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144章 麻疹疫情来袭

第144章 麻疹疫情来袭

第144章 麻疹疫情来袭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随着城里城外大量炼铁炼钢的土高炉建立,每天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高炉都会冒出浓浓的黑烟,走在路上,京城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烟火味。

墙上、电线杆上,也都是换成了新的标语。

大喇叭广播里,也每天播放一些或真或假、激动人心的成就。

随着大炼港铁活动的开展,这股风气,也逐渐的吹到了电力、煤炭、运输、文教等多个部门,各部门都掀起了‘全民大办’的风潮。

形成了“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

就连中医研究院里,也开始有人蠢蠢欲动,想要放‘卫星’。

虽然最后都被鲁院长联合几个副院长给压了下去。

但王孟德心中却是充满了忧虑。

这事儿暂时能压下去一次两次,等到全国进入高峰的时候,到那时候,可就压不住了。

同时,他这两个月的研究,也陷入了瓶颈,好几个方子最后都被他自己给否决了。

不是这些方子没效果,而是效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或者有其他严重的副作用。

很快,就到了十一月初。

又到了一年一度存储大白菜的时候了。

这天,王孟德特意跟单位请了一天的‘白菜假’,在院里和全院的邻居一起到南锣鼓巷菜店门口运白菜。

每逢‘冬储’的日子,各个单位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员工请假。

这可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在冬天好几个月时间里的吃菜问题,谁也不敢阻拦。

“傻柱,你家今年准备存储多少斤大白菜。”

去往菜店的路上,王孟德推着自行车,和傻柱闲聊道。

自行车车前大杠上放了两个框,后座上还别着两个麻袋,王浩和他也是一样的装备。

“我们家呀,就我和雨水两个人,存个四百斤,就够过一冬的了。

不像你们家人多,连上援朝和卫国,每个人不得打底一二百斤,这就需要将近一千来斤的大白菜了。”

傻柱推着一个平板车,笑着说道。

他今天还需要帮聋老太太买二百斤的大白菜,所以就早早的借了一个平板车。

“是啊,去年我没在家,我们家存的少,就没够吃,最后十几天,都吃的咸菜,今年说什么也得多准备一点才行。”

王孟德说道。

去年他去了南方,冉小梅合计着省点钱,就比前年少买了三百斤,没想到过完年有几天连着阴天,加上她和何胜男两个人舍不得吃完好的,有部分大白菜就被捂了。

两个人说说讲讲,快要到南锣鼓巷菜店的时候,身后,许大茂骑着自行车,带着娄晓娥赶了上来。

本来娄晓娥不想过来的,她在娘家的时候,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这种粗活,从来没干过。

还是许大茂为了在邻居们面前炫耀自己的媳妇,连哄带骗,保证不让她干活,才让她勉强出了门。

“孟德哥。”

“孟德哥。”

看到面前跟自己打招呼的两个人,王孟德心生感慨,原剧中,院里的一些主要人物,都已经聚齐了。

在十月份的时候,许大茂终于和娄晓娥结了婚。

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不敢太高调,娄家嫁闺女,居然就简单的办了两三桌,而且请的还都是亲戚朋友。

其他外人一律不受礼、不招待。

那一天,老许家都笑歪了嘴,特别是许富贵,高兴的当场就喝断片了,要不是许婶子知道他的酒品,及时的把他扶到了屋里。

恐怕老许要在酒桌上来一个‘农奴翻身把歌唱’了。

许大茂也兴奋不已,娄晓娥长相虽然比不上院里的何胜男和秦淮茹,但容貌也算是中上之姿。

再加上大家闺秀、千金小姐的身份加持,让他一时间酒不自醉人自醉。

对于老许家和娄家结亲,院里的大部分人,表面上一副恭喜的样子,实际自然是心里酸溜溜的。

甚至整个胡同里的年轻人,都恨不得以身相待。

这娄晓娥长得不差,身份虽然是Z本佳,但按照许大茂有意透露出来的信息,娄家算是红色的,据说解放前,也跟这边下过注,偷偷的资助过。

解放后,又很配合国家进行公私合营,还主动提出把轧钢厂的管理权上交。

这条件,居然找了一个鞋拔子脸,让大伙又气又无奈。

特别是傻柱,更是郁闷的不行。

“哼,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看到许大茂和娄晓娥两个人夫唱妇随的模样,傻柱忍不住出声讽刺道。

