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45章 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和‘四早一好’

第145章 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和‘四早一好’

第145章 三结合地段负责制和‘四早一好’

东城防疫站。

在北兵马司胡同旁边,离戏剧学院(东城校区)不远。

防疫站的一间办公室里。

潘副站长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笑着说道:“王孟德同志,欢迎你来到咱们防疫站,等一下还请你指导一下咱们的相关工作。”

他之所以对这个年轻人这么客气,也是因为这几年,王孟德的名气非常的大,特别是在防疫工作这个系统,可谓是如雷贯耳。

56年乙脑流行病,让他初露头角,研究出血吸虫病的药方,让他彻底的被大家所熟知。

现在京城各个区、县防疫站,都还在定期学习蒲老和他一起编写的《流行性乙脑炎症》这本文献资料。

这份材料里,总结的经验,对今后中医治疗流行性感染性传染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更别说去年底以来,每次全站或者各个科室召开的会议上,都要喊几句‘向王孟德同志学习’的口号,来激励着大家。

“潘站长,您客气了,我这次来,是跟防疫站汇报一个紧急的情况。”

王孟德摆摆手说道。

“哦,是什么紧急的情况。”

见他说起了正事,潘副站长连忙正色的问道。

“潘站长,草厂胡同,有一个小姑娘,得了麻疹,我问了患者的家属,据他们说,附近还有好几个儿童也中招了。”

王孟德一脸严肃的说道。

“什么,有人得了麻疹!”

潘副站长惊叫了一声,一脸的难看。

也不怪他反应这么大。

自从解放后,一直到55年的时候,京城市民的第一位死因,都是各种传染病。

这两年,随着防疫工作的开展,医疗机构和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卫生工作的大力宣传和整治。

因疾病和传染病去世的市民,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但各种传染病的危害,还是非常的大。

很多疾病都没有特效药,民众也没有接种疫苗。

大部分人得了传染病,只能硬扛着,生死全靠自身的免疫力及天意。

其中麻疹传染病就是祸害之一。

麻疹的潜伏期一般大概是六到十天,曾经接触过麻疹患儿或在潜伏期接受被动免疫者,可延至3-4周。

这些人,未来都是疾病的传染源,一旦爆发,就是大面积传染,轻易控制不住。

这种病针对的大部分是儿童,致死率非常高,而且还常常伴有很多的并发症。

麻烦大了呀。

潘副站长顾不上客气,他急忙问道:“王孟德同志,这个病患,家庭住址请告诉我一下,我们马上安排防疫人员上门检查。

同时也要对胡同周边的人员,特别是儿童进行检查,防止大量的传播感染。”

等王孟德把何家的地址告诉他之后,潘副站长说了两句客气话,然后就匆匆出了办公室,一边跟站长汇报,一边安排具体的工作。

过了好一会儿,潘副站长才一脸歉意的走进了办公室:

“王孟德同志,感谢你及时给我们同步这个消息,要是再晚几天,那麻烦可就大了,还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被感染上了。”

“呵呵,潘站长,这是我应该做的,那什么,没啥事我就不打扰您们工作了。”

王孟德站起身来,笑着说道。

他知道,东城防疫站,今天开始要忙起来了。

而且不仅仅是东城防疫站,就连其他的几个区和县的防疫站,以及京城市的防疫站,今晚也会是个不眠之夜。

“那我就不留伱了,等有空了,还请来咱们防疫站指导工作。”

潘副站长客套的说道。

出了防疫站的门,冬天天短,大概五点来钟,天色就已经快黑了。

王孟德先去了草厂胡同,查看了一下小姨子的情况,发现她已经好多了,精神也不错,便放下了心。

“孟德,刚才来了好几个防疫站的人,吓我一跳。”

周小燕看到女婿脸上带笑,便安心了不少,于是把刚才的情况说了出来。

“妈,没啥事,亚男这个病,容易传染,所以防疫站的工作人员才过来看看情况的,对了,胜文和胜武要是也出现这些情况,及时给我说一声。”

王孟德嘱咐道。

天天生活在一起,两个小舅子,估计这次也跑不掉被传染。

推辞了丈母娘的挽留,王孟德骑上自行车,来到了德胜门,等了没多久,何胜男就下了公交车。

“孟德,今天怎么过来了,天气这么冷,你在家里休息呀。”

到了存放自行车的地方,取了自行车后,两个人并排骑着车,然后何胜男埋怨道。

当然,王孟德来接她,她心里同时也是甜滋滋的。

“在家没啥事,就过来了。”

王孟德笑着说道,接着又把小姨子生病的事情说了出来。

“亚男没事吧。”

一边骑着自行车,何胜男一边担忧的问道。

“放下吧,我下午去看了两次,已经好转了,明天早上我早起一会儿,先去看看她的情况,再去单位上班。”

“嗯,辛苦了。”

“嘿嘿,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个人说说讲讲,很快就回到了家里。

此时,冉小梅已经做好了饭,正等着他们回来一起吃。

饭桌上,当听到何亚男是得了麻疹,王浩立马色变道:“这个传染太厉害了,近期医院里又要忙了,也不知道家里几个孩子,后边会不会传染上。

这些天,别带元第和元勋出门了,尽量别跟其他孩子有接触,至于援朝和卫国,你俩在学校里要多注意点儿,身边同学有情况,回来后一定要给我和你哥哥说。”

作为大夫,他可是深知麻疹的危害性。

他别的不担心,就是担心家里的四个孩子被传染。

“爸,您不用紧张,麻疹这个病,我之前仔细研究过,这次给亚男开了方子,效果很好。”

王孟德安慰了他一句。

这种病,在这个时代,可能没有什么好办法,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小菜一碟。经过几年的学习,再加上空间里看到的前世各种医学知识,现在各种疑难杂症,都能随手开方。

而且还是用的简单药材配伍,就能取得奇效。

比如对于麻疹,他用了带须的葱头作为药引,再按照辩证的情况,搭配一些中药,就能治好。

“真的?”

