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当医生开始的火红年代 > 第210章 这个人顶的上一个师的兵力

第210章 这个人顶的上一个师的兵力

第210章 这个人顶的上一个师的兵力

针对国内的特殊人才。

例如像蒲老这样的中医名家,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专家人才。

不论是文艺界,还是科学界,甚至是体育界,都有一定的划分标准。

符合这个标准的人才,国家在困难时期,会对这些人实行了特殊供应制度,以便他们能不受柴米油盐的困扰,持续做出杰出的贡献。

本来按照王孟德这几年做出的成就,前两年就已经符合这个标准了。

但上级一直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就拖了两年时间。

今年来,随着国际医学界的风向变化,以及青蒿散和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国家也意识到,他取得的成就,该有一个符合身份的待遇了。

于是,经过研究,他从十月份开始,将获得特殊供应的待遇。

“王孟德同志,经过上级的研究决定,从这个月起,你将享受特殊供应的待遇。”

鲁院长笑眯眯的说道。

他早已经属于特殊人才,从一开始,就享受了这个待遇。

自然知道这个待遇的珍贵。

特别是现在困难时期。

不说其他的,就是各种副食品,就能让普通人羡慕的不行。

现在,市面上猪肉完全看不到,但特殊人才,每个月,会有一定的定量。

还有粮油食品、蛋品、奶制品、干果、鲜菜、杂货以及日用品等等,应有尽有。

这些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都会有相应的票证下发。

而且,这些特殊供应,都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负责,也会有专门的门店进行供应。

质量上完全有保障,还完全不需要担心买不到东西。

甚至,如果级别够高,这些东西,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作人员,给定期送上门去。

“谢谢领导,谢谢院长。”

王孟德高兴的感谢道。

他的老师蒲老前几年就享受了这个待遇,所以,他更知道,这种待遇的珍贵之处。

“哈哈,这是你应该得到的。

其实早两年,你们从南方防治血吸虫病回来之后没过多久,我就向上级申请过。

但是你的年龄太轻,领导生怕你被拔苗助长了,同时也想让你多沉淀沉淀,才压了两年。”

鲁院长笑着解释了一句。

早几年,他和蒲老聊过这个事情。

本来上级要压一压,他想着再争取一下,还是蒲老拦住了。

说是这个徒弟当前底子还不够厚,根基有些虚,再等两年看看。

这天晚上。

不少的邻居,也不嫌冷,每个人端着碗,又聚在了中院水池旁。

进入九十月份以来,天黑的时间就越来越早了。

幸好傻柱家客厅里的灯泡是二十五光的,再加上其他几户人家屋里的灯亮,把房门打开后,中院也勉强能看得见。

人群里,阎埠贵咬了一口玉米面和红薯面掺和一起蒸出来的窝窝头,朝着王孟德家看了一眼,然后一脸羡慕的说道:

“哎呀,今天老王家又吃上肉了,还是王孟德有本事,能买的到鲜肉吃。”

今天他钓鱼回来,正好看到王孟德拎着一块三四两种的五花肉回来。

看到猪肉,这可让他羡慕的不行,同时也馋坏了。

他们家,已经有四个来月,没尝过猪肉的味道了。

平日里,最多把自己钓上来卖不上价的小白条炖了吃,打打牙祭解解馋。

“是啊,我刚才从老王家门口经过,就看到胜男在切肉呢。”

薛婶子喝了一口玉米面稀饭,闻着从王孟德家飘散过来的肉香味,感觉肚子更饿了。

她们家孩子多,每个月的粮食都不够吃,这马上到月底了,一家人的晚饭,只能煮一锅玉米稀饭喝。

至于主食,那要等到下个月的粮票下来后,才能在月初的晚上,每个人吃一个窝窝头。

“这猪肉味真香呀,晚上又要睡不好了。”

李大妈也接茬道。

看着众人七嘴八舌的诉说着,以及流露出的羡慕表情。

刘海中咳嗽了一声,然后说教道:“你们呀,都别羡慕王孟德家能吃上肉,人家可是凭着本事吃肉的。

他这个月在单位被评为了特殊人才,以后每个月,都会有各种副食品和其他物资供应。

你们呐,有这个心思,就多教育一下家里的孩子,争取也能成为特殊的人才。”

