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18章 这是想当幕后老板吗?

第718章 这是想当幕后老板吗?

“噗噗,噗噗,有声音没有?有……好,四队的听好了,现在通知一下,通知一下啊,各家,我是说每一户出一个人,到队部来,过来领肉。动作快点儿,每户出一个人过来队部领肉。好了,我再通知一遍……”

当天上午,四小队的大喇叭突然传出来的声音,让各户听着都是惊喜。

知道消息的倒也罢了,不知道消息的还真就是惊喜。

毕竟自从分田到户,大锅饭时代结束,哪还分过东西?大家都是自己顾自己,队里原本公有的东西都折价卖了出去,卖的钱一部份队里公用,一部分用在修补水渠闸门等东西上。

要说钱,可能有一些,但肯定不多。

今天竟然要发肉,这是太阳打西边出去了?

一条苇沟之隔的三小队人听着这喇叭里传来的声音,那就是非常羡慕了。

四小队因为一年能接好几次大活,本身就比其他小队有钱,买拖拉机的买自行车的很多——目前三小队还就一台东方红七十五链轨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还一台也没有。

比不了啊。

现在人家队里又开始发肉了,自己队里发过啥呢?

不用想肯定是没有了。

陆续有人往许成军家里去,到地方后发现,许家整个院子里摆满了一块块的肉。

有些是半条腿,有些是一块肋巴,有些是一截脖子。

几头野猪身上的肉都不一样,大家的想法也不一样,怎么分肯定都会有不满意的。

不过许成军有办法。就跟分地一样,地上铺上袋子,把肉砍成大致差不多重的份量,内脏也一样,摆好后上面标上数字,然后按户数做出抓的阄来。

抓着哪一块肉就算哪一块肉,合适不合适看天意。

当然如果抓完了,有想换的当时也可以换,那时候许成军就不管了。

很快,四十多号人到了,许成军眼尖,看到李建国家没人来,心想这李家就是大方,这七八公斤肉就不要了。

“来来来,过来抓阄,抓到几号拿几号,别再看了,再看一会儿苍蝇在肉上下蛆了!”

许成军让各村民小组长维持秩序。李建国不在,就让陆英明维持那一组的秩序,然后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抓阄。

大家对这个没啥异议,本身分肉就是意外之喜,吃什么不是吃呢?况且大家也明白,呆会儿抓到了,如果不想要的话可以换。

毕竟有些人喜欢吃猪头,有些人喜欢吃后座(屁股)。

虽然是队里发肉,但在等着抓阄的时候一说话一交谈,大部分人就明白过来,这是李龙打来的野猪,上交给队里作为人家盖马号的地费。

“人家李龙专门把肉送到队里,让队里发肉,就是不想拿这个名声。”许成军听到议论,说道,“我还给你们说,小海子乡里有人要承包,那要承包了你们想逮鱼的可就逮不了。

李龙知道这事,提前把小海子已经承包了,所以你们还在小海子逮鱼卖钱的人,得感谢人家李龙。不然的话,你们再逮就是违法的了。”

连听到几条关于李龙的事情,队里这些人一个个都挺吃惊,特别是今年在小海子逮鱼卖的人不少。

这些人倒也不像李青侠和陶建设那样经常去,是农闲的时候会过去逮个鱼,趁早市的时候卖俩钱零花。

后世这些人逮鱼就只能去大海子或白土坑等水库;因为上一世这个时候小海子已经被洪水冲垮掉了,里面的大鱼都跑完没有了。

现在小海子的鱼还在,所以大家还能逮到,就近原则,大家也知道小海子鱼好吃,自然就逮这里的了。

现在听说小海子让李龙承包了,听这意思李龙承包了不会禁止队里人逮鱼,那就跟没承包一样嘛。

也不一样,这是在给队里人发福利啊。

大家这么一听,对李龙的感官又有了变化。

不过有些人听了就起了其他心思。小海子能承包,那意思是不是队里其他公用的地方也能承包?

