随意摆在街头呢?”顿了顿,他又加重语气说,“但是,当天晚上我给你的那张纸上写着的,却是真正的‘玉帛金鼎’步法,天下独一无二。你没丢掉吧?”

汤山吃了一惊:“你第一天晚上,就这么轻率地把独一无二的走法给了我?”

老头子又笑了:“谈不上轻率。首先是残局步法我已记熟,留在身上没用;其次是,如果不对照残局原图,只有步法,任谁都看不懂,拿到手也完全没有意义。”

汤山嗫嚅:“怪不得我那天晚上看了几步就打瞌睡,差点就扔了。”

清了清喉咙,汤山又问道:“最后一个问题。这个镇上忽然有两帮人在找棋局残页,目标很快就锁定了你,而你又始料未及,那么,你是怎么做到让这么多人空手而返的?就这么个破地方,掘地三尺也耗不了两分钟。”

老头子缓缓地说:“很简单,多年前我就把祖传的两张残页毁掉了。世上再也没人能找到它。”

毁掉了?汤山惊得目瞪口呆,岂不是整个故事都失去了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