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591章 好东西要分着来嘛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91章 好东西要分着来嘛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591章 好东西要分着来嘛

下午太阳晴好,往西走,阳光略微有点刺眼,但李龙没多大感觉。

在大山里,天天看着雪,他都没得雪盲,也算是特殊加持吧。

乌伊公路算北疆的一条主要公路了,来回车子不少,把路上的雪压的挺瓷实,如果车子后面拉个扒犁,绝对跟着跑的飞快。

这时候上学的孩子们,特别是高年级的,有胆大的碰到拖拉机会扒着拖拉机斗子的后车门,滑着走,感觉很刺激。

路两边的人家并不多,偶尔能看到有冒烟的平房,大多数都是违建的。不过这时候也没啥人管。

有些人建了,住了十几年,没人管就相当于有了产权。等集中清理的时候,干脆就把证给办了,再往后拆迁的时候还能补偿一笔。

改革开放,各种法律规章制度在慢慢健全,在个健全的过程中,便有了不少人钻了空子。

李龙打猎也算其中的一种吧。

等到动保法出来,就没办法这么打猎了,当然,一开始的时候管的也不是那么严。这边的野猪始终没有像内地那样形成灾害,而打野猪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都没有人真正的管。

因为大家都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保持生物平衡不知道,但肯定是有害的。

路两边的沟里都有不少的野兔子印子,这些野兔子繁殖极快,夏天一个月就能一窝。李龙记得曾经有人养过兔子,年初的时候是两对,等到年底就已经两百多只了。

就这个中间还吃了不少,更恶心的是,整个院子被这玩意儿打的到处都是洞。

好在这里不是澳洲,这里有兔子的天敌,狐子,狼,鹰都是吃兔子的好手。

当然,在皮子值钱的时候,有人专门打兔子,也算是天敌之一。

吉普车开着近两个小时回到玛县,李龙没有直接回大院,他把吉普车停到了供销社的外面,从后备箱里取出一些东西来。

从州社领了不少东西,李龙没打算自己全拿,他觉得得给李向前分一些。

值不值钱另说,既然从州里拿来,这关系是从李向前这里牵到的,那就算“见者有份”了。

把一部分东西装袋子里,李龙提着进了社里。

进了办公室,李向前已经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眼下冬天活少,供销社虽然还有零星的采购任务,但他随手就安排了,自己也用着那么累。

看到李龙进来,李向前还有些疑惑,问道:

“咋,鱼捞到了?”

“哪有那么快呢。”李龙笑着把袋子放在桌子上说道,“今天我去了趟北庭,州社那边发了一些过年福利,我拿一些过来。”

“发给你你就拿着呗,还用得着给我分?”李向前笑着说道。

“那没你,我也进不了州社啊。”李龙开着玩笑,“州里福利就是好,发的东西不少,鞭炮啥的我就不给你了,这些海货你拿着,好了,股长我走了,挺累的。”

李龙冲李向前招呼了一下,便转身出了门。

李向前有点懵,随后看着那些东西,笑了。

他缺这些东西吗?那肯定是不缺的。哪个出去拉货采购的职工不得给他送点当地的特产?

但像李龙这样,弄到啥好东西都能想着他的,还真就让他挺高兴的。

至少说明啥,李龙已经和钱主任搭上线了,但并没有忘记自己这个领导。

钱主任打电话的时候也表达过想把李龙要到州社的想法,李向前自然不会阻止李龙进步。但他也知道,李龙是不会走的。

李龙开着吉普车回到大院,太阳已经落下了一半,杨大姐正在做晚饭,她开了大门,看李龙把吉普车开进来后要去厨房忙活,李龙急忙把她叫住,然后把那些福利搬了下来。

这些东西大多数是要进厨房的,李龙先放到厨房。

“咋这么多?这都是买的?”杨大姐疑惑的问。

“不是,发的。”李龙把东西放好然后说道,“先放到这里,不急着弄,反正能冻着,慢慢处理。”