抓完阄后,按号各自把肉拿走,有人不想吃内脏,有些人偏偏喜欢吃猪大肠,就换吧,许成军家里这时候乱哄哄的,一直到半下午才算清静。

虽然院子里搞的乱七八糟,但许成军还挺有成就感的,他能感觉到大家拿了肉,在知道实情后,对队里还是挺感激的。

毕竟这种事情,四下里打听打听,也就这边独一份吧。肉是李龙弄来的,但这事情是队里组织的。

当然,作为队长,他留下一个猪头,肉也是事先挑好的,这点特权还是有的。

包括李建国那一份肉,还有好几份肉没人拿,许成军骑着自行车给送了过去。

“嗨,小龙给家里送了一头猪,我们就想着不要队里分的肉了。”李建国解释着,“还让你送过来……”

“那小龙给的是小龙给的,队里分的是队里分的,那能一样吗?”许成军笑着说道,“对了,老李哥,小龙说了没有,这苇把子……”

“目前还没说,估计快了吧。”李建国说道,“现在苇子黄了,时间差不多应该到了。”

没得到具体消息,许成军略有点失望,他这么急着问主要是今年的编抬把子和扎大扫把的活,李龙都给其他村分了一些。

虽然李龙分给其他村的本意是因为本村完成不了那个数量,但许成军还是有点危机感的。

所以这一次送肉,他不仅送来了给李建国的肉,还有李龙的肉和顾博远的肉。李龙单独分户了,顾博远的户口也没挪走。

这三份肉许成军留的都是排骨、后座,还带着油,都是上好的东西。

虽然份量不算多,但这心思就挺明显了。

既然送来了,李建国也没推辞,说等李龙这边消息一出来,他就去找队长。

许成军离开后,李建国把这肉留了两份,剩下的一份带着去到老马号,交给了老罗叔。

老罗叔自己领了一份,正在院子里处理着,燷成肉油,这边李建国又送来一份,他连声说吃不完了吃不完了。

“小龙的那一份,他在县里有肉吃,你就留着吧。他说你这里还要招人,那吃的消耗的自然就多一些。”李建国说道,“年纪不小了,干活的时候悠着点,可别闪着了。”

“嘿,知道了。”老罗在李龙面前是老罗叔,在李建国这里可不算,都是一批过来建村的,说话更随意一些。

李建国离开后,老罗叔笑着慢慢燷肉,这肉能吃到春节了。

冬天李龙肯定还会打猎,那时候肉会更多。

这天天吃肉的日子,以前是真的不敢想啊;以前的地主老财也没这么过日子的。

这时候的日子,真好!这改革开放包产到户,日子真好。

中午吃过饭,李建国和梁月梅想着没啥事,也把自己家里的这些猪肉都处理一下。虽然早晚天凉,但这肉放两天也得臭,得尽快处理。

干这事情李建国和梁月梅两个就够了,李青侠没事干,干脆骑自行车叫上陶建设,两个人又去下网了。

李建国和梁月梅正在院子里忙活着,满院子都是油炸肉的香气。

或者说,这个时候整个村子的上空弥漫的都是肉香味儿,而且时不时的能听到大人孩子的笑声。

下午李龙开着吉普车过来了。

看到李龙匆匆赶过来,李建国等他下车便问道:

“是苇把子的活下来了?”

“嘿,大哥你猜的真准。”李龙笑着说道,“不过今年苇把子比去年少,一万个。”

“啥意思,以后收的都少了?”

