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42章 何胜男怀孕和贾张氏下乡

第142章 何胜男怀孕和贾张氏下乡

第142章 何胜男怀孕和贾张氏下乡

临近中午。

这次堂哥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过来了。

中午自然不会让他回去。

冉小梅把他拿来的一只大公鸡杀了,中午炖了吃。

剩下的几只鸡,王孟德去后院放到了许大茂家的鸡笼里,准备先养起来,留着慢慢吃。

至于许大茂家为什么有鸡笼,那是因为许富贵下乡给老乡们放电影,等回来的时候,车把上经常挂着一些别人‘送’的土特产,其中就有老母鸡和大公鸡。

所以他们家在几年前,就买了一个很大的鸡笼放在家门口。

饭桌上。

除了一大盆炖公鸡,还有辣椒炒鸡蛋,五花肉炒豆角,以及两盘子王孟维拿过来的青菜。

满满一桌子的菜,让王援朝和王卫国吃的是满嘴流油,由于肉蛋都开始要票证,他们也好久没吃的这么痛快了。

中院的几户邻居,闻着时不时飘散过来的香味,都觉得手中的二和面馒头或者窝窝头不香了。

他们不用猜,就知道大概率是王孟德家里又吃上肉了。

老王家父子俩职级高,待遇也好,特别是王孟德,时不时的就拿回来一些单位的奖励。

而且他家上午还来了一个亲戚,大包小包的拎了好多东西过来,那几只鸡,更让院里的人羡慕不已。

隔壁的老贾家。

离得这么近,闻着肉香味,棒梗把手中的二和面馒头直接放到了桌子上,嘴里哭喊道:“奶奶,我也要吃肉。”

贾张氏本来吃着窝窝头,就着一点小咸菜,心里就不是滋味。

听到大孙子的哭闹,她连忙安抚道:“哎呦,乖孙子,不哭不哭,奶奶明天给你做肉吃。”

“妈,这个月的肉票,前些天都用完了。”

一旁,秦淮茹小口小口的啃着窝窝头,听见婆婆说明天要去买肉,便提醒道。

他们家就贾东旭有定量,每个月几两的肉票,每次刚发下来,就被嘴馋的贾张氏张罗着去副食品店买了肉回来。

买回来的肉,先紧着棒梗和贾东旭两个人吃,然后就是贾张氏和小当吃点剩的。

至于她自己,连盘子底下的汤汁,都轮不上。

“哼,家里肉票没了,那就去找易中海借二两回来。

他们家只有两口人,还都有定量,易中海工资又这么高,再说了,我们家东旭还是他徒弟,帮衬我们家不是应该的么。”

贾张氏瞪着三角眼说道。

每个月,易中海都要帮衬他们家一些粮食,让她已经习惯了,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妈,一大爷家现在也缺营养,一大妈身体不好,再加上后院聋老太太隔三差五的要吃肉,每个月他们家都不够呢。”

秦淮茹小声的说道。

她们家现在还习惯的称呼易中海为一大爷。

“行了,等晚上我去找师父,问他借点肉票回来。”

夹了一点小咸菜,又咬了一口窝窝头,贾东旭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王孟德家。

酒足饭饱之后,摇着蒲扇,坐在客厅,几个人一边闲聊一边喝着凉茶。

主要是王浩和王孟维在聊一些田各庄的事情。

自从儿子从南方回来之后,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回老家了。

外边,水池旁,冉小梅和何胜男正在刷碗筷,刷着刷着,突然,何胜男感觉到一阵恶心涌上了心头。

她忍不住就干呕了几声。

“胜男,你这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么?”

冉小梅一脸关心的问道。

“妈,没事,就是刚才感觉到有点恶心,现在好多了,估计是中午吃多了。”

何胜男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这几天,她明显感觉自己饭量大了不少,胃口也好了不少。

中午的时候,婆婆给她夹了好几块鸡肉,还有五花肉和鸡蛋,也给她夹了不少。

吃了这么多的菜,最后还吃了三个二和面馒头。

“不行,让孟德帮你看看是咋回事。”

冉小梅匆忙洗了手,拉着儿媳妇的手,然后走到自家屋里,冲着王孟德喊道:“孟德,伱过来一下。”

等儿子过来之后,她小声的把情况说了一下。

卧室里,王孟德手打在媳妇的手腕上,渐渐的,他的脸色就精彩了起来。

刚开始是惊愕,然后是有些不确定,最后就变成了喜悦。

几分钟后,他把手拿开,嘴咧的老大:“妈,胜男这是怀孕了。”

“啊?胜男怀孕了!”

