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31章 窝冬的乐趣:老婆孩子热炕头

第731章 窝冬的乐趣:老婆孩子热炕头

赵辉是接了贾天龙的电话匆匆赶过来的。

李龙打开门的时候,看着他穿的挺厚,手里提着两个捆扎好的纸箱子,看赵辉的表情能感觉出那箱子挺重。

“小李同志你好你好!”赵辉看到李龙后,把箱子放下,松了口气,扶了扶眼镜,然后双手握着李龙的手笑着说道:

“好久不见了,家里人都好吧?”

赵辉挺热情,李龙也有些意外,笑着说道:

“都挺好,快进快进,这大冬天,外面冷……来,我提。”

两箱子东西差不多都个二十来公斤的样子,李龙弯腰提起,领着赵辉就进了屋子。

炉火熊熊,温暖如春。屋里屋外简直是两个世界,赵辉的眼镜上一下子就有了水汽。

他摘下眼镜,取出镜布擦了擦又戴上,然后才对李龙感叹着:

“虽然在北疆呆了有七八年了,但这冬夏的季节还是不太适应,一到十月,我就回老家了,老家虽然潮湿,但没这么冷。”

“来,喝水。”李龙把箱子放在茶几边上,然后倒了水递给他,笑着说道,“那怎么又回来了呢?”

“听老贾说你收到几张好皮子,我这心里痒痒啊。这不,临时买了票就跑过来了。”

这回轮到李龙感觉到意外了,为了几张皮子,至于吗?

“至于至于,当然至于了。”赵辉看出李龙的想法,苦笑着说道,“你别看我和老贾看着光鲜,但实际上我们都有自己的难处,而且他比我还好一些至少一年四季,他都能收到药材。

但我呢,想要弄到好皮子,就得南北疆到处跑,有时候跑几个月都不一定能弄到上等的皮子。”

“我听说东北,还有青海那边希罕的野物也多,那边的皮子也不少啊。”李龙给自己也倒了杯茶,边喝边说道,“你可以全国跑嘛。”

“唉,哪有那么容易。”赵辉摇了摇头,“我能在南北疆立足,是因为我有个叔叔就在这边兵团,他给我引的路子。在南北疆的兵团范围,他还是有点关系路子,我靠着这个路子能站稳脚跟。如果我去其他地方,会怎么样?”

能怎么样?

李龙头上冒起了问号。

不管是上一世还是重活的这一世,他的活动范围都比较小,最多旅游出去玩一圈,那看到的都是盛世年华,没啥负面的。

“东北那边就不说了,那不是咱们能玩得起的。”赵辉摇了摇头说道,“哪里都有地域保护,那边有人搞这个,我们贸然进去,那里也是地广人稀,说实话死到哪个荒山野岭都没人知道。”

李龙觉得这话说的……好歹那是大东北工业基地,人口比这边多太多了,这话放在西北才更合适吧?

不过想想那什么四爷之类的,也有可能哈。

“青海那边……更算了。那边许多人手里是有这个的……”赵辉比划了手势,李龙立刻就明白了。

那什么化隆还是隆化的,现在没什么人知道,毕竟信息传播没后世那么发达,但在后世解密的许多资料显示,那里有些地域民风可是相当的彪悍,而且的排外。

跑不了也正常。

好吧,原来到哪里都是得有跟脚,不然真就不好办事。

去玩玩还行,哪怕是去玩玩,也得看好地方。

虽然打了一批,但不说雨后春笋吧,这时候正是各种秩序重新建立的时候,一些混乱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不然玉素甫也不可能遭遇到那样的情况了。

李龙不说话了。他两世为人,上一世虽然生活的不怎么样,至少也是在平安的时代。四小队,包括玛县范围,他看到的都是国泰民安的情况,后世看短视频里,那些农村因为宅基地、菜地之类大打出手的事情在四小队基本上没见过。

当然也有兄弟两个争父母的地,或者赌博输了家产的事情,但总体来说,大秩序下只要不作死,那就能过的非常好。

而且也没什么村霸之说,有什么问题,村里人会想到去找新广行风热线举报,也会到县里或者北庭去告。

渠道是畅通的,所以至少在李龙看来,那乱七八糟的事情,真就没在身边发生过,他还笑话过那些因为盖房子和邻居老死不相往来,村霸霸占别人宅基地之类的事情。

怎么可能嘛,一家一亩七,那是很明确的,这么大的地块,谁家也不会为了那么点地方去和别人争,有啥好争的嘛。

后来才知道,也不都是四小队有这么大块地方,寸土寸金,在老家有些地方的确存在的。

赵辉这么一说,李龙点头了。

“这市场一放开,做这一行挣钱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收到一张好皮子,顶别人做十年工,你想想,想做这一行的是不是很多了?我要不赶过来,有人得到消息,跑到你这里来把皮子收了,那我是不是就亏了?这年头,这生意也不好做啊。”

