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06章 想赚我的钱,那就得低头

第706章 想赚我的钱,那就得低头

下午到晚上时间,梁东楼老爷子那里,四小队那边大哥家里,老罗叔那里,包括晚上没过来吃晚饭的岳父顾博远那里,李龙把西瓜甜瓜和桃子都送了。

除了留在大院子里自己家吃的外,李龙还打算明天再给李向前送一些。

套用某人的话说,李向前对他,高低不错,所以这有好东西得想着人家。

顾晓霞距离上班的时间几乎是可以倒数了,她还有些兴奋,晚上一边啃着桃子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和李龙商量着:

“我去上班,你时不时的也有事,杨大姐帮咱们带孩子,那咋说也得给工资是吧?”

“当然了。”李龙这个也早就想好了,“我问过李股长,现在看孩子的保母工资,一个月是三十五块钱左右——当然,这是连带着做饭的。咱们家里有两个孩子,给杨大姐自然要多一些,我觉得就按五十给吧,咱们也不能亏待人家,你看呢?”

“行。”顾晓霞点头同意。这个工资比她的都要高,但顾晓霞掏这个钱是心甘情愿。

毕竟两个孩子照顾起来还是比较麻烦比较累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杨大姐出去摆饭摊子,一个月挣的也至少有五十块钱了。

李龙拿出一沓钱交给顾晓霞,这钱由她交给杨大姐比较合适,自己给的话,大概率杨大姐不会收的。

顾晓霞接着钱也是有些为难,因为她感觉自己给的话杨大姐一样不会收。

但这钱肯定是要给的,顾晓霞苦笑着说:

“今天晚上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和杨大姐说这事。”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的。”李龙半开玩笑的说着。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龙把剩下的桃子用个黄挎包装了一些,有三四公斤左右,背上后骑着自行车就去了供销社。

供销社那边正常上班,李龙到达的时候刚好看到汽车开出去,车上装的是麻袋,李龙猜应该是往州联社上交物资去了。

李向前就在门口,把汽车送走后,笑着问李龙:

“哟,有空过来上班了?”

李龙看李向前在这里,便没打算进去,下了车子在墙边撑好后,取下挎包递给他说道:

“昨天去了趟乌城,在那边碰到卖桃子的,看这桃子挺好,就买了一些,你尝尝,味道不错,拿回去给嫂子和孩子吃。”

“啥桃子还专门从乌城买回来?”李向前接过来伸手边往里掏边问道,“去乌城了,路过北庭的时候没去看看钱主任?”

“去了,这桃子也给钱主任送了一些。”

“嘿,你也可以,看钱主任就送桃子?”李向前掏出一个桃子,有些意外:“这桃子个头挺大啊,味道怎么样?”

“挺甜,桃味儿挺浓,你尝尝?”

从上一世开始李龙就用这个词了,后世桃子五花八门,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买的桃子是没桃子味儿的。

李向前也不洗,在挎包上擦了擦,拿着个桃子就啃了起来。

“嘿,味道真不错。”李向前边吃边说道,“咋不多买点儿?”

“买了不少,那分的人也多啊。就这个,陈站长和钟经理那里我还没给送呢。”

“行行行,我知道了。”李向前笑着说。

其实李龙也肯定是要给那两个人送的,关系都不错,李向前关系更近一些,但桃子嘛,没必要厚此薄彼。

“最近扎大扫把的活可能就会下来了,你后面每天还是到社里来一趟,”李向前说道,“抬把子的事情你应该清楚,这大扫把估计也不会少,提前计划一下比较好。”

“好,我知道了。”李龙点点头。

下午李龙给陈红军和钟国强两个人也送了一些桃子,然后就开着车去了四小队。

昨天比较着急,在大哥家里没呆多久,老爹李青侠让他今天抽空回去一趟,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李龙其实隐约是知道的一些的。老爹打算在明明昊昊生下来之后,回老家一趟,因为老家要重修家谱了。

对于家谱,说实话李龙并不是很在意,用句后世的话说,又没什么后位继承,反正哥几个目前都在北疆生活,老家那边联系慢慢就减少了。

家谱传到这时候,下一次修在什么时候还不知道呢。

但这个事情在老爷子那里可是大事。传宗接代,老一辈人可重视这个了,可以理解。

毕竟这个能让人知道祖上从哪里来——华夏注重记史,然后才能知道这五千年以来的大事,家族记谱,不就是史的缩写吗?

