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31章 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

第131章 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

第131章 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

“什么想法,快说说。”

当蒲老听说王孟德有办法后,连忙追问道。

“对了,刚才开会的时候,鲁院长还说了,国家准备持续大力兴办教育,对医务工作者的培养,也是放在了主要的位置。

在未来几年,按照计划,全国各个省市,都要新建一些中西医医学院,咱们研究院,后期还需要编撰一些供中医教学使用的教材呢。”

“你的想法不会也是跟这个一样吧。”

也难怪他会有这个疑问。

在今天的会议上,几个院长、副院长,以及各个研究所的负责人,他们十几个人一起研究讨论了半天,也只想到了大力办学和多带学生这一点。

“先生,兴办学校是一个好方法,可谓是百年大计,但这是长远的规划,远水接不了近渴,如果要解决现在的困境,就得想其他的办法。”

王孟德笑着说道。

新建大量的中西医医学院,使教学正规化,打破传统的师徒相授的模式,对未来医学的发展,有很大的益处。

但这种方法,对眼前的困境来说,作用太慢了。

一个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最少也得好几年,然后毕业之后,还不能马上上手,还需要实习一段时间。

前前后后,培养一名医护人员,花费的时间,太长了。

而且,大城市其实不是很缺大夫和医生,现在主要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缺医少药。

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培养出来的大夫,如果放在农村,感觉又太浪费了。

“先生,我在研究院看过一个数据,目前国内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医护人员,是在农村地区,其他的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在城市之中。

现在的问题核心,是解决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缺医少药的症结,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两个办法。”

他除了在中医研究院里看到过这种数据,在空间里,查找前世医学知识的时候,无意间也看到了一组数据。

就是在65年的时候,当时,国内有一百四十多万名卫生技术人员,只有百分之十在农村。

这组数据,让M先生震怒不已,直接做出了指示:“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

听了他的话,蒲老捏着胡须,怔怔的思考着。

过了一会儿,他转头看向王孟德,赞赏的说道:“孟德,还是你眼光独到呀,你刚才说的太对了,核心问题还是在农村,城市里,特别是大城市里,医护人员确实缺的不是特别厉害。

伱仔细的给我讲一讲,你的两个办法是什么?”

他知道这个学生不仅看问题的角度独特,主意还多,往往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先生,其实这两个办法,可以看作是前后连贯的,可以相辅相成。

第一个,就是对农村有知识和文化的农民,给他们进行短暂的培训,使他们能简单的解决一些常见的疾病问题。

经过一年半载的培训,不求他们能治好大病、重病,复杂的病更不用说了,只要能解决人民群众的一些头痛身热、擦损外伤等小病就行了。

虽说是只能治疗小病,但能治理能解决,也是大大方便了村民群众,解决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

王孟德解释道。

后世很多扎根农村的大夫,都是参加了一年半载的培训,然后一边在农村给人治病,一边自学,随着实践经验的增多,他们甚至能治好大城市医院治不好的病。

他没有说大病该怎么治,这个年代,农村里谁要是得了大病,那可是没钱治疗的,一般都是听天由命。

“不错,你提出来的这个办法可行,如果各个地方都分批培训一些懂得简单医护知识的人员,确实可以有效的解决问题。”

蒲老略一思考,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就高兴的说道。

他年轻时候,也是在农村和县城等地方行医,知道农村地区需要的不是医术精湛的少量大夫,而是大量有点基础的医护人员。

“先生,这些人,经过培训回到农村之后,还不需要编制,他们还是以务农为主,平时农忙时就种地,农闲时行医,或者白天务农,晚上给人治病。

而且,有了这批人,在广大农村地区也能普及卫生知识,宣传预防疾病或传染病,还有,他们不仅可以治疗常见病,还能为产妇接生。

有了他们,我相信,农村的婴儿死亡率会大大的降低,各种传染疾病也能很快的根除。”

王孟德又说道。

他在下乡给人看病以及在桂省支援的时候,都曾经帮助产妇接生过。

同时也了解过,在农村,有大量的产妇因为没有医护人员接生,导致一尸两命的大有人在。

“好啊,好啊。”

蒲老激动的站起身来,他在办公室里打着圈走了一会儿,然后一拍手,对着王孟德说道:“孟德,你等下回去之后,把刚才的想法都写出来,然后我和你一起去找院长。”

说完他看着王孟德,越看心里越满意。

自己这个学生,真是收的太对了。

就刚才说的这些想法,如果真的实施起来,绝对会让数以亿计的农民受益。

“是,先生。”

王孟德答应道。

走了几圈,蒲老逐渐的恢复了平静,他接着一脸期待的问道:“对了,孟德,刚才你说的是两个办法,另一个是什么?”

