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41章 采访和公社成立

第141章 采访和公社成立

第141章 采访和公社成立

一般一本书籍上。

在编者那一栏,如果是个人或某几个人一起编写的,上边就写上这些人的名字。

如果是某个机构的话,那就写上机构的名字,不会再写上个人的名字了。

前世第一版《赤脚医生手册》,编者就是写的‘沪上中医学院’,第一本的《新华字典》上,写的是‘中华辞书社’。

没想到,这本《赤脚医生手册》上,他的名字居然出现在上边,而且还是中医研究院的前面。

这可是不合常理的事情。

同时,第一页上,还有五行龙飞凤舞的字,不用看落款,他一看就知道是M先生的笔迹。

“这是谁给送来的?”

王孟德翻看了几页,发现上边的内容基本上和初稿上的一样,于是好奇的问道。

“师兄,这是上午的时候,院长办公室送过来的,您当时不在,就先放我们那边了。”

张巧玉抢先解释了一句,然后又一脸羡慕的说道:

“师兄,当时他送书过来的时候,还说了一嘴,这本手册,是第五本,前面四本都在领导的手里,而且你这本上边还有M先生亲笔题的字,送给您做个纪念。

后期陆续还要印刷五十万册,分给全国各省市,让他们作为培训教材,同时也让地方结合当地得到实际情况,进行改版。”

由不得她不羡慕,这可是一种荣耀。

其他几个师弟师妹脸上也都是充满了羡慕的表情。

前些天王孟德去见M先生,不仅一起吃了一顿饭,还聊了两个多小时的事情,他们也都听说了。

临走的时候送了礼物不说,还有一幅字。

没想到,今天送来的样书上,又有了亲笔提的几行字。

这可不是后期印刷上去的,而是样书出来后,M先生亲笔写上去的。

后期出来的书上,虽然也有题字,但那只是印上去的。

看到他们的表情,王孟德笑着说道:

“你们也别羡慕我,只要你们好好学,等进了保健组,或者研究出有用的成果出来,以后有的是机会见到M先生或者‘周院长’。

到时候说不定M先生也会给伱们写一幅字呢。”

听了他画的饼,几个年轻人顿时眼前一亮,身上瞬间充满了干劲。

对呀,师兄也是因为研究出了有用的成果,才被两位领导接二连三的接见,自己如果能跟师兄一样取得成绩,同样也可以。

他们都在心里暗自打气,一定要跟在老师和师兄身边好好的学习,争取赶上师兄的脚步。

几个人说说讲讲,一起去食堂吃了顿午饭。

等回到办公室里。

没人的时候,王孟德又把这本带有深红色封皮的手册拿了出来,仔细的欣赏着。

据说,前世这本书,可是在全国前前后后发行了数百万本,它的发行量,仅次于《***选集》。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在物质匮乏的时代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先后被翻译的文字达50多种,在全世界大量发行,在他穿越的那个年代,有些贫穷的国家和地区,依然还在使用这本手册。

傍晚,下班后。

回到家中,当他把这本手册递给王浩之后,王浩翻看了第一页,就如获至宝。

他也注意到了王孟德的名字出现在编者那一栏,以及M先生的题字。

缓了缓,他才继续翻阅后边的内容。

渐渐的,他就看的入了迷。

王浩发现,里边的内容,虽然浅显易懂,对他这个懂行的来说,基本上都是小儿科的知识。

但就是因为简单易懂,才让他越看越高兴。

看了大概半个小时之后,他才不舍的把《赤脚医生手册》合上,然后感慨的说道:“如果我跟程先生身边学医的时候,有一本这个手册,可能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而且这个‘赤脚医生’一词用的也好,我那时候在农村,就是经常从农田地里回来,紧接着就赤着脚给村民治病。”

说着就想到了自己在三四年的时间里,拼命的学习,最终还有很多的知识没有学到。

要不是出来行医后,继续奋发图强,再加上人比较机灵聪明,从不少医馆的大夫身上偷学了一些,总结成自己的东西。

他自己的成就,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高。

最多也就是在农村地区当一个‘赤脚医生’。

感慨完,王浩把这本手册还给了他,然后嘱咐道:“孟德,这本书放好了,可别弄丢了,也别放在外边,防止几个孩子给撕坏了。”

“爸,我知道了。”

王孟德接过手册,答应道。

等两个儿子都睡着了,何胜男来到客厅,坐在正拿着书在看的王孟德身边,小声的说道:“孟德,孩子都睡了,咱们也睡吧。”

放下书本,伸了个懒腰,王孟德笑眯眯的说道:“胜男,我今天拿回来的这本书上,也有M先生的题字,这算不算一个。”

“算呀,加上这个,咱们家就是四副字了,还要再生两个孩子才够,那咱们今天继续努力吧。”

何胜男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都是老夫老妻了,也不甘示弱的说道。

说完就用手朝他身上摸去。

而且还是往重点的部位照顾。

看着她端庄大气的面孔,以及生完孩子,略显丰满的身材,王孟德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了两次。

他一把抱住媳妇,在她的惊呼声中,快走几步就来到了卧室里。

很快,两个人就来到了床上,紧接着,隔壁贾东旭又烦躁了起来。

隔壁贾家的卧室里,秦淮茹同样没有睡着,听着隔壁的声响,自己的肚子里也时不时的传来咕噜噜的声响,让她在心里一连叹了好几次气。

这吃不饱的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呀。

隔天。

中医研究院。

王孟德在一间会议室里,接受了全国最大的日报和京城日报的共同采访。

他面前的桌子上,还摆放着M先生给题的几个大字,以及那本《赤脚医生手册》样书。

这些都是他今天从家里带过来,给记者拍照用的,后边等报纸上刊登了新闻后,会出现这些图片。

最近随着《赤脚医生手册》的大量发行,国家也开始逐步的开动宣传机器,大力的宣传起这件事情。

作为最重要的当事人,王孟德首当其冲,要接受各种采访。两个小时后,等全国最大的报社记者走了之后,李青柠便恢复了随意的状态:“王孟德同志,好久不见。”

