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07章 就当挟恩图报吧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707章 就当挟恩图报吧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707章 就当挟恩图报吧

要写的东西商量好,回去怎么办也商量好,接下来的事情就看李青侠的发挥了。

杜春芳全程没怎么发言,等李龙准备走的时候,她已经从菜地里提了一筐菜出来,那筐子还是李龙先前买桃子顺手带过来,当时是连筐放在了大哥这里。

“这是才摘的,你前院的菜地里的菜,有些腌上了,有些地方白菜也种了,带回去吃。”

筐子里有洋柿子、辣子、茄子和一些芹菜。

李龙也没拒绝,拉开车门把筐放到后座,准备上车发动的时候又想到了什么,拉着车门转身对老爹李青侠说道:

“老爹,安民哥他娘,俺二大娘是不是还在?她是不是腿脚不好?”

“是啊,今年……该有七十五了吧?”李青侠想了想说。

“安民他妈不光腿脚不好,腰也不好。安民他爹死的早,拉扯几个孩子,累的。”杜春芳比李青侠知道的还清楚。

随即她看看大儿子,再看看小儿子,心底没来由的升起自豪,自己的儿子多有能耐,一开始是大儿子出来闯荡,让自己家里在那个年月也没怎么挨饿,甚至还有余粮接济别人。

杜春芳不小气,或者说心里不放事。只要自己不挨饿,家里的余粮李青侠爱给谁给谁。

别人要找上她,她就直接把事推出去,反正家里她不做主,这种性格在那个年月其实也省了不少麻烦。

接下来分产到户了,小儿子又有出息了,这过上了天天吃肉的日子,放过去哪敢想啊?

嘿,自己就是享福的命,这人跟人就是不一样呐。

“那老爹,你回的时候把那酒,就咱泡的那酒带上,到时去了先给俺二大娘放一瓶酒,就说这个治腰腿疼的,到时安民哥肯定会问,你就提一嘴,别让他往外说。”

“提一嘴啥?”杜春芳还不知道自己时不时喝一口,还感觉那味道腥臭没有大曲酒好喝的泡的酒是啥,所以问了一句。

“提一嘴,说那酒可贵了,一瓶能卖上百。”李龙半开着玩笑说道。

“那可不兴哄人。”杜春芳立刻板着脸说道,她对人品这方面还是挺重视的,看态度还挺认真。

“小龙可没说瞎话,”李建国也觉得这个主意是不错的,“这酒可贵。老爹,就这么办。安民孝顺的很,他娘好了,你让他办啥都行。”

李龙走了,李建国和梁月梅两个人去忙着喂猪和准备收打瓜的东西了,杜春芳心里就搁着个事儿,回屋后她就忍不住问李青侠:

“小龙说那酒一瓶要上百……真嫩贵?”

李青侠其实已经知道那酒里泡的是虎骨了,大家都没明说,他也就装糊涂,反正老伴也不问。

现在杜春芳问起来,他嘿嘿一笑:

“你问这干啥?不管多贵,那不都是儿子孝顺你的?喝就行了……不管咋说,你喝着感觉咋样?”

“那可是……真好。”杜春芳以前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自己好像感觉这段时间真就挺好,没那么多小毛病了。

有些东西不是说一下子就能体会到,毕竟她也不是到了安民他娘那个状态,但时间一长一总结,就反应过来了。

“那不就行了,你管它是啥唻。我给你说,这东西放咱家,那值不值钱就是一瓶酒的事情,拿出去那就值钱了。好东西咱也不卖,就是关键时候起大作用的。”

李青侠觉得小儿子李龙出的这个主意,真的是太对了。

真拿钱去找李安民还不如拿以前的恩情,但李青侠性格上又不是那种人。这次原本打算厚着脸皮说的,但李龙给的这个主意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

李青侠的心情自然就好了。

两天后,吃过早饭,顾晓霞骑自行车去上班,李龙则开着吉普车去四小队。

以往家里人走远门,通常都是天麻麻亮就起来收拾,感觉走的越早越好。

现在李龙不这么干,反正知道车票是下午的,当天去了还不一定买到票,没必要走那么早。

最主要的是不需要等车,今天他要送老爹到乌城。

李青侠是个决策派,事情一定下来,那就执行了,绝不想着拖拖拉拉。

所以他今天就走,打算回家呆一个月左右,把事情弄完再回来。

当然这一个月时间是有弹性的,也可能长也可能短。

李龙抽空是硬想给老爹塞点钱,结果让李青侠震了一下。

李青侠摸出厚厚一沓钱让李龙看,以李龙的经验,那沓钱怎么说也得有个三四千。

想想老爹这两年冬夏都在逮鱼,也没啥用钱的地方,也就明白了。

“就这还不是全部,我也没敢都带,怕路上不安全。”

的确如此,带多钱路上被盯上了还麻烦。

李青侠收拾好东西,就是一个黑色的帆布提包。这个提包挺大,按李龙的想法最好分成两个小点儿的,左右平衡好提。

李青侠不让,说提一个包,另一只手方便干其他事情。

李龙又打算把自己的那个背包给老爹用,老爷子不要,说背不惯。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大哥李建国也要去送。