听到儿媳妇怀孕了,冉小梅的声音不由自主的就大了起来。

紧接着,她面上露出欣喜的神情。

太好了。

本来她最近还想着跟儿媳妇提一嘴呢,元勋和元第已经快两岁了,该再要一个孩子了。

没想到,还没等她开口,惊喜就来了。

高兴了一阵,她小声的嘱咐道:“胜男,你先歇着,最近也多休息。”

“妈,没事的,我身体好着呢,而且也是第二胎了。”

“那也不行,听话。”

冉小梅霸道的说道。

回到客厅里,王浩和王孟维听说了这个消息,也一脸的开心。

“等我回去,给爷爷奶奶说,他们肯定要高兴坏了。”

“堂哥,您回去以后,给爷爷奶奶他们说,如果有人问起您今天怎么拿这么多的鸡来城里,就说是因为听说胜男怀孕了,今天才送过来的。”

王孟德有交代道。

过几天沙河成立公社后,各个村都要成立大食堂,会把村里家家户户所有的粮食和家禽等归到一起。

王家一下子少了好几只鸡,难免不会引起邻居们的怀疑。

“好,我知道了。”

下午,等天气凉快了一下,王孟德骑着自行车,把堂哥送到了德胜门。

公交车开走后,他又骑车回到了胡同。

刚进院子,就见阎埠贵手里拿着一个鱼竿,正准备去什刹海边钓鱼。

看到他进来了,推了推眼镜框,好奇的问道:“孟德,今天来的那个是你堂哥吧,带了这么多的好东西过来。”

上午看到王孟维大包小包,还有两个篮子也装满了,他心里羡慕的不行。

可惜老阎家在农村没有好的亲戚。

之前那些穷亲戚,早已好久没联系过了。

“呵呵,二大爷,胜男怀孕了,老家我爷爷奶奶他们听说后,就让堂哥给送了一些东西过来补补身子。”

王孟德乐呵呵的说道。

“哟,恭喜恭喜,孟德,今年你们家喜事不少呀。”

阎埠贵忙不迭的恭喜了一句,语气里充满了浓浓的羡慕之情。

回到家里。

两个孩子正在床上睡着觉,何胜男躺在一边,拿着一个蒲扇给他们扇风。王孟德坐在客厅里,喝了半杯凉白开,然后想着心事。

全国农村地区,公社终于要成立了,再过几个月,困难的时期就要来了。

明年初,大量的商品都要开始用到票证才能买到了。

从59年起,国家就逐渐的进入了全面票证时代,除了寥寥几种商品以外,大家需要的方方面面的日常用品,都离不开票证。

就算是有钱,也买不到东西,除非冒着很大的风险,到鸽子市里花大价钱买。

而且还不一定保证能买的到。

幸好自己有空间,一家在三年里,肯定不会缺吃的。

至于其他人,就无能为力了。

此后半个月。

全国各地的公社和大食堂办的是如火如荼。

各大报纸和杂志上,也开展了大力的宣传。

短短时间里,大部分人都知道了。

每天晚上,刘海中借着在中院乘凉的机会,给大伙讲各种政策。

这天上午,王孟德正在屋里陪着媳妇闲聊,刘海中和阎埠贵结伴从外边走了进来。

“孟德,刚才贾家老嫂子和东旭一起,找到了我,跟我说了一个事情,咱们三个大爷,在一起商量一下。”