“嗯,我估计再过两年可能就不收了。”李龙给大哥分析着原因,“现在水泥生产的越来越多,有预制板,后面人盖房子都开始用水泥预制板了,那个结实,不用上房泥,房顶上面平还能晒东西……”

“也对。”李建国叹了口气,“唉,以后挣钱的进项又少一个……那抬把子和大扫把……”

“抬把子后面肯定也是越来越少,干不了几年,毕竟以后车越来越多,那抬把子抬不了多少东西,还要占两个人,早晚得淘汰。大扫把因为今年这事,估计还是能干好几年的。”

因为现在大扫把质量的严格控制,导致原来今年要发生的事情,被李龙这只蝴蝶给扇的调整了方向。

所以李龙判断,这大扫把的活只要供销社还在,会一直持续下去。

毕竟只要质量过关,北疆这边不少单位自然希望采购本地的东西,钱转一圈还在自己这边兜里嘛。

就算到时县供销社撤销,不再收购大扫把,那时候李龙完全可以搞个加工厂,自己生产大扫把自己卖。

毕竟市场已经培育起来了,产品不可能卖不出去。四十年后一些市集还能看到卖芨芨大扫把的。

“刚才队长还过来送肉,问这个苇把子的事情,既然现在已经定下来了,那你就给他说一下吧。”李建国手里还拿着筷子弄肉呢,现在事情已经定了那就通知吧。

毕竟队里人现在心也悬着,苇子已经黄了,能打了。这活要不下来,大家也不敢自己干——去年自己干了,结果标准变了,白辛苦一场。

“大哥,我想着今年收苇把子的活交给你。”李龙说道,“反正就一万个苇把子,去年是三毛钱一个收的,今年你就按三毛五一个收,一万个也就拉个三四卡车。到时我给你结算的时候按五毛一个结算,你一个赚一毛五,这一万个就是一千五……”

“那你哩?”李建国疑惑的问道,“你不干了?”

“这前面收大扫把和后面干其他事情,我就没好好在家里呆着。两个孩子还小,我就想着接下来在家里好好陪陪孩子。”

“那这钱我不能拿这么多,这活是你接的,我拿五百,一千你留着……”李建国不可能那么心安理得的拿这么多钱。

“嘿,大哥,我可不会亏着自己。”李龙小声说道,“供销社那边的收购价是六毛,我啥也不干,纯赚的,一万个就赚一千了……”

听李龙这么说,李建国才再没提钱的事情。

“不过还是那句话,质量绝对要管好。”李龙认真的说道,“长度、根数、苇子的大小都得看,这个你就多操心了。”

“那没事,这钱这么好赚,那还不得认真点?”

“到时苇把子收回来就放你院子吧,我隔几天让汽车过来拉一趟。”李龙说道,“拉糖渣的车回城的时候顺便就把苇把子拉走了。”

宋明现在还是每隔一个星期就拉一车糖渣过来。要不是老马号地方大,这时候糖渣还放不下了。

李龙把事情交待完,要走的时候梁月梅不让他走,让他把这边燷好的肉油带回去一些。

“家里也有啊,我上午刚弄完。”李龙急忙摆手。

“那就带些菜回去,还有鸡蛋。”梁月梅说道,“你再等等,老爹下网去了,还带着撒网,应该能撒回来鱼,等等带些鱼回去。”

正说着李青侠和陶建设两个人骑自行车回来了,自行车后座上都绑着袋子,滴着水。

“哟,小龙来了。”李青侠下车笑着说道,“正好,我刚才撒着了不少鲫鱼,你带回去给熬汤喝。”

他不好说直接给顾晓霞熬汤下奶奶孩子,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行。”李龙也不客气,一家人,不搞那些虚的。

这边他吉普车开着带着鱼回去,那边李建国就骑着自行车去到了许成军家里。

“你是说小龙把收苇把子的活交给你了?”许成军惊讶的问道,“他不管了?”

“他家里俩孩子都还小,好好陪陪孩子。”李建国笑着说,“收是我收,到时拉走还是他拉走。”

“明白了,你们兄弟两个,嘿,真好。”许成军感慨着,并且羡慕着。

他的亲兄弟堂兄弟都因为他是队长,想从他这里得些好处,有啥好处很难想到他,也很少帮他干啥活。

看人家的兄弟俩,以前李龙不懂事的时候,李建国是把他当儿子养着,吃细粮、花钱去当工人;等李龙懂事了,那弄到的好东西先就有大哥家里一份。

眼下还直接把挣钱的活交给了自己大哥。

这才是兄弟嘛!