“一大爷,咱们呢,和孟德哥没法比,都没有这个本事。”

旁边,许大茂笑着捧哏道。

他手里拿着两个二和面馒头,也让大家眼馋不已。

特别是几个孩子,都眼巴巴的盯着他的手看。

“大茂呀,既然没有这个本事,那就别羡慕。

对了,除了特殊人才以外,谁家要是有国外的亲戚,能让他们邮寄一些外汇回来,也能吃上肉。

就像胡同口的二赖子家,他们家之前多困难,自从他的二舅从国外寄了几次钱回来之后,现在每个月都能吃上几次肉。”

刘海中又说道。

这几年困难时期,国家为了尽可能的多赚外汇,除了大量出口一些农产品或者基础原材料以外。

又鼓励有国外关系的居民,联系他们,多邮寄外汇过来。

还特意出了一个政策,叫:‘对在大陆的侨眷实行商品供应优惠政策’。

政策规定,凡是从境外汇入的外币,折合成人民币超过一百块钱的,就会发‘侨汇券’。

凭借着‘侨汇券’,在原有的定量基础上,可增加供应粮食六公斤。

这些粮食,可全都是细粮,大米、面粉和豆类各占三分之一,每样两公斤。

还有一公斤的食用油,花生油和大豆油二选其一。

白糖一公斤,棉布十尺。

以及鲜肉一公斤,而且还是猪牛羊肉任选,都是上好的鲜货。

这些奖励,可都是紧俏的物资,有钱也无法在市面上买的到。

所以。

自从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家里有国外关系且条件不错的居民,都踊跃联系亲人,让他们隔一段时间就邮寄价值一百块人民币的外汇回来。

“要我说,许大茂,就你这种性格,还真有可能有跑到国外的亲戚,你回去问问许叔。

就算你家没有,你老丈人家,肯定和国外有联系。”

傻柱蹲在角落里,听了刘海中说的话,又看了许大茂一眼,然后口无遮拦的说道。

他本来是下意识的损死对头几句,但许大茂可就怒了。

现在虽然没有想几年后那样,但已经出现了一丝苗头,老丈人之前的不少关系,都逐渐的和娄家断了联系。

再加上和娄晓娥结婚几年了,一直没有孩子。

在轧钢厂里,老丈人也不愿意用关系帮他进步,这让他有些后悔了当初的选择。

“傻柱,你放屁。我看你家才有在国外的关系,你去保定问问何叔,说不定就有亲戚跑到国外给别人拉帮套了。”

许大茂气坏了,直接站起来怒骂道。

说完看到傻柱起身要揍他,连忙拔腿就跑。

王孟德家。

听到外边乱哄哄的动静,冉小梅又看了吃的满嘴流油的几个孩子一眼,然后一脸担忧的问道:

“孟德,咱们家时不时的吃肉,不会有事吧。”

她不用猜,从隐约传进来的话语中,就知道外边那些人,肯定在议论他们家。

“妈,没事的,这些肉又不是偷抢回来的。

这是国家因为我做出来的贡献,奖励我的待遇。

而且,又不是我一个人有这个待遇,全国很多人都有呢。

不说别的,就中医研究院里,我的老师,还有鲁院长,以及其他的副院长和科室负责人,基本上都有。”

王孟德笑着解释道。

“你就别想这么多了,这些都是孟德该享受的待遇,不会有事的。”

另一边,王浩也宽慰道。

他见多识广,虽然所在的医院没有一个享受特殊供应的待遇,但也多少听说过这件事。

况且,他作为一名大夫,深深的知道,儿子这几年做出来的贡献有多大。

和他现在享受的待遇相比,完全小巫见大巫。

就王孟德研制出来的‘痛风灵’和‘宫廷帝皇丸’这两款药,已经给国家每年带来数千万美元的外汇收入。

这些钱,可是帮了大忙。

不少紧缺的工业设备,以及其他短缺的物资,都通过秘密渠道买了回来。

还有其他的研究成果,帮助国家解决了好几个传染病的困扰。

这些贡献,其他人有一个,就足够成为特殊人才的了。

夸张点说,王孟德一个人,完全抵得上国外好几个顶尖的研究机构。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在大漂亮国,已经有特殊部门,在获取王孟德所有的个人资料之后。