刘海中腆着大肚子,笑着说道。

他最近有些春风得意。

在院子里,其他两个大爷里,王孟德虽然在单位的地位很高,还隔三差五的上报纸,但不爱管院里的事情,每次有事,都是附和的多。

二大爷阎埠贵,目前也是以他为首。

这就让他体验到了一言堂的快乐,有了一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同时。

在轧钢厂里,虽然他依然是七级钳工,比易中海低了一级,但最近厂里的领导找他谈话了。

说是有一个领导的岗位,他是备选之一。

一听说可以在轧钢厂里当上领导,他就开始飘了,也不管现在还没有最终结果,就先在院里口无遮拦的嚷嚷开了。

还特意买了一根钢笔和一件中山装,准备当了领导之后第一时间穿戴上。

惹得院里的邻居纷纷打趣道:大热天穿中山装,也不怕捂出痱子。

“一大爷,二大爷,院里的事情,您二位商量好就行,我没意见。”

王孟德笑着说道。

他这个三大爷,平日里就是一个充数的,从来不管院里的大小事情。

“呵呵,知道你忙,但这事儿还要告诉你一下。”

阎埠贵在后边插了一句嘴道。

“是什么事情呀?”

王孟德奇怪的问道。

老贾家最近一段时间都挺消停的,也没听说出了啥事呀。

“咳,贾家的情况你也了解,除了贾东旭以外,都是农村户口,他们没有定量,日子过的很紧巴。

最近不是农村各地都在大办公社和大食堂么,听说农村吃饭不要钱,不仅吃的好,还随便吃,贾东旭就起了心思,准备让老嫂子去农村看看。”

“老嫂子一开始不愿意,我刚才去他们家,跟她说了一些农村的政策,她听说大食堂顿顿有肉,还是四个菜,白面也管够,才同意了下来。”

“作为院里的管事大爷,老嫂子回农村,咱们要不要报居委会和街道上?”

刘海中解释道。

贾张氏要回农村去吃大食堂?

这是想屁吃呢。

虽说她是农村户口,但好多年没回去了,在农村也没有屋和地。

回去就想吃大锅饭,真当自己家呢。

“顿顿四个菜,还有肉和白面,这日子比城里可强多了呀。”

阎埠贵也咽了咽口水道。

说实话,就这伙食标准,他都想去农村了。

“这事儿您们做主就行,我还年轻,要跟在您们身边多学习。”

王孟德推脱道。

听他这么说,刘海中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和老阎商量了一下,是这样想的,老嫂子先回农村看看情况,就当是走亲戚了。

如果她打算长时间不回来,咱们再给居委会的曹大姐汇报一下情况。”

“我没有意见。”

王孟德笑着说道。

嘴上是这么说,他在心里笃定,贾张氏回农村,第二天绝对会回来。

三个人商量好之后,刘海中和阎埠贵一起,又急忙来到了隔壁老贾家。

也不知道说了啥,很快,贾张氏就背着一个小包裹,由易中海和贾东旭陪着,迈着小脚往院外走去。

身后,六岁的棒梗已经明白事儿,他依偎在秦淮茹的腿边,大声的喊道:“奶奶,您要经常回来看我。”

“乖孙,你在家里乖乖的,奶奶很快就会回来。”

贾张氏停下脚步,不舍的冲着他说道。

本来她想着到了农村,能天天吃上肉,都有些迫不及待了,恨不得马上到老家。

现在看到大孙子,心头便开始泛起了难受的味道。

院里不少人听到动静,都在不远处看热闹,他们看到贾张氏走了,没有一个流露出不舍的神情,相反,大家都盼着她早点走呢。

等看不到贾张氏的身影了。

李大妈开心的说道:“哎呀,终于走了,这二十多年,院里难得这么清静。”

“是啊,没有她,天气这么热,我都觉得舒服。”

薛婶子也笑着说道。

“没错,以后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想到以后很长时间见不到贾张氏,她们都高兴的像是过年了一样。

可惜,她们高兴的太早了。

晚上,家家户户都吃完了晚饭,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

邻居都聚在中院水池旁,一边乘凉,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这时,有个人从垂花门走了过来。

众人打眼一瞧,正是上午刚走的贾张氏。

就见她垂头丧气,一脸的憔悴。

“老嫂子,您咋这么快就回来了?”刘海中连忙起身问道。

贾张氏没有回话,而是机械的走到了大家的跟前。

“老嫂子,是不是农村日子也不好呀?”阎埠贵推了推眼镜,也问道。

“农村现在的日子可好了,隔几天就杀一头猪,天天吃肉和白面。”

“那您怎么回来了。”

“呜呜呜,他们不让我吃,把我赶回来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