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596章 野蛮发展的时代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596章 野蛮发展的时代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596章 野蛮发展的时代

从卡车司机的语气能听出来,他是经常给别这么吩咐的。

这时候能开得上卡车,那都算是利害人物。平凡的世界里金波开上卡车,在老家就算是成功人士了。

这时候女孩嫁给驾驶员那都是能让别人羡慕的。

毕竟卡车司机有固定工资,来回夹带点私货还能赚些外快,虽然辛苦,但来钱不少。

这也就养成了一些驾驶员骄横的性格,毕竟大部分时间都是别人求他,而他们很少求人。

或者说能让他们求到的人,他们也不会展现那一副骄横的脸。

阿布来提和阿布都赛买提两个习惯了驾驶员的语气,一个去打开卡车后厢板,一个去收割机那里。

李龙也过去帮忙,那个驾驶员就站在卡车边上,时不时的指挥一句,然后就看到了停在院子里的吉普车。

先前光注意人了,没注意这院子里不光有台拖拉机,还有台吉普车,他原本还略微带着点的酒味,一下子就醒了。

这啥人家?还能开得起吉普车?莫不是偷来的吧?

不可能,他想起刚才斜对面看到的就是派出所,那自然不可能是偷来的。

那就是这家人的?或者这个年轻人,是给哪个领导开车的?

驾驶员绝对没有认为这卡车是李龙的。这年头,能坐得起这种吉普车的,都不是一般人。人家一般也不会住在这种院子,应该都在大院里。

驾驶员脑子里转了好多念头,随即脸上就绽开笑容,小跑着上前跟着李龙一起搬起了收割机,边搬边问道:

“这位同志,你贵姓啊!”

“姓李,叫我李龙就行。”驾驶员为什么一下子热情起来李龙不知道,不过他对这个驾驶员真就没好感。

自己的汽车技术上一世学的,开车不喝酒他是深刻记在脑子里的,而这个驾驶员明显头一天喝了不少酒,现在酒味还没散去,不能算合格的驾驶员。

会有危险的。

“李龙同志年少有为啊。”那驾驶员还懂用个成语,“这吉普车是你开的吧?我看车牌号,那是北庭州的?”

“嗯,我们单位领导让我开的。”李龙说道,“让我办事,因为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就把这车放我院子了。”

“噢噢,那领导对你还是器重啊。”驾驶员做梦都想开小车。开大车虽然拉东西方便,但在驾驶员这条鄙视链上,属于最后一环。他们在外人看着光鲜,其实也有着自己的追求。

“还行。”李龙也不谦虚,笑笑说道,“我给领导办过两年事情了,领导觉得我办的事情放心。”

“那就真厉害了。”驾驶员赞叹着,“这小车开着可比我们这大车舒服了……”

“那不一样,拉东西没你们大车拉的多。”李龙也奉承对方一句,不然他听的有点烦。

收割机放上卡车,他这才看到卡车前半车厢里已经堆了不少的东西,用篷布盖着,也看不出来。

“用绳子把这个绑紧,不然碰一下撞一下,零件碰出问题来,就不好修。”李龙和阿布来提说道,“要绑紧了。”

“好。”阿布来提说道。

驾驶员从篷布下面拽出一捆绳子来,和阿布都赛买提一起绑着收割机。

收割机绑好后,他们跳下车,李龙便说道:

“走,进屋喝口水?”

“不了不了。”阿布来提记得刚才驾驶员的话,急忙摆手,“我们就准备出发了。”

“没事没事,喝口水喝口水,李龙同志,没什么不方便吧?”驾驶员这回倒不急了,说道,“家里……其他人不在?”

“都忙去了。”李龙倒是真心想留着他们喝点茶,也好让驾驶员醒醒酒,散散味儿。这一路过去全是冰雪,那稍微不小心点就得掉到沟里去。

李龙带着三个人进了屋子,阿布来提和阿布都赛买提都进来过,倒没感觉有啥。那个驾驶员好奇的打量着,在李龙给倒茶的时候问道:

“李龙同志,你这屋子……是老房子吧?”

