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46章 疫情防控和研制疫苗

第146章 疫情防控和研制疫苗

第146章 疫情防控和研制疫苗

京城市的一间会议室里。

王孟德侃侃而谈,当着众人的面说出了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和‘四早一好’的防范宣传措施。

在座的二十来个人,包括京城市的大领导在内,都惊讶的看着他。

那几个市里的工作人员,更是露出一副震惊的表情。

他们没想到,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和‘四早一好’这种明显带有官方总结性的词汇,居然从一个大夫的口中说了出来。

这种词汇,不是应该他们这种在组织里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的人,总结出来的么。

特别是三结合地段负责制,非常契合我国这种有强大的基层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的情况。

简直是量身定做一般。

如果王孟德知道他们心里所想,一定会在心里暗道,这可不就是国家未来会实行的措施么。

等王孟德说完后,大领导率先反应过来,他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

其他人,听到掌声,也都心思复杂的跟着一起鼓掌。

“王孟德同志,你的这两个建议,简直太好了,对我们这次防治麻疹太有帮助了,而且以后我们遇到疫情,都可以直接使用这种办法。”

大领导高兴的说道。

这次,京城市采用的都是被动式的防控工作方式,而且也没有发动基层组织参与进来,只有各个区、县的防疫站,以及医院的医护人员在疲于应付。

现在听了王孟德说的建议,才猛然想起来基层组织的优势。

如果实行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各个街道、居委会,都会有相应的负责人,来组织医务人员、干部、群众参与防止工作。

这种责任到人、分区划片、全民参与的方式,就会形成拉网式的排查防控场景。

就能保证没有遗漏的病患。

同时,‘四早一好’的宣传,也可以让疫情控制在小范围之内,不会后知后觉的大量爆发才知道。

说完他转头看向角落的秘书问道:“张秘书,刚才王孟德的话,必须一字不落的记录下来,等下开完会,尽快形成报告。”

接下来,会议继续进行,王孟德刚才说了两个建议,便闭口不言。

蒲老坐在前排,也捏着胡须,微笑着看着大家讨论。

剩下的十来个中西医专家,心里也不想让王孟德专美于前,纷纷挖空心思的想着办法和主意。

一直到中午,会议才算是结束。

婉拒了京城市大领导一起吃饭的邀请,三个人又坐车回到了中医研究院。

匆匆在食堂简单的吃了个饭,王孟德跟在蒲老的身后,不顾天气寒冷,在研究院里遛弯。

至于师弟李响,则早早的就让他回去了。

“孟德,从55年开始,短短三年时间,京城就经历了三次大的传染病,更别说解放初期的那几年爆发的鼠疫和天花等疫情。

哎,国家刚刚建立没多久,就出现了这么多的天灾和疾病,幸好现在解放了,不然,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蒲老感慨的说道。

他是从清末一直到现在,几十年里,见多了风风雨雨。

但每次遇到大的疫情灾害,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

“先生,国家现在正在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再加上大力整治城市的卫生状况,等几年后,农村出师了一大批‘赤脚医生’,城里的卫生条件也好转了。

到那时候,咱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进步,很多疫情病症,都会有解决办法的。”

王孟德轻声安慰道。

他说的也是实话,短短几十年,很多在现在看来是绝症的病症,在后世都被一一攻克了。

大部分疾病都有了治疗的办法。

大部分的传染病,也都被控制住了。

“嗯,看到国家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你的成长速度,我都是相信你说的话。

就说血吸虫病,几千年来,从来没有那个朝代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很多朝代,都是放任不管的状态。

只有咱们新朝,居然在开国初期,内外交困的时期,毅然决然的号召几十万医护人员,动员上亿人口,准备花费数年时间,消灭这个疾病。

这才是真正把老百姓和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的组织,也才能有了让伱发挥的地方。”

蒲老高兴的说道。

两个人边走边聊,等到了一个凉亭里,望着不远处几颗光秃秃的树木,他又接着问道:

“孟德,这次麻疹疫情,有了你的建议和药方,我相信很快就能控制,有了这次的经验,国家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有了参照。

不过,我觉得对于这些传染病,还是以防为主,对于预防这块,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今天在会议上,他听到王孟德介绍的‘四早一好’里,第一个早就是早预防,所以才有此一问。

“先生,对于预防传染病,我觉得,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第一个,是周围环境卫生的改变,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以前都是脏乱差,污水横行、垃圾遍地,很多水源都被严重的污染过。

甚至有的地方,还会有人畜一起直接饮用同一口水井里的水,再加上各种动物身上携带的病菌,就造成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传染疾病。

现在国家正在大力的整治,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需要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努力。”

顿了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王孟德接着又说道:“至于第二个,我觉得要开展各个传染疾病的疫苗研制工作,虽然心有不甘,但不得不承认,西医对于疫苗的研究,在防治这一块,算是超过中医了。

咱们中医研究院,也应该马上开展对疫苗的研究工作,这一次麻疹疫情的爆发,我认为算是一个机会和契机。

如果咱们中医研究院,能率先研制出疫苗,上级领导,对咱们的态度和认知会更好。”

这两个方面,他也是借鉴了前世的成功经验。

后世,基本上每个儿童都会接种很多种类的疫苗。

就拿麻疹来说,接种了一针的麻疹疫苗,其预防效果可达90%。

其实后世每隔一段时间,有些地方还会时不时的爆发麻疹疫情,但因为接种了疫苗,再加上防治得当,刚爆发就都很快被控制住了。

“第三个方面呢?”