赵辉说完叹了口气:

“说实话,小李啊,我觉得你还是有大运气的人。就说今年,我在南疆跑了半年,后来在北疆这边听老陈说你这里有好皮子。我过来一看,有是的确有,你又不卖,我就觉得可惜的很。

但后面老贾给我打电话说你又搞到两张好皮子,说实话我是不太相信的。南疆是有老猎人的,我见过,人家年轻的时候是打过虎的。但我收了几年皮子了,他手里这几年最多也就有张熊皮,其他的都是狼皮啥的。像你这样,每年都能搞到熊皮雪豹皮的,真是罕见!”

李龙笑笑,心说我也不能说我和人家部落现在关系好,所以深山里有我的点,人家打到的东西我好拿吧?

“对了,你的两个孩子呢?上一次没给孩子带东西,这回回家后,我专门找人打了两个东西。”赵辉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布袋,打开后,里面放着是两个银手镯。

李龙笑着说道:

“谢谢你,费心还给两个孩子打了这个手镯。”他并没有因为赵辉送的是银手镯比不上贾天龙送的金锁头而不满。

贾天龙送贵重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惊喜,没想到那石头真的和妻子怀孕碰在一起,他觉得李家给了他幸运。

赵辉和他李龙无亲无故,人家好心好意打了银手镯,这就是一份情意,李龙当然是非常感谢的。

杨大姐在里面陪着孩子,李龙说了一声后,和赵辉过去看孩子。

两个银手镯戴在明明昊昊的手上,这手镯是可以放大缩小口径的,两个孩子很好奇,戴上好就笑着玩了起来。

看赵辉心不在此,李龙便说道:

“暖和的差不多了吧?走,带你去看看皮子,合适的话你就拿走。”

“好好好。”赵辉就等着这句话呢。

出门的时候赵辉指了指自己带过来的两个箱子说道:

“这里面是我老家做的腊肉香肠,我们那边的特产,送给你们尝尝。”

“这可太不好意思了。”李龙笑着说道,“这么大老远的送过来……谢谢啊!”

“谢啥?”赵辉看李龙不嫌弃,放下心来,“你能给我机会让我看看那么好的皮子,我还要谢你呢。”

他相信这一单生意应该是好做成的。

李龙带着赵辉去了东厢房,这里摆着的都是皮子。

贾天龙那次走后,李龙把这边的东西给收拾了一下,皮子专门放一个房间,免得露出其他东西来,不方便。

毕竟这里还有一些老虎骨头,北山羊角等东西。

财不露白,包括剩下的许多玉石之类,李龙都放在另外的房间里了。还有近年来收集的一些古董文玩,还有老爹从老家带回来的,以及在山里那些石建筑里弄到的那个奇怪雕像,都在这边。

至于那几块金片,和一些更值钱的东西,特别好的羊脂玉,都不在这边,在卧室东房子里。

赵辉进了厢房,看到那些皮子,一下子就激动起来。

这里面没架炉子,温度比较低,但赵辉一点也没觉得,他一把先把雪豹皮给抓到手里。

雪豹皮因为没有鞣制过,有些板硬的感觉,但赵辉是行家,知道这是原始皮子,他轻轻拽了一下皮子上的毛,再摊开手发现毛没有掉落的。

那些毛摸着柔柔软软,中间夹着一些硬毛。

这是初冬时候的雪豹皮,皮毛都是最好的时候。冬皮比春皮贵,贵就贵在里面有一层绒毛。

藏羚羊皮为什么那么贵?不就是因为那些贵妇想要从中刮下绒毛做围巾吗?

“这算是最好的雪豹皮了。”赵辉感叹着,“我收了这几年皮子,雪豹皮也收过好几张了,没有一张有这张皮子好的……果然,冬皮就是好,而且这头雪豹个头不小,看着皮毛光滑,唉……好东西啊!”

他看向李龙说道:

“三千五,怎么样?”

先前不是说三千吗,怎么又涨了?