“好好好,这是哪里发的?”杨大姐也有些好奇。

“州里。”李龙说道,“让小芳好好上学,等考个中专,分到好单位,以后也有这样的福利。”

杨大姐笑着说道:

“她那成绩能考个啥?不当睁眼瞎我就知足了。”

虽然说的谦虚,但杨大姐还是有这份憧憬的,其实韩芳的学习成绩现在已经慢慢赶上来了。小姑娘有股子狠劲儿,而且也知道利用优势,有不懂的地方会去在周末问顾晓霞,成绩进步很快。

“你可不能小看小芳,我看她一定能学出来的。”李龙笑着回了一句,然后去处理其他的那些东西了。比如鞭炮之类的,得先放好。

吉普车也得把水放掉,就这点比较麻烦。

他把这些东西收拾好后,又去了后面玻璃房里看了看,感觉温度有点低,便又给架了一炉子炭,再用煤沫子压着,让慢慢烧。

屋子大,有烟囱,也不怕煤烟啥的。

从玻璃房里出来,李龙回到卧室,简单洗了洗换了衣服,再出来的时候,顾晓霞已经推着自行车回来了。

她怕冷,穿的很厚,戴着皮手套,头上也是那种有着猫耳朵的毛茸茸的帽子。

这些“装备”都是李龙设计,然后让大嫂梁月梅和杨大姐做出来的。

皮子家里现成的有,兔子皮、黄羊皮,李龙其实还想用狼皮的,顾晓霞一来觉得狼有点吓人,二来狼毛有点硬,扎人,所以就没用。

不光顾晓霞有,李娟李强也有,韩芳也有。

顾晓霞还觉得有些幼稚,但穿戴着暖和,她还是忍不住就用上了,效果是真的好。

李龙笑着帮顾晓霞把车子撑好,东西取下来,问道:

“今天怎么样?办公室里暖和吧?”

“热的很,到了办公室就赶紧把大衣脱了。”顾晓霞一边跟着李龙进屋一边说道,“这段时间忙的都是文字工作,王局知道我的情况,给我分派的工作轻松一些。”

“那就好。”李龙看着顾晓霞已经隆起一些的腹部,说道:“后面我送你上下班吧,眼下街上很滑,我担心你骑车子容易出事。”

“哪有那么娇气?路滑的时候我就下来了。”顾晓霞才不让李龙送呢,她一边换衣服一边说道,“就这个已经有同事笑话我了。”

“管他们干嘛?咱们自己舒服就行了。”李龙从来都觉得,那些说怪话的,大多数人本心就是嫉妒,没必要理会。

“那也不行,还是得注意影响。”顾晓霞笑着挽着李龙的胳膊一起往外走,边走边说道:

“知道你关心我,但我也不是瓷娃娃,会注意的。”

顾博远进了院子,看到女儿女婿两个挽在一起,轻咳了一声,他倒是没啥意见,就是觉得让孩子看到不太好。

韩芳已经回来了,洗过了手正在厨房里帮忙。

“这才好嘛。”顾晓霞笑着说,“人多热闹。以前就我们两个,有时还就我一个,这么大的院子,住着怪吓人的。”

“你就知足吧。”顾博远埋怨她一句,“这么大这么好的院子,好些人想住还住不了哩。”

李龙笑笑,没说话。

这就是日常的幸福生活。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晴天,气温越来越低,特别是到了冬至交九之后,白天温度在零下二十度,晚上已经开始往零下三十度降了。

屋子玻璃上都有了冰花,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屋子里的温度很低,李龙不得不每天半夜多给炉子架一回煤。

家里的煤是够用的,现买也没问题。虽然价格比夏天高一些,但对于李龙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