回到李家,院子里李青侠、杜春芳、李建国和梁月梅都在,孩子还没放学,他们四个人在那里聊着。

李龙过来的时候,李青侠便开始了正式的话题。

“过两天我就打算回去了。这趟回去,就是把家谱的事情好好给落实一下。”李青侠此刻才有一个家主的气质:

“咱家人都在北疆了,以后我看你们也不大可能回去了。但咱们家人不管在哪里,至少这一次修谱,都得上家谱。”

这一点大家肯定是没意见的。

“安国来不了,小霞不管事,所以你们兄弟两个在,强强妈也在,这事就能一块商量了。

我的意思是现在咱们把这回列家谱的人和事都列好,回去我好和族里人说。”

李龙听了老爹的话,想起来上一世短视频里经常有人说,哪些人可以在族谱单列一页,享头柱香的事,笑了笑。

“笑啥?我说的是真话,你别不当真!”看到李龙笑了,李青侠以为他不在意,有些生气。

“我笑是觉得我是不是可以上家谱大事记了?”李龙急忙摇头说,“老爹,你说我去年得了一个自治区的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那个是省一级的奖励,是不是能记到族谱大事记里?”

“当然,当然能记了,建国,你把这个记下来。”李青侠立刻说道,“对嘛,这态度就比较好。

咱们这一支以后可能在北疆生活,开枝散叶,和老家的本家那边联系少,但那边人看到咱们家的家谱,至少知道咱们这一支也不是啥也不干的。”

李龙这才发现,坐在墙边小板凳上的大哥手边还有个本子,看着像李娟或李强没用完的作业本。

听着李青侠说话,李建国就拿起本子写了起来。

大哥李建国虽然只是上了初中,还没毕业,但写的一笔好字,这一点李龙非常的羡慕。

“你们听我说一下,我说完你们看看都有没有啥遗漏的,有的话就说出来,这回回去我得把这事办的漂漂亮亮的。

这家谱几十年才修一回,不能留个遗憾。”

李龙知道老爷子说的没错。上一世没现在这回事,当时老爹还在老家,修家谱的事情他和大哥根本不知道,知道的时候那边都印出来,听到的消息都是老爹讲的。

比如为了争谁是嫡支,两个老头子差点打起来;比如南方某一支李姓听说这边要修家谱,专门由那边的族长带着资料跑回来,要认祖归宗。

结果最后也没能认进门,主要是那一支的源祖名字和这边家谱里记的人名不一样。

结果那个族长是哭着回去的。

四十年后的人是无法想像为什么会把这件事情看的那么重,但祖宗的传承,对于一直接受传统教育的人来说,真就非常的重要。

有些时候甚至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咱们这一支上面就不说了,从我这开始,有你们三个儿子,加上小霞这个闺女。上一次修家谱我还年轻,当时只有建国一个儿子,家谱里也就记了他一个。”

李青侠先说了原来的情况,然后开始说现在的:

“现在呢,老大有了娟和强强。按修家谱的规矩,儿子记名,闺女记人。”

“啥是儿子记名闺女记人?”剁猪草的梁月梅疑惑的问道。

“打个比方啊,记我,从俺爹那里往下续,就写李青侠,妻杜氏,三子一女,长子李建国,次子李安国,三子李龙,一女。就是写有一个女儿,但不写名字。”

“这是重男轻女啊。”梁月梅有些不满这个规矩。

“是的,那时候记家谱就是这样。”李青侠来北疆也有两年了,知道这边重男轻女的这种思想很淡,有些人那里几乎没有,所以也认同这个规矩不算对。

但那是族里的规矩,他也没办法。

“老爹,你看咱们这样行不行,”李建国说道,“咱们这边把儿女闺女名都写上,拿回去争取一下,能都写上去最好。

毕竟现在国家宣传的就是男女平等,计划生育了,有些人家里就一个孩子,那肯定也想把闺女名给记上去。”

李青侠点点头。

李龙也接着说道:

“就是,咱们先记下来。如果家谱修订的规矩改了那最好,如果不改,老爹你也别声张,别当出头鸟,这事你不能挑头……”

“我不挑头谁挑头?我还是族长哩……”李青侠以为李龙误会他怕事,声音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老爹你听我说,”李龙笑着示意老爹别激动,“我给你说啊,你这回回去就别摆族长架子了。咱们这一支都在北疆定居了,你觉得队上那些老顽固能听你的了?”

这倒是实话,哪有离家久不归的族长?

李青侠也有些脸红,不过他也知道小儿子的能耐,问道:

“那你说怎么办?”

“我给你拿一笔钱。”李龙说道,“到时你就找拟写家谱的人,给他塞些钱,把大嫂她们,还有娟啊,红琴啊,雪苹雪琴她们的名字加上去。

反正审那些家谱的人都是和你年纪差不多的,这些人最关心的也就是自己那一支写的对不对。等写完印出来,就算他们知道写错了也不能说啥,反正这个也不可能重印。”

这一点李龙是记得很清楚的。上一世老爹老娘一直住在老家,李龙回去的时候见过家谱,找到自己的名字后就没再管过。倒是大哥从老家拿回一套时不时的看看。

毕竟这家谱不光有谱,还有大事记,还有各支各脉的传承。

八四年修谱,八五年完成,石刻印刷,然后一直到李龙上一世去世重生到这一世,家谱就再没修订过。

那么能把家里女孩的名字记下来,也就这么一个机会。

虽然可能李娟她们长大后并不在意,但对于李青侠李建国以及梁月梅来说,还是很重视的。

李龙也不在意,但如果能做事,那也是好事。

何乐而不为呢?