特别是得知最近刚做完临床试验的青蒿素和青蒿散,也是他研制出来的。

便在报告中写到,这个人,顶的上一个师的兵力。

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

随着在南越的下场,本来以为可以摧枯拉朽的取得胜利。

但结果却是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不说其他的,光新型疟疾病毒,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让大漂亮国的兵力,产生了二十分之一的非战斗减员发生。

现在,他们最期盼的缴获,就是青蒿散和青蒿素这两种药物了。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让国内各大研究机构加紧研制。

可惜的是,好几个机构联合一起,寻找着新型抗疟疾药物,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筛选了数万种化学物,都没有找到。

这就让大漂亮国相关部门,得知了默克研究所的莫里斯·希勒特的计划后,便推波助澜起来。

“那我就放心了。”

冉小梅听了儿子和丈夫都这么说,便放下了心里的担忧。

“对了,爸,妈,还有胜男,我们院长说,过两个月,我的职级就要升到八级了。

以后一个月的工资,就从一百零四块钱,涨到了一百三十七块钱了。”

王孟德在饭桌上,又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三年前,他刚从南方回来后,因为研究出了治疗血吸虫病的药方,就连升了六级,到了十级。

过了三年,国家因为他的贡献,直接又连升了两级。

“不错,不错,你现在比你爸都高了两级呢。”

冉小梅喜滋滋的说道。

虽然家里不缺钱,丈夫和儿子以及儿媳妇三个人都上班赚钱,一个月家里能进项两百多块钱。

就算是家里人口多,花销也大,一个月也能攒下来最少一百块钱。

这几年下来,家里已经攒了四千多块钱了。

但儿子能升职加薪,依然让她在心里高兴不已。

“呵呵,不错,不错。”

王浩心里又高兴,又有些不是滋味的夸赞道。

他三年前借助儿子的光,升到了十级。

十级在医疗卫生体系里,已经属于是中高级了。

以后再想往上升,可不是简单的熬资历这么简单了。

是需要自身技术持续的进步,以及有一定的贡献和成果,才有可能再往上升一级。

吃完晚饭。

收拾好卫生之后。

又给花盆炉子换了一块蜂窝煤。

一家人便围着炉子,一边烤着火,一边闲聊着。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何胜文谈的对象身上。

“胜男,你弟弟那个对象,谈得怎么样了?定下来了没有?”

冉小梅把丫丫抱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冲着身旁的儿媳妇问道。

“妈,我弟弟他和那姑娘已经算是定下来了,就等着胜文过完年够了岁数,两个人就领证结婚。”

何胜男笑着回答道。

两个月前,她的弟弟一眼就相中了那个相亲对象。

那个姑娘,对何胜文也非常的满意。

两个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后,现在已经蜜里调油,一天不见如隔三秋了。

同时,两家人也都正式的相家见过面了,互相也都没意见。

“已经定下来了呀,孟德,那姑娘的工作,你是不是说过要帮她安排的,有合适的单位么?”

冉小梅接着又跟儿子问道。

“妈,工作也安排好了,因为她学历不高,好的单位进去了也吃力,就安排了制呢厂,正好和胜男一个单位,下个月就能去上班。”

王孟德小声的说道。

“制呢厂也行,有个正式工作就好。”

冉小梅想了想,便说道:“对了,你弟弟结婚,这可不是小事,是不是要想办法买个大件,这票的事,孟德你也上上心。”

“呵呵,妈,这个您不用担心。

到了明年,想买大件就容易多了。”

王孟德解释道。

虽然现在买大件很不容易,需要的票太难弄到。

但他记得,等到年底的时候,国家就会专门发工业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