他抽空用拖拉机给顾博远的院子又拉了一拖拉机的煤。南面那个小院目前已经不住人了,李龙偶尔会过去扫扫雪,清理一下。

一直到十二月三十一号,二九开始了,李龙大清早吃过饭,开着吉普车去往队里。

今天周六,明天顾晓霞休息,同时明天也是八四年的元旦,合着放假。

这时候元旦逢周末,那就一起过,没有补假这一说。

李龙开着吉普车到了队里,进大哥院子的时候,大哥大嫂都出来了,后面还有老娘杜春芳。

“老爹呢?”李龙把后备箱里的一些东西取出来。州社发的福利他也分了一部分拿到这里。

比如海带,比如冰盘子里的虾,比如黄花鱼,那就是分着吃。

这时候许多海货都是直接冻在冰盘子里,要吃的话砸下一块来,化掉后再清洗来做。

“老爹去小海子了,闲不住,和大强一起去逮鱼了。”李建国接过东西说道。

“砸冰窟窿了?”李龙问道,“能捞着鱼?”

“能,不过不多。”李建国说道,“交九的时候就去了。那时候冰厚有半米了,这两天又厚一些。

那两天一天才能捞个十来公斤,这两天好一些,能捞个二三十公斤。”

“不光他们两个吧?”李龙进了屋,问道。

“那可不。你先前说一块钱一公斤收鱼,那捞鱼的人可多,梁家兄弟早早就去了,赵家的,张家的……现在小海子里光砸的冰窟窿就得有十来个。”

有人捞是好事,李龙暖和了一下之后,便穿上大衣戴着帽子去了小海子。

李建国没事,也就跟着过去了。

居民点往小海子已经被踩出来一条路,还能看到有爬犁和塑料袋子拖着的痕迹。

阳光挺刺眼的,但并不暖和。

虽然没有风,但温度很低,耳朵和手被护着没事,鼻子却感觉冻的很酸,很有种想流鼻涕的感觉。

四下白茫茫一片,西面的苇沟里苇子已经被打光,偶尔能看到一排白杨树光秃秃的立在地边上。

唯一的声音便是树上叽叽喳喳的麻雀。这些小家伙们是留鸟,一冬天都在,后来大面积种棉花,用的农药多,麻雀也很少能看到了。

一直到再往后,合作社兴起,滴灌,用药没那么多,麻雀又回来了。

只是李龙上一世看着感觉后来的麻雀似乎和以前的老雀不一样了。

小海子上原本长的一片一片的苇子也被割的差不多,只余下一片一片散落着的没被装走的毛苇子。

站在北坝上能看到至少有六组人在掏冰窟窿。很快他就看到了老爹李青侠和陶大强。

他们还在南面去年的位置。那里水深有个坑,聚的鱼多。

再过二三十年,小海子因为一直没人清淤,变成了地上水库,里面泥巴太多,已经聚不了多少水了。

在这个时候,几个比较深的地方作用就显露出来。水被放干的时候,也就这几个地方还有鱼生存着,它们在等着洪水或者上游放水下来,然后再游往其他地方。

所以冬天这样的深水区聚的鱼最多。

这时候小海子里水位还挺高,淤泥没后世那么多,鱼在水下可以四处跑。不过眼下这个低温,鱼也是不怎么活动的。

冰冻的太厚,芦苇也冻实了,能往下透的空气量越来越少,砸出来的冰窟窿才好上鱼。

偶尔能听到有人欢呼,那是逮到了大鱼。

李建国直接往李青侠他们那边而去,李龙则一个冰窟窿一个冰窟窿的看。

他已经不是前年那个刚开始弄鱼的小伙子了。那时候为了赚几块十几块钱,为了让家里人吃的好些,李龙的精神头十足。

wwш?тт kán?Сo

那时候他知道这个小海子里有大量的鱼,有能让家里日子过的好起来的资源。

眼下家里的日子已经过的好起来了,但他并不知足。这玩意儿就跟学习一样,你一松懈,立刻就会有人追上来。

“大成,你这冰窟窿砸了有几天了吧?”

“嗯,那天撵完兔子我就过来了。不过眼下鱼不多,没去年好捞。”梁大成说道,“你说的那么大的鱼我这边有二十多公斤了,你啥时候要?”

“有空你就拉到我院子里去,没空我就去你门上收。”

“那行,中午回去吃过饭,我就给你拉过去。”

坐在家里逮鱼就能收钱,梁大成自然是很乐意的。队里有人去县里或石城卖鱼,梁大成没那想法。

跑的远不说还累的慌,有那功夫,在这小海子就能再捞不少鱼了。

他眼下只后悔前年李龙逮鱼的时候自己咋就没跟着,如果那时候跟着的话,光捞鱼,就能挣台拖拉机了。

李龙看完梁家三兄弟这边,便继续往其他地方走。

大家对他都挺客气,无论熟悉不熟悉,至少这点面子得给。

李龙这两年,年年给队里捞来大活,光看挣这份钱的份上,都不能不带笑脸。

看过来后李龙确定,小海子里的大鱼的确少了。

前年一开始捞鱼的时候,每天至少能捞个四五十公斤,鲤鱼、五道黑、鲢子等鱼大个头三五公斤的每天都能捞到。

至于一两公斤的那更是主力,小鲫鱼还不能算最多的。

但眼下,几个冰窟窿那里,小鲫鱼都是最多的,特别是那种不到十厘米的鲫鱼,数量特别多。

反倒一两公斤的那种,自己需要的鱼,并不是很多。

他估计了一下,这些人,每户捞一天,也就二十多公斤的量。

而能达到自己标准的,全部加起来,一天也就能收个三四十公斤。

不过除了一家不打算卖给李龙,想自己去县里出售外,其他的都很乐意把一两公斤的鱼直接卖到李龙这里。

这就很好。

等李龙到了老爹李青侠和陶大强这里,他就乐了。

果然,这个地方算宝地,李青侠和陶大强两个人捞的鱼,在小海子这些冰窟窿里,算是最多的。

大小鱼都被分了出来,一两公斤的鱼有五六条了。

照这样下去,一天咋也能弄个二十公斤吧。

任务应该是能完成的。

李龙很乐观。

“小龙来了?来来来,你来抄几下。”李青侠刚捞起一抄子小鲫鱼,有个十来条,很活跃,还在冰面上蹦达几下。

可能是几下都没捞着大鱼,所以李青侠看着李龙过来,便要换人休息一下。

李龙笑了,接过网子下了冰窟窿半截,把抄网塞进去后并没有动弹,而是慢慢等着。

这一年过来,他的各种感觉都比以前有大的提升,抄网放下动,轻微的颤动,他大致能感觉到鱼力量的大小。

下面肯定有鱼。毕竟这么大的水面冻的这么实,下面的鱼氧气量极度不足。

虽然明知道冰窟窿这里有危险,但这些鱼还是冒死过来想要吸两口新鲜的饱含氧气的空气。

一个力量稍大的碰撞让李龙察觉到,他知道这条鱼肯定是比小鲫鱼大的。

至于有多大,那就不好说了。

他没有动。

“咋不捞,要等等吗?”

“鱼都让你们刚才吓跳了,我得等等。”李龙笑着说道,“大强那边咋样?”

这一片开了两个冰窟窿,距离有十来米。小海子冰面上是厚厚的积雪,这时候积雪被踩出小路,陶大强在那边不停的抄着。

“大鱼少小鱼多。小鱼也不错,”李青侠说道,“炖鱼汤可鲜的很!”

李建国从陶大强那边过来,说道:

“大强那里有三条一公斤多的,剩下的都是小的。”

李龙再次感觉到比上次力量还强大的撞击,他果断的转动抄网,直接往力量来的方向兜了过去,随后把抄网给拽了上来。

有份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