“嗯。以前房主回沪上去了,我把这院子买下来自己住的。”

“那这院子不便宜吧?”驾驶员赞叹着,“这么大的院子,在我们那边,以前只有财主家才能住得起。这用料都很好的,就算到了现在改开了,普通人家也买不起啊。”

“还行,我算捡了个……便宜。”李龙原本想说捡漏的,但这话好像这时候还没流行起来,便换了两个字:

“来,喝茶,茉莉花茶,比不上你们那边的玫瑰花茶,但味道还行。杯子是新的,放心用。”

“嘿,李龙同志很客气啊,知道的也不少。我们那边玫瑰花茶的确是挺出名的。”驾驶员挺健谈,“你是不是和我们民族人打过交道?”

“嗯,我有不少民族朋友。”李龙觉得这个驾驶员应该不知道自己上报纸的事情,他自己也不好多讲,便说道:

“我在山里有一些牧民朋友,关系很好。”

“好好。”驾驶员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又问道:“李龙同志是在哪个单位工作?”

“供销社。”

“怪不得!”驾驶员一拍大腿,“难怪难怪,我就说嘛,感觉李龙同志你很亲切,我也是供销社的,伊犁州联社的!这茶不错啊!”

“我从我们领导那里拿来的。”李龙开着玩笑,“喝着好就好。”

东拉西拉的聊着,李龙明显能感觉到这个驾驶员在套自己的话,他也乐得多聊几句。多让他们喝点茶,也让这位驾驶员清醒一些。

“快一点了,走,我请你们吃饭。”聊了三四十分钟,感觉差不多了,李龙站了起来说道,“去我们的国营食堂。”

“不了不了。”驾驶员立刻摆手,“我们得赶路了。今天要赶在果子沟前五台那里,明天翻果子沟。现在要不走的话,晚上赶不到了。”

这位驾驶员时间观念还挺强,他继续解释:

“我们现在出发,汽车开到沙湾或安集海吃中午饭,然后继续往西。这样才能在晚上赶到五台,住在那里。”

驾驶员既然这样说了,李龙也不勉强。

送驾驶员出门的时候,他也知道了这个司机的名字:海里且。

海里且说下一次过来跑运输的时候,再和李龙联系。李龙倒也想着如果有一个经常往伊犁那边跑的司机的话,也算方便,便也就点头同意了。

阿布来提他们走的时候,给李龙留下了一包苹果。不算多,有十几个,但个头都挺大。

在大冬天也算是难得的水果了。

把卡车送走,李龙也算轻松下来,这些收割机都卖完了,院子里空了一大块。

十几分钟后,杨大姐推着车子回来,看着大开着院门,李龙正站在那里,便问道:

“他李叔,有人来了?我刚才看一个大卡车出去了。”

“嗯,把最后那台收割机买走了。”李龙说道,“杨大姐,今天市场人多不多?”

“还怪多哩。”杨大姐揭开锅盖给李龙看,“一早上,饭是卖光了。这天越来越冷,大家都想喝点热的。”

“那后面卖饭的时候带个暖壶,带个碗,有想喝水的也给倒一碗,能招揽些人。”李龙顺嘴提了个主意。

这时候大多数人还是要脸,通常喝点热水就算欠了人情,就得想着还些什么。

不像三四十年后,有人因为天冷给那些需要的人免费发放棉服羽绒服,有些人明明不需要也跑去领。

不要脸。

杨大姐眼睛一亮,笑着说道:

“好好好,这个怪好哩。那些摆摊的,不少都怪可怜哩。”

淋过雨的许多人在有能力的时候会想着为他人撑把伞。

杨大姐也算是淋过雨的人了。

既然要做中午饭了,李龙便也没再往队里跑,他打算吃过饭再过去。昨天已经和大哥老爹说过了,今天会晚点儿过去。

? ttkan? c〇

小海子上,掏鱼的一些人看着李龙没来,有人觉得正常,有人却犯起了嘀咕。

等李建国和李青侠两个人到了饭点提着网准备回的时候,有人就喊着问:

“老李叔,小龙没来,那鱼还收不收?”