“傻柱,我不跟你一般见识,伱就嫉妒我吧。”

许大茂乐呵呵的说了一声,然后转头冲着自己媳妇说道:“晓娥,以后见到傻柱,别搭理他,他不是个好人。”

“大茂,我知道了。”

娄晓娥站在许大茂的身后说道。

说完还白了傻柱一样,让傻柱更加的愤愤不平。

他觉得连许大茂都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自己却是相亲了好几次都没成,老天真是不公。

到了菜店的门前。

就见熙熙攘攘的人群,犹如蚂蚁搬家一样,把一垛垛几米高的大白菜,搬回到了家里。

每一家,都尽可能多的存储,因为现在买,有国家的补贴。

就算是今年每个等级的大白菜,比去年每斤涨了五厘到一分钱,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

据说,去年因为补贴冬储大白菜,国家共投入了两三千万元。

今年,关于涨价的事宜,‘院里’一直研究到半夜,批准后,‘秋菜指挥部’在凌晨才把最后的价格发放给各个菜店和售卖点。

然后还在京城日报的报纸上,给民众解释涨价的原由,并请大家谅解。

这年代,对于涉及民生的问题,国家那是真的关心。

等把大白菜好不容易运到了家里,又全部摊在门口晾晒后。

王孟德看天色还早,于是就匆忙出了门。

他骑上自行车,绕了一大圈,快到中午的时候,才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拎着一个布袋,布袋里,装着几十个鸡蛋。

自从何胜男怀孕后,王孟德就隔几天从空间里拿出一些营养品,特别是鸡蛋,每天都要保证媳妇最少能吃上两个。

但由于今年来,每户每个月只能买一斤的量,就算是王家已经提前分家了,也才只能买两斤,加起来大概二十个左右。

而且农村也在前两个月开始办起了公社和大食堂,爷爷奶奶养的鸡,也都成为集体所有了,下的蛋,自然也无法拿到城里来了。

每个月二十个鸡蛋,算下来,光何胜男一个人,一天都划不到一个。再加上两个儿子和两个弟弟都是长身体的时候,也需要鸡蛋这些补充营养。

于是他就开始偷偷的往家里拿东西。

第一次的时候,王浩和冉小梅还问来源,被他找了一个理由糊弄了过去。

之后,就再也没有过问。

他们只是仔细的嘱咐王援朝和王卫国两个人,在外边别乱说。

到了家里。

冉小梅正在准备午饭,王浩则坐在客厅里看报纸,两个儿子穿着厚厚的衣服,正围着饭桌玩转圈圈游戏。

看到他手里拎着的布袋,冉小梅有些担忧的问道:“孟德,你这经常拿这么多回来,不会有事儿吧。”

“妈,您放心,不会有事的。”

王孟德把鸡蛋小心的放到橱柜里,轻声的安慰道。

他这三十个鸡蛋,是从空间里花二十多额度点买的,而且还是特意买的草鸡蛋。

大小和重量跟这个时代的差不多,都是十个左右一斤。

“那就行。”

冉小梅听了他的话,脸色缓和了一下,然后伸手接过两个鸡蛋,洗了洗,就放在米粥锅里准备一起煮给两个孙子吃。

吃完午饭。

把两个儿子哄睡后,王孟德倚在床上,眯着双眼假寐,准备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歇一歇。

这段时间,他为了做研究,除了每天在单位上班以外,回到家里,包括星期天在内,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已经好久都没好好的休息了。

可惜,还没休息半个小时,门外隐约传来了老丈人何光耀的声音。

他匆忙起身,披上外衣,来到了门外。

就见何光耀,一脸的焦急,正在耳房和王浩说着话。

“孟德,你醒了,你老丈人来了,说是亚男生病了,你快去看看,孩子让你妈看着。”

