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30章 合作社?这可不是啥新鲜东西了

第630章 合作社?这可不是啥新鲜东西了

七十六号回到老马号能看出来也是挺开心的,摇着脑袋,甩着尾巴,卸了马车后,很自动的就跟着老罗叔去了给它腾出来的马圈里。

李龙原来盘下这老马号,就是看上了地方大。有许多圈,有院子,屋子也不少。

虽然这里距离县城比较远,地皮不值钱,但这盖好的地方,大院子,住着怎么都舒服。

养个东西也能接地气满地儿跑。

和老罗叔聊了几句,又和那几位五保户打了招呼后,李龙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

他没有回李家,先去了谢运东家里。

谢运东和妻子两个一起看了陶大强家的新拖拉机,回来后也是满眼的羡慕。

邓桂兰一开始想着让丈夫跟着李龙打工,不担那个风险。

谢运东差点儿和她吵了一架,最后算是说服了妻子。

两个人有个女儿,四岁多,已经能自己跑着玩了。

当时意见达成一致,就等着开春李龙过来谈拖拉机的事情。

说实话他们也不好主动开口,毕竟这拖拉机是人家出钱买。

今天看到陶大强家把拖拉机开回来了,虽然进院子的时候差点儿出丑,但说实话,就算把院墙撞倒了,那也不算啥,拖拉机啊。

求一台拖拉机能换几个院子?

农村大部分人家是没吃第三顿饭的习惯,有条件的话晚上可能会烧些牛奶或者羊奶,有孩子的可能会烧点粥熬点稀饭啥的,类似于宵夜,不算正餐。

邓桂兰就在院子里,一边烧锅一边叨叨着:

“这天也晴着,地也干了,快要下地了,大强家的拖拉机也开回来了,咱们……他爹,你看你是不是到李家去看看?”

谢运东正在修铁锨。这时候各家用的最多的农具就是铁锨,砍土曼也有,但说实话没锄头用的多,这时候的锄头叫刨锄。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把好锨锨,而且是不外借的那种。

农村谁家都有农具不够用的时候,有条件的会多备几把,像镰刀、铁锨、刨锄等等。

但像铁锨这种使用频率极高的工具,家主人通常有一把使用着特别顺手的,用完就会把上面的土清干净,放起来,很少外借。

主要是使用习惯不一样,倒也不是怕用坏,是怕用着拧了或者不爱惜,后面自己用着就不顺手了。

这时候的方头铁锨有那么一批是钢刃子的,挺重,用久的也特别的锋利,小孩胳膊粗的木头,单手提起铁锨使劲剁下去,直接就能剁断。

谢运东收拾铁锨是习惯性的看看把子上的钉子锈了没有,牢固不牢固,需要不需要加个锲子。

“不去,去干啥?”看着这把铁锨没事,他又把点播器拿过来熟悉着。

种打瓜的地已经选好了,怎么种心里也有数,就是这个点播器没用过,有点没底。

正摆弄着,听到自行车铃响,抬头看的时候,李龙已经在院外下了自行车,推了进来。

自行车不能骑着进别人院子,也没有在院子里就骑着出去的。

“哟,小龙来了?”谢运东笑着站了起来,手里拿着点播器说道,“我和秀秀她妈刚才还说你哩。”

“嘿,说我啥?是不是想着拖拉机的事情?”李龙把自行撑起来,笑着说道,“看,我就知道大强那边拖拉机一买,你肯定就坐不住了,这不,今天就和你过来说了。”

“嘿嘿嘿嘿。”谢运东没说话,相当于承认了。

邓桂兰去搬来了小凳子递给李龙:“小龙,坐,我给你倒水去。”

“好好。”李龙接过凳子坐了下来,看着那点播器问道,“咋,这玩意儿试了没有,好用不好用?”

“还没用过,不过看着应该没问题。”谢运东在李龙一过来,那心里就没啥点播器的事情了,跟猫抓一样,看李龙不提拖拉机的事情,他便主动提了出来:

“小龙,我看大强拖拉机也买回来了,那咱们……”

“明天。”李龙也不逗他,接过邓桂兰递过来的茶碗喝了一口,说道,“你要没啥事,明天跟我去石城拖拉机厂,直接把拖拉机给开回来。”

“行啊。我这里没事!”谢运东立刻就说道,“明天啥时候走?”

“吃过早饭,到我那院子等着。”李龙见谢运东挺急,便说道,“呆会儿我去大成那里给他也说一下,咱们一起过去,到时一起把拖拉机开回来,就不用我跑两趟了。”

梁大成也会开拖拉机,但技术比陶大强还差点儿。

但谢运东性格沉稳,开拖拉机技术就可以,至少从石城跑回来是没问题。

所以李龙打算直接就把两台拖拉机都买回来,省的自己再跑一趟。

“好好好,那我有啥准备的没有?”