“收啊。小龙有事,下午才能过来。”李建国说道,“鱼你们现在送过来也行,我收。如果等小龙,晚上一块送过来也行。”

知道李家继续收鱼,其他人就放心了。

“小龙那收割机应该卖出去了吧?”往回走的路上,李青侠也在问李建国。

“应该卖出去了吧。如果没卖出去,那也不能这么晚还没过来。”李建国猜测着,“没事,就算卖不出去,明年留着我用也行啊。”

收割机的作用李家人是深切的知道了。李建国自己有拖拉机,也会想着明年要大干一场。毕竟养那一圈的猪,真就不如收割机割一季麦子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杜春芳还在问李龙咋没过来,从前院收鱼回来的李建国给解释说要给人卖收割机,忙着。

对于老娘对李龙的偏爱,无论是李建国还是梁月梅都已经习惯了。

而且已经感觉是应该的了。

李龙不在,杜春芳吃饭感觉都不怎么香了。

“你就好好吃吧,那小龙自己那边有院子,那能天天陪着你吃饭?”李建国和梁月梅不敢说,李青侠可不惯着老伴,“要么你搬到县里去?”

“那我可不去。”杜春芳虽然偏疼小儿子,但也是知道好歹的,“那小龙和他媳妇天天不着家,吃饭的时候才回来,哪像老大媳妇啥时候都在跟前,能照顾我哩……”

这话把李青侠给气笑了。

这偏心的真是没边了。

梁月梅和李建国两个也笑出了声。老娘这么直白的说话,不就是变相的承认梁月梅把她照顾的好嘛。

老娘还怪可爱哩。

热热闹闹的吃过中午饭,休息一会儿,准备去掏鱼的时候,吉普车的声音响了起来,很快车子就驶进了院子,李家人都出了房门。

看着李龙从车上跳下来,手里还提着个包,杜春芳咧着嘴笑着。

“老爹,老娘,大哥,大嫂,这是人家给咱留的苹果,我拿了一些过来,一个人能分一个。”

李龙把苹果掏出来,一人递一个。

“真大!”杜春芳看着那个比自己脸还大的苹果,有点发愁,“吃不完咋整?”

“啥咋整?那咱俩合吃一个不就行了。”李青侠把自己手里的苹果放进李龙的布兜子里,然后拿过杜春芳的苹果,用力一掰,掰成两半,自己啃一半,塞给杜春芳一半。

“咋吃我这个?咋不掰你那个?”杜春芳不满意,不过还是小小的啃了一口苹果,嘿,真甜!

李建国有样学样,也把自己的苹果掰两半,塞给了梁月梅。

“小龙你也吃啊。”杜春芳说道。

“路上我啃了一个。”李龙笑笑,“大嫂,剩下的你提屋里放着吧,娟和强强回来,让他们吃。”