王浩看到王孟德出来了,便快速的吩咐道。

“亚男怎么了?我这就回去拿东西。”

“亚男前几天发烧,还有点咳嗽流鼻涕,一直没退,今天身上又起了红疹,身上的温度也感觉更高了。”

何光耀说道。

听到他的叙述,王孟德心中瞬间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他匆忙带上银针和药箱,又在箱子里装了七八个鸡蛋,然后推着自行车出了院子,载着老丈人就往草厂胡同骑去。

到了何家,进了屋,来不及寒暄,直接就给小姨子诊治。

当得知何亚男发热了三四天,伴有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症状,而且今天耳边和颈部开始出现了红疹,并逐渐的向下发展时。

这是麻疹无疑了。

王孟德清楚的知道,麻疹在这个时代算是很严重的疫情了。

现在国内还没有研制出相关的疫苗,再加上麻疹的传染性很强,未接种疫苗者如果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10人中有9人会感染麻疹。

特别是儿童,更是多发人群。

当看到姐夫脸色不好时,何亚男努力抬起脑袋,瘪瘪嘴道:“姐夫,我这个病是不是很严重呀?”

“亚男,你这个病呀,不严重。

等下姐夫给你开点药吃,很快就会好起来了,对了,姐夫还给你带了几个鸡蛋,留给你煮着吃,或者做红糖荷包蛋。”

王孟德连忙安慰道。

“呀,有鸡蛋吃了,谢谢姐夫。”

何亚男听说姐夫带了几个鸡蛋给自己吃,高兴的说道。

自从姐姐怀孕之后,他们家一个月一斤的鸡蛋,就被周小燕攒了起来,准备攒多一点给送到南锣鼓巷。

“孟德,你怎么还拿鸡蛋过来了,胜男刚怀孕,正是需要补充营养的时候,等下把鸡蛋拿回去,对了,家里我攒了二十来个了,一块儿拿走。”

周小燕在一旁听着两个人的对话,然后急忙说道。

“妈,家里多着呢,我有个患者,是京城副食品公司的领导,他们内部有议价鸡蛋,不要票每个月就能买到好几十个。”

王孟德小声的解释道。

这个领导,可不是无中生有,确实是他的患者之一。

只是每个月不是几十个,而是只能做主卖给他一斤半不要票的鸡蛋。

“哟,孟德,你还认识这种领导呢。”

何光耀惊讶的说道。

“爸,我和老师在广安门医院坐诊,遇到的都是疑难杂症,有不少是各个部门的领导,都是我的患者,给他们治好了病,都很感激我呢。

等明年胜文初中毕业了,想去哪个部门,直接告诉我就行,到时候直接安排工作。”

王孟德笑着说道。

随着他的医术和名气的提升,人脉也是越来越广,这点小事,也就是打一声招呼的事情。

聊了几句后,他便在心里合计,想着用什么方子,给小姨子治病。

思考了一会儿,王孟德吩咐道:“妈,家里有大葱吧,找两个带须的大葱根,洗干净了,我再配一种中药材,煮水给亚男喝。

对了,家里有红糖吧,快煮好的时候,在添加一点红糖进去,效果更好。”

说着他从药箱里拿出一种中药材,递给周小燕。

“好,家里葱头多得是,我现在就去煎药。”

周小燕对自己这个女婿的医术很是信服,她接过中药材,就匆忙出了房门,去邻居家中借药锅回来。

等何亚男喝完药,过了一会儿,有了很明显的好转之后。

王孟德才放下了心,他又把药材分成几份,嘱咐丈母娘按时按量给小姨子服药之后,便出了门。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防疫站。

1950年,京城就公布了《京城市传染病预防及处理暂行办法》,确定鼠疫、霍乱、麻疹等14种病为法定传染病。

对疫情报告、访视调查、隔离及消毒、预防接种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同时,1953年又成立了京城市卫生防疫站,各区、县也相继成立防疫站。

所以,他要及时的上报麻疹疫情的情况。

进了防疫站,说明身份后,当即就有一个领导热情的招待了他。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