“没啥,明天把自行车骑上就行。咱们骑自行车去到县上,再坐车到石城。等回来的时候,在我那大院子把自行车拉上,对了,还有收割机,一起拉上就回来了。”

“好好好。”谢运东坐下来,放下点播器,搓搓手,不知道再说啥了。

李龙便也没再多说,喝完茶就离开了。他还想着天黑之前给梁大成把事情说了。

到了梁大成家,李龙就闻到了一股子挺浓的鱼腥味儿。

梁大成正在院子里捏鱼,梁双成不在,梁众成正在院子里锅头那里摆弄着什么。

“哟,今天收获不小啊。”李龙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笑着说道。

梁大成和梁众成看到李龙都起身和他打着招呼。

屋子里梁大成的父母也出来了,李龙和他们打了招呼后,让他们进屋休息。

梁大成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不然也不会三兄弟一起在外面啥都干着挣钱。

“中午的时候众成说东面大渠闸门子下面的渠里,那苇棵子里有动静,我们下午就过去看。那渠里有半米的存水,里面大鲫鱼片子不少,俺哥俩弄了一下午,逮了有十来公斤。”

梁大成一边捏鱼一边说道:

“这春天的鱼,籽不少,这些鱼看着也漂亮,原想着卖哩,不过好久没吃新鲜鱼了,就想着弄了吃了。正好你过来了,呆会儿把这捏好的拿一些回去,晚上熬个汤,吃个鲜。”

“拿捏好的干嘛?没捏的活的给我提两公斤。”李龙也不客气,说道,“今天晚上我也不上县里,就在新庄子前院吃了。”

“双成已经给你大哥那边送过去了。”梁大成说道,“你可能没碰上。”

“那是,我才从运东哥那里过来。”李龙笑着说道,“你是有心了。对了,我过来和你说一声,你明天要没啥事,骑自行车咱们去趟石城,我打算把拖拉机买着,你们就开回来行了。”

“明天?嘿!”梁大成今天没去看陶大强家的拖拉机,他下午都在逮鱼。那梁里干苇棵子不少,逮鱼也挺麻烦,不过有鱼逮,也不挑。

下午回来的时候听说了陶大强开拖拉机回来的事情,他也羡慕,不过没谢运东那么着急。

“嗯,明天。到时把收割机一起拉回来,这样我那院子也腾出来,到时我过两天再去奎屯拉一趟过来。”

梁大成就乐着,听着李龙在说。

“龙哥,来,尝尝!”

梁众成拿着一个烧的有些焦的纸包递给李龙。他手里还有一个。

李龙接过来,便闻到了一股子鱼香味儿。

烤鱼。

夏天各家的灶都在院子里,烧的都是玉米杆子或者芦苇或者向日葵杆子。

烧完的红灰一时半会儿灭不了。

四小队的环境得天独厚,随便哪个有水的渠沟里都有可能发现鲫鱼。对于孩子们来说,弄的鱼少了,没办法炒,那就烤着吃。

把鱼鳞刮掉,内脏去掉,鳃抠掉或者干脆就把头拧掉,反正头也没啥肉。

处理完的鱼洗一下,里外抹上盐,有条件的再加点辣子面,然后用纸包起来,拿棉线缠一缠,裹紧了在水里浸一下之后就扒开灶下的红火灰放进去,再埋好。

十几二十几分钟后,这鱼就烤好了。

线基本上都烧断了,但纸并不会烧完,揭开剩余的纸,里面的鱼就是熟的,用手捏着撕着吃。

夏天的时候,包鱼的通常就是向日葵的叶子,这就算是就地取材,而且环保。

李龙揭开纸包,里面是两条大鲫鱼。

梁众成把那个纸包打开,也是两条鱼,他把其中的一条拿起来往梁大成嘴里递。

梁大成在捏鱼,手上都是血腥,自己没办法吃。

“你吃吧,我不吃。”

梁大成说话,但梁众成执意要把鱼往他嘴里送,反正是肋部最好的肉,大刺,也不怕扎着。

鱼的大刺扎不住这边的人,防不住的是细刺小毛刺。

李龙也不客气,很快的把两条鱼吃掉,然后和梁大成约好明天早饭去自己家的院子,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既然双成已经给大哥家里送鱼了,他就不用拿了。

骑着自行车往大哥院子走的时候,李龙在大渠的桥那里碰到了双成,双成正欢快的哼着哥儿往回走,看到李龙他也有些意外。

“双成,去到我哥那里了?”李龙单脚点地撑着自行车笑着问道,“咋没骑自行车?”

“我提着鱼哩,怕把自行车弄脏,也怕摔倒。”梁双成摸了摸头发说道,“我骑自行车骑不稳……”

好了,明白了。这时候自行车还是个主贵玩意儿,不能随便摔,至少有自行车的人家,除了像李龙这样的,基本还是挺重视的,就算学骑自行车,也是后面有人扶着,尽量别摔。

梁双成和李龙道别,又哼着歌往回走,走回到自家院子,就看着一家人围着大哥在那里兴奋着说着什么。

“咋了?”他忍不住问道。

“明天,明天大哥就跟着龙哥去买拖拉机了!”梁众成最先一嗓子就把这话给甩了出来。

眼下也不用瞒了,反正明天拖拉机就要开回来了,所以他的嗓门特别的大。

“真的?”梁双成眼睛一亮,看向梁大成,“大哥,真的?”

