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732章 当科技种田带头人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第732章 当科技种田带头人

作者:羁中马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4:50

第732章 当科技种田带头人

国家为了推广化肥的使用,编了不少的新农谚。

以前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现在是,“要想庄稼好,化肥少不了”。

但是,现在的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种田严重依赖经验。虽然北疆和口里不同,这边的农民已经慢慢接受科技种田的好处,但对于如何使用化肥,还是在犹豫和摸索中。

毕竟每种农作物需要的化肥类别不同,而且还要根据土壤的酸碱程度进行配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面慢慢给每个乡都设置了农业科技推广学校,初中毕业的孩子没考上高中,可以去这里面学一年。

这其中讲的就是如何科技种田,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

上一世李娟没有考上高中、中专和师范,最后就上了农广校。

不过说实话农广校教的东西并不深奥,后来因为科技普及,这学校就停办了。

使命完成的感觉。

听李龙说一定要用化肥,许成军若有所思,陶大强点点头说道:

“我觉得可行。说实话,今年俺家地里用的化肥就比去年多,我觉得粮食,特别是麦子就是比去年收的多。”

这时候麦子亩地两百公斤就是非常好的地了,用农家肥增产作用不是很大了,但用化肥的话,还能提高一两成的产量。

“咱们队里各家的家底还行,用化肥倒也不是不行,就是有些人舍不得。”许成军说道,“其他队就不行了,家底不好,这化肥也不便宜,用少了起不到多大作用。”

北疆地广人稀,每家的耕地至少十几亩,一亩地就算用两袋化肥,那就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四小队有李龙在,每年有额外的收入,买几袋化肥不算太大的负担,其他小队就不一样了。

但四小队许多人并不舍得多用化肥,在他们看来,那个有夸大作用的嫌疑。

“小龙,这话要是你说,大家就信了。”谢运东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笑着说道,“这两年你干的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只要你说化肥有用,明年大家肯定会多买化肥的。”

“那不行,大家还以为我给老丈人店里拉生意呢。”李龙摇了摇头,“我不能说。咱们自己用就行了,多用化肥,到时多产粮食,等秋里其他人就明白了——明年我看能不能请个自治区农学院的教授过来,到时给大家说啥地种啥用啥肥,咱不乱用,到时肯定是有好处的。”

“真的?能把专家请过来?”许成军听了眼睛一亮,“你要能把专家请过来,队里给你补助!那专家能来多长时间?一天两天?能不能多住几天?”

“至少半个月吧?”李龙想想说道,“他们过来是研究我那块盐碱地,看能不能种出好东西来,我想着把那块地给开发一下。”

“啥?帮你研究那块盐碱地?”许成军眼睛瞪的老大,“你是不是吹牛呢?人家专家教授过来就帮你研究盐碱地?你花了多少钱请来的?”

“没花钱啊?我就给他们提供住的地方。老马号里那几个房子,到时打扫出来就行。”李龙笑笑说,“真的,队长,这事我不会骗你。”

李建国事先已经知道,所以并不惊讶,但谢运东和陶大强并不清楚,他们也十分的惊讶。

自治区农学院的教授那是多大的身份啊,跑到四小队这里帮李龙来研究盐碱地怎么种东西?李龙这是喝大了吧?

但他没喝酒啊?

“我说是真的,等明年开春他们过来你们就知道了。当然他们也不是专门过来帮我的,这也是他们的课题项目。”李龙说道。

“嘿,要是真的过来了,不管是不是课项目,到时队里给你补贴!”许成军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初中都没上,但对文化人那是相当的尊敬。况且这次来的可是农学院的教授!

李龙经常去农学院请教教授如何种打瓜,这事在队里是传遍了的。现在农学院的教授要过来帮着李龙搞盐碱地种植的事情,这要传出去,得惊掉多少下巴?

不管人家教授是过来做课题研究还是帮李龙的,人只要到四小队,那四小队种地方面的问题,不就可以随时请教了吗?

平时请都请不来的人,这时候主动过来,那四小队还不得热情接待?

“到时老马号的打扫活,你放心,队里包了。吃住的事情,队里准备!队里这两年账上也有点钱,招待的事情,队里负责!”许成军没想到过来说个民兵训练的事情,竟然还能有大收获,他心情顿时就不一样了,笑的合不拢嘴的感觉:

“小龙啊,我感觉自从你那年从乌城回来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看来乌城还是很不错的,我都想着等明娃长大一点儿,如果考不上高中,也把他送到那边去进修一下。”

许成军的话很真诚,李龙听着却有点惭愧——如果不是重活一世,呆在乌城那段时间,真正给他带来的,是虚荣、自大和乱花钱,没什么好东西。

但这话眼下也不好说出来,他只是含胡的说道:

“还是让明娃好好上学吧,到时考中专师范高中啥的,都比去当工人强。”

“那是,可我家的明娃不像老李哥家的李娟和强强,他们两个学习多好,我家的明娃……不敢想啊。”

李建国听着笑笑,脸上矜持,但自豪。

李娟和李强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期中刚考完。李娟考了年级第二,全班第一;李强考的全班第二。

按这样下去,两个人的成绩上高中肯定是没问题的。

关于李娟和李强是考高中上大学还是考中专,其实李建国是有倾向的。他自己只上了初中,家里困难初中都没上完。

来四小队后因为和顾博远关系算不错,他一个初中未毕业生和顾博远聊的挺好,从中也知道了大学生的渊博之处,更是对自己没能继续上学有遗憾。

这遗憾就想着落到子女身上——当然,李建国是从来不说的,只是期盼,他是心想着让李娟考高中上大学,至于初中毕业李娟怎么想,到时还要看情况。

但无论如何,现在李娟和李强两个人的学习在村子里同龄孩子中是拔尖的,这一点让当父母的很欣慰。

话题在孩子这里绕一圈后,最终又回到了种地上。终究还是农民,对于种啥是有想法的。

李龙趁也说出来吴教授当时提的一些注意事项。

“打瓜和西瓜这些作物其实是很吃地的。头年种,第二年再种的话,产量肯定是比不上头年的,连三年种这地就废了。”李龙对吴教授还是很佩服很相信的,他继续说道:

“打瓜又要在沙地种才比较好。咱们队里好地是有的,盐碱地也不少,但沙地就比较少了。明年还想种打瓜的,想要有咱们这两年的产量,基本上不可能。”

“那产量提不上去,价格再起不来,明年不就亏大了吗?”谢运东知道有些人是不听劝,一定要种打瓜的。

他就比较忧心。

“那也没办法,谁也没前后眼,现在价格还没下来,明年种的也没出来,你这样说别人也不相信啊。”许成军知道自己的几个叔伯兄弟家里都要种打瓜,他能劝几个,但有些肯定是不听劝的。

李龙摆摆手说道:

“话咱们放出去了,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明年种出来就知道了——反正提前已经说过了,他们不听,那是他们的事情。咱们明年不管种啥,反正该用的肥料肯定要多用。

农家肥效果慢,而且咱们队里养牛羊的少,农家肥本身也少,现在咱们这几家都买得起化肥,就多用化肥。

算算账,一袋化肥十几块钱,洒地里多长出来的收成,值二十几块钱以上,那就是赚的,是吧?”

李龙这么卖力的推广化肥,其实是真的想把队里人引到科技种田的路子上来——至少比上一世提前几年。

毕竟到三四十年后,种地才是根本,本村地多,大家能在县里、石城、州上买到楼房,把孩子送到乌城上学,那钱不都是从地里出来的?

提前把注意力关注到土地上,提前吃到土的红利,以后才会提前布局。

像大型轮式拖拉机、采棉机这样的设备,四小队的村民完全是可以提前购买提前使用提前获益的。

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下午李龙开着吉普车把顾晓霞他们拉回到大院子的时候,队里已经传开了明年农学院的教授要到马号住下,帮李龙改造盐碱地的事情。

而同时传出来的,还有就是李龙关于打瓜种植需求、化肥施放以及打瓜价格下跌的预测。

如果只是单纯的李龙说打瓜籽明年价格不会好,打瓜种植要求高,那大家听了只会说他们家赚钱了不想让别人赚钱。

但这其中再加上说农学院的教授会过来帮李龙改造盐碱地,那么李龙的话加在一起,就有份量了。

有些人原本还信誓旦旦的想着明年大种打瓜的,眼下也有些犹豫起来。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想着要种,反正总归要比种小麦收获多吧?

但也有一部分人想着,如果明年教授真的来了,那说明李龙的话没错,那就不种了。

听劝比较好。

毕竟李龙的变化和发达是真实的。

李龙回去的时候带着不少东西,除了冻鱼之外,还有野兔子、野鸡。

原本四小队外面是没野鸡的,呱呱鸡倒是有不少。

今年不知道因为什么,苇湖那边打掉的地方,还有种冬小麦的地里出现了野鸡。

下大雪,队里的年轻小伙子去追兔子的时候竟然追到了野鸡,陶大强追到好几只,就给李龙留了两只。

兔子是李建国套的。冬天事情少了,他算是静极思动就想着套套兔子。

倒不是缺肉吃,就是找点事情干。

晚上顾博远过来吃饭的时候,李龙就给他说了在村里说的那些事情,还对顾博远说:

“顾叔,你要有路子,就多进一些化肥。尿素、磷酸二铵、过磷酸钾这样的常用肥多备一些,以后用化肥种地的肯定越来越多。”

“嗯,是这个道理。你说那个教授过来给你弄盐碱地是真的?”顾博远感兴趣的是李龙说的那个盐碱地计划。

“嗯,差不多,罗教授说了,明年开春就会带学生过来。”李龙说道,“人家是这么说的,具体啥时候来,还不清楚。”

“那开春的时候你到时过去问问。”顾博远说道,“这事,我看你觉得一般,但我觉得吧,事情可能比你想像中的要重要。到时说不定能把县领导都惊动了。”

李龙倒是没想到事情真会这么严重,他只是想着把自己的那个盐碱地提前开发出来,至于那个课题,不管算谁的,研究出来造福的肯定是农民。

虽然上一世三四十年后,盐碱地里养虾养螃蟹、养海鱼、种耐盐碱水稻都已经成功了,但这一世的这个时候大片的盐碱地还荒着没利用起来。

只要把这个解决了,哪怕提前个五年十年,都是莫大的功德。

李龙也只是思考了一下,便把这件事情放在了一边。

他闲了又跑去供销社那边,找李向前批了两三次条子,每次都是领一百发子弹,不在李向前的上限,不用惊动魏主任。

手里积攒的子弹多一些,总归是好事。

至少在后面枪支收紧的时候,打猎不用担心没子弹用。

十一月中旬的时候,李龙开着吉普车去了一趟山里。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去山里的雪竟然被趟开了,有人牵着马车、还有人步行进山。

显然,在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

南山里虽然人少,但那里好东西可不少。

李龙能看到还有人骑马拉木头出来在雪地里滑行的痕迹。

这些人最大的可能还是从山里弄木头出来用吧。

当然,其他的东西也是有的。

李龙找到哈里木的时候,哈里木正在宰羊。

而玉山江和塔利哈尔这个小伙子也在。

李龙倒有些意外,塔利哈尔二十岁左右,哈里木二十七八岁,玉山江快四十了。

他们能呆在一起,也挺另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