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631章 这也算有了大靠山了?

第631章 这也算有了大靠山了?

买拖拉机并不怎么费事,开回来虽然费一些时间,但也只是费时间。

回到大院子的时候,又碰到一位从兵团过来买收割机的,李龙院子里收割机已经不够了,便只好让这位兵团连队的农机手把收割机拉走,谢运东拉走一台,梁大成没拉。

李龙答应他过几天就给他送过去一台,梁大成没答应,说自己过两天开拖拉机过来拉,不需要李龙去送,还麻烦。

原本是想留两个人吃饭的,有人买收割机,这事就没成,谢运东和梁大成两个新得了“大号玩具”正兴奋的不行,也不想留着,就想着赶紧回家。

两台拖拉机一前一后突突突开回四小队的时候,尽管小范围已经有人知道了,但当崭新的拖拉机开回院子,依然是引起了许多人的羡慕。

在知道这两台拖拉机都是李龙帮着买的,而且都会配着收割机,后面会去其他乡收割麦子挣钱的时候,村里那些人的反应就真正的显露了本来的面目。

其实几次跟着李龙去编抬把子的几个人,都是有希望变成谢运东、梁大成这样的。

拖拉机开回院子,梁大成的父母就端着水开始擦起车来,哪怕拖拉机刚熄火,车身还很烫。

拦不住,梁大成根本拦不住。

杨华家里,他坐在小凳子上,抽着烟,不知道在想什么。

妻子在门坎上坐着,一边收拾着缠成一团的乱麻绳一边嘟囔着:

“这谢家、梁家都有了拖拉机,咱家永强要是不去当工人,今天妥妥也是能开上拖拉机的。”

“开拖拉机干啥?一天天在地里干活,大太阳晒着舒服?永强可是工人,那是吃商品粮的,咱全队有几个能有他那样的?”杨华反驳着,“别人羡慕永强吃商品粮的时候你咋不说?”

“那……那也挣不了几个钱啊,一个月四五十块钱,那得多少年才能买起一个拖拉机?”杨永强的娘不服气的说道。

“还挣不了几个钱,敢情四五十块钱不是钱了是吧?你是这两年日子过好了,不记得以前咱一年到头都攒不下十块钱的时候了是吧?

这两年要不是李家小龙年年给队里人弄来挣钱的活,咱们日子能过这么好?你想想永强他舅家过的啥日子!自行车都买不起……行了啊!”

杨母不说话了。

也是,这两年,四小队一年有三四次能够挣大钱的机会,只要老老实实干活,哪怕和李龙关系一般,一年一家也能弄个千把块钱。

眼下其他小队的村民呢?虽然都是已经分田到户,还进行了土地承包,但以目前的农产品价格,想直接在土里发财,还是有点难。

虽然比包产到户之前好不少,能吃饱,家人都能吃上细粮,到年底也能存两个钱。

但最多也就落个百八十块,两三百块的都算多的。

能买的起拖拉机的,要么以前就积攒有家底要么就是像李建国一样,一改革就搞起了养殖,成了专业户。

为什么四小队三四十年后近万亩地几乎全都种的棉花,不就是因为种粮食不挣钱吗?

哪怕玉米亩产一吨,当时价格在现在看来也挺高,一公斤两块,就这么算下来,一亩地也就两千多块钱。

那时候土地已经改造完成,全是滴灌。两千块钱的收入,刚够种地成本。就这还是在土地是自家的,不是承包的。不然承包费根本承受不起。

所以就只能种经济作物,棉花一亩滴灌地,能收四百到五百公斤,一公斤国家的保护价在六七块钱之间,所以哪怕种棉花成本高一些,至少有得赚。

至于小麦,那就提不成了。在后世玛县的地几乎全都是滴灌后,亩产四百公斤的小麦,市价三四块钱,妥妥的赔钱。

种的多就赔的多,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然有良种补贴、小麦补贴,但除非种粮大户把那些补贴研究透了,否则的话,就只有赔钱。

李龙上一世到病发都没研究透那些大户是靠什么补贴赚钱的。怎么说呢,有些好的政策,根本不会宣传到普通老百姓的头上。

因此杨华还是挺清醒的,知道杨永强在市里当工人,其实就是挺好的。

只不过他其实也羡慕那几家买了拖拉机了,毕竟拖拉机这玩意儿,不光是声音听着响,看着有排面,拉东西也比马车驴车拉的多啊。而且就只喝油还不需要伺候,冬天找个东西一盖,不动了。等到开春,加满水加满油,摇着了,依然突突突的跑。

多好。

但这话不能给老婆子说,说了又得去埋怨永强。

其实杨永强这一次过年回来的时候,也是有点后悔的。

毕竟以前跟着李龙一起干的时候,可能一天就能赚几十块钱,但现在需要一个月。而且建筑安装公司的活也挺累的,并不轻松。

城市里生活当然美好,但呆久了才知道,想要拥有那些美好,需要钱。而眼下,他一个月就那么点钱,还要想着攒钱买房娶媳妇,生活质量就下降了不少。

wwш ?тTk an ?c○

但后悔也没用,已经成了正式工,不可能想走就走的。

而且他要想表露这样的想法,是会被骂的。

尽管现在四小队几乎家家赚的钱都比一个工人一年赚的多,但更多人还是希望能够成为吃商品粮的人,这似乎成了一种执着。

在他们看来,吃商品粮,不仅仅是生活在城里,主要是退休后还月月有退休工资领,是有保障的。

农民就只有土地当保障了,干不动的时候,哪里来钱?看儿女的眼色吗?