“也……行。”李青侠想了想,这个法子,貌似可以。

“老爹,拟稿和刻版的人,你知道不知道是谁?”

“那都知道。拟稿的肯定是安民,他是大队中学校长,文化程度高,只能是他。”

李安民比李建国还大,是李青侠大哥的儿子,算李龙的堂哥。

李青侠兄弟三人,他老三,和李龙一个排行。当然如果回老家,李龙排第八,因为上面除了李建国和李安国,还有五个堂哥。

不过李龙的两个大爷都已经去世了,所以李青侠才算辈分最长的。

“那安民哥听你的不?”

“那咋不听哩?”李青侠得意的说道,“那十年,要不是我给他一口吃的,他和他娘就饿死了。”

那十年李建国在北疆,中间那段时间李龙也过来了。虽然李青侠当时对梁月梅说,只要他们夫妻两个管好李龙就行了,不用管他们老两口。

但李建国每年还是会给家里寄点钱寄东西——钱少,有些时候倒挂,李建国也会卖鱼卖点其他东西,都是偷偷的。

东西会多一些,主要是苞谷面之类。

所以李青侠当时在老家过的甚至会比别人强一些。

那以他的性子,至亲还是会接济一下的。

“那不就行了。安民哥虽然是校长,现在也不富裕吧?回去好好说一下,这事就能办了。”

李龙相信老爹这点事还是能办的——主要是这个李安民是真的听老爹的,二大爷去的早,李安民虽然上学多,但那几年还是被打倒过,性子略有点像陶大强了。

“那石匠呢?”

八十年代虽然有油印了,但油印的东西对纸非常不友好,背面会透,这玩意儿做卷子或者少点儿字的文件还行,印刷书是肯定不行的。

印刷厂对于数量少的活也不接。家谱的印制必然不可能是大批量的,每一支一套,撑死几百套,所以就需要其他办法。

李家这一系用的就是比较古老的石刻雕版。

至于怎么雕,李龙没见过,上一世还是听李青侠说是石刻雕版的,当时他也不在意,眼下挺感兴趣的,不过正事要紧。

“公社那边有石匠做这个的,我不太清楚。”

“那这趟回去你也得打点打点。”李龙相信老爹有办法,卖鱼卖了两年,也算见过世面,这方面应该是没问题,“大不了多给点钱。”

“也对。”李龙把办法都说出来了,李青侠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但确定后便没了顾虑,“回去我先找安民,把这事定好后就去找石匠。”

“那咱们先把名字和事情理一遍吧。”李龙说道,“呆会儿我给你拿一千块钱……”

“拿个屁,钱我有,不用你出。”李青侠急忙摆手,“我这个当爷爷的没咋管过孙子辈,这大事办下来,我也就安心了。这钱你们不用管……”

这两年李青侠攒的钱可不少,每年李龙还会给他一些,还会给杜春芳一些。杜春芳最后都给了他——老太太除了给孩子压岁钱,就根本没花钱的地方。

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孝顺,钱没处花,李青侠越攒越多,心里不是踏实而是有点想花钱的冲动。

现在李龙给了他一个花钱的理由,那还能不花吗?

“让你爹花,他有钱。”杜春芳也在边上帮腔,“那钱留着干啥?不就是花的嘛,你们钱留着给明明昊昊买东西,以后还要给买房子哩。”

好吧,老娘都这么说了,李龙和原本打算也想出钱的李建国就不说了。

其实李龙出钱不如李建国出钱师出有名。李建国有个女儿,出钱才对,李龙俩儿子,就算不出钱,那名字也是要写上家谱的。

接下来便是记录人。

除了孙子辈的女孩,经大家商量,老娘的名字,大嫂、二嫂、李霞和顾晓霞的名字最好也能加上。

如果换上一世的李青侠,让他办这个事情他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但来北疆两年,李青侠的思想反倒活了起来,这辈子没做啥大事,自己家现在在北疆红红火火,孩子们生活都好,那么要办就办个大事。

他都想过后面这事被其他各支后面发现了,肯定是会骂人的。别说他,李安民也会被骂。

但承担骂名又怎么了?给自家办事,又符合国策,被骂就被骂吧。

就是看到时咋安慰安民吧——实在不行就多给些钱。

李青侠知道这事肯定是有些难度,但不急,可以慢慢想。

着急的事情就是走之前得把这些需要记在家谱上的事情捋顺了,回去自己只需要办事就行了。

所以等李建国把事情记下来之后,李青侠还让他念一遍,让大家听听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老爷子很重视这个,李龙他们自然也很配合。

好事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