有了第一个解决办法,他现在更期待接下来自己学生说出的第二个。

“先生,第二个办法,就是编撰一本医书,不对,应该叫手册。”王孟德慢慢的说道:“这本手册,不讲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等深奥的知识,而是以问题为中心。用最浅显的语言,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普及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从常见的咳嗽、呕吐到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从灭蚊、灭蝇的防病知识到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从针灸、草药到常用西药。

里边的内容,要图文结合,以清晰明了、简单易行、务求实效为原则,力求让只要识字的人就能看懂,就可以按照上面的知识进行治疗常见的疾病。

我希望它是一本全民健康指导手册,不仅是农村地区的医护人员,就算是城市居民拿到它,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犯了一些常见的小毛病,都可以在手册里找对策。

比如像积食了该怎样捏脊;出水痘了怎么办;得了口疮用什么药,都能从手册里学到。”

他说的这个手册,就是后世在极度贫困的时代,为几亿人解决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赤脚医生手册》。

当然,这个手册,他将要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进行编撰,里边的内容跟后世的会多少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框架没区别。

至于他的医学知识积累的够不够,也不是个问题。

在下乡的那段时间里,他把众多的病例都进行了记录,而且,每天给病患诊治的病例,他同样做了记录。

经过两三年的时间,记录的笔记本,已经有十好几本了。

而且,他也不打算自己一个人来编写这本手册,背靠中医研究院这棵大树,有这么好的资源,不用白不用。

反正到时候署名,他肯定是处在第一个的位置。“编写一本手册。。。”

蒲老喃喃自语道。

他一时有些消化不了王孟德说的话,这些观念对他的冲击有些大。

在他的思维里,学医肯定要从简单入手,逐渐的循序渐进,医理知识是必学的。

啥时候出师了,才能有行医的资格。

现在要反其道而行之,直接以问题为中心,完全颠覆了他几十年来的认知。

看到自己的老师时而皱眉、时而恍然大悟,王孟德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的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蒲老长叹了一口气,语气有些复杂的说道:“孟德,你这个想法,太大胆了,虽然我心里不赞同,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办法。”

说完就摇了摇头,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起来。

他现在心里满不是滋味,自己的学生提出了离经叛道的想法,偏偏这个想法,却是对人民群众有很大的益处。

“先生,我这个建议,是不得已而为之,等以后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取得了成功,那时候,有了条件,自然就会重新走上正轨。”

王孟德劝说道。

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也不想出这个主意,谁让这个时代国家的医护人员不足,医疗水平不发达呢。

就算他医术高超,但人力有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只能把这本书提前编写出来了。

而且《赤脚医生手册》的编写和发行,对这个时代的人民有极大的帮助。

前世,这是一部神书,是在那个特殊年代,一代医护人员为这个国家数亿目不识丁的百姓写就的救命之书!

你可以说这本书培养了一批半吊子的医生!但不可否认,它以一种接地气的方式,让医学知识走进寻常百姓家,对那些偏远地区和医疗资源匮乏的地方,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本书做到了:只要你能识字,就能做个赤脚医生,对于占当时疾病发病总量99%的各种常见病都能迅速诊断和按书治疗。

《赤脚医生手册》一共发行了一百二十多万册,先后被翻译成五十多种语言,至今还在一些落后国家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短期培训的办法,从65年一直到77年,农村赤脚医生这个群体人数一度达到了惊人的150多万名。

“哎,我知道。”

蒲老揉了揉额头,他轻声说道:“孟德,你回去把这个两个方法,都尽快写出来,明天上午,我和你一起去找鲁院长。”

“是,先生。”

王孟德大喜道。

有了蒲老的支持,他后期做起事来,就更得心用手了。

等回到自己办公室之后,他伏在办公桌上,奋笔疾书的开始书写。

到了下班的时候,才写了一半。

晃了晃有些发僵的脖子和手腕,他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回家晚上再接着写。

第二天。

早上。

王孟德拿着几张纸,兴冲冲的来到了蒲老的办公室。

“先生,我写完了,您看看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

伸手接过几页纸,蒲老仔细的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他抬头说道:“孟德,我看了一遍,你写的不错,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走,咱们一起去找院长。”

到了院长办公室。

看到他俩一起过来,鲁院长笑着说道:“蒲老,小王,快坐,你们是找我有什么事情么?”

“院长,是关于昨天开会的内容,我回去后和孟德说了,他有两个想法,我让他来给您汇报一下。”

蒲老含笑的说道。

“噢,小王有想法了,快给我说说。”

听说是王孟德有了想法,鲁院长瞬间就来了兴趣。

对于这个年轻人,他可是深知对方的厉害。

“院长,是这么回事。”

王孟德于是就把事情简要的说了一遍,说完后又把手中的几张纸递给了他。

鲁院长认真听着他的介绍,接着又仔细的翻看了那几张纸。

他边看,心中边大喜过望。

和蒲老不一样,他是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事情。

然后就敏锐的察觉到,如果这两个办法真的能实行开来,中医研究院和他,能获得巨大的好处。

这可是给国家解决了眼前的一个大难题。

“王孟德同志,你真的有把握编写出一本手册,只要识字,看了这本手册就能做个大夫?”

鲁院长急忙问道。

他连小王也不叫了,直接称呼为王孟德同志。

“院长,我有把握。”

王孟德肯定的回答道。

他有空间的帮助,可以借鉴前世现成的《赤脚医生手册》内容,再加上他也不会是一个人,编写一本手册,可谓是轻而易举。

“好,关于短期培训这个事情,我马上跟上级领导汇报。

至于这个手册,王孟德同志,研究院里的人,主任以下的,你随便挑选,协助你编写,你愿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

鲁院长一脸严肃的说道。

“是,院长,保证完成任务。”王孟德也一脸坚决的说道:“对了院长,我有一个条件,就是编写手册的话,可能还需要在研究院以外找几个人协助。”

他这是准备让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来沾光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