自己那些兄弟……唉,比不了,能气死人。

不过想想队里的兄弟大都是和自己差不多,许成军才能平衡一些。

那就打开大喇叭喊吧。

当听到说可以扎苇把子,标准和去年一样,价格还涨了五分钱的时候,队里立刻又沸腾起来。

三小队那边再次被刺激了一下。

四小队上午分肉,下午讲挣钱的活,他们也想干啊。

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小队虽然住的地方靠着苇沟,但这里面的苇子是四小队的。

论自然资源,除了田地,以及和四小队同位于大海子上游之外,其他方面三小队竟然一点资源也没有。

好吧,其实三小队才是正常的生产队情况。四小队因为位于全乡最东面,所以情况算是最特殊的,它的东面有相当大一块盐碱地和芦苇红柳滩,再加上上面有个小海子,北面有个大海子,自然资源算得天独厚。

有些人就后悔了,早知道标准不变,那就早早的开始割苇子扎苇把子,还能多挣些钱。

毕竟一个苇把子变成了三毛五,一天扎几十个,十几二十几块钱就到手了。

苇把子数量虽然少了,但价格高了。有些人并不清楚苇把子为什么少,在他们看来可能是别人分走了李龙的一部分活——毕竟前年有这样的事情。

今天有李龙承包小海子的先例,有些人的心思就活了起来。

李建国回去后不久,队里就有人来了队部找许成军。

“啥?承包苇沟?”许成军一听来人的意思,有些意外,“你真想承包?那承包苇沟可不便宜。”

“多少钱?最多一年也就三五百吧?”那个人很笃定,“这满沟的苇子,要不打苇把子,卖不了个啥,最多送去造纸厂……”

“你真想承包也得从明年开始。”许成军想着三五百也不错了,“今年肯定是不行的。”

“我知道,就是过来先占个位。从明年开始,我承包三年,先交一年的钱。”来人问道,“承包费多少?”

“既然你都说了,那咱们也不来虚的,就五百吧。”许成军笑着说,“但是五百是一半,你看你要上半个还是下半个?”

苇沟从中间走的那条路算,上半个一直到小海子,长约七八百米,下半个一直到大海子,长约一公里。

上半个短点儿,但边上有路,拉运苇子方便。下半个长,苇子多,但边上路短,后面拉运不方便。

“我都要!一共一千块?队长,这也太贵了吧?把苇子全打出来能不能卖一千块的?”来人想讨价还价,主要还是没那么多钱。

“你想想,那一苇沟的苇子,能扎多少苇把子?一个苇把子就三毛五……”许成军一句话就把对方的嘴给堵住了。

“掏钱,签合同。”许成军现在基本上算一言堂。当然他相信这事要说出去,其他村委肯定也同意。

毕竟来钱了嘛。

当然,队里村民明年要打苇子扎苇把子的话,还能去村东北面的苇湖,或者小海子里。附近长芦苇的地方可不少。至于够不够,另说。

合同写的很简单,这时候也不需要那么严谨,事情就定了下来。

来人没带那么多钱,所以他先交五百的定金。

许成军把钱收起来,打算明天叫来陈会计,入账。

这种钱他是不能拿的。

来人走出许家,脸上露出了踌躇满志的表情——嘿,明年看你李家再收苇把子,那我就必然从中过了手了。

谁让我有那么多苇子呢?

这是张强。

他家里的大扫把还没卖完呢。

不过这一年多时间过去,总算是把账还清了,还少挣了点儿。

但这五百块,也是家里的全部现金了。

眼下还得打苇把子,不然的话,冬天都不好过。

好在现在苇把子是李建国收,他不用面对李龙了。

不然尴尬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