王浩激动的问道。

麻疹这种传染病,对于他来说,也算是很棘手的病症了。

前些年,京城曾经爆发过一波麻疹传染病,当时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治好了二十多例,还有十来例重症患者,他不敢治疗了,只能转院。

没想到,儿子居然很轻松的说出有研究,还有很好的效果。

这让他大喜过望。

自己儿子平时可不是个爱说大话的主,既然说出口,肯定就是十拿九稳的了。

“爸,我用的带须葱头做引子,然后搭配。。。”

王孟德直接把自己治疗麻疹的方法,说了出来。

从如何辩证,到该如何用药,他说一句,王浩眼睛就亮一下。

最后,王浩长舒了一口气,感慨的说道:“孟德,不错,你果然研究的透彻,按照你的辩证方法,然后用这个药方进行灵活的加减配伍,治疗麻疹就简单多了。”

此后几天,胡同里陆续的有儿童得了麻疹,他们不约而同的都纷纷过来找王孟德。

就连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人,也在学校被同学传染了。

王孟德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一一辩证,然后开出药方。

很快,得病的孩子们,都逐渐好转了起来。

同时,他也根据病患的反馈,不断的调整药方内容。

这天早上。

中医研究院。

王孟德把手中的材料放好,正准备带着两个师弟去广安门医院坐诊,就被院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叫住了。

他和蒲老一起来到院长办公室,鲁院长冲着两个人笑着说道:“蒲老,王孟德同志,近期京城爆发了麻疹传染病。

京城的大领导给我来了电话,向我们中医研究院求助,派专家去协助他们抗疫,他们特意点了你们两位的名字。”

“呵呵,院长,既然京城的大领导开口了,我和孟德就跑一趟,孟德最近治疗了不少麻疹的病患,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正好把药方和治疗的经验一起给他们。”

蒲老捻着胡须,乐呵呵的说道。

他这两天和这个得意弟子也讨论了治疗麻疹的方法,知道王孟德已经有了研究成果。

“是么,太好了。”

鲁院长惊喜地说道。

“对了,王孟德同志,相关药方和治疗经验,也麻烦你给研究院留一份。”

“是院长,这是我昨天刚写出来,本打算今天下午给院里领导们汇报的。”

王孟德说着就上前把手中的一份资料递到了他的手里。

翻看了一会儿,见到这份资料里边的内容非常的详实,不仅有辩证方法,还有用药的说明,详细的就算是一个新手,也可以照方抓药。

于是他由衷的夸赞道:“王孟德同志,你太了不起了。”

回到办公室之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蒲老和王孟德一起,又叫上了李响一起,坐上了一辆吉普车。

他这是趁机带着学生出来见一见世面呢。

没过多久,几人就来到了京城市的大领导办公所在地。

一间会议室里,此时聚满了人,除了几个市里和卫生系统的领导外,还有十来个中西医专家。

看到蒲老和王孟德进来了,他们都一起站起身来,互相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然后,京城市的大领导开口说道:“同志们,这次京城爆发了麻疹传染病,病情已经蔓延开了,现在长话短说,请各位专家说一说解决的办法。”

说着就一脸期待的看向在座的十几个中西医专家们。

在座的人里,王孟德对几个人倒也眼熟,他们互相看了一眼,谁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

这时,蒲老有些不耐烦了,他咳嗽了一声,大声的说道:“孟德,你来说。”

听见老师叫自己,王孟德答应道:“是,先生。”

然后就把自己带来的一份材料,递给了大领导,嘴里说道:“领导,这是我这些天治疗麻疹使用的药方和治疗经验,经过二十多个儿童的治疗验证,效果明显,一部分已经痊愈了,剩下的也都在逐渐的恢复。

市里可以把这些内容,多印发一些,发到各个防疫站,以及相关医院里,咱们第一步先解决感染的患者。”

他的这份材料里,除了辩证的内容以外,共有各种药方十一个。

“太好了。”

大领导是认识王孟德的。

不仅是在报纸上经常能看到他的照片,在表彰大会上,两个人也见过几次面。

对于这么俊的小伙子,还年纪轻轻的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大领导自然是对他印象深刻。

从王孟德手里接过材料,他没有翻看,而是直接递给了其他的专家。

十来个中西医专家,互相传阅了一下,有的还交头接耳的讨论了几句,最后不管懂没懂,都一脸佩服的点了点头。

看到大家没有意见,大领导连忙吩咐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迅速的把这份材料印发到各个区县的防疫站以及医院里。

等工作人员出去后,屋子里的气氛明显宽松了不少。

大领导左右看了看,乐呵呵的问道:“大家对防治麻疹,还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和想法?”

对于防疫的建议,十来个专家,七嘴八舌的一连说出了好几个老生常谈的应对措施。

这些应对措施,市里也已经安排在做了,看到他们说的都没有什么新意,大领导也不失望,他转头看向王孟德道:“王孟德同志,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么?”

“大领导,我有一些想法。”

王孟德被点了名,他也不藏拙,而是直接说道:

“我建议,在京城市的统一领导下,采取基层组织领导医务人员、干部、群众三结合的地段负责制,形成人人动手的防病群众运动,这样就能有效的遏制疫病的传播蔓延。

同时,还要给群众做好宣传工作,我把经验汇总成了“四早一好”,四早即早预防、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好是做好家庭护理。

这样双管齐下,再加上及时的治疗感染的患者,我相信,这次麻疹疫情,应该很快就能解决。”

等他说完,众人都一脸惊讶的看着他,也不说话。

一时间,会议室里变的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