送就送吧,反正自己家的车里坐得下。

“酒带了吧?”临上车的时候李龙问道。

“带了带了,弄了个小塑料笼子,带了两斤。”李青侠知道这玩意儿贵,也没多带。

李龙想说什么的,但都装好了,也就没再说啥。

反正这个时候还是可以寄的,也好寄。

吉普车开出村子的时候,路过的人要么驻足观看要么大声打着招呼。

扬起一片尘土来。

“要扎大扫把了吧?”李建国突然问道,“咱们队上都已经有人割芨芨了。”

“大哥,今年你们是不是不打算扎扫把了?我看打瓜也快熟了吧?”

“能扎一些。”李建国坐在副驾驶位置上,边往外看边说,“扎一个是挣一个的钱,要是摘打瓜忙了,那就不扎了。”

其实他还是想挣这个钱的。李建国扎大扫把的本事还是挺利害的,当然最想的还是进山砍木头把子。那个挣钱更快。

现在李建国就是再笨拙也知道山里好东西多,挣钱容易了。

一年编抬把子和打杆子两件事情,就能让他赚普通农民两三年挣不来的钱。

想想弟弟李龙还兼收贝母。贝母多值钱他是知道的,嘿,这来钱速度!

吉普车拐到乡里路上的时候李龙才算松口气,把窗户打开,透气。

“嘿,等回来的时候,这苞米棒子该掰完了……”

如果不是没啥事,李青侠其实不咋想回。这在北疆呆着,身体上一些小毛病好像就没了,特别是冬天,在有炉子火墙的屋子里呆着,不比那冷风灌着的屋子里舒服?

咋说呢,以前冬天主要靠身体硬扛,眼下是不一样的。

但这大事还是要办的。

吉普车上了乌伊公路速度就变快起来,李龙的驾驶技术也更加熟练,一路超车,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乌城火车南站。

火车站广场人挺多,李龙的吉普车开进来的时候,不少人都在避让,且好奇的观看着。

虽然乌城是首府,但吉普车也不是常见的,这些人看着吉普车就好奇,进而好奇里面下来的是什么人。

“会不会是老干部?”

“有没有可能是个部队当官的?”

“说不定人家就是办事的呢。”

当李青侠提着黑色普通帆布包下来的时候,跌了一地的眼镜——谁能想到下来的是个和他们差不多打扮的老农呢?

吉普车停在停车位上,李龙让大哥和老爹先在车边等着,他去买票。

李建国要去,李龙说他年轻,好挤——倒不是这时候买票不排队,主要还是有些人挤着想插队,这时候年轻有力气就是优势,保证自己的位置。

李龙进售票厅发现里面人并不多,李龙便开始排队,十几分钟后就轮到他,他给售票员说了目的地后,顺嘴问了一句有没有硬铺,结果售票员看了他一眼问道:

“上铺中铺还是下铺?”

咦?竟然有啊?李龙愣了一下急忙说道:

“下铺,一张,多少钱?”

“一百二十四块八。”售票员回了一句。

李龙快速的数出一百三十块钱递了进去,又说了一句:

“加两张站点票。”

后面排队的大都在看李龙。

这年头硬座有人抢,卧铺抢的人并不多。

毕竟要贵一倍还多。

很快售票员把票和找回来的钱递了回来。

李龙把钱装兜里,看看时间,下午五点多的,九车3下,位置不错,进站就能找到车,不需要往两头跑了,省力。

站台票是送人的买的,凭此票进站上月台,能送行李进车里,但不能乘车——当然,在车票紧张的时候有人抢不到票也会买站台票进入车站,再往车上混,混进去后再补票。

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台票就取消了。

拿着票出来,走到吉普车跟前,李建国就问:

“几车的票?”

“九车。”李龙把票递给老爹,“我给你买个卧铺,三天哩,睡着好好休息一下。”

“咋买卧铺?那没证明能买吗?不是得啥级别才能买吗?”李青侠第一感觉是震惊,这卧铺也能买了?

随后才反应过来:

“买卧铺干啥?买硬座啊!那卧铺多贵的……去把票退了,退了,我又不老,这硬座也能坐!”

“不退。”李龙摆摆手,“咱又不是没钱,能舒服些就舒服些,我记得是你还是大可说过的嘛,穷家富路,路上就得舒服些,你回去是要办大事的,路上坐一路,回去腰酸背疼的,那办事不得影响效率?”