谁也想不到四五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只能按自己眼下的生活去设想。

这一晚上,四小队睡不着的人,有很多。

让李建国有些意外的是,第二天早就有人过来到他家里,想要借钱。

来借钱的是和李建国、顾博远他们一起给村子里打下头阵的,叫江淮洲,老家是李建国隔壁省的,家里俩儿子一个女儿。

大儿子现在刚三十,结婚有了孩子,不过没分家,只是在自家院子西侧大门边多盖了一排小房子。

二儿子去当兵了,目前是志愿兵还没回来,不知道能不能留下来。

江淮洲是过来借钱是给大儿子买拖拉机的。

“那你家借多少?”李建国问道,“你自己有多少?”

“这两年,跟着小龙干,也存了千儿八百的,”江淮洲和李建国说话比较随意,“你给借三千就行,剩下的我再去找人凑巴凑巴。”

“借不了。”李建国两手一摊,“没钱。你要说借个三百五百的,那我凑凑还能凑出来,你这一开口就是三千,哪里搞?

再说这马上开春种地了,买化肥种子都得要钱,没有没有。”

“咋能没有?”江淮洲一脸的不信,“你家小龙给谢家、梁家买了两台拖拉机,那就一万了,那咋能没钱?”

“那是小龙的钱,小龙分家另过了你不知道?”李建国也不生气,好歹当初有一起的情分在,他慢慢解释,“再说了,小龙为了搞这个小合作社,那钱都花在买拖拉机上了,他要还有钱能买拖拉机,那跟着他的其他人他不买?”

“其他人还有谁?”江淮洲忍不住问。

“那小贾不算啊?”李建国慢悠悠的说道,“那也是跟了小龙好久的,还有杨华呢?永强跟了小龙时间更长,要是真有钱咋也得帮着杨家买一台啊?”

李建国的话说的很明白,就算有钱给借钱,那也是李龙的事情。李龙要借钱买拖拉机,那也要看远近亲疏。

江淮洲和李建国他们关系不错,但仅仅也就关系不错,是因为同一批过来的。过年能一起喝个酒,平时一起聊天能回忆一下以前的艰苦,顺便说说现在的生活不错。

仅此而已。

李建国好歹算以前的中学生,而且又喜欢看书,有理论有阅历。顾博远更是正牌大学生,那理论水平更不一样。

李建国和顾博远的关系更好,是因为能说到一起,能有自己的看法。

哪怕偶尔吵一架也正常,总理说过,求同存异嘛。

和江淮洲说这个,他就听不明白,而且一脸满不在乎的说:

“那不一样啊,咱们哥几个那能和他们一样比吗?你这个当大哥的话一说不就行了?”

“那说不了。”李建国立刻摆手,“结婚了,分家了,我就不能当他的家了。再说现在小龙比我有本事,我凭啥当他的家?”

端着盆正在灶前忙活的梁月梅看着李建国,就想笑。

说李龙比李建国有本事,这个谁都承认。

但要说李龙不听李建国的话,那真是假话。

她相信只要李建国说了,那李龙妥妥的会给借钱,而且不会问理由。但李建国不会给李龙找这个麻烦。

当大哥是要给弟妹们遮风蔽雨的,不是给弟妹们找麻烦的。

你老江都知道为了儿子拉着老脸来找人求情,那他李建国也一样啊,那小弟李龙以前当儿子一样养的,眼下要是拉着老脸让李龙给别人借钱,那一样也不能给他找麻烦。

江淮洲一脸失望的走了。

李青侠等他走后,问李建国:

“关系咋样?要真是近关系,我这里还有些钱,不用惊动小龙……”

“近个屁。”杜春芳在一边坐着捻毛线,羊毛是李龙从山里拉回来的,这是个琐碎活,要把羊毛里的碎脏东西洗掉,捻成线,再染色,然后备用。

“过年就没见过他过来,能近?那队上差不多的谁不过来拜个年?没见他,那就不是近关系。”

“老娘说的对!”梁月梅没想到婆婆平时看着啥事也不管,没想到这眼光倒挺毒,“就是一开始在队里干活的时候就他们几个,要说关系,那就一般。”

李建国没说话,但默认了。

关系是处出来的,江淮洲他们的确是一开始一起过来的,有过创业的共同经历。但后来就很少一起坐着聊天了。

哪怕对门的陆英明过来借钱,李建国都会好好考虑一下,毕竟关系真不错。

这两天又来了两拨借钱的,不过都被李建国打发了。

后来队里人也知道李家不借钱,这事就这么过了。

至于背后怎么说李家人,李建国他们没去管,谁人背后不被人说呢?过好自己的就行了。

况且开春了,要准备播种了,今年除了粮食油料作物外,还要种二十亩的打瓜,这可不是个轻省活。光点播一项,就得好几天干。

李青侠都罕见的没去小海子下网,手里拿着一个点播器不时的在菜地里试。

杜春芳看不惯,直接怼他:

“你要没事,正好拿着这播种的玩意儿,去前面院子把小龙家的菜地给种了算了。”

李青侠嘿嘿笑着,还真就去了。

菜地开春种之前是要重新翻一遍,把地耙平,然后打梗子分地块开种的。

头年种下来今年还能长的,比如韭菜、芹菜等等,就得把地块留出来。

眼下大田地里的墒情不够,地温还没起来,所以地还不能种。

但菜地里已经可以动了。

李龙这时候已经拉了两趟收割机放到大院子里,而他的人,在供销社。

“给你说啊,州联社这回换了班子,钱主任虽然还是副主任,但基本上管总了。主任据说另有高就,眼下虽然没走,但已经在联系着兵团那边的关系了。”

李向前这话是悄悄给李龙说的。

他开心,也替李龙开心。

钱主任和李向前关系铁,现在对李龙关系也不错。有他在州联社主持工作,两个人都会好过一些。

“你过年给钱主任拜年没有?”李向前突然问道。

“没有啊,”李龙摇了摇头,“我觉得我去不太合适。”

“有啥不合适的,这关系就得经常走动。你不能指望那个皮子,就一直管用啊。”李向前还是希望李龙和钱主任关系更近一些,“再咋说,人家是领导,你要主动表达意思嘛。”

从这一点看,李向前这人对朋友和关系好的人,是真不错。

李龙笑笑,没接话。

看李龙有点像榆木脑袋,李向前就有点恨铁不成钢,好吧,自己私底下和钱主任打电话的时候,替这小子说几句好话吧。

过年他可是专程跑到州上去给钱主任拜年,光提的东西就比州里发的福利要好太多了。

当然主要还是心意,钱主任到这个份上,还能在意那点东西?

李向前没给李龙说这个,而是换了话题。

“山里情况怎么样了?能进吗?主任这两天还在问呢。”

“还得过几天,”李龙摇了摇头,“咱们这边化干净了,山里还是泥汤汤,阴面坡上的冰雪都没化干净。咱们去是要挖沟的,没化完就不好挖,这泥汤汤的了不好干。”

“那就再等等吧。”李向前点点头,反正这事他不急,急的是魏主任,“你呆会儿去给主任说一下。”

李龙便起身去找魏主任。

魏主任听了李龙的话,就只表示让他时不时的盯着那边就行,什么时候可以开工了,提前通知一声,社里好做准备。

李龙能感觉得出来,魏主任经过了这么些天,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挺执着和上心的。

那就好。

然后就去教育局接顾晓霞。

顾晓霞这时候肚子已经显得很大了,像是小腹那里扣了个盆。

已经去过县医院检查,确定就是双胞胎。

这消息李龙还没给家里人说,就顾博远知道。

不敢说,怕地邪。上一世李龙经历了太多类似的比较玄学的东西,所以这一世比较谨慎。

对于李龙没把这个消息告诉亲家,顾博远明显有些不满,好在顾晓霞同意,她笑着说:

“等生的时候,生出来两个,让我公公婆婆,还有大哥大嫂他们惊喜一下!”

“惊喜?惊吓吧!”顾博远虽然不满,但既然女儿都说话了,那也没办法。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李龙来回接顾晓霞,更尽心了。

毕竟已经到了七上八下的时候,这稍微摔一下碰一下,都是要人命的。

对于李龙每天上下班接送顾晓霞,顾博远内心是满意的,不过表面上还是说了一下李龙,让别把媳妇惯坏了。

毕竟这年头,别说七八个月,就是生前几天还在自己上班的人都是大有人在。

李龙没管那么多,自家的媳妇自己疼,他上一世前半生对这个不了解,后面智能手机普及了,在手机上看多了孕妇因为不小心或者意外出事的,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顾晓霞因此就开玩笑说自己眼下是国宝。

杨大姐这段时间做饭也更加用心,每天都要提前问顾晓霞想吃什么。当然,这也是征求了李龙的意见的。

对于这个,杨大姐是非常羡慕顾晓霞的。当初韩芳的爹对自己也挺上心,但说实话,比李龙差远了。

顾博远虽然口头上报怨两句,但内心还是挺欣慰的,自己这个女婿没找错。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龙就比较闲。在院子里除了给那个花田子和菜圃里种东西,就是偶尔来人买收割机的时候他会忙一些。

眼下买收割机的频率比前段时间要慢一些,三五天能卖一台,所以李龙眼下拉收割机就没那么急了。

当然,现场培训依然用心,包教包会的那种。

毕竟这一拉走就是几十上百公里以外,人家真要碰上啥问题,找过来也比较麻烦。

日子一天过一天,很快,就到了四月。

山里的雪,也化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