李龙自然不嫌钱多,他笑着说道:“只要你不亏,我自然是愿意的。”

顾晓霞对雪豹皮没啥想法,也不想穿皮草,所以这些皮子留下来也没啥意思。

眼下这些皮子还能光明正大的出售,没人去管。

再过几年有动保法了,这些皮子想要再卖,就只能偷偷摸摸了。

李龙两世为人都是正大光明的,再过些年可能会打打猎,但他觉得有些东西,能出手那就出手吧,免得被人盯上。

赵辉见李龙答应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至少这一趟,稳赚了。

他又拿起一张熊皮来看。

熊皮比雪豹皮大不少,他拿起的这张熊皮是李龙打的,整张皮子没有一点伤痕,同样是冬皮,这张皮子比塔利哈尔那张虽然小点儿,但胜在无缺。

塔利哈尔的那张熊皮肚子上有两个枪眼,左前腿还有一个,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对赵辉这种专业人来说,这皮子肯定是受影响了。

“这张完好的两千二,这张残皮一千八,怎么样?”赵辉看完皮子后,和李龙商量着价格。

“行。”价格都高出李龙的预期,他没啥说的。

“那些皮子……”赵辉又看向其他皮子。

马鹿皮、狼皮、野山羊皮、狍鹿子皮等等。

都不是家畜的皮子,数量足够多。

赵辉觉得自己是老鼠掉米缸里那种感觉。

虽然这些皮子不算罕见,但胜在数量多啊,而且统一的都是冬皮,毛好皮好,都是好东西。

这些皮子加起来,最后赵辉给李龙掏了一万零七百块钱。

“嘿,我一共带了一万二,这趟差点没够。”赵辉笑着说道,“小李啊,说实话我是真没想到,你就这一个多月,就闹出来这么多好东西……不错不错。”

李龙把那沓钱收好,笑着说道:

“咋说呢,我运气好吧。”

的确是运气好,不然的话,也不会最初进山就碰到哈里木他们一家,然后开启了后来的这种精彩生活。

当然,以诚待人,他的态度也决定了后来的一切。

赵辉急于要把这些皮子弄回去,也就没在李家多呆。

这么多皮子,装了三麻袋,赵辉一个人还真不好弄。

李龙开车送他去车站的时候,他说到乌城会有人接应,所以让李龙不要担心。

半路上赵辉还问李龙,后面会不会每年都有这么多皮子。要有的话,那他就打算开个加工作坊了。

“这些皮子,如果转手卖的话,我能挣个两三千。”赵辉说道,“如果加工完再卖半成品,我能赚一万。如果我有能做皮草的店,那赚的就更多了,你不知道,眼下有些地方,有钱的女人就喜欢穿各种皮草……”

赵辉有些矛盾,但李龙可不敢给他保证。这天山也不是自己家的后花园,哪可能经常能打到这些好东西呢。

碰到就是运气,碰不到李龙也不失望。

把赵辉送到车站,又帮着他买了一张车票,送他上车——主要是那几个麻袋,赵辉一个人肯定是照看不过来的。

李龙帮着他把麻袋搬上车顶行李架绑好才下来,然后看着汽车驶出车站,这才开着吉普车回去。

厢房里清空了一块,但手里多了一万多块钱,不好说哪个更值,但李龙肯定是不后悔的。

冬天人们活动的范围就小了不少。李龙坚持每周往返于四小队和大院子。村里人其实也不怎么活动。眼下小海子的冰冻的还不是很实在。李青侠闲着没事,叫着陶建设,包括李建国和陶大强他们去砸了冰窟窿,不过并没有掏出多少鱼来。

冰面才冻上不久,水里的氧气还有不少,鱼儿不缺氧气,就不怎么往冰窟窿这里凑。

逮到的鱼不多,卖是卖不着的,但自家吃是够了。

李龙也跟着一起去捞了一回,回去的时候带了一些新鲜鱼,炖着吃了一顿。

十一月下旬李龙再次回到四小队的时候,许成军找上了他。

顾晓霞带着两个孩子在前院屋子里玩耍,李娟和强强两个陪着一起玩,杜春芳坐在一边笑着看着。

李建国、李龙和陶大强他们在东屋聊天,许成军骑着自行车过来的时候,他们正商量着明年的地里,除了粮食还要种啥。

这时候小麦玉米油葵这些肯定是要种的,毕竟交公粮一直持续到二零零六年,虽然二十一世纪初那几年大家已经不种粮食,交公粮也是买的了,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末,粮食还是必须要种的。

就是劝也不可能,这吃饱饭,顿顿吃细粮才几年?你这时候要给村民们说不要种粮食,全种经济作物才划得来,大家不骂你勺子才怪呢。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至少在这个阶段,是深入人心的。家家户户种了粮食,除了交公粮和卖议价粮外,至少得留下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的粮食才行。