“本来你从南方回来的时候,我就想来采访你了,可惜当时报社里比较忙,我又在外地出差了,所以一直到现在,才趁着这个机会来采访你了。”

看到她笑容满面,以及热情的态度,那个同行的摄影师,已经见怪不怪了。

去年也是这个摄影师,和她一起来采访王孟德的。

“青柠姐,好久不见,您还是这么年轻,和去年相比,没有多少变化。”王孟德笑着夸了一句道。

“哈哈,是么,我身边的朋友也这么说。”

李青柠高兴坏了,她撩了撩头发,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你们是不是都哄我开心,才特意这么说的。”

“我说的都是真话,不信您问问这位同志。”

王孟德又冲着摄像师说道。

“没错,我们李主编最近一年变化确实不大。”摄像师大哥连忙在一旁附和道。

李青柠作为京城日报实权的副主编,背景据说还很大,就算是满脸褶子,他也得违心说年轻。

聊了几句后,李青柠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一脸不舍的说道:“王孟德同志,我要回去了,等下还有一个重要的采访等着我去呢。”

“青柠姐,那我送送您们。”

王孟德站起身来说道。

“李主编,要不您跟这位王孟德同志,合个影吧,照片可以放在我们报社办公室的墙上,算是我们工作一部分的体现。”

那个摄像师急忙说道。

他说完心中也有些打鼓,不知道这次的马屁,会不会拍在马蹄子上。

“好主意,那就从现在开始,等回去我给主编提一提这个建议。”

本来都要走出门外了,听到他的话,李青柠赞赏的看了他一眼,然后兴奋的说道。

说着就停下脚步,把手中的包放在一边,拉着王孟德就开始合影。

几天后,等全国最大的报纸上,出现了王孟德的名字,以及‘赤脚医生’和《赤脚医生手册》等内容的时候,其他报纸,也都开始转发。

王孟德又一次在全国出名了。

周日。

上午。

王孟德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在南锣鼓巷的胡同里,陪着两个儿子玩耍。

这时,不远处,王孟维的身影,在巷子口出现了。

“孟德,孟德。”

听见有人叫自己,他急忙拉着两个儿子,转身看去,就见堂哥身背大包小包的东西,双手还提着两个篮子,满头大汗的走了过来。

“堂哥,您咋拿这么多的东西!家里日子不过了啊~”

紧走几步,上前接过堂哥手中的两个篮子,看到里边装满了青菜和鸡蛋,便埋怨道。

左右看了一眼,发现有其他人正往这边看过来,王孟维小声的说道:

“孟德,走,回家里再说。”

到了家里,看到他拿过来的东西,不仅有大量的青菜和几十个鸡蛋,还有六只鸡,以及其他不少的好东西。

冉小梅脸色瞬间就变了,她急忙问道。

“孟维,这是咋回事?家里是出了什么事情么?”

这不年不节的,侄子居然拿了这么多的东西过来。

刚才她看了,六只鸡里,除了四只是去年养的老母鸡老公鸡之外,还有两只是今年刚养的半大小鸡仔。

要不是出了事,这种小鸡仔,谁家也不会舍得送人。

“婶子,家里没啥事,都好着呢,这些是爷爷奶奶和我妈让我拿过来的。”

王孟维笑着解释道。

“瞎说,要是没啥事,能把这小鸡仔都拿过来了,说吧,家里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冉小梅不信道。

“婶子,家里真的没啥事。”王孟维说了一句,然后小声道:“是这么回事,我这几个月不是在沙河肉联厂上班么。

后勤谢主任和孟德认识,对我很照顾,前天,他喝多了,我送他回家的时候,路上给我说了一个消息,那就是沙河过几天要成立公社了。

到时候公社成立,家家户户的粮食、养的家禽等等,都要合在一起,以后大家统一在大食堂吃饭,每顿都管饱还不要钱。

我回家和爷爷奶奶说了后,他们觉得咱家的东西,拿到公社里给别人吃太亏了,就让我在今天凌晨,把这些拿进城里。

可惜家里养的两头猪太扎眼,村里都知道,没有办法偷偷的运过来。”

听了他说的话,冉小梅才恍然大悟。

王孟德也不意外,刚才他心里就猜到了可能是因为这个。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因为兴修农田水利,农村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了联队、联社,这就是公社的前期样式。

今年,从年初一直到7月份,各种会议上,要把小社合并成大社的呼声就很高。

直到8月份,在重要的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便开始成立了公社。

到今年的十月底,全国新成立和改组以及合并成的公社,超过了两万六千个。

参与公社的农村,有1.2亿户,全国99%以上的农户都参与了其中。

“堂哥,家里的鸡,不会都拿来了吧。”

王孟德有些严肃的问道。

“没有,家里还有十多只呢,我来的时候,我妈又杀了一只,准备今天炖了吃。”

“那就好,家里剩下的东西,尽量别动太多了,否则引起别人的怀疑,那就麻烦了,可不能因小失大。

还有,你从谢主任那里听到的消息,千万别给外人说,也给爷爷奶奶他们叮嘱一下,别乱传。”

王孟德长出了一口气,然后嘱咐道。

这要是乱传,造成不好的影响,可就要倒霉了。

“孟德,我听你的,回去就给他们说。”

王孟维虽然不清楚堂弟为什么要这么说,但他的优点就是愿意听王孟德的话。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