蒲老听了他说的两个方面措施,频频点头。

现在看他停了下来,便急忙问道。

“第三个方面,是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染途径,要对民众进行宣传,特别是流行季节中更要做好宣传工作。

让他们知晓,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进行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等等。”

王孟德缓缓的说出来了第三个方面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而且都融到了生活习惯当中。但在这个年代,却是需要多年的摸索,要走很多的弯路,才能总结出来的办法。

现在由他说出来,自然引得蒲老惊喜连连。

“好啊,孟德,你的这三个预防措施,对国家和人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

等下午上班了,和我一起去找院长,把这个情况给他汇报一下,对了,疫苗的研制,你是不是有兴趣?”

刚才,他敏锐的发现,当说起研制疫苗的时候,这个弟子明显情绪有了一些波动。

“先生,这几天,我一边治病,同时也在思考,对麻疹疫苗的研制,有了一些想法,我想试一试。”

王孟德直接说道。

自从中医研究院提倡中西医结合之后,他也自学了西医的内容。

然后空间就有了新的变化,之前空间里是只能学习后世中医的知识,现在是增加了西医的相关知识。

在空间的帮助下,从后世医书上,得到了大量研制疫苗的思路和方法。

如果他研制疫苗,肯定比其他人节约海量的时间,少走不少的弯路。

“嗯,试一试吧,现在也都要求进行中西医结合,你去研究疫苗,也不算什么。”

下午。

院长办公室里。

当王孟德把三个预防的方案说了出来,鲁院长都有些麻木了。

他笑着说道:“王孟德同志,等下你把三个预防传染病的方案写成报告,我会拿给上级领导看。

至于你想要研究麻疹疫苗,我代表中医研究院,表示大力的支持,需要人力和物力,你尽管开口,只要研究院有的,就全部满足你的需求。”

对于这位总是能创造奇迹的年轻俊小伙,他抱有很大的期望。

说不定,过一段时间,麻疹疫苗就会研制成功。

此后半个多月的时间里,王孟德并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到研制疫苗上。

而是在家里,积极的配合街道和居委会的工作。

京城市的动作很快,就在他和大领导开完会的第二天,

在相关基层领导的组织下,走访南锣鼓巷每一个大院,一边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一边检查儿童的身体情况。

同时,他还给病患进行诊治,每天都要和王浩以及其他几个大夫一起,给街道上的几百个儿童患者治疗。

最终,经过宣传、预防、治疗、隔离等措施多管齐下,京城的这波麻疹疫情终于被控制住了。

最近几天,发病的儿童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且非常明显。

这一变化,让大家都长出了口气。

这些天来,所有人都紧绷着一根弦,生怕麻疹疫情一发不可收拾。

“孟德,这次多亏了你的药方,咱们街道患病的孩子,喝了你开的药之后,几天就好转的差不多了。

对了,你还不知道吧,就因为带须的葱头是药引子,导致菜店和菜市场的大葱现在非常抢手,家家户户除了之前存储的,还都又去备了不少。”

从一户人家里出来,居委会的曹大妈顶着一双黑眼圈,笑着说道。

自从麻疹疫情爆发之后,她就没睡个踏实觉,一直到昨天,情况好转了之后,她才睡个好觉。

当然,消息灵通的她,也知道王孟德在中间起的作用。

京城市给各区、县甚至是街道下发的防疫手册以及相关制度,上边都有对方的名字。

有一次上级来给她们开动员会的时候,更是提到了他的名字,还透露出京城大领导对王孟德的欣赏。

“曹大妈,这些是我作为一名大夫应该做的。”

“呵呵,你做的太出色了。”

“对了,曹大妈,新增的病患很少了,过两天,我要回单位上班了。”

他已经有二十来天,都在专心配合街道的工作,期间只抽空回到广安门医院里坐诊了三个半天。

既然疫情控制住了,也该回去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开展麻疹疫苗的研制工作了、

沉吟了片刻,曹大妈点了点头,由衷的说道:“行,大后天,你就别来了,安心去上班吧,孟德,谢谢这二十多天来的辛苦。”

两天后。

中医研究院。

当王孟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就被张巧玉和孙小茹两个人发现了。

“师兄,您来啦。”

看到两个师妹正在给自己的办公室搞卫生,他笑着说道:“你们辛苦了,等下,让他们几个都到我办公室里。”

“师兄,我现在就去叫他们。”

张巧玉急忙说道。

很快,八个人就规规矩矩的站在了他的办公桌前。

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王孟德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未来一段时间,我的工作重心,将要放到研究麻疹疫苗上。

你们有感兴趣的,可以跟我一起研究,当然,每周我还是会抽空去广安门医院坐诊的,你们别担心。”

听说师兄要做研究,几个人都精神一振。

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师兄,我们对研究麻疹疫苗很感兴趣。”

说完还互相对视了几眼,都发现了对方的激动,然后心照不宣的相视一笑。

他们都清楚,跟着师兄做研究,好处太多了。

除了能学到大量的知识以外,最重要的是,能获得名利上的好处。

据他们所知,针灸研究所的那个钱大勇师兄,就是跟在王孟德师兄身后,一起研制出了板蓝根颗粒剂,当年就获得了市里的先进和标兵。

还有前段时间一起编写的《赤脚医生手册》,也让他们的履历上,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现在好了,师兄终于又要带他们一起做研究了。

谁要是退出,那才是傻子呢。

“好,既然你们有兴趣,那我就分派任务。”

王孟德笑着说道。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