直到后来,粮食慢慢多了,市场上卖的也便宜,村里人才开始慢慢的把土地全都改种经济作物。

买粮吃这种现象,至少在现在对于四小队的普通农民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

李建国已经决定明年种花葵,虽然市场上的花葵价格没打瓜籽高,但胜在需求量大,种的人不多。可能收入不如头两年的打瓜籽,但总比种粮食要强。

李龙则准备在那二十亩盐碱地里种甜菜,他相信种出来的甜菜哪怕糖厂不收,自己养着那么多东西,作为饲料也没问题,至少不会赔。

陶大强、谢运东他们几个都在犹豫,有的还是在想着种不种打瓜,有的则在想着种花葵好还是种甜菜好。

以往跟着李家兄弟两个就好了,眼下人家分别种,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弄了。

甜菜好种好管,但挖起来麻烦。花葵倒是好收,就是不知道到时卖的话咋卖。

正商量的时候许成军敲门来了。

“你们都在这里啊?”看大家磕着瓜子在谝着传子,许成军有些意外,笑了笑说道:“正好都在,我把事情说一下。”

李龙站起来找了个凳子递给许成军,又把盛着花葵花籽的盘子递给他:“来,队长,磕瓜子。”

“好。”许成军也不客气,抓了一把坐下来一边磕一边说,“乡里来通知了,再过两天就要开始进行民兵训练了。明天我要带人过去拉枪回来,小龙,这次民兵训练你参加不参加?”

“不参加了。”李龙摆摆手,“我还有其他事情。咱们队上年轻人多,基干民兵不缺我这一个,我就不参加了。”

“也行。对了,今年我想着到时看着去西面的无人区再打打猎,你去不去?”

“去啊,过几天我就过去看看。眼下两场大雪下完,好多草都被盖住了,北面沙包里的黄羊估计又要往南山里跑了。”李龙说道,“反正冬天没事,我肯定要过去看看的。”

不光他要去看,李向前其实也在头两天问过李龙,啥时候去西边。

其实他们自己也能过去,但李龙有吉普车,且打猎相对比他们熟练一些,所以李向前觉得和李龙他们一起过去比较好。

陶大强肯定是要参加的。谢运东不用参加,他三十多岁了,队里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多的是,根本不用三十多岁的人上场。

倒不是不需要,是谢运东这些人都参加了十几年的民兵训练,老油条了,说实话参加训练的话,可能会在其中起反作用。

反倒是那些年轻小伙子更好管理,所以许成军也没问谢运东他们。

民兵训练的事情说完后,大家的关注点就在冬天打猎上了。

平时除了像李龙这样的家里原来就有枪的,大家能拿枪实弹训练,也就在这一个月时间里。

能拿着枪正大光明的去打猎,无论是许成军还是陶大强他们都是很喜欢的。毕竟眼下除了李家,其他人家里还没实现吃肉自由,能不要钱的吃到肉,他们自然是乐意的。

“队长,到时多给我弄一些子弹怎么样?”

“行,明天拉枪的时候多领一些。”许成军对这个要求还是不在意的,“乡里我还有些面子,我领一些子弹说到时候训练用,没问题。”

李龙知道再过几年,基干民兵的训练就不是由村里组织而是乡里统一组织了,到时再想弄到子弹就难了。

眼下能多积累一些是一些。不光他要用,更多的还是牧民转场后,哈里木他们在山上也要用。

不然的话那几十张皮子怎么来?

以往这个时候,南山国营牧场已经开始收缴各牧业队牧民家里的武器了。只不过今年还没开始,而且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就算开始,这些牧民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上交。

以前有枪无弹,没人供弹那枪留着还不如一条棍子,眼下有了子弹,不光能打掉威胁羊群的狼群,还能用打到的猎物的皮子换取他们需要的日常生活物资,他们怎么可能会上交呢?

等九十年代中期严格禁枪,那时候不交也不行了。

时间还长。

“今年黄羊应该不少吧。”许成军也在想着,如果能多打一些,队里人分一些肉,然后给乡武装部送一些,这样人情就落下了,明年再多要些子弹也就方便了。

打猎的事情说完,接下来顺势就转到了明年种地上。许成军没打算离开,他也想听听其他人明年都种啥。

李家人已经在队里明确表示明年不种打瓜,他相信李建国他们不骗人。

但尝到了种打瓜的甜头,许成军也想知道明年种啥能挣钱——种粮食想赚钱是不太容易的,种经济作物又太不稳定。

他觉得李龙现在算是四队小里见过世面最多的,听他的,应该没错。

在队里有这样相法的人虽然不多,但还是有的。

“还是要舍得用化肥啊。”李龙虽然不种,但对这个理念,他希望能够让大家都清楚,“多用化肥,这地里才能多出庄稼,不然的话,产量低,那种啥都白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