李建国笑了。

“我可没说,那指定是你大哥说的。”李青侠还想着要退票,李龙指了指周围说道,“老爹,别说了,让别人看笑话了,走,时间差不多,咱去吃中午饭了。”

李青侠也知道这时候不宜再多说话,便上了车。

李龙对乌城相对还熟悉一些,开车去了一家国营饭店,吃的自然还是拌面。

到了乌城,李建国其实是想问问李龙当时为什么被开除的。但这事李龙从来没提过,最开始李龙回来的时候他问过,李龙没说,李建国也就没再问。

眼下虽然好奇,最终还是没问出来。

吃过饭李龙想着是不是再买点东西让老爹带回去,李青侠拒绝了,按他的说法,至亲都在这边,那边没啥近亲,都是晚辈,他已经带了几公斤糖这是给孩子的,酒是给嫂子的,剩下的也就不再啥了。

辈份长,就能有这个态度。

吃过饭,三个人再次来到南站,李青侠和李建国在车里等着,李龙还是去买了一些干果——乌城火车南站这时候广场东面还是有卖干果的摊子的,而且不少。

葡萄干、杏干、红枣等特产都买了一些,装好后李龙又去买了鸡蛋糕、馕等吃的。

眼下还没方便面,李龙知道老爹肯定是不会吃餐车饭的,那就只能买一些备上了。

和李建国两个把老爷子送上车,再开回来把大哥送回家,这件事情就算到这里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杨大姐照看孩子,李龙去了供销社。

这里也是刚交完班,李向前正在擦办公桌上的玻璃,李龙看那玻璃都有裂缝了,便说道:

“股长,你这玻璃不换一块吗?”

“换啥,又没破掉,就是一点冰花缝而已。”李向前把抹布迭着放在一边,问道:

“听到消息了?”

“啥消息?”李龙自来熟的给自己倒了水,坐在木沙发上问道:“我没听说啊?”

“那我就给你说说,两个消息,一个是下的文件,一个是听来的。”李向前笑着说道,一脸八卦的感觉:

“扎大扫把的文件下来了,咱们社这次的任务是八千把,你能弄过来吗?”

“那当然没问题了,价钱还没变吗?”

“变了变了,一把扫把五块钱,文件上专门提了一句,质量要高,至少和去年一样,能做到吧?”

“那肯定是没问题了。”李龙想想,八千把,五块钱一把,四万的金额。

能到自己手里差不多就是一万多块钱,不少了。

“还有个消息,听来的,保不保准我不知道,但大概率是真的,和你有关。”

“和我有关?啥消息?”李龙一下子感兴趣起来。

“还是这大扫把的事情。自治区那边领导意见有分歧,有的领导意见是从口里买竹子大扫把,那个便宜,一把两三块钱,有领导就坚持用咱们这边的芨芨草大扫把,说本地产的用的时间长。

当时希望采购竹子扫把的领导说这芨芨草大扫把不结实,扫一段时间就掉芨芨,然后就会散架,不光不干净还影响卫生。

那个采购芨芨草大扫把的领导说不会啊,说自己家里用的就是单位给发的芨芨草大扫把,质量好的很,扫了一年多,都快扫秃了,芨芨都没掉。

那个希望采购竹子扫把的领导不相信,然后就当场从库房里找了一把新扫把,就在大院里连扫三天,除了扫断的芨芨还真就没掉的,这下子他服气了。他也说了,之所以说芨芨扫把掉草,是他先前在某个州里当领导的时候用过类似的,的确掉草。现在看来,应该是质量原因,所以最后确定还是采购芨芨草大扫把。

后来领导问了这些扫把的来源,说是从咱们这边拉过去的,然后咱们县州就出名了……”

怪不得数量一下子提高了这么多,还有这么个事情?

李龙记得后世单位上用的的确是多用竹子扫把,这种芨芨草扫把虽然在民间一直用着,但单位用的就少。

但扎的好的,四小队那些老汉给自己扎的芨芨草大扫把,基本都是扫最到最后成个扫把头了才废掉,留下铁箍子和杆子重复利用。

那些竹子扫把也会掉竹子掉叶子。

但用的人是没办法控制的,上面给发什么就用什么。

如果不是领导注意到这个,还真不好说呢。

这是不是自己这只蝴蝶扇了翅膀造成的?

不过八千个大扫把,四小队肯定是吃不下的,没那么多芨芨草。

清水河那边的量就可以再加一些了。

价格自然也是要提高一些,也是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了。

李龙瞬间就做出了决定,同时也是在看着怎么分工了。

四小队不芨芨草不够,杆子也不够,这的确是趟大活。

挣钱的活自然要先紧着自家人干,所以他想着昨天大哥的话,那就让大哥参与进来吧。

反正收获打瓜前还有一点时间,能挣一点是一点儿吧。

当然,质量检测还是得过关。前两批大扫把都是他一把一把的过。李龙手劲大,能让他拽掉芨芨的自然都不合格,他拽不下来,那扫的话也是扫不下来的。

只是这八千把,检查起来也挺费时间。

“那行了,这大扫把的活就给你了。时间没办,四十天,你得加紧。”

“主任那里没说啥吧?”李龙还是担心魏主任那边。

“主任可高兴了,毕竟你给咱们县社长脸了嘛,不然的话,州社也不可能给咱们这么多,你放心大胆的去干,把控好质量就行。”

李龙这才放下心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