“真的,明天一早就走。”梁大成笑着说,“这鱼先不捏了。捡活的再弄个盆养着,明天早起,起早点儿,提着到时放李龙家县里院子里去。”

“哎哎哎,我去另拿盆!”梁双成麻利的跑了,这事得干!

李龙回到大哥院子的时候,李娟正在烧火,梁月梅正在把捏好的鱼往锅里下,这是打算炖鱼汤。

看到李龙到了,坐在院子里门坎上的杜春芳说道:

“咦?小龙,今天咋骑自行车回来了?”

李青侠和李建国两个正在菜地里规划着今年的种植计划,听到杜春芳的话,都往这里望了过来。

把自行车撑住,李龙笑着说道,“我今天把七十六号从梁叔那里赶回来放到老马号了。”

“七十六号赶回来了?”李建国疑惑,随即反应过来,“你把买的拖拉机给开过去了?”

“嗯,拖拉机,收割机都弄过去了。”李龙到锅台那里闻了闻,这时候还没香味儿,只有一股子鱼腥味儿,他便离开锅台,去往菜地,“打算明天把另外两台也买回来,交给运东哥和大成。”

李龙这个有点类似原始的合作社计划李建国是同意了的,他也给李龙说过,以前在公社时期,为了能多打粮食,也为了能探索出合适的路子来,四小队是走过小组合作社这条路的。

不过那时候的合作社和后世的商业合作社不完全一样,是以小组为单位,互助合作,一起干活,小组合作社里谁家有困难一起帮助,有点类似早期**的那种感觉。

当然,这种合作社需要高度的行动自觉,还要一定的奉献精神,后来就没进行下去。

李龙这种合作社其实本质上和合作经营有点类似,不过大头是李龙出,大头也是他拿,劳者多得的感觉。

这事也就是一提而过,后面主要是鱼汤的事情。这冰才化完,小海子里的水还很凉,所以下网的事情暂时没提上日程。

因此能在这时候吃上新鲜的鱼还是很不错的。

李龙有点饿,所以梁月梅给他从厨房里拿了个馒头,泡鱼汤吃。

李娟和李强两个有样学样。

李青侠和杜春芳就喝点鱼汤,连鱼肉都没咋吃。

李建国不一样,今天高兴,他给二老一人倒了杯酒,然后自己在外面小桌前,一边慢慢剥着鱼肉吃着,偶尔喝一小杯,别提多美了。

李龙回到自己院子西屋,让他有些意外的是感觉屋子里还挺暖的。

炉子摸着也是温的,应该是早起就架了一炉子炭。

眼下三月份,冰雪已经化完,草芽子才长起来,屋子里如果不架炉子,还是会有些阴冷的。

看来自己这边的屋子,大哥那边有人经常过来照看的。

第二天起来,简单洗了把脸,去后面大哥那边吃早饭。

李娟和李强已经吃完,骑着自行车去上学了,李龙正吃的时候,谢运东和梁大成就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梁大成还提着一个袋子,里面有动静,李龙知道那是鱼。

真是有心了。

他匆匆吃完饭,和老爹老娘、大哥大嫂打了个招呼后,便骑上自行车,和谢运东、梁大成一起往县里而去。

“吃饭都不让人吃安生……”杜春芳一如既往的埋怨着,主要还是看李龙匆匆吃完,也不知道吃饱没吃饱。

李建国和梁月梅就不说话,都有点想笑。

“那小龙肯定也是吃饱了的,那是要干正事。”李青侠边吃边说,“你多吃些就行了。”

“我吃饱了。”老太太气呼呼的放下碗筷。

李建国看了看,真吃完了。反正老娘每顿也不吃多,这生气了也就不再多说让吃了,胃受不了。

李龙和谢、梁两个一起去了大院,杨大姐推着车子正准备出门,李龙和她打了个招呼,把自行车放下,自己又去里屋取了包,取了钱,然后和两个人一起锁着门,去汽车站了。

知道李龙拿着钱,谢运东和梁大成两个就非常紧张的,一个是观察着有没有小偷,一个是盯着黑包,反倒是李龙一点也不紧张。

这事干的不是一回两回了,他现在想的是这三台拖拉机一买,原本因为卖收割机已经攒到了三万三千多块钱,眼下一下子又变成一万多不到两万了。

还是得努力赚钱啊!

卖拖拉机的认出了李龙,知道他是大客户,今天有两个人专门陪着他们。这时候买拖拉机没五六年后那么多,能来买拖拉机的家底都是厚实,但像李龙这样头天买了,接下来还买的真就不多。

所以这边哪怕是国营厂子,给李龙的待遇也是不一样。

李龙心说还行,没把自己当成中介贩子。

拖拉机买完,谢运东开着自己的那辆在后面,李龙坐在页子板上指导着梁大成在前面开往油库。

不过他脑子已经在想着明天去奎屯拉收割机了。这钱去的快,得尽快赚点回血了。

如果不是两边路途还比较远,李龙都想着一下子拉上二十台就放在自家院子里,慢慢卖。

不然就眼下这样,太急人了。

但现实就是这样,也没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