老爹和大哥的手劲真不小,那苹果,一般人真就掰不开的。

想想如果能让海里且给送来一批这样的苹果也不错。供销社里过年的福利并没有水果。冬天的水果还算是奢侈口。

真要能搞到一些苹果,自己家里留着吃,给熟人送礼也都是不错的。

如果下次海里且真过来了,那就让他帮着拉一些过来。

伊犁河谷有着世界著名的野苹果林,这里的苹果是原生的,味道好,量大。

哪怕到了三四十年后,阿克苏苹果已经成了南北疆苹果的袋,但在伊犁,秋天冬天的批发市场里,依然可以买到本地五块钱一公斤的成箱子的苹果。

而且质量肯定好。

大部分是有糖心的。

瓜果之乡,真不是吹的。

李龙和李建国、李青侠一起出现在小海子的时候,其他人都主动打着招呼。

今天又小赚了一笔的李龙对这些人也都很热情。

接下来的几天,李龙每天跟按时上下班一样,每天出现在小海子里,中午晚上两次收鱼。

一月中旬,李娟和李强放假,梁月梅去参加家长会的时候,李龙算了算,已经收了差不多七百多公斤的大鱼。

两边家里存放的开剥好的小鲫鱼也有上百公斤了。

李龙甚至让杨大姐弄了一些干炸小鲫鱼去市场上卖。每次不多,买的人也不少。

毕竟这种收拾好的小鲫鱼味道还不错,因为炸的酥,不需要吐刺,吃着也方便。

喜欢吃焦脆食物的人肯定是乐意吃的。

李娟上了初中后,成绩不错,李强在小学的成绩也不错,入了少先队员。

这时候是二年级入少先队,不像后世,许多一年级都入了。

李龙在伊犁那边听过句经典的话,那是一个少数民族校长说的:娃娃们也是我们争夺的阵地啊。我们不占领,那讲黑经的就会把他们拉过去。

那个校长是草原乡的小学校长,那几年,反正事情很复杂。

因此李龙印象很深。

后面已经变得很好了。

开家长会的当天期末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一上午开完家长会,孩子们就放假了。梁月梅原本是要骑自行车去开会的。

李龙是开着吉普车把她和两个孩子送了过去,然后又算了时间把她们一起接回来的。

李建国有点担心太招摇了。

但李龙说没事。

吉普车开了一段时间,眼下大家对这边有这么一辆吉普车已经接受了。不要怀疑这年头人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野蛮发展的时候,出现什么新事物,大家都只会奇怪一阵子,然后就接受了。

大家都忙着往好日子奔着,忙着。别人赚了大钱,会羡慕嫉妒,但更多的是会想着自己怎么也能过的好。

没办法创新,那跟着学总会吧?

李龙做了那么多事情都没被抓,大家也就明白了。

这年头,上面说让大家想办法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是真的。

那就先努力让自己富起来吧。

冬天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做生意的人。

这时候商机真的是处处都是,毕竟还处于物资紧缺的时代,只要能想敢干,就能赚钱。

自家的韭菜冬天捂出了韭黄,年前出去卖点不过分吧?

野外打到的兔子吃不完卖掉不过分吧?

河里的鱼就不说了,这个压根没人管,要管的话,李龙早就进笆篱子里了。

当然,手工制品是最多的,筐、叉、盘等,眼下编的厨房里的馍盘子还只能用高粱杆,但再过些年,蒲草不知道怎么在小海子开始生长的时候,编馍盘就开始用蒲杆子了。

这玩意儿,可算是入侵生物,一来就扎下了根,把芦苇都挤的大面积缩水了。

市场变得繁荣,不光是自由市场那里,学校的门口,冬天卖烤洋芋的,糖葫芦的,炒瓜子炒花生的都有。

学生的钱虽然不多,但却是最好赚的。

中学门口,李龙坐在吉普车里等大嫂李娟的时候,就买了一包炒瓜子在磕着。

这时候一包是五分钱,是用报纸折了个三角,撑开里面可以放一小玻璃杯瓜子,挺方便的。

然后就看到梁月梅和李娟两个从校门那边走出来。

他们手里还拿着奖状,显然是李娟得了奖。

这时候奖状的含金量可比后世强太多了。

后世那种几乎人手一张的奖状真就不好说。

这时候只有两种,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

那学习好的真就学习好,队里有好几茬,有人家里穷,但那糊了一墙的奖状,真就是父母的骄傲。

这玩意儿就是放在草房里,也是不虚那些别墅的。

шwш_